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瞻斐诗话/秋雨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8
ISBN 978―7―5348―3910―8
Ⅰ. ①瞻…Ⅱ. ①秋…Ⅲ. ①章回小说―中国Ⅳ.①12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字(2012)第186704号
《瞻斐诗话》内容简介
瞻有临视、仰慕之意,斐是有文采的意思。千百年来几多文人墨客“瞻彼淇奥”, 诗词咏及“有匪君子”,“匪”就是“斐”,是在用淇竹比喻有文采的君子卫武公。《诗经》305篇中至少有49篇与淇河卫地有关,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千古淇河诗文化,这在中国文学史上绝无仅有。作者采用现实与梦幻的叙述形式,以淇竹文化、中华龙文化为两条主线,摘取了历朝各代300个诗人咏及淇河卫地的550首诗歌,分为咏竹、廉政、爱国、哀伤、讽刺、爱情、赞美、孝道、人生感言、自然灾害十个大类,将千古淇河诗文化展现给世人。书中翻译先秦诗歌53首,自创诗歌80余首、楹联40副、赋文5篇、唱词260段。书中还有一些文学常识,以及天文历法、二十四节气、气象知识等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
序
学生说:它引领我走向文化之路。
教师说:它是穿越中国文化之旅。
家长说:它是开启孩子们认识中国诗文化的钥匙。
大家说:它是传承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作。
我说:它是中国文化的基石。
《瞻斐诗话》这部巨著是秋雨先生继章回小说《淇水春秋》(原名《淇奥梦》)后的又一部力作。再次看出秋雨先生著述的特点,就是以诸多的历史文化,以300位历代文人的作品,加上他自身的文化功底,深入浅出地把一部诗文化著作诠释得更臻完美。引用资料来叙述的诗话,是一种集中而精练的介绍,让读者在阅读中有着进一步的细节把握。
捧着沉甸甸的书稿,感触颇深。秋雨先生评古论今,知识渊博,学识厚重,他的醉梦妙笔熠熠生辉。读秋雨先生的文字只叹自己对中国深厚文化知之甚少,品读书稿时要经常去百度搜索才可以继续读下去,他用的典故之多,妙解诗话历史之丰是我们无法知之的。他博学、自信且谦虚。做文化的人如果没有了自信,我想他的文字亦没有可读性。秋雨先生对自己了解中国历史非常自信,这种自信不是自大、自夸。秋雨先生从小至今,可谓“嗜书如命”。他常说:自己最大的宝藏就是希望自己拥有更多的书,与书为伴快乐一生。
潜心阅读,感受中国诗文化博大精深,感受中国历史上一段诗意的时光,即此书的魅力,这也不失是一部有特色有深度的诗文化研究著作。
品读秋雨先生的作品要静下心来,从历史诗话长篇巨文中,深刻体会到秋雨先生心中的中国文化的积淀。中国诗文化的厚重从此书中罗列出来,瞻斐诗史文化是这么多,使阅读的愉悦心情非常兴奋。书中语言描述优美,知识性、趣味性融会贯通,深感《诗经》文化在淇水流域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础。秋雨先生所做的工作,正是在挖掘中原文化,在为中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自觉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要认识自己的文化,古往今来的中原文化需要很多人来挖掘,来传承,来发扬光大。秋雨先生可称为大家,学识积厚,他曾经在《诗经与淇河文化》中论述:“思想的、精神的、智慧的、文学的、艺术的、学术的等等诸多领域,亟待研究,最终能形成一个百花齐放的研究氛围,把淇河文化发扬光大。但愿淇河文化研究能够本着弘扬先进文化,多学科、多领域、多元化的探讨和研究,进一步提高淇奥的文化品位;但愿通过淇河文化研究成果的推介和传播,使之能够为促进淇奥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作出新的应有的贡献,同时也能为中原文化乃至华夏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读到这段文字,非常感叹。文化自觉就是要提高我们的文化自信,体现中国文化的强大。淇河名人何其多。淇河,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宝地。借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东风,普及诗文化,让更多中国人了解中国深厚的诗文化。
以诗词讲述历代人文风情,使得秋雨先生这部宏著犹如一部简明史。千百年来,淇河哺育过众多历史人物,从秋雨先生诗话书中看到从殷商、周代、汉代、南朝、北朝、隋朝、唐朝、宋代、元代、明代、清代淇河卫地的千古诗文化。
《瞻斐诗话》对历朝历代的诗文化给予详细地解说,用淇河七子的聊天谈话方法,用章回小说的形式把历史故事一个个串起,演绎了淇河诗歌文化的发展。淇河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文化河,不愧是一条古老而美丽的诗河、史河。远在7000多年前新石器早期,淇河就有人类居住,形成了独具风骚的淇河文化。《诗经》是产生于中国2000多年前的一部古老诗集,开华夏诗歌之先河,其中的近50篇更是淇河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它的出现,对中国文化、文学,以及中国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都起了重大作用。秋雨先生从305首《诗经》中挖掘出49首有关淇河卫地的诗歌,充分说明淇河卫地的诗歌发展源远流长。自《诗经·卫风·淇奥》之后,淇竹便享誉海内。秋雨先生挖掘出淇竹文化,将淇竹文化中深含廉政、爱国、爱家乡、忘我奉献、努力奋斗的淇竹作为淇河之魂,作为淇河卫地的精神象征,是作者的独到之处。
淇竹深含着千古淇河文化,淇竹凌云虚心持节,不畏严寒,刚正不阿,固守根本,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历朝历代都有大量竹诗、竹画,赞美竹的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品格和情操。淇竹成为华夏竹文化的源头这一点令我非常感叹。大家都知道竹子生长于南方,竹子喜欢温湿地方,突然看到淇竹,非常兴奋。秋雨先生淇竹诗文化着墨多,又用“瞻斐”二字,意在向人们传播一种做人的精神风貌,如虚心、气节等,象征着人格道德之美,已成为中华民族品格、禀赋和美学精神的象征。
我从秋雨先生这部《瞻斐诗话》中才知道中华第一名曲《箕子操》,中华第一首民歌《宁戚扣角歌》,皆出自淇奥。箕子堪称华夏文化第一子,他就生活在淇奥,后去了朝鲜,成为朝鲜始祖。中华第一位女诗人出自淇奥,中华第一位女爱国诗人也是出自淇奥。
秋雨先生通过对涉及淇河卫地的诗歌,阐述了淇河卫地是华夏先秦文化时期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诗经》淇河卫地诗文化在华夏竹文化、廉政诗文化、爱国诗文化、哀伤诗文化、讽刺诗文化、爱情诗文化、孝道诗文化、人生感言诗文化、赞美诗文化、思乡诗文化几个方面开华夏历史之先河。《瞻斐诗话》用小说形式向读者展示千古淇河诗文化,但又不是随意虚构之说,而是依据史料,经得起考证。
文化自觉是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题。每个人心中的追求,就是人生的原动力。秋雨先生能从文山书海中打捞《诗经》文化,对淇河卫地诗文化做专题文化研究,并用章回小说形式写出了故事情节,注重了知识性,又不失阅读者喜欢的趣味性,这是独创之举。秋雨先生出于对家乡文化的热爱,挖掘出了家乡文化中不可多得的《诗经》文化,对其发扬光大是文人责无旁贷的义务。
书中每个故事都有诗文化引发而出。书中有这样的描述:“真的有龙。他们诞生在五亿四千万年前,六千万年前正在向恐龙人进化的过程中,天塌了,恐龙遭受了灭顶之灾,绝迹了。”我看过很多地方说龙只是中国的传说的龙,书中对很多令人不解的问题却有独到的说明并有理有据,读来受益匪浅。
第一回就说到龙,六十五回对龙进行议论,第一百〇四回归结为“因而中华龙成了一种图腾,龙成了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抽象出来的综合体,成为中华民族共同敬奉的图腾神”。全书对龙来了个前呼后应,龙文化贯穿始终,全书所用“龙”字达350个。而全书始终都贯穿着淇竹文化,接近尾声时以常云梦写的《淇园绿竹赋》作为对淇竹文化的歌颂,最后发展到《我心中的淇河母亲》,淇竹成了淇河之魂,全书所用“竹”字1050个。竹文化、龙文化成为书中的两条主线。
陨石不是推想。据记载中原最大的地震是汉代渑池的8.7级地震,很惨烈。“我们地球并不是平安无事,水漫金山就是很好的例证。”这些让我们了解了陨石的来历,颇有价值。
“正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世所共推,可他们的老师却不大有人注意,很少有人知道是谁。他们的老师是一位了不起的才女,名叫卫铄。”这段历史很少有人知道。书中多处展示出作者深厚的历史宝藏。
书中还有一些值得思考的历史观,譬如:殷商帝辛、“三仁”、西岐的姬昌、周代的姬发、隋朝的杨广、唐朝的李世民以及郑卫之音等,秋雨先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值得读后深思。
作者采用现实与梦幻的叙述形式,摘取了历朝各代300个诗人咏及淇河卫地的550首诗歌,分为咏竹、廉政、爱国、哀伤、讽刺、爱情、赞美、孝道、人生感言、自然灾害十个大类,从诗歌的作者、历史背景、诗歌大意着墨,将千古淇河诗文化展现给世人。书中翻译先秦诗歌53首,自创诗歌80余首、楹联40副、赋文5篇、唱词260段。书中有一些主要修辞格、文章结构、诗歌常识等文学知识,还讲解评说了一些古往今来社会现象,天文历法、二十四节气、气象知识等自然科学。
中国有着古老的诗文化,诗词讲究韵律,它将人类的语言升华到一种精练的语言,形成了我们独特而丰富的文化。
60多万字的诗话,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提升了读者的思想境界和对诗文化的探知兴趣,从而提升了诗文化的修养。
夕雨
2012年五一节于郑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