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淇县城内,有一个叫 “ 摘心台”的“古迹",被一些人宣传为是三千年前殷纣王取大臣比干的心的地方,进而推理其为商朝国都朝歌城遗址所在地。这是以讹传讹,其实, “ 摘心台”不是朝歌城。
淇县城内的 “ 摘心台”建于明代。据著于“明嘉靖二十四年”的《淇县志》记载:“摘星楼,一名妲己台,在城西,纣所建。言其极高,故名。”后人为纪念比干,把“ 摘星楼”改称 “ 摘心台”。“ 摘心台”建于明朝,也叫“妲己台”。有些人以“殷纣王和妲己将比干刨腹挖心”推理, “ 摘心”的地点应该在朝歌城, “ 摘心台”就应该是殷纣王的朝歌城所在地。妲己的形象源于何处?史学大师顾颉刚先生说:“现在传说的纣恶是层累积叠地发展的。时代越近,纣罪越多,也越不可信。妲己的形象原来得自西汉末年刘向的《列女传》。纣王和妲己的淫暴,原来出于明代《封神演义》等小说的艺术加工”。也就是说,妲己这个人物,是在殷纣王死后一千年,乃至两千年后小说中杜撰的人物,与殷纣王根本就没有一点关系,是后人往殷纣王身上泼的脏水。毛泽东曾评价纣王说:“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很有功劳的。纣王伐东夷,打了胜仗,但损失也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趁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纣王是很有才干的。后头那些坏话都是周朝人讲的,就是不要听。”(《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1157页) 。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弟子子贡就针对辱骂殷纣王这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见《论语·子张十九》。子贡说:“纣王的坏,并不象传说的那么严重。原因是,讨伐他的人以君子自居,为了掩饰自己犯上作乱,盗取江山的下流行为,所以极力诋毁纣王,把天下的坏人坏事都归到了纣王的身上。”)著名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说:“其实就拿殷代的最后一个亡国之君来说吧,这个被周以后的人虽说得万恶无道,俨然人世间的混世魔王,其实那真是有点不太公道的......象殷纣王这个人对于我们民族发展上的功劳倒是不可淹没的。殷代末年有一个很宏大的历史事件,便是经营东南。这几乎完全为周以来的史学家所抹煞了。这件事,在我看来,比较起周人的翦灭殷室于我们民族的贡献更要伟大。”(《青铜时代.驳<说儒>》)郭沫若还说:“勿谓殷辛太暴虐,奴隶解放实先驱。”“殷辛之功迈周武,殷辛之罪有莫须。殷辛之名当恢复,殷辛之冤当解除。”(《郭沫若全集.文学编》32页)
《史记》载:“······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3000年前(公元前1046年),商朝最后一位国王殷纣王帝辛与周武王在牧野(今新乡市)决战失败后,退入国都朝歌城内,在鹿台赴火而亡。那么,《史记》中记载殷纣王死的地方——“鹿台”现在何处呢?在鹤壁市新区南部的“鹿台遗址”(河南省人民政府于2000年9月25日公布“鹿台遗址”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种种迹像和证据表明,鹤壁市新区的“鹿台遗址”应该是《史记》所说的“鹿台”。
3000年前,都城最初都是在人口众多的城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商朝最后四代国王(武丁、武乙、帝乙、帝辛)在朝歌建都,国都朝歌城在殷纣王执政之前叫“沬邑”,原来就是一个人居比较多的城邑,最后是因为殷纣王征讨东夷,大获全胜,凯旋回朝,改国都名叫“朝歌”。根据史书记载,3000年前鹿台是在朝歌城内。《竹书纪年》(著于战国时期的史书)和《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王“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商纣王征集的赋税都充实设在鹿台的国家钱库和钜桥的粮库中)。“鹿台”是商朝国家的钱库。3000年前,将国家的金库和粮库建设在国都内也是合情合理的。鹤壁市新区的鹿台遗址现在广泛存在有自商朝以来,历朝历代遗留的建筑遗迹、生活用具、钱币、武器等等。在鹿台遗址,庄稼地里的古建筑瓦砾随处可见,这也是河南省人民政府2000年9月25日将鹿台遗址确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朝歌城所在地是历史上著名的“天下粮仓”,土地盛产粮食。朝歌自古以来就是华夏主要的粮食产地,商朝晚期将商朝的国都迁到此处,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鹤壁市新城区南约3公里处的鹿台遗址,在这个鹿台遗址的东部,有个村叫钜桥,史书明确记载它是纣王建设的国家粮库所在地,3000年前,将国家的粮库建设在国都内是合情合理的。另外,据史书记载,周武王占领朝歌城后,将城内财物等胜利品尽可能的带往西岐(今陕西省)。由于纣王的朝歌城内粮库内存粮太多,不能尽数取走,周武王为了安抚民心,便在现在的鹤壁市新区鹿台遗址北约4公里处的大赉店村(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纣王国库里的粮食分发给朝歌城四周的民众,此举一时轰动天下,为周武王赢得不少赞誉,此事流传至今。
古代的都城一般都是建在河流旁边,因为这样有利于人群生存和生活。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公元466年——527年),他以三国魏人《水经》为蓝本,以水道为纲,参阅437种书籍,并且通过自己的实地考察,终于完成了《水经注》这一地理巨著,全书40卷31万字,记述了252条河流及所经区域的自然、社会及人文状况。也是我国第一部全面反映淇河流域历史、自然及人文社会的重要文献。《水经注》记述了淇水发源地隆虑县西大号山,流经壶关县、黎阳县等行政区域和淇阳城、朝歌城等古城。按照《水经注》的描述,现在的鹤壁市新市区南部的“鹿台遗址”,应该是《史记》和《水经注》中记载的朝歌城。鹤壁市新区的“鹿台遗址”(古朝歌城),西面和南面两面临淇河,是商朝晚期都城的最佳选择。宋朝苏辙在《登上水关》诗中写道:“淇水沄沄入禁城,······慰意来看水面平。”(《全宋诗》851页)这也说明淇河是从朝歌城经过的。另外,还特别值得一说的是,鹤壁市新区的西高村(以前叫“淇水关”)这个城关古镇保存至今的南城门上,历史上一直将“淇水关”三个大字刻写在南城门楼的南面。从地理位置看,淇水关正是我们认为的朝歌城(鹿台遗址)的西关,是通往西边和南边的城关和唯一的通道(当地老百姓称之为“御道”,古代的国道)。而不是象有的人所说:“朝歌城在现在的淇县城,淇水关是朝歌城的北大门。”如果是那样,“淇水关”三个大字应该是刻写在淇水关东北角的东城门的东面才是合理的。
综上所述,淇县城内的 “ 摘心台”不是有些人说的朝歌城遗址。鹤壁市新区南部的“鹿台遗址”才是《史记》中记载殷纣王葬身的地方——鹿台,也是商朝晚期国都朝歌城的遗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