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淇河文化研究7

淇河文化研究  第七卷 2012年

 

   

 

评论探讨 - 帝辛、“三仁”与周人
帝辛、“三仁”与周人
——节选自秋雨长篇小说《瞻斐诗话》第二回、第六回
作者:秋雨  加入时间:2012-8-13 13:42:11

按语  被周人篡改的历史后人有责任和义务甄别,尤其是后朝给前朝写历史,水分太大。周人嫁祸于殷商帝辛的思想观念,深深影响着卖国求荣所谓“三仁”之一微子的后裔伟大的孔圣人,儒家的一些糟粕思想也深深影响着后世。文后附录了一篇署名为“聊城文化部落”的《商纣王咋成了民族英雄?》不难看出儒家的一些糟粕思想深深影响着这位作者。对儒家的思想应采取扬弃的态度,不能什么都是香饽饽,尤其儒家弟子董仲舒发明的“三纲五常”,后又经朱熹发扬光大,这些就是糟粕,认为“郑卫淫声”也非历史真实,对帝辛的不实之词等,这些都应该扫进历史的垃圾堆!――秋雨

 

“孔子时代不是称淇河岸边的箕子、微子、比干为‘三仁’吗,这可以宣传吧?”马飞燕问。

“‘三仁’之中宣传箕子的才华是可以的,但不能用箕子损害殷商帝辛的形象,微子有什么好宣传的,比干倒也算得上一位忠臣。淇奥应该宣传卫国第十一代国君卫武公,应该宣传华夏第一位女爱国诗人许穆夫人。”王碧霞接话。

“‘三仁’中的比干是可以宣传的,但不能像周人那样宣传。比干是商王太丁之子,是帝辛的叔叔。比干忠君爱国,周人说比干因劝谏被帝辛挖心惨死,挖心处说是在浚县的善化山,说得有鼻子有眼,活灵活现。”常云梦吐字不清地说。

“传说比干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妲己要求剖出来供帝辛观赏。比干因有姜子牙的法术,神符可以保护五脏六腑,心脏被剖后仍然不死。被挖了心的比干出城路遇一老婆婆挖无心菜,比干问:菜无心怎长?老婆婆反问:人无心怎活?比干立时血流如注,大叫一声一命呜呼。后来周人灭商成功,姜子牙追封比干为文曲星。据说那个老婆婆为妲己所变,它所挖的无心菜为三叶,无心菜有毒,近些年当地有人怀疑,试着吃了一点,立时口吐白沫,经医院抢救方保得性命。”赵燕淇也有些醉意地接话说。

“传说就在比干倒下的地方,曾有一只凤凰降落过。比干倒地后,刮起一阵大风,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坟丘。所以,比干墓是凤凰点穴,天葬形成墓茔。比干墓位于新乡市所辖的卫辉市境内。比干墓四周柏树苍翠,但每颗柏树皆无心,似乎上天也怕人们忘记所谓的纣王无道,残忍地把自己叔叔的心挖去了,苍天也在昭示人们,树木也在纪念忠臣比干!”付伾岚接话。

“这些都是周人为了抹黑帝辛,牵强附会,胡编乱造。比干是忠君爱国的,周人是在拉比干下水,很像后汉三国时期蒋干盗书的情景。作为后世之人,我们不能上周人的当,更不能犯曹操那样的错误。孔子周游列国时途经比干墓,亲笔题写了‘殷比干墓’,其中‘墓’字无‘土’,后人加一‘土’字底,遂遭雷劈,‘土’字底又被劈掉。该碑文是历史保留下来孔子的唯一手迹,应当很好地加以保护。”常云梦自己喝了一杯后说。

“剖心谏纣数万世忠烈有谁能比,焚身丧殷留千古唾骂与公无干。这副对联也需要改写了。来,俺们喝酒!还有两仁没有说呢。”周颂鹤说着与常云梦碰杯。

“箕子名胥余,朝歌人。他是不是帝辛的叔父很难确定,但可以肯定与帝辛沾亲带故。据说箕子不满帝辛,被帝辛降为奴役,从此装疯卖傻,隐居淇奥。箕子可是商末周初学界泰斗,他通晓天文地理,精于琴棋书画,可谓科学、哲学、文学、艺术之全才,堪称华夏文化第一人。箕子不满帝辛,夜深人静之时,总要在淇奥弹曲,借以抒发心中郁闷。他作有一首《麦秀歌》:‘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我给翻译一下。”常云梦开始吟诵:

麦苗淇奥绿青青,田野庄稼五谷生。顽劣孩童淘气闹,与臣翻脸祸朝廷。

“坎坷人生之愤懑,阴阳五行之思考,天人感应之领悟,社会历史之归纳,都被箕子赋给了琴弦,《箕子操》又称《箕子吟》,为箕子自作,成为中华第一名曲。箕子认为天人之间有感应,说是天子施政,可招致风、雨、冷、暖反应。他曾经提出少数服从多数的多数决,他认为天子自己赞同,龟兆赞同,耆象赞同,大臣赞同,黎民赞同,就是大同;天子、龟卜、耆象都赞成,而大臣、黎民反对,算是吉利;天子、龟卜赞同,耆象、大臣、黎民反对,就是对内吉利对外凶灾;天子、大臣、黎民都赞成,龟兆、耆象反对,就是不可轻举妄动,如此等等。据说围棋也是箕子发明的。”常云梦接着说。

“箕子披发佯狂,隐而鼓琴自悲。帝辛以为箕子真疯而把他囚禁。周灭商后释放箕子,并向箕子请教治国之道,箕子不愿做周的顺民,于是便带领遗老故旧从今胶州湾东渡朝鲜,创立了箕子王朝。朝鲜平壤有箕子陵。其实箕子是被周朝封于朝鲜,他带着殷商的文化去了那里。朝鲜的文化也是我们华夏文化的遗留。当时箕子把华夏文化的阴阳、八卦、五行、天干、地支流传到了朝鲜,所以韩国的国旗用的就是八卦中的四卦图案,也就是乾、坤、坎、离,代表天、地、日、月。”周颂鹤插话。

“一会儿说隐居,一会儿说囚禁,到底哪一样是真实的?后人说箕子目睹帝辛挖比干之心后便披发佯狂,又说是箕子佐政时见帝辛进餐必用象箸,而看出帝辛的奢侈败落,箕子屡谏帝辛无果,于是箕子离去。箕子隐居不一定是真的隐居,他是殷商的贵族,周人进攻殷商时,他是帝辛的大臣。但从《诗经·小雅·白驹》中发现,疑似箕子与周人早有来往,关系甚好,说明他是身在殷商心在周,吃里爬外,属于卖国行为。”常云梦说着吟诵起来他自己翻译的《白驹》:

马驹白玉雪鬃毛,吃我菜园嫩豆苗。拴住缰绳留住马,尽情欢乐在今朝。想念贤人终得见,用心留客乐逍遥。

马驹白玉雪鬃毛,吃我菜园豆叶梢。拴住缰绳留住马,尽情欢乐在今朝。想念贤人终得见,诚心留客盛情邀。

马驹白玉雪鬃毛,电掣风驰快似飘。堂上公侯形危坐,为何安乐不终朝?度日优游宜谨慎,隐身避世意难消。

马驹白玉雪鬃毛,旷谷空深身影好。喂马一束青嫩草,那人品德洁风高。无需音讯从此断,友情切莫忘云霄。

“请大家共同举杯,喝了继续说‘三仁’。来,干杯!”赵燕淇站起来举着酒杯说,大家干杯。

“微子是商末周初朝歌人,本名开,汉时称启。‘微’是微子的封国,原在今山西省潞城县东北,后微子又迁到山东梁山西北,所以那里也称为微。微子吃里爬外,与西岐里应外合,是一个不顾朝廷大局,只顾个人私利的卖国者,殷商的毁灭微子功不可没。微子口头上讲的是爱国,实际上是卖国,口是心非,口蜜腹剑,两面三刀,搞的是阴谋诡计。微子也像箕子那样也写有一首《伤殷操》:‘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我好仇!’我给翻译一下。”常云梦开始吟诵:

淇河两岸麦苗青,五谷田园绿染成。诡诈孩童顽劣样,结仇恨我太无情。

“周灭商后,微子持祭器来到周人军营门前,脱去上衣,反缚着手,跪着前行,活像一条断了脊梁骨的跳梁小丑。在周人面前奴颜婢膝的微子终于感动了周人姬发,保他地位如故,仍为卿士。约公元前1063年,周公以成王命封微子国于宋,微子成为宋国国君和始祖,寿终后,葬于今山东微山湖微山岛西北部高岗上。汉代匡衡题有‘殷微子墓’四字,横额为‘仁参箕比’,箕指箕子,比指比干。孔子称微子、箕子与比干为‘三仁’。在微子心目中,国家利益还不如他的个人私欲重要,微子吃里爬外,人在殷商心在周,里通敌方,不顾大义,还什么‘三仁’!《诗经·周颂·有客》写的就是微子在周人那里做客的事情,我给翻译一下。”常云梦又开始吟诵:

远客欣然到我家,如飞白马走天涯。随从杂役众人多,随驾前行显盛华。远客歇息宾馆后,三天两夜驻根扎。真心留客先留马,拴马留人策略佳。远客欲归离别送,群臣送别慰劳他。客人今已承优待,天赐福祥给予他。

“常云梦已经醉了。帝辛把微子废掉,微子离开宗室。但后来微子被周朝封于宋,成就了春秋战国时的宋国,这代表了华夏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可谓兴灭国,继绝世。”魏淇滨插言。

“魏淇滨才真得醉了,来,大家再喝一杯!‘三仁’的研究也是淇河文化的重要内容,这些涉及着对帝辛的评价,被周人篡改的历史后人有责任和义务甄别。微子因为没继承大位,便怀恨在心,不顾大局,吃里爬外,与周人里应外合,实属投敌叛国行为,该不该受到后世的谴责?箕子才华横溢,但他身为殷商贵胄,朝廷大臣,他与帝辛的作对,有没有微子的煽动拉拢,有没有与西岐暗度陈仓?比干忠君爱国,但却被周人歪曲事实,胡乱宣传,意在抹黑帝辛,历史应该还本来面目。周灭殷商,他们用蛊惑人心的方式取得天下,是鸠占鹊巢。所谓的‘三仁’为周灭殷商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周人姬发的大赉之功没什么好宣传的,后人不应该为他们树碑立传!”常云梦摇晃着喝干了的酒杯说。

淇河卫地七子不再喝酒了,开始坐在餐桌周围喝茶聊天,但一个个都是一时清楚一时糊涂,四位女士比三位男士清楚。赵燕淇好像更清醒,她说:“帝辛身死国亡,他有错有罪,但殷商亡国非帝辛一人所为,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帝辛自高自大,刚愎自用,后期暴虐。但也不可否认西岐抓住了机遇,不可否认殷商内部出了个卖国集团。”

“赵燕淇说得对。帝辛不该心慈手软,对反对派太姑息,对所谓的‘三仁’没有镇压,才使微子吃里爬外背叛自己的国家,与周签订卖国盟约。帝辛不该轻信西岐,帝辛的反对派与西岐的勾勾搭搭,成了一颗定时炸弹,经过西岐姬发与微子暗中勾结,精心策划,这颗炸弹终于在牧野炸响。”常云梦糊里糊涂地接话。

 

“郑卫之声、靡靡之音、弟子掩目、墨子回车这几个成语都与淇河有关。郑卫之声中的郑卫是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鹤壁的朝歌就是卫国前期的都城。儒家认为春秋战国时郑国、卫国的民间音乐其音淫靡,有别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吕氏春秋·季夏纪》中说:‘郑卫之声,桑间之音,此乱国之所好,衰德之所说。’吕氏深受孔子那个时期思想的影响。汉代枚乘的《七发》中说:‘于是乃发激楚之结风,扬郑、卫之皓乐。’枚乘认为郑、卫之声是皓乐,就是美妙的音乐,不是靡靡之音。”常云梦接话说。

“靡靡之音中的靡靡是指柔弱,萎靡不振。靡靡之音就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近义词为亡国之音。《韩非子·十过》说:‘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史记·殷本纪》说:‘北里之舞,靡靡之乐。’传说殷末帝辛的乐师延为帝辛作曲,帝辛听后精神萎靡。周人伐殷商时,乐师延抱琴出城向东逃亡,后投濮水而死,从此濮水中常有音乐声靡靡传出。”赵燕淇解释说。

“其实,真正称为靡靡之音的不是出在殷商帝辛时期,而是后来的公元前534年,由春秋时期卫国第二十八代国君,也是著名的昏君之一卫灵公,是他夜宿濮上听到的乐声,然后由乐师涓援琴临摹得来,最后师旷评语说:‘此为亡国之音,不可听。夜有鬼神之声,世间必有冤情。’这分明是周人嫁祸于帝辛,拿昏君卫灵公说帝辛的事情。”常云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孔子公元前551年出生,卒于公元前479年,卫灵公公元前534年至公元前493年在位。卫灵公在楚丘,也就是现在的濮阳执政时期,孔子年龄在17到49岁,当时卫齐是友好邻邦,周人嫁祸于殷商帝辛的思想观念深深影响着孔子。”周颂鹤解释说。

“墨子生活在约公元前468年至公元前376年,鲁山人,在孔子之后。孔子的思想深深影响了墨子,可见当时的周朝是怎样做帝辛文章的。由郑卫之声、靡靡之音、弟子掩目、墨子回车,就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孔子也是人,他生活在那个时代,深受着时代背景的影响,孔子编纂《诗经》,殷商帝辛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淇河卫地的诗歌一定是孔子删除的主要对象,以至于那个时期的淇奥很多诗歌未能流传于世。”常云梦说。

“《诗经》中找不到殷商帝辛的痕迹,几乎完全被周以来的史家所抹杀了。帝辛时期淇奥不会没有诗歌,帝辛被周朝及其后世认定为夏桀一样的暴君,污蔑为桀纣之君,最大的可能是被孔子把帝辛时期的淇奥诗歌全部删除了。”魏淇滨接话说。

“孔夫子编纂的《诗经》,好像把殷商帝辛执政时段给越过去了,成了空缺。公元前1075年至公元前1046年,帝辛在位,也就是大家所称呼的商纣,名受谥纣,殷纣王是带有侮辱性的。我得说几句公道话,华夏神州的统一其实是始自殷商帝辛,帝辛功垂千古。帝辛为人聪颖,臂力过人,曾大举攻伐东夷取得胜利,帝辛扩土开疆,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为中原文化的传播有一定的贡献;他废除了奴隶殉葬制,解放了奴隶;他征服了东夷,免除了东夷对殷商造成的祸患;他使殷商黎民百姓南下,带去了中原的先进文化,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他开发沿海,尊重妇女,打破了思想禁锢,打破家天下的用人制度,用人开始重视才能,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周颂鹤说。

“帝辛后期为人残暴,嗜酒好色,大修宫舍,酷刑于民。周人攻伐殷商,借助殷商内部奸人的力量获胜,建立了周朝,可谓雀占鸠巢。周朝得益于前朝建立的基业,可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他们却使尽解数,绞尽脑汁,非要把前朝栽树之人钉在耻辱柱上。”常云梦打断了周颂鹤的话。

淇河卫地七子说着话,不知什么时候到了仙鹤湖,他们站在坝首,欣赏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常云梦说:“听秋雨说山巅有现代化观光大楼,楼顶安装有新一代气象雷达,高楼隔着水库大坝与鸡冠山相对。还听说瞻斐亭楼台亭榭,淇奥瞻斐亭大学绿树影隐。”

“你又在做梦,梦境与现实也分不清楚了,那是秋雨的淇奥之梦,你竟然当真了,你就常云梦吧。”赵燕淇笑着说。




 

 
     
帝辛、“三仁”与周人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

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