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县高村镇高村党支部、村委会
关于保护高村历史文物和开发“淇水关商业文化街”的立项申请书
淇县县委、县政府并转呈市委、市政府:
现将鹤壁市淇县高村镇高村党支部、村委会“关于保护高村历史文物和开发‘淇水关商业文化街’的立项申请书”呈上,请批示。
高村,是鹤壁市最早的古村镇之一。夏朝已形成聚落,早期叫猿店、山河镇;殷纣更名淇水关,为我国殷商末期著名的军事关隘;明万历年间改名高村桥,1958年定名为高村至今。位于鹤壁市新区南六公里,东临淇水、石武客专,西依太行、京广铁路、107国道,北拱市十大建筑——商务中心区、商务休憩区,南望淇县殷商古都。古诗云:“东临淇水观鱼跃,西依太行听鹿鸣”,以及《诗经.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就说的这里。不仅自然风光秀丽,且历史
文化底蕴深厚,闻名遐迩,是处绝好的沿河旅游区和商业购物区,具有良好的文化、商业、旅游开发利用价值。
一、高村桥文物遗址及淇水关历史文化简介
1、淇水关历史文化简介
高村和邻近的花窝村、大赉店遗址一样古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存、繁衍生息;在夏朝就已形成聚落,含仰韶、龙山、商周文化堆积,在东南侧断崖上,可以看到文化层和灰坑,出土有石斧、石磨、石刀及大量陶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省市文物部门认为,此处文化类型多,是探索夏文化的重要遗址。殷商末期,这里是古都朝歌头道墙北城墙与东城墙的交汇处,是从北面、东面进入殷商古都的重要关卡,所以称淇水关。亦为殷商末期著名的军事关隘和古驿道、古驿站,以及商王帝辛属下大将军黄飞虎镇守所在地。当年,殷帝辛三出淇水关攻克东夷,就从此关出征东南沿海作战,南到江浙、福建,北到东北、大连,统一华夏,传播中原文化,建立了不朽功勋。
到了明万历年间,此村才改为高村桥村。除了南北古驿道(相当于今天的107国道)、古驿站外,这里还是重要的水陆码头。当年许多官员、客商、学子、骚人墨客等进京、南下,都要路经此地,故此,在驿馆客栈留下很多“藏头诗”、“字谜诗”,在当地百姓中广为流传,成为佳话。1901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曾从此路回京,并在高村小憩,因此高村这条路又被群众称为“御路”。
村内大街还有一古桥,桥同街宽,走桥不见桥。明万历年间,淇河发大水,村民逃此高处,在大桥附近观见“蜃景”,躲过水患,人皆视为瑞气,遂改名为高村桥至今。
由于历史悠久,交通便捷,淇水关历代都是商业、文化发展中心。据记载,元代时,转运使周惠路过淇水关,发现这里水陆繁华、兴旺,发展商业有极好条件,即回朝觐见皇上准奏,遂从彰德府、卫辉府、山西荐来几十家商户,并免三年官税,促成了高村的商业繁荣。古代,特别是明清时期,淇水关两侧,店铺林立,商旗飘飘,人声鼎沸,叫卖声不绝于耳,是当时淇县著名的集镇之一。据回忆统计,原淇水关古商业街南北长500米,宽15米(含两侧人行道)。著名的商铺、银号近四十家,古建筑150座,完全是座设施齐全的水陆古城。
2、高村平板古石桥、古石板坡
高村出东门150米即淇河,河面有一平板古石桥即高村平板古石桥。此桥原名太平桥,由明朝兵部尚书王越奉旨修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由东西两桥组成,全长360米,宽5.15米,形如太极,全部青石构建,铁燕尾链接,浑然一体,牢不可摧,历经五百多年洪水考验,坚如磐石。为我国数百年来贯通南北的交通枢纽,见证了数百年的淇河文化史,弥足珍贵。
南关和东关门外,有两处古石板坡,青石铺就,清晰可见。南关石板坡,宽六米,长170米;东关石板坡,宽六米,长375米,曲径通向古石板桥。都是古代留下来的文物古迹。
3、华夏第一园——淇园
淇园,为我国最早的贵族园林,号称“华夏第一园”。位于今高村、庙口、黄洞三乡所在地。高村为主。据历史记载,为卫武公(公元前812年—前785年)在位时修建。在此之前,仅有商纣王帝辛为狩猎而围建的“沙丘苑囿”,真正的园林则始于淇园。
据考证,淇园的特色之一是多竹,可谓遍地修竹,蓊蓊郁郁。其种类繁多,赛过江南竹。据传,这里的竹子也是卫武公时所栽。南朝《述异记》有“卫有淇园,出竹,在淇水之上。诗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是也。”淇奥,就是高村的代名词。淇园多竹,重点就在临近淇河的高村段。竹林青翠,碧水蓝天。
公元前758年,卫武公去世,葬于今辛村,被谥为“武”。卫人感其德,赋《淇奥》歌颂其高风大德,诗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口咺兮!”、“充耳璓莹,会弁如星。……终不谖兮!”这里的“君子”,就是指的卫武公。诗句是说,君子的文采风流,像象牙细切细磋,像宝玉精雕精磨。看他的容貌庄严威武,看他的心地光明磊落。他将永远记在我们心上,永颂他的功德。大约在汉魏以后,人们在绿竹如幽的淇园修筑了武公祠,意在以淇园的竹子的形象比喻卫武公的高风亮节。
据文献资料记载,武公祠依山傍水,景色秀丽。有大殿、拜殿、堂房数十间,皆系古典建筑;另有香火地66亩。祠前有石门,上书“淇园”二字。石门两侧有参天白檀两株,树径三六有余,一股山泉从两殿中间分东西流出,穿过祠院,再从台上直泻山底,形成两道天然瀑布。整个祠堂绿竹环抱,四季常青,绿竹猗猗。祠东北山坡上建“有斐亭”一座,亭下池塘植有莲藕,游者四至,年年有祭。
据《淇县志》记载,古时淇园,共有八景,即:淇园竹翠,斐亭蓬芳,群峰敛碧,列柿流丹,半岩风雨,曲径烟霞,一壶映月,双敛横秋。清代时淇县县令赵之屏还为此《淇园八景》组诗并作序。
历代文人墨客慕名登临淇园,凭吊武公祠,留下了许多诗篇,现存的就有29首。其中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勋、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刘基在戎马倥偬中来到了淇园,睹景生情,怀念德高天下的卫武公,在名篇《淇园》诗中写道:“驻马淇园春正浓,三山云外耸芙蓉。武公去后琅玕少,霁色猗猗入画中。”诗中作者不仅写出淇园雨后秀美的景色,和对卫武公的怀念,而且作者那种踌躇满志,效法先圣,干事创业的情怀也充溢在字里行间。清代淇县参政张继诗中也有“太行山外碧山隆,卫武淇园曲水中”的名句,从不同角度,讴歌了淇园的美丽和它的开拓者卫武公的崇高美德。
二、高村文物遗址保护及“淇水关商业文化街”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高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尤其高村头畛地遗址,位于高村东北台地上,东西宽155米,南北长200米,文化层厚0.8至1.8米,含仰韶、龙山、商、西周四个时期的文化堆积。其次狐狸窝地遗址,面积6000平方米,文化遗物有灰陶鬲足、深腹罐片、石斧、石凿等,保护完好,为龙山文化遗址,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淇水关文化又是殷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不同时期的文物遗址,是人类先民和历代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瑰宝,是古代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历史见证,是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加强保护,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不仅如此,高村历史文物、考古遗址以及殷商、明清为代表的“淇水关商业文化街”古建筑等,与周围的大赉店遗址、花窝遗址、鹿台遗址、女娲宫遗址等,以及毗邻的淇河自然风光,共同构成了难得的淇河沿岸旅游观光带和人文旅游景线。为我市充分利用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并为新城市建设服务,发展旅游经济,提高鹤壁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鹤壁市城市文化品位,促进当地文化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
三、淇水关文物保护与开发的初步方案
(一)淇水关的文物保护
1、淇水关古城墙的保护
淇水关古城墙遗址,位于高村的东、南、北三侧断崖上。据老人回忆,至解放前,古城墙周长2000 米,东段靠近淇河,既做城墙又做防洪堤,高10米,西段高8米,顶宽2米。以粘土夯筑,文化层明显。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省、市文物部门考古认为,此城墙是探索殷商文化的重要遗址,应妥加保护。
保护方案:拟在古城墙双面和顶部砌砖垒垜保护,留少部分城墙段科学裸露,提供考古研究。
2、淇水关平板古石桥和石板坡的保护
淇水关平板古石桥修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545年来,一直是贯通淇河南北的交通枢纽。历经洪水,牢不可摧。目前,青石铺就的桥面在岁月的无情剥蚀下,已见高低不平,伤痕累累。但它作为我国完成历史使命的一位功臣,仍需研究保护。
保护方案:经桥梁部门考察设计后再定。
3、淇水关城楼的保护
淇水关为朝歌城北重要关隘和屏障,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历朝各代兵家必争之地。此地不仅是淇水渡口,而且地势险要,又是南北交通的咽喉,故取名“淇水关”。殷帝辛在此筑起了第一道城墙,并派大将黄飞虎在此镇守。相传北大庙是黄飞虎的兵营。
淇水关东临淇河,其他三面皆是自然形成的深沟。明清《淇县志》记载,高村为淇县建制镇。寨垣整齐,修有四门,十分坚固,南北官道由南门到东门穿街而过,绵延约1.5公里,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昔日的淇水关,风景优美,河水碧透,岸柳倒垂,修竹猗猗。南门上方勒石镌着“淇水关”三个刚劲挺拔的盈尺大字,西北门上勒石“山河镇”,东西两门分别勒石“淇澳绿竹”和“行山映翠”,四门高大威严,为古代淇水关胜景之一。
目前,村委会已集资恢复建成南、北、东三关门初形。等立项批准后,再整体考虑、完善四关门的设施建设和保护方案。
4、殷商、明清《淇水关商业街》的保护
淇水关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关通九省,曾为殷帝辛重要关隘和军事要地,以及历代社、里、镇、乡的机关所在地,加之南北通衢,著名的码头,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是当时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特别是明清时期,淇水关作为军事要地的色彩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如日中天的商业贸易,那时的淇水关繁华热闹,过往客商云集,大街两旁店铺林立,有馍铺、药铺、肉铺、杂货铺、钱庄、车马店、饭店几十家,叫卖声声,不绝于耳。1901年,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在与八国联军签定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后,从西安返京曾路过于此,并在新建的行宫小憩。号称官道和御路。文物遗迹尚存明显,极具有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
5、宗教建筑的保护
现在高村中依然保留的宗教建筑有北大庙(原黄飞虎军营)、南大庙(玄帝庙、铜老爷庙)、二圣殿、佛教院、观音寺五座,且尚有遗存。特别是一对石狮子和几十块历代碑刻,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文化价值。每年适时有善男信女等宗教徒众,聚会其中,烧香叩拜,祈福祷告,虔诚地从事宗教活动。在恢复重建淇水关传统文化中,宗教建筑的保护也应整体考虑。
6、王家大院、段家大院、百忍堂、过街牌坊的保护
百忍堂:乾隆二十四年由段家始建,砖瓦结构,坐西朝东,共有三进院,九门相照。
王家大院:民国建筑样式,砖木石结构,造型独特,坐西朝东,三进院落,主房五间二层高楼,南北陪房三间二层高楼。
过街牌坊:原为“杨志刚之妻”贞节牌坊。
保护方案: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恢复重建。
7、“走桥不见桥”的保护
桥是淇水关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之一,过去,全村有大小石桥几十座,全部用青石铺就,高低、长短、大小不一,各具造型,争奇斗妍。其中最为经典,名气最大的当为“走桥不见桥”,号称“中国第一座立交桥”。此桥是一座带虎头的石桥,相传始建于殷商末期,为黄飞虎所造。原来这是一个普通的小桥,人过小心谨慎,马过惊慌肇事,于是黄飞虎对此桥进行巧妙改造,通道下挖,东西延伸,建成“品”字型石拱桥,桥面上复盖了很厚一层黄土,与大街高低一致。靠河一端修有桥头堡,派人站岗,人在上面可以观潮。若在大街上行走,根本看不到桥,故称“走桥不见桥”。从历史和造型上说,当为天下先。应以保护。
8、光绪帝、慈禧太后行宫遗址的保护
1901年,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在与八国联军签定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后,从西安返京曾路过高村,并在新建的行宫小憩、喝茶,并接见德裕银号老板。淇水关官道又号称御路。文物遗迹尚存,从教育后代的角度讲,极有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
(二)明清“淇水关商业文化街”开发初步方案
1、淇水关是目前鹤壁新区、淇河、航运、商业、军事古寨、旅游最完美的结合体。文化信息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且淇水关东临淇水,北拱新区南片商务中心区,南望朝歌,西依太行,风景优美,交通方便,发展旅游的潜力巨大。
2、加大对淇水关的文物保护和文物发掘。积极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3、恳请市委、市政府,将淇水关纳入淇河保护与开发总体规划,统筹考虑。
4、以发展淇水关旅游为目标,做好淇水关旅游总体规划,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重建淇水关古村落,古城墙,古街道,古码头,古商铺,古银号、黄飞虎训练军营、光绪帝慈禧太后行宫、王家大院、段家大院、百忍堂、过街牌坊、文物陈列馆、淇奥书院、书房观鱼等;举办“黄飞虎操兵演习活动”、“光绪帝、慈禧太后巡视淇水关”大型演出活动。在大新区框架内,打造一个独具中原风味的“淇水古城”,形成我市旅游一个新的亮点和淇河旅游一颗璀璨的明珠;对安排全村人就业也有好处。
(三)淇水关开发概算
总规划面积:240亩;
其中,原商业街规划面积:500米*15米=7200平方米
第一期总投资预算:1.929亿元;
1、原古建筑共150座,总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
房屋投资:1.645亿元;
(古建筑主要包括:黄飞虎军营、光绪帝慈禧太后行宫、王家大院、段家大院、百忍堂、德胜和、万益成、玉生堂、庆成号、石碑林、文物陈列馆、贞节牌坊、淇奥书院、书房观鱼、高村古石桥、走桥不见桥等设施。)
2、配套设施:1.645亿元*15%=0.246亿元;
3、征地:240亩 ,270万元;
4、古城墙加护,计700米,投资12万元;
5、街道、院和其它设施:140亩*2.7万元=378万元
6、古城门楼没在计划内;
说明:以上均不包括拆迁问题。
(四)排污与环境保护
纳入市区南片排污管网,做好污水和污染物的处理工作,加强研究开发影响环境的对策,植树造林、种花种竹,保护与美化淇河的生态环境。
(五)资金问题
等批准立项后,拿出全方位的具体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招商引资解决。
(六)组织领导
拟成立“淇水关商业、旅游开发领导小组”,吸纳市县有关部门参加,加强领导,密切协作,共同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以上申请,是在高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广泛征求广大村民意见,并听取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过认真考察、研究形成的。此申请的目的,旨在高村在下步城市化改造中,在改变村落面貌之同时,认真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些可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并提请上级领导支持和有关部门批准立项,恢复重建殷商、明清“淇水古城”和“淇水关商业文化街”。一方面用来有效地保护这条古街原貌和众多文化遗存,另一方面也可为我市发展旅游事业,开发增添新的人文景观,安排就业,促进鹤壁市由“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迈进;促进从《诗经》走出来的鹤壁市,变得更加美好!
以上立项申请妥否?请批示。
(淇水关文化研究会会长:郭长敏代起草
联系电话:13903929733)
中共鹤壁市淇县高村镇高村支部
鹤壁市淇县高村镇高村村务委员会
2012年7月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