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楹联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品类,从发展到现在已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其民族性和世界性、真实性和历史性、群众性和广泛性、时代性和现实性是不容置疑的,这里不再多叙。不久的将来中国楹联将登上世界文化的殿堂,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详见中国楹联协会会刊《对联·民间对联故事》2011年第12期上半月第二页)这一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而且楹联文化知识也成为全国中考、高考的一项内容,楹联进学校、进课堂已成为必然趋势。
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胡锦涛主席在全国第九次文代会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时代和人民的呼唤。
鹤壁市委八届二次全会上也提出建设文化强市的要求,根据以上精神,本人就我市楹联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现在的春联多为印刷品,虽然印刷精美,但内容千篇一律,贫乏低俗,除了发财致富之类的祝福语,几乎没有什么新鲜内容,甚至一些行政事业单位门前的也是买来的“生意兴隆,恭喜发财”之类的对联。
有一个卫生所门上竟然贴出“五湖生意如云集,四海财源似水来”这样的对联,这岂不是对人民群众的诅咒么。
二、作为我市对外的文化窗口《淇河晨报》,春节前曾举办了一次有奖征联活动,最后评出一二三等奖共十副对联,其中有两副竟然违反《联律通则》中的“铁律”,就连一等奖和二等奖的联语也存在对仗不工的问题。如果说这些联不获奖只能说作者水平不高,但把它作为获奖作品登在报上那就要代表鹤壁市的楹联文化水平了。
三、作为鹤壁市文化品位最高的景区——“淇水诗苑”中有一长廊,两端各镌刻一副对联,此两联黑底金字,书写流畅俊秀,镌刻精美,应该是诗苑的点睛之作,其中一联为:
淇水似画碧波清影百花争艳仙鹤鸣
岁月如歌妙笔华章千古绝唱满园情
对此,简析如下:
1、上联尾字“鸣”,下联尾字“情”均为平声,违反了《联律通则》中的“铁律”(上联尾字应为仄声,下联尾字应为平声);
2、“淇水”一词是偏正关系,“岁月”一词是并列关系,其结构不对应;
3、“仙鹤”为专用名词,“满园”不能与之对仗;
4、“鸣”为动词,“情”为名词,词性不对品;
5、内容空洞无物。
这里我无意贬低此联作者,更无意要求每个公民都成为楹联专家,撰联高手。此联若置于别处倒也无可厚非,但将此联置于此地以代表鹤壁市的最高文化水平,却与中原明珠鹤壁新城的文化品位极不相称。
四、目前全国各地市都成立了楹联学会,甚至一些县级单位、乡镇单位也有相应的楹联组织,专门从事楹联的教育普及和提高活动,把继承和发扬楹联这一传统文化搞的如火如荼,而我市直至目前对这样一个重要的文化品类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没有一个从事楹联活动的组织,严重制约了我市楹联文化的发展。要把我市建成“文化要素集聚、文化生态良好、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创新活跃、文化人才荟萃、文化活动丰富的文化强市”,继承和弘扬楹联文化这一国粹势在必行。
至于我市如何继承和弘扬楹联文化,则不是我一个年近八旬体弱多病的老人力所能及的事情,这里我只是提请我市最高领导人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附:秋雨先生大河博客http://chinalib.blog.163.com/blog/static/898202620114157637502/
巍巍太行万年屹立记多少朝歌秋雨
悠悠淇水千古东流知几度鹤壁春风
——秋雨
自评:“鸣”与“情”还是不大协调,且“鸣”为阳平,非仄声,当选“舞”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