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程相文在向参观人员介绍他培育的玉米新品种。
3月份,在祖国南端的海南岛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一片绿油油的玉米地里,深情地望着金灿灿的玉米,看哪一茬该收了,哪一茬还要再等一段时间,哪一块地里的玉米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好,然后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带回北方继续进行试验……
他就是著名的玉米育种专家、市农科院院长程相文。自1963年他从农校毕业后便一头扎进玉米地,开始了他的玉米育种事业。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他从青年到老年,从满头青丝到两鬓斑白,玉米育种仍然是他的最爱。程相文说,如果人生让我重新选择一千次一万次,我还是情愿选择玉米育种这个岗位。
一定要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玉米种子,让农民多打粮食,吃饱肚子
坚守是一种信念
1963年,年轻的程相文从中牟农校毕业后,毅然放弃留在省城郑州工作的机会,义无反顾地只身来到了当时条件十分艰苦的农业大县——浚县,成为一名普通农业技术人员。
当时农业技术落后,粮食产量很低,玉米亩产只有100多斤。一次,程相文下乡在地头和农民聊天,一位农民听说他是农业技术员,对他说:“俺这黑油油的土地咋就没收成,种的玉米好年景才收三斗,你们是搞科研的,能不能想个啥法子,让俺们一亩地能多打几十斤?”
看着农民手中干瘪的玉米粒,看着乡亲们期盼的眼神,程相文沉默了。他知道,农业发展需要依靠科技进步,而种子对粮食增产具有决定性作用,要想提高粮食产量,必须从优化种子入手。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玉米种子,让农民多打粮食,吃饱肚子!
就是凭着这种信念,程相文开始了自己漫长而又艰辛的育种生涯。49年来,程相文只在一个单位,干了一件事情,就是选育和推广玉米新品种。
远离亲人,水土不服,蚊虫、蚂蟥叮咬,这些都算不了什么
坚守是一种勇气
然而,选育一个玉米良种,谈何容易!在实际操作中,选育一个玉米良种,往往需要很多玉米材料通过成千上万次组合、鉴定。从遗传学的角度讲,地域差别越大,杂交优势就越强。所以,这些材料就需要从不同的地方去搜集。为了寻找玉米材料,程相文在两个多月里跑遍了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四川等十几个省,收集到了400多份玉米材料。
为缩短育种周期,1964年秋天,程相文自告奋勇,肩负起组织和全县人民的重托,扛着50多斤重的玉米种子和行李,踏上了去海南育种的路程。他一路乘火车、换汽车、坐轮船,又徒步30多里,辗转12天,来到了海南三亚一个叫荔枝沟的偏僻山村,开始了他的玉米育种生涯。这里没有人们想象中的明媚阳光、美丽海浪和松软沙滩,更多的是让北方人提起来就惊恐的硕大无比的蚊子、老鼠、蚂蟥、毒蛇。当地有句民谚:“三只老鼠一麻袋,十只蚊子一盘菜,三条蚂蟥做条裤腰带,毒蛇缠人窜到身上来。”对此,程相文毫不畏惧,他一门心思只是想怎样把优良种子培育出来。
程相文年年都去海南育种,从不动摇,他像候鸟一样,冬天南飞,春天北归,别人一年过一个夏天,他却要经历“两个夏天”;他的生活分成两半,一半在海南,一半在浚县
坚守是一份责任
在程相文工作的49年中,有47个春节是在海南的玉米田里度过的。每当吃年夜饭时,程相文的家人都要盛一碗饺子和一碗汤圆放在桌上,然而,那个他习惯的座位几乎年年空着。
妻子生大女儿时,给程相文写信,让他从海南回来照料一些日子,可当时正值玉米扬花授粉的关键时期,程相文只寄了点儿钱,让妻子买些补养的食品。
女儿七岁时,得了场病,持续高烧,妻子捎信让他回家,正在海南忙碌的他,咋能丢下玉米田不管呢?他没回去。没想到,意外的医疗事故,给女儿造成右腿残疾,直到现在,每当面对女儿时,他内心就深感愧疚。
愧对妻子是他心中永远的痛。为了支持程相文的事业,妻子董桂枝放弃了在郑州的教师工作,到浚县做了一名家庭妇女。多年来,这个家全靠董桂枝一人支撑,上有老,下有小,常年劳累,她积劳成疾。2003年春节前夕,程相文的老伴突然中风,完全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2006年8月,她带着无限牵挂离开了人世,而程相文当时还远在千里之外的甘肃种子基地忙碌着。
为了玉米育种事业,程相文不仅舍弃了家庭、牺牲了亲情,还放弃了常人看好的仕途和舒适的工作。上世纪80年代初,浚县人民政府换届选举,组织上提议程相文为副县长候选人之一。他得到这个消息后,主动向县委表达不愿参选。1984年省直一家科研院所调他去工作,且待遇优厚,他谢绝了。1988年上级任命他为市里一科研单位的副处级领导,通知都下了,他却说“我最好的位置是育种”……49年来,程相文培育出的39个优质玉米新品种,12个通过国家审定,“浚单18”和“浚单20”被农业部列为国家重点示范推广玉米新品种,“浚单20”项目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被玉米育种界誉为“种子加速度”,被老百姓称为“丰产专家”和“农民的福星”。
程相文用他的信念和双肩担起了粮食增产丰收的历史重任,他用全部的心血、智慧和汗水,诠释了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生命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