《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余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改称《诗经》。《诗经》是黄河流域文化,具有周朝文化的特点,有着浓厚的道德和政治色彩,理智而克制情感。《诗经》的故乡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不可能是《诗经》的故乡,至于后世《诗经》在某地广泛传唱,那是后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结果,而不能作为《诗经》故乡的凭据。
黄河流域文化发展的时候,长江流域同样也在孕育着自己的文化。春秋时代,楚国兼并了长江中游许多大小邦国,成为与中原抗衡的力量,战国时期又吞灭吴越。楚文化的兴起略迟于黄河流域,主要是由于国家制度不够成熟,另外巫教盛行。
《楚辞》文辞华美多采,具有丰富的感情,多奇思异想和神话色彩,不同于《诗经》仅局限于人与事的范围,篇幅比《诗经》长,除《诗经》中使用的四言句外,五、六、七言句使用更多。
秦汉实现了华夏一统,中原文化与楚文化开始融合,但《诗经》与《楚辞》,已然是华夏历史上两种不同文学的典范。《诗经》被用于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学的政治性与道德性;《楚辞》被用于效仿使用美丽的语言,抒发奔放自由的情感。
笔者近段时间不断看到长江流域某地的消息,先是称那里是“诗经故乡”,继后是有关《诗经》的各种庆典活动不断。怪哉!天下奇事不断,属于黄河文化的《诗经》变换了故乡,说不定长江也要改名叫黄河了!“窈窕淑女”本是“在河之洲”,《诗经》中的“河”是有特指的,指的是大河,也就是现在的黄河,看来需要改成“在江之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