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淇河文化研究7

淇河文化研究  第七卷 2012年

 

   

 

文化新闻 - 我市首次发现“三位一体”型宋代陶窑
我市首次发现“三位一体”型宋代陶窑
距今约有近千年历史
作者:靖桂宇 霍保成  加入时间:2012-11-21 20:21:21

  鹤壁日报讯 (记者 靖桂宇 通讯员 霍保成)在对淇滨区一个社区基建工地进行文物清理发掘时,市文物队发现了一处共用一个工作间,同时有三座窑床的“三位一体”型宋代陶窑,这种陶窑在我市还是首次发现。这是记者11月20日从市文物队了解到的。

  在此之前,我市曾发现过一个工作间带一座窑床或一个工作间带两座窑床的陶窑。新发现的这座陶窑,与以前发现的同时代陶窑相比,其结构、数量及分布状况都十分罕见。

  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这座陶窑有一个近似方形的工作间,在工作间的北、东、南三面各有一个窑门,窑门后面是形状大小不一的三座陶窑。从高处看,整个陶窑平面结构近似一个汉字“品”字。从结构上看,这三座陶窑面积大小不等,结构相同,均属就地挖造的半地穴式。每间窑室的平面呈马蹄形,除共用工作间外,三窑还分别由通风道、窑门、火膛、窑床、烟囱五部分组成。  考古队员在清理窑床和火膛时发现了散落的大量残砖,有的烧制火候较低成坯状,有的变形扭曲。据推测,这座陶窑主要烧制的是墙砖和板瓦,同时兼烧一些其他建筑材料。在最大的一座窑床面上,仍能清晰地看到当时窑砖烧制时的摆放印记。此外,考古队员还在火膛内发现了大量积存的灰白色炭灰和煤渣灰,说明当时这座陶窑是以木材、煤炭作燃料的。

  更难得的是,在工作间底部距地表2.2米处发现了一枚“祥符通宝”铜钱,这枚铜钱字文清晰可辨。由于此钱是北宋真宗时期所铸五种钱币之一的年号钱,由此判断该处陶窑的建造时代最晚应是北宋相符年间建造,距今约有近千年历史。

  像“三位一体”型建造风格的陶窑,目前在我市尚属首次发现。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这种结构的陶窑既节省时间和空间,又利于管理和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我市深入研究北宋时期陶窑形制结构、烧造方法、制砖制陶水平以及当时社会经济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我市首次发现“三位一体”型宋代陶窑

陶窑发掘现场。 晨报见习记者 刘倩倩 摄 

 

  淇河晨报讯(记者 苗苗 见习记者 刘倩倩)日前,市文物工作队在淇滨区钜桥镇钜桥社区基建工地发掘出一处宋代陶窑,该窑有3间窑室,共用一个工作间,这种“三位一体”型的宋代陶窑在我市还是首次发现。

  据市文物工作队工作人员介绍,新发掘的陶窑平面布局呈“品”字形,陶窑有一个近似方形的工作间,工作间的北、东、南三面各有一个窑门,窑门后面是3间窑室。这3间窑室虽然面积不同,但结构相同,均属就地挖造的半地穴式。

  此外,这3间窑室虽共用一个工作间,却各自有通风道、窑门、火膛、窑床、烟囱等。

  市文物工作队工作人员在清理窑床和火膛时发现大量残砖,有的烧制火候较低,成坯状,有的变形扭曲,偶见一些外素面内布纹的板瓦等残片,由此可见这3间窑室的主要功能是烧砖,也兼烧一些其他建筑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在工作间底部,距地表2.2米处发现了一枚“祥符通宝”铜钱,字文清晰,系楷体、对读,此钱是北宋真宗时期所铸五种钱币之一的年号钱,由此判断,该陶窑的建造时间应该在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公元1008年~1017年),距今约有千年。

  “这处陶窑的发现,丰富了我市研究宋代陶窑的内容,弥补了该时期资料不足的缺憾。这种建造风格的陶窑,目前在鹤壁市尚属首次发现。这种结构的陶窑,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情况下,既能节省时间和空间,又利于管理和操作,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市文物工作队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这处古窑址的挖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北宋时期陶窑形制结构、烧造方法、制砖制陶水平以及当时社会经济状况提供了重要的资料。(线索提供:霍保成)

  《淇河晨报》2012年11月22日

 




 

 
     
我市首次发现“三位一体”型宋代陶窑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

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