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歌声33:思念
雉就是山鸡,古人除了将竹比作君子,还将雉的品性比作君子的品行。《诗经·国风·邶风·雄雉》就是以雄雉比兴,表达对夫君的思念。原文如下: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
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毛诗序》认为是刺卫宣公,诗中并没有提及,而《毛诗序》又说“丈夫久役、男女怨旷”,说明了此诗为女子思念远役的丈夫。诗中女主人看到雄雉展翅,听到雄雉的咯咯叫声,想到丈夫久役在外,既不能见其人,也不能闻其声。无尽的思念,无限的牵挂,相思的感情层层叠起。日月往复,丈夫久役不归,关河阻隔,归期总是无期,生逢乱世,女主人又很担心在外丈夫的安危,可见其深思至爱之意。
野雉雄腾飞,展翅任翱翔。想念情多苦,空思两渺茫。
野雉雄腾飞,上下叫声欢。远望茫茫雾,忧伤寝不安。
天天悲日月,夜夜梦悠悠。远在云天外,家乡盼白头。
天边那个人,不归可忍心。淡然无所求,何需用隐身。
春秋歌声34:爱之切切
《诗经·国风·邶风·匏有苦叶》表达的是一种爱之切切的心情。原文如下: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有瀰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不涉卬否,卬须我友。
关于《匏有苦叶》,有人说是刺卫宣公,有人说是刺淫乱,有人说贤者不遏时而作,还有的说是一篇讽世座右铭,等等。其实这首诗歌咏的是一位年轻女子对情人的又喜悦、又焦躁的等候。期盼的爱情充满了喜悦,而爱情的等待,却又令人焦躁。
葫芦绿叶苦难言,济水河深涉渡难。深处和衣泅水渡,卷裳赤脚浅河滩。
济河水满白茫茫,雌性山鸡叫远方。济河虽深车轴干,山鸡求偶叫声扬。
苍穹大雁叫声声,旭日东升照碧空。君若真心名正娶,冰河未解快来迎。
船夫摇橹驾轻舟,摆渡将人对岸留。谁想渡河谁渡河,盼君迎娶坐船头。
春秋歌声35:弃妇歌声
《诗经·国风·邶风·谷风》是首弃妇诗,哀伤古代爱情和婚姻生活中,女子总是充当着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牺牲品。原文如下: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婚,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畜,反以我为仇。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婚,以我御穷。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邶风·谷风》与《卫风·氓》都是在说丈夫因境遇变化或用情不专而遗弃结发之妻。《谷风》中的女子在性格上不如《氓》中女子决绝果断,因此在回忆往事和述说情怀时怨而不怒,使人读后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感,但在艺术风格上,却比《氓》中女子更能体现封建时代的温柔敦厚。
山谷吹风飒飒声,云生云卷雨阴晴。夫妻勤勉心相印,怒目横眉败德行。萝卜蔓菁挖走后,泥中根惨被抛扔。喜新厌旧良心坏,抛却同心恩爱情。
去路徘徊迟缓行,心中惆怅苦悲情。不求相送有多远,谁想出门脚步停。荼菜皆说无比苦,味如荠菜甘甜同。新婚快乐宴席上,喜酒喝来如弟兄。
泾水皆因渭浊混,洁泾见底水清纯。新婚快乐宴席上,诽谤胡言醉不真。莫毁他人筑沪坝,打开鱼网坏别人。生前怒目千夫指,死后横眉对恶魂。
欲过河深涉水难,船筏来往到岸边。溪流滩浅过无阻,泅渡游浮抬腿间。往日家贫或富有,尽心操劳愿无言。街坊邻里有难事,竭尽全心助向前。
不报恩情反目仇,恩将仇报恨难休。好心善意拒门外,恰似经商货滞留。昔日忧伤贫困苦,患难共度谊情投。如今家境贫将富,丧德抛妻毒计谋。
菜类食粮夏储藏,寒冬白地不心慌。新婚快乐宴席摆,偏用他人存储粮。拳脚相加一恶霸,良心丧尽把人伤。夫妻恩爱全抛闪,娶得新娘忘旧娘。
春秋歌声36:劳役者的怨声
《诗经·国风·邶风·式微》是苦于劳役的人所发出的怨声。原文如下: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式微”一词原指天将黄昏,现指事物由兴盛而衰落。由于《毛诗序》将此诗解说成劝归,所以“式微”一词逐渐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归隐”代名词。
天黑日暮把家回,寒露花飞独自悲。君主徳失多罪恶,披星戴月露湿归。
天黑日暮把家回,跋涉泥中独自悲。君主徳失多造孽,累弯腰背踏泥归。
春秋歌声37:谴责卫国君主
目睹山河破碎,卫国内部纷争,国君流亡在外,于是就有人写了《诗经·国风·邶风·旄丘》。对于《旄丘》虽然众说不一,但认为臣责君是较为一致的,可能主要是在谴责卫国君主,诗中先是怪之,继而疑之,接着微讽之,最后直接谴责。原文如下: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卫国经历了卫宣公执政时的黑暗,然后是卫惠公,卫惠公之后就是他的儿子卫懿公,就是好鹤失国的那个。卫懿公平时除了养狗驯鹰外,还经常邀一帮公子哥游卫国浚地大伾山,戏水淇奥。卫懿公执政八年,玩物丧志,不理朝政。直到北狄打入卫国境内,他才传令召集群臣商议对策。结果卫懿公被活捉杀死,卫国都城被北狄攻破。公子申被立为国君,史称卫戴公,卫都也从朝歌临时迁往黎阳津南岸的漕。卫戴公在位一年而死,又立戴公的弟弟毁为国君,史称卫文公。文公初立,为了复兴卫国,他轻徭薄赋,时常自省。此时晋国公子重耳为了避祸而流亡各国,卫文公十六年,重耳来到卫国,但是文公却对重耳无礼,为卫国埋下了隐患。重耳回到晋国,开创了晋国的霸业。卫文公没有领教自己留下的祸事就死了,而继位的卫成公对于晋国出兵救宋,不肯借路,也不肯出兵相助。因为卫文公当年的无礼以及卫成公的不配合,晋文公了结了宋国的事情后,开始发兵讨伐卫国,卫成公逃到陈,而元咺立瑕为国君。两年后,卫成公到周,请周天子帮忙让自己与晋文公修好。最后,卫成公回国,杀元咺,赶走了瑕。
土山藤葛绿攀援,何故枝条节蔓延。卫国诸臣居外域,天长日久不思还。
滞留何处竟安然,必有情缘不愿还。忘返久居何故事,原因难讲又难言。
衣裳褴褛破天寒,车马东方不见还。卫国诸臣居外域,谁人怜悯命遭难。
哀伤国小令心寒,终日流离命可怜。卫国诸臣居外域,怨声充耳己无关。
春秋歌声38:赞美舞师的歌
《诗经·国风·邶风·简兮》属于淇奥赞美诗,是赞美舞师的歌。原文字如下: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这首诗歌先写了卫国宫廷举行大型舞蹈,交代了舞名、时间、地点和领舞者的位置;其次写了舞师的雄壮勇猛舞姿;接着写舞师的雍容优雅、风度翩翩;最后写舞师的多才多艺,使得女诗人对舞师赞美有加,心生爱慕,诗的末尾是点睛之笔。
祭祀鼓声声,歌欢万舞腾。时辰方正午,领舞动真情。
舞者魁梧影,公庭广众评。身形如猛虎,马上是英雄。
左手箫声颂,右挥野雉翎。红光雄健壮,赐酒满一盅。
灌木山间长,苓悲湿地中。心中牵念挂,美丽想无穷。西方英俊面,怎不梦今生。
春秋歌声39:乡恋
许穆夫人出生于公元前690年,她姓姬,是卫国国君卫惠公的女儿,卫懿公、卫戴公的妹妹,长大后嫁给许国许穆公,所以称许穆夫人。许穆夫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爱国诗人,《诗经》中收有她的《载驰》《竹竿》《泉水》三首诗歌。《泉水》原文如下: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辖,还车言迈。遄臻于卫,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透过《泉水》这首诗歌,笔者像是看到了身在异国许穆夫人燕婉的身影。许穆夫人多想能驾车飞驰在故国原野,宣泄她心中的思乡情怀。她终于回到了别后的淇水岸边,伴着日夜东流不息的淇水,感怀着她的人生。似乎看到许穆夫人就站在淇河岸边,笔者要为她吟诵一首《淇河泪》:
思不尽哀伤梦断人消瘦,唤不回春怨秋悲满目愁。
锁不住淇河烟雨霜寒露,抹不去心头上眉头。
时不再远嫁悲离空泪流,恨不完山河破碎忆回首。
想不该的难休,离不归的别后。
呀!满目这春不再的秋风阵阵,流不断的淇水滺滺。
《泉水》是身在异国的许穆夫人对故国家园的梦绕魂牵,长流不断的淇河之水,怎能流尽她的一腔爱国情怀,往日的青春都赋予这东去不返的淇水了。许穆夫人还有卫武公,他们代表着一种正气,是应该歌颂和纪念的对象,是淇河之魂,中华民族之魂。
泉水潺潺碧细流,流归淇水浪击舟。情牵故土梦悠悠。淇奥家乡思旧事,儿时少女爱多愁。居安远虑为国谋。
泲地归来可住留,举杯祢水有追求。悲伤出嫁久魂游。别离父母兄弟远,天涯姐妹泪空流。千山万水是情愁。
漫漫归途路逗留,杯杯美酒醉心头。请将车轴满涂油。车轿南行出嫁怨,马车北返恋乡愁。归途不远卫都楼。
想我肥泉故土流,常思碧水意难收。朝歌城阙唱楼头。情愫悠悠魂梦里,驱车疾驶我出游。飞驰宣泄我心愁。
春秋歌声40:小官吏的怨恨
《邶风·北门》是位卑任重、处境困穷、无处诉说的小官吏怨恨之声。小官吏北门出走,窘迫凄凉赤贫,只有悲恨面对苍穹。原文如下: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谪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摧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有人根据《左传·桓公五年》记载考定诗歌中的“王事”,指的是公元前707年的卫宣公十二年秋卫人帮助周桓王伐郑而战败一事。诗中主人公也许参与了这次战争,归来后受到同僚的埋怨,故写这首诗抒愤。或者是卫人借这位官吏之口,作诗表达对这次战争的不满。这首诗歌并非无病呻吟,而是体现了《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全诗纯用赋法,不假比兴,每章末尾用“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重复,大大增强了语气,大有一唱三叹之效。
北门出走自伤心,窘迫凄凉苦赤贫。怨恨老天人命定,凭说无处独呻吟。
王爷差遣累身心,公府难消事更频。归去家中多斥责,老天不问命悲人。
王爷公府命催魂,归去家中谴责深。怨恨老天人命定,凭说无处独呻吟。
春秋歌声41:避祸背井离乡
《诗经·国风·邶风·北风》写的就是避祸背井离乡。原文如下: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惠而好我,携手同车。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卫国第十五代国君卫宣公在位的前718年至前700年,卫国上层淫乱不堪,政治十分黑暗,时局异常动荡。一帮小人得志,残酷地欺压淇奥的黎民百姓。别说淇奥的黎民百姓了,卫国一般贵族也不堪其苦,纷纷携扶逃亡。淇河两岸黎民敢怒不敢言,为了避祸,不得不背井离乡。
淇奥北风雪夜,朝歌寒彻严冬。出逃避祸任飘零,携手风中身影。
远遁他乡心碎,别离故土伤情。淇河东逝雁长空,雪舞冰封凄冷。
春秋歌声42:静女并不静
《诗经·国风·邶风·静女》是《诗经》中最生动活泼的一篇,短短几句对话,便把情人相戏的情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似一幕儿女约会的表演剧。静女有着当时民俗文化的背景,读这首诗歌一定要置身于《诗经》那个时代,把《静女》当成是自己参与或者目睹的事件。原文如下: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对人物性格的成功刻画,虽然只是男主人公自言自语的几句话,但却把把男主人公的憨厚实诚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刻画男子的同时,女主人公机灵刁钻的形象也呼之欲出。《静女》为读者留下了无数的想象空间,人们完全可以根据人物的性格复原当时的场景,而这一场景又是这样富有戏剧性和生活气息。
有人认为是卫国国君和夫人道德有问题,于是写了此篇,用以歌颂贞静之女贞洁守礼的美德,借以讽刺和鞭策卫国国君和夫人。“五四”时期大文学家们有过热烈讨论,认为静女一点儿也不静,把静解释为贞静是牵强附会。静女其实就是今天所说的靓女,静就是好的意思,静女就是好女。《静女》诗歌中并没有一个春字,但却处处洋溢着春的气息,分明是一副淇奥青春画卷。
静女兰芳爱,相约角落来。城隅迟盼等,野外久徘徊。静女青春美,相贻信物揣。情思红笛管,见物恋裙钗。野外茅荑赠,新芽嫩草摘。茅荑如美女,赠送表情怀。
春秋歌声43:新台之丑
新台故址一说在今河南濮阳境,一说位于河北省临漳县黄河故道附近,新台是春秋时卫宣公所建,当年位于淇奥,只是后来淇河流域发生了大的变化,似乎新台与淇水没有了关系。《诗经·国风·邶风·新台》说得就是新台之丑那件故事。原文字如下: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燕婉之求,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齐国齐僖公有两个女儿超凡脱俗,姐妹花的美貌闻名于世。姐姐名叫宣姜,妹妹名叫文姜。其实她们在历史上都没有留下真正的名字,姜只是他们的姓,她们的名字是出嫁后才有的。卫国第十五代国君卫宣公宠幸夫人夷姜,于是立夷姜所生的公子伋为太子,太子俊美儒雅,闻名于诸国。公元前718年,卫国派使者前往齐国,为太子伋向宣姜求婚,齐僖公欣然答应。时宣姜年方十五岁,卫太子伋不过十六七岁。使臣回到卫国向卫宣公禀报了宣姜的美貌绝色,卫宣公竟然淫心萌生,他派太子出使宋国,并命人在大河边上修了一座行宫新台,其实那里也是古淇水岸边,也就是古淇奥。原本太子迎娶齐国公主宣姜,却被卫宣公占为己有,并纳于新台,宣姜还为卫宣公生下了两个儿子寿和朔。
卫宣公迎娶儿媳,因贪其美色,纳为己有,十五岁的宣姜变成了欲要嫁给丈夫卫太子伋的庶母。后人把翁媳之间暧昧的关系称为新台之丑,用新台比喻不正当的翁媳关系。《新台》如实地记载下来这出乱伦丑剧。《新台》堪称淇奥讽刺诗文化的代表之作。
新台筑起巍峨貌,嬿婉身姿好。儿媳昨夜配爹公,一夜醉魂风月几多情。
河边亭榭今何在,淫欲儿媳爱。艳葩红翠泪楼头,儿子痛心疾首恨难休。
春秋歌声44:卫宣公虎毒食子
《诗经·国风·邶风·二子乘舟》这是对公子寿和公子及惨遭杀害的哀伤。也是对为宣公虎毒食子和对淫妇宣姜的鞭鞑。原文字如下: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公元前701年的卫宣公十八年,卫宣公听信庶子朔与宣姜母子的谗言,买通盗贼,计划在太子伋出使齐国途中暗杀太子伋,太子伋被混蛋的父侯卫宣公夺走心上人,混蛋的父侯又要杀人灭口,太子伋太冤枉了!朔的亲兄弟寿与公子伋的关系极好,得知此事后告知公子伋,公子伋却不听其劝告准备毅然赴死,决意杀身成仁,成全自己的父侯。公子寿不忍,以送别为名灌醉了太子伋后代其出使齐国,酒醒后的太子伋驾船追赶,但当追上公子寿的小船时,公子寿已被杀死。公子伋悲痛万分,告知杀手真相,也求速死,杀手将二人首级送给卫宣公。卫宣公后悔不已,一病不起,与公元前700年一命呜呼。
二人舟中淇水游,两岸风光满眼收。想起当年兄弟俩,愁思无限涌心头。二人破浪泛舟影,碧水粼粼东际流。淇奥曾经伤恨逝,开来万代祝千秋。
春秋歌声45:坚贞的爱情
《诗经·国风·鄘风·柏舟》是在写女子婚姻不得自由,向母亲倾诉她坚贞的爱情。原文如下: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人们常会将《鄘风·柏舟》与《邶风·柏舟》混为一谈,认为是共姜自誓之作;或者认为是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节,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而作此诗;或认为是共伯被弑,共姜不嫁自誓,而作此诗。古人称丧夫为“柏舟之痛”,夫死不嫁为“柏舟之节”。还有人认为是仁臣所作,也有人认为是女子所作,鲁诗认为是卫庄姜所作。其实由诗歌原文一看就很明白,主人公原是一个待嫁的女子,她选中的对象是一个少年郎,女子的选择未能得到母亲的同意,所以她满腔怨恨,发誓要和母亲对抗到底。
摇橹轻轻柏木舟,泛舟河水任漂流。风吹发散年华好,相爱情牵不另求。母亲养育恩深重,恐疑难能到白头。
摇橹轻轻柏木舟,泛舟沿岸任漂流。风吹发散年华好,相爱相知死不休。母亲养育恩深重,恐疑难能到白头。
春秋歌声46:龌龊宫中事
《诗经·国风·鄘风·墙有茨》属于淇河卫地的讽刺诗。原文如下:
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卫宣姜不知羞耻地就答应与自己名分上的儿子公子顽结为夫妇,与卫宣公的庶子顽姘居,生下了齐子、戴公、文公三个儿子和宋桓夫人、许穆夫人两个女儿。根据宗法社会的礼制规定,宣姜不能私自返回齐国,作为母亲的她又不能看望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她在感情上当然是很痛苦的。宣姜死于何年没有记载,一朵鲜花染尽污浊终归凋谢在淇河卫地。卫国黎民对这种败坏人伦的秽行,当然深恶痛绝,于是又有人写了《墙有茨》。
墙头刺蒺藜,不可扫除根。龌龊宫中事,不敢语人君。倘若外人语,说出丑死人。
墙头刺蒺藜,不可拔出根。龌龊宫中事,不敢恨人君。倘若张扬语,说出恨死人。
墙头刺蒺藜,不可捆如薪。龌龊宫中事,不敢恶人君。倘若恶言语,言说耻辱人。
春秋歌声47:宣姜衣容之美反衬品行之丑
《诗经·国风·鄘风·君子偕老》是刺宣姜之作,诗歌字里行间的服饰仪容之美乃是反衬宣姜人品行为之丑。了解了宣姜的人品行为,笔者也写几句:
看似美如兰,穿衣可比仙。天生桃花面人间罕。怎道是口吐无言善,恶臭人生厌;却不知腹中皆败絮,表里不一般。可叹这,青春靓女空红翠;辜负了,人面桃花出水莲。好心痛,形如白玉泥砖烂;惋惜声,多情男子莫求缘。
《君子偕老》原文如下: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晳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关于这首诗歌的立意,除清魏源《诗古微》以为是哀夷姜之诗外,古今多认为是刺宣姜之作。《毛诗序》说:“《君子偕老》,刺卫夫人也。夫人淫乱,失事君子之道,故陈人君之德,服饰之盛,宜与君子偕老也。”朱熹《诗集传》说:“言夫人当与君子偕老,故其服饰之盛如此,而雍容自得,安重宽广,又有以宜其象服。今宣姜之不善乃如此,虽有是服,亦将如之何哉!言不称也。”这首诗歌所写的服饰仪容之美属于理想的国君之妻,但其服饰仪容之美乃是反衬宣姜人品行为之丑。
偕老夫君到白头,金簪翠玉住高楼。雍容举止贵人妇,稳重如山仪态柔。外表芬芳体态雅,身穿礼服美难求。谁知败德秽行恶,痛恨空憎怒目仇。
身穿华贵锦纹衣,画羽霓裳绣锦鸡。云鬓金钗红似霞,谁知装饰假发丝。满头异彩步摇摆,玉叶流光金贵枝。仿佛天仙世外落,恍如帝女到来时。
身穿洁白闪光衣,似羽轻纱风舞时。葛布绉纱做外罩,内衣凉爽夏如诗。弯眉柳叶清扬目,窈窕淑芳女彩霓。妖冶仪容多妩媚,倾城倾国美春姿。
春秋歌声48:桑中欢会
《诗经·国风·鄘风·桑中》是淇奥爱情诗文化的代表之作。原文如下: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麦矣?沬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沬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有人认为《桑中》是在暴露世族贵族男女淫乱之风,说是卫国公室淫乱,男女相奔,以至于世族在位,相窃妻妾,期于幽远,政散民流而不可止,并举姜、弋、庸乃当时贵族姓氏为证。从诗本身来看,其观点证据不足,仅凭姓氏难以论定诗中主人公身份。汉代儒家多以比兴解诗,其对诗中意境的解释时有牵强附会之说。有人认为《桑中》是青年男女的相悦之词,全诗轻快活泼,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炽烈爱情,并无讽刺之意,更谈不上是贵族男女淫乱后的无耻自白。郭沫若在《甲骨文研究》中说:“桑中即桑林所在之地,上宫即祀桑之祠,士女于此合欢。其祀桑林时事,余以为《鄘风》中之《桑中》所咏者,是也。”
上古蛮荒时期人们都奉祀农神、生殖神,以为人间的男女交合可以促进万物的繁殖,在许多祀奉农神的祭奠中,都伴随有群婚性的男女欢会。郑、卫之地仍存上古遗俗,凡仲春、夏祭、秋祭之际男女合欢,正是原始民族生殖崇拜之仪式。《桑中》所描写的,正是古代此类风俗,不能简单斥之为淫乱,这种文化人类学的解释,是很中肯的。《桑中》是在述说当年淇奥故事,郑卫之音虽然为孔子所不齿,但《桑中》却被幸运地保留在《诗经》中,值得庆幸。
《桑中》以采唐、采麦、采葑起兴,这是上古时期吟咏爱情、婚嫁、求子等内容时常用的手法之一。上古时期,采摘植物与性有着某种神秘的或是象征性的联系,炽热的情欲与绿意葱茏的草木都可给人带来勃然的欣悦,含蓄中有深情,形象中有蕴意。起兴之后,主人公沉浸在狂欢后的甜蜜回忆里,反复咏唱在桑中、上宫里的销魂时刻以及相送淇水的缠绵,并以与多位情人幽会为荣乐,表现了一位多情浪子渔色后的放荡、得意心态。如果撇开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民俗,而用今天的标准去看待《桑中》,显然格调不够高雅,甚至很低俗。但其音韵谐和圆美,在当时的淇奥却被人津津乐道。
采桑淇奥女芬芳,水碧山岚沬邑旁。好似云中仙影美,相思倩丽是孟姜。桑中约会令魂醉,祠庙声言日月长。欢爱情深永携手,别离淇水有余香。
金黄麦浪夏收忙,沬邑田园风送香。心上人儿红翠影,相思孟弋丽端庄。桑中约会令魂醉,祠庙声言日月长。欢爱情深永携手,别离淇水有余香。
蔓菁当采那边行,沬邑东边卫地忙。思念翠红无限雅,孟庸美丽世无双。桑中约会令魂醉,祠庙声言日月长。欢爱情深永携手,别离淇水有余香。
春秋歌声49:人之无良
卫宣公霸占儿媳为妻,宣姜又与公子顽通奸,人民以为禽兽不如,《诗经·国风·鄘风·鹑之奔奔》讽刺的就是这件事情。原文如下:
鹑之奔奔,鹊之彊彊。人之无良,我以为兄!
鹊之彊彊,鹑之奔奔。人之无良,我以为君!
卫宣公死后,齐襄公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暗中告诉宣姜,要她与自己名分上的儿子公子顽结为夫妇。宣姜本应是公子顽的嫂嫂,因新台之丑变成了公子顽的庶母,继而又成了公子顽的妻子。卫宣公霸占儿媳卫宣姜为妻,卫宣姜又与名分上的儿子公子顽姘居,淇奥黎民深以为耻,于是《鹑之奔奔》出炉。
鹌鹑哺育紧相随,喜鹊成双比翼飞。无德人君行不端,枉称兄长乱伦悲。
成双喜鹊紧相随,连理鹌鹑比翼飞。不贞少妇行无德,枉称人君乱伦悲。
春秋歌声50:卫文公之歌
《诗经·国风·鄘风·定之方中》是为卫文公歌功颂德的一首诗歌。原文如下: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桑。
升彼虚矣,以望楚矣。望楚与堂,景山与京。降观于桑,卜云其吉,终然允臧。
灵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驾,说于桑田。匪直也人,秉心塞渊,騋牝三千。
卫国第19位国君卫懿公执政卫国时,荒淫腐败,平时除了养狗驯鹰外,还经常邀一帮公子哥游卫国浚地大伾山,戏水淇奥。卫懿公执政八年,玩物丧志,不理朝政,直到北狄打入卫国境内,他才传令召集群臣商议对策。结果卫懿公被活捉杀死,卫国被北戎破国。卫国遗民不足千人渡过黄河,暂时栖身漕邑。卫戴公执政不久而死,立卫文公。经卫文公与许穆夫人的共同努力,在齐桓公发兵的帮助下卫国复国。因漕邑不宜建都,齐桓公率诸侯助卫国迁都楚丘。卫文公受命于危亡之际,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卫国日渐强盛。
定星十月照天空,卫国迁都建楚宫。为测方中度日影,动土开工筑殿庭。种栽栗树和榛树,还要植漆梓椅桐。期待成材盼伐木,做成琴瑟曲声声。
漕邑登临断壁垣,楚丘眺望雾岚间。看过楚丘堂邑望,丘陵测过测高山。农桑察看走田野,凶吉求神把卜占。吉兆求来欢喜庆,安康结果乐心间。
夜来灵雨落飘零,吩咐倌人车驾行。早起天晴车驾赶,桑田歇脚劝农耕。正人君子大无畏,宽阔心胸多智能。良马三千国振兴,如云良骏任奔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