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淇河文化研究7

淇河文化研究  第七卷 2012年

 

   

 

文艺作品 - 荆轲淇奥刺秦王(1—3)
荆轲淇奥刺秦王(1—3)
 
作者:秋 雨  加入时间:2012-1-28 0:37:15

  公元2012年的除夕之夜,常云梦看着电视春晚节目自斟自饮喝着酒,看到荆轲刺秦王那个小品时,已经有些云云雾雾,恍惚之中已是魂不守舍,躺在沙发上打着呼噜却去了淇水关,看来真的是喝多了,春晚仍在继续,常云梦却在梦境里魂游。

  梦境中的时间是公元前228年,也就是秦王政十九年。淇水关冬末春初,西边太行山上仍是皑皑白雪,淇河两岸成片傲寒的淇竹在风中摇曳,淇水关桥头有秦军把守,荆轲上场。荆轲自言自语:我本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荆轲,姓姜,氏庆,也有人称我庆卿、荆卿、庆轲。受燕国太子丹之托,我带着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因为被夏无且的药囊击中,刺杀秦王宣告失败。都说我刺秦王失败被杀,那是后来的事,也就是公元前227年发生的事情。此前我在淇奥也刺杀过秦王,你们哪里知道我曾经逃过一劫。今天来到淇水关,就是听说秦王要从淇奥经过,我要借机杀了秦王。这里本是我的故乡卫国属地,现已为秦所占。

  “哦,您就是大名鼎鼎的荆轲?欢迎您回到故乡!刚才才在春晚的节目中看到您,怎么就来了淇水关?这里是你的故乡,也是我的故乡。”常云梦上前走了几步,对着荆轲说。

  “想不到一踏上故土就遇上了故乡人。你是?”

  “我叫常云梦,在郑州谋了个差事,近来迷上了网络,晚饭后从公园散步回到家中,便开始上网,在网络中看新闻、时评、诗词、散文、小说,看淇河文化研究网站中有关家乡的文字,看得激动的时候,偶尔也会写上几笔。夜静更深的时候,常爱梦游淇奥。”常云梦带着些醉意自我介绍。

  “你是故乡的游子,也一定知道这淇水关,这座桥曾是淇河的一个重要渡口,处于华夏的战略要地。当年帝辛浩浩荡荡的东征大军由淇水关出发,在浚县境内与各路诸侯会师后直抵江淮前线。经过近半年的征伐,帝辛取得了征东夷的胜利,东夷臣服,殷商军队回师。”荆轲给常云梦介绍起来淇水关。

  “我听说过赵州桥和洛水上的天津桥,我给您也简单说上几句。如果您去过桂林,您就会在独秀峰基部东南侧看到一个石刻,刻的是王正功的两首七律。这两首诗写于南宋宁宗嘉泰元年九月十六,也就是公元1201年,王正功时年任职桂林,相当于桂林代理市长。那天他在宴请即将进京,也就是去洛阳赶考的十一位贡士,席间作为祝颂之辞,赋诗两首。我给您背诵一下。”常云梦给荆轲背诵起来王正功的两首七律:

  百嶂千峰古桂州,向来人物固难俦。峨冠共应贤能诏,策足谁非道艺流。经济才猷期远器,纵横礼乐对前旒。三君八俊具乡秀,稳步天津最上头。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士气未饶军气振,文场端似战场酣。九关虎豹看勍敌,万里鵾鹏伫剧谈。老眼摩挲顿增爽,君端是斗之南。

  “第一首七律尾联‘三君八俊具乡秀,稳步天津最上头’是在祝愿进京赶考的十一位贡士赶考成功,稳占鳌头。科举制度开创于隋代,隋朝横跨洛水有一座天津桥,是华夏最早的大型浮桥,也是中国历史首次记载用铁链联结船只的桥型。隋朝为了在洛水两边重建东都,在洛水上兴建了天津桥,以保证运输。桥北与皇城的端门相应,桥南与定鼎门大街相连,成为隋朝东都南北往来的通衢。为了能使形体高大的楼船顺利通过,桥还可以自由开合,这在华夏古代建桥史上无疑是个了不起的创造。”常云梦接着说。

  “你说的这些我从来没听说过,全是些天方夜谭。什么京城、天津,还天津桥,咱们的家乡才是京畿之地,周人不安分守己,自西岐造反,后来在商朝内部敌人的帮助下,周人发动了牧野暴乱,周人夺了帝辛的天下,算是把京都移往西岐。到了我生活的时代,周人又将京都迁往洛汭之西的洛都,但咱们家乡淇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依然不失其重要。大大小小的国家都先后灭亡了,虽然家乡已经被暴秦占去,但我们的卫国依然存在。”荆轲有些生气地说。

  “您说得对,秦灭六国,但卫国依然存在。卫元君十四年,卫国第46卫元君被秦国迁到沁阳的野王县,秦二世贬卫国第47君角为庶人,次年秦就灭亡了。卫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生存时间最长的诸侯国,立国前后共计838年。康叔立国时,定都朝歌。公元前659年,由于北人的入侵,卫国第20君卫文公把国都临时迁往楚丘。公元前629年,卫国第23君卫成公迁都帝丘,并将帝丘改名濮阳,卫国在濮阳立国达388年。随后,卫元君被秦国迁到野王县后,又生存了几十年。”

  “卫国什么时候灭国的我真的不知道,在众多曾经声名赫赫的诸侯国纷纷被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卫国能够奇迹般地躲过无数次灾难,生存到了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很多人对此觉得难以理解。其实这是因为卫国多贤才,就像燕赵古来多慷慨悲歌之士一样,卫地自古多君子。孔子周游列国14年,其中在卫国长达10年,因为孔子在卫国遇到了很多和他性味相投的君子。记得我决心要刺杀秦王之初有感而发,唱了一首《易水歌》。我给你再唱一遍。”荆轲唱起了《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可叹!可敬!可赞!因种种原因,你行刺未获成功,但你依然是家乡的骄傲。”常云梦对着荆轲作揖。

  “失败是成功之母,去年行刺失败,今年我再寻找机会,我一定要把秦王杀死!先不说这些,咱们继续说咱们家乡的淇水关。当年帝辛在淇水之上筑寨设关,并派出得力大将,也是帝辛的大舅哥黄飞虎带兵镇守。黄飞虎骑着一头五色神牛,能够日行千里,夜行八百。黄飞虎有万夫不当之勇,威震四方,他的神牛厉声嘶吼,吓得敌人落荒而逃。黄飞虎带领的飞虎营中战将如云,个个骁勇善战、勇猛异常。在帝辛征讨东夷的战争中,黄飞虎和他的飞虎营大显身手,立下了汗马功劳。”荆轲又说起来淇水关。

  “淇水关北边不远处有一个花园,花园东滨淇河,鲜花盛开。黄飞虎有一个女儿,总喜欢在鲜花丛中翩跹起舞,侍弄花卉。他的女儿后来成了人们供奉的碧霞君,浚县浮丘山上的碧霞宫就是她的一个行宫。”常云梦接话说。

  “你所说的花园曾经名扬天下,被人们称为花窝,其实是黄飞虎的私人花圃。周人牧野暴乱后得了天下,姜子牙在浚县白祀山上封神,黄飞虎被封了个东岳大帝。”荆轲笑着说。

   “这个我听说过,所有被封成神的神位都放在浚县大伾山顶的万仙阁里,以供人们瞻仰。听说明嘉靖十九年,进士蒋虹泉任浚县知县,到任三年,儿子病了三年,有人让他到浮丘山下的碧霞宫去许愿,果然十天后儿子的病好了。为此,蒋虹泉大捐奉资,并令百姓捐款助资,欲将碧霞宫迁至山上,他大兴土木,历时二十一年。碧霞宫竣工之时,蒋虹泉已经是河南布政使,后升为云南都御使。有感斯通,凡子庶群黎共沐恩泽于泰岱;诚无不应,俾遐方异域威仰声灵于浮丘。”常云梦很虔诚地说。

  “你说的我却不知道。恩遍寰区,以坤厚博大之德,位岱宗而钟灵毓秀;泽普生民,本慈宁恺悌之怀,居浮巅而保世佑人。你看淇河对岸,那里便是大赉,与花窝隔河相望。赉就是赏赐、给予的意思,大赉就是大规模赏赐物资、补恤天下的意思。周灭商以后,周武王散帝辛鹿台之财,发帝辛鉅桥之粟,大赉于四海,也就是将帝辛所积存的钱粮物资分发给天下老百姓,以收买天下百姓之心。周人鸠占鹊巢之后大发慈悲,收买人心。”荆轲接话说。

  “大赉店因大赉于四海而得名,大赉店为商代、龙山、仰韶三层文化叠压起来的遗址,曾引起中外学者的重视。《诗经》里有一首《周颂·时迈》,我给您读读。”常云梦开始朗诵:

  从今邦国聚来朝,大业功成天子娇。厚土皇天多保佑,大周应命有今朝。武王威震诸侯慑,安抚封神恩德高。山岳大河请作证,开来创业数风骚。

  大周功业日昭明,依序诸侯位次清。马放南山枪入库,收拾弓箭进囊中。谋求治理四方定,懿德传扬颂美名。和谐太平天下好,武王天命保安宁。

  “哦,还有没有了,再来一首。”荆轲说。

  “有,还有一首《周颂·我将》。”常云梦又开始朗诵:

  为求保佑献牛羊,祭品诚心拜文王。效法文王制法典,四方早定日安康。文王伟大多恩德,祭品真情献上苍。日夜向天祈祷告,保佑大业铸辉煌。

  荆轲又要再朗诵一篇,常云梦又来了一首《周颂·武》:

  开周伟业颂辉煌,举世无双歌武王。评品文王文德性,奠基后代美名扬。前人创业后人继,继往开来周武王。牧野拼杀死命战,完成大业胜殷商。

  有人拍手鼓掌,常云梦扭头看时,见是周颂鹤、赵燕淇他们几个。常云梦不解地问:“你们怎么也来了?我正在同咱们的同乡,著名刺客荆轲聊谈,你们鼓什么掌?”

  常云梦把他的同学一一给荆轲作了引见,荆轲同每一位握手。荆轲握着周颂鹤的手说:“周颂鹤,肯定是喜欢鹤,也一定喜欢喝吧?卫国人嗜酒,也爱鹤。你可不能好鹤失国。卫国第19君卫懿公执政卫国时,荒淫腐败,平时除了养狗驯鹰外,还经常邀一帮公子哥游卫国浚地大伾山,戏水淇奥。卫懿公执政八年,玩物丧志,不理朝政,直到北狄打入卫国境内,他才传令召集群臣商议对策。结果卫懿公被活捉杀死,卫国都城被北狄攻破,真是好鹤失国,民心离散,致使被北戎破国。卫国遗民不足千人渡过黄河,暂时栖身漕邑。卫戴公执政不久而死,立卫文公。经卫文公与许穆夫人的共同努力,在齐桓公发兵的帮助下卫国复国。因漕邑不宜建都,齐桓公率诸侯助卫国迁都楚丘。卫文公受命于危亡之际,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卫国日渐强盛。”

  (乱码,重复)常云梦把他的同学一一给荆轲作了引见,荆轲同每一位握手。荆轲握着周颂鹤的手说:“周颂鹤,肯定是喜欢鹤,也一定喜欢喝吧?卫国人嗜酒,也爱鹤。你可不能好鹤失国。卫国第19位君卫懿公执政卫国时,荒淫腐败,平时除了养狗驯鹰外,还经常邀一帮公子哥游卫国浚地大伾山,戏水淇奥。卫懿公执政八年,玩物丧志,不理朝政,直到北狄打入卫国境内,他才传令召集群臣商议对策。结果卫懿公被活捉杀死,卫国都城被北狄攻破,真是好鹤失国,民心离散,致使被北戎破国。卫国遗民不足千人渡过黄河,暂时栖身漕邑。卫戴公执政不久而死,立卫文公。经卫文公与许穆夫人的共同努力,在齐桓公发兵的帮助下卫国复国。因漕邑不宜建都,齐桓公率诸侯助卫国迁都楚丘。卫文公受命于危亡之际,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卫国日渐强盛。”

  “《诗经》中的《定之方中》就是为卫文公歌功颂德的一首诗歌。”常云梦说着开始朗诵:

  定星十月照天空,卫国迁都建楚宫。为测方中度日影,动土开工筑殿庭。种栽栗树和榛树,还要植漆梓椅桐。期待成材盼伐木,做成琴瑟曲声声。

  漕邑登临断壁垣,楚丘眺望雾岚间。看过楚丘堂邑望,丘陵测过测高山。农桑察看走田野,凶吉求神把卜占。吉兆求来欢喜庆,安康结果乐心间。

  夜来灵雨落飘零,吩咐倌人车驾行。早起天晴车驾赶,桑田歇脚劝农耕。正人君子大无畏,宽阔心胸多智能。良马三千国振兴,如云良骏任奔腾。

   “这不是当年的许穆夫人吗?我们华夏的第一位女爱国诗人啊!巾帼不让须眉,可敬可敬!我的故乡淇河岸边出生了伟大的女性。您写的《泉水》《载驰》《竹竿》三首诗歌记述了您忠于卫国,不忘故土,执节不移的事迹,表现了您那种‘有怀于卫,靡日不思’的爱国情怀,表现了您那种‘岂不尔思?远莫致之’,‘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的故土情怀和执节不移的忠贞烈女形象。”当握到赵燕淇的手时,荆轲有些惊奇地说。

  “哈哈哈,您认错人了,我叫赵燕淇。您说的《诗经》中许穆夫人的三首诗歌,其中的一首《载驰》,我给您背诵一下。”赵燕淇开始背诵:

  载驰载驱归心似箭,吊唁卫侯快马加鞭。驱马悠悠路途遥遥,抵达漕邑望我淇园。许国来人追赶跋涉,阻在归途我心愁怨。

  反对异议劝我回返,故国旦夕勇往赴难。见死不救尔等无德,还我山河故国情牵。反对异议劝我折回,心切志坚渡河驰援。见死不救尔等无德,奔赴国难故国情牵。

  登高望远山丘冈峦,采得百草医治伤感。女子善怀情牵故土,保家卫国各怀心愿。许国来人责难挡道,狂妄幼稚天怒人怨。

  田园旷野载驰载驱,麦绿花黄大好河山。战国烟云谁主沉浮,凭谁相助凭谁救援?许国来人妄称君子,不救卫国反倒生怨。瞻前顾后不予相助,只好亲往战场相见。

  “这位就是魏淇滨吧,怎么不叫成卫淇奥呢?《诗经》中属于淇河卫地歌功颂德的诗歌有一首《淇奥》,《淇奥》以淇河两岸的淇竹起兴,歌颂了卫国第11君卫武公的美德,赋予竹以人的精神、道德、情操。改名字叫成卫淇奥多好,可以让人想起卫武公,想起有斐淇竹。”荆轲握着魏淇滨的手说。

  “《淇奥》属于廉政诗文化,也属于淇竹诗文化,开华夏竹文化之先河。”常云梦说着开始朗诵:

  遥望清淇水岸弯,竹林茂盛绿相连。虚怀君子有文采,探讨切磋代代传,如玉精雕德非凡。仪态端庄胸广阔,位高显赫貌威严。竹青君子生淇奥,千古歌功颂万年。

  遥望清淇水岸弯,青青翠竹绿相连。虚怀君子有文采,美玉明珠垂耳边,宝石璀璨冠非凡。仪态端庄胸广阔,位高显赫貌威严。竹青君子生淇奥,千古歌功颂万年。

  遥望清淇水岸弯,葱茏淇竹绿相连。虚怀君子有文采,铸器铜锡美世间,玉成礼器更庄严。宽广胸襟性旷达,凭依车马远天边。非凡谈吐且风趣,幽默开怀未结冤。

  “这一位您看她又像谁,仔细看看。”常云梦指着付伾岚笑着说。

  “呀!肤如凝脂,手如柔荑,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这不是华夏的第一位女诗人卫庄姜吗? ”荆轲吃惊地说。大家一片笑声。

  “您又认错人了,我叫付伾岚。您刚才说的全出自《诗经》中的《硕人》,《硕人》就是一首赞美卫庄姜的诗篇,也是《诗经》淇奥赞美诗文化的代表之作。卫国第12代君主卫庄公娶齐庄公的公主庄姜为妻,庄姜不仅长的漂亮,而且温柔贤惠,但却没有生育。庄姜嫁给卫庄公后,夫妻不和,婚姻很是不幸,她心中非常痛苦,于是她写了《鄘风·柏舟》、《绿衣》、《燕燕》、《日月》,庄姜不愧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位美女诗人。卫国人写《硕人》诗歌来赞美庄姜。”付伾岚说着开始吟诵:

  齐国有女倾朝歌,衣锦轻纱姿国色。齐侯爱女淇奥来,一朝伴在君主侧。齐国太子称阿妹,嫁卫新娘倩婀娜。邢侯恭敬喊小姨,譚公姐丈情亲和。春荑嫩手纤纤细,皮肤白皙洗凝脂。光滑脖颈蝤蛴丽,齿白唇红牙整齐。云鬓娥眉柔倩腰,嫣然一笑更多娇。秋波婉转摄人魄,多少男子醉魂飘。英姿飒爽如朝霞,春游车停看野郊。马车良骏天河魂,天河神马驾祥云。红绸妆成绳系马,彩车缓驶淇园春。朝歌文武皆回避,退朝勿扰夫妇恩。碧水淇奥白茫茫,入海东流浩荡荡。鲫鱼淇奥任欢游,戏水鱼儿碧水翔。竹青水影鱼攀竹,两岸歌声起四方。姑娘陪嫁倩丽容,男子随从貌堂堂。

  “这位一定是白娘娘了,不会有错。”荆轲握着马飞燕的手说。

  “您又认错了,我叫马飞燕。白娘娘和许宣的故事就发生在咱们淇奥的许家沟,因白娘娘行医总喜欢穿白色的衣服,她婆子家许家沟的乡亲们都称她为白娘娘,其实她叫白素贞。可恶的许家沟金山寺的法海先说是白素贞引来了大蟒蛇,继后又说白素贞是祸水,带来了瘟疫,后来慢慢地又说白素贞就是一条大白蟒,还说小青是一条缠鱼幻化,都是妖怪,是特意来祸害许家沟的,最终被法海压在山巅的雷锋塔下。雷字取淇河流水之声,许家沟称淇河为响河,雷可震慑蛇妖,塔在山顶,故叫做雷峰塔。早年因金国进犯,宋都南迁,我们这里加入岳家军的先辈们已把此事传进杭州,于是变成了杭州发生的故事。”马飞燕说着朗诵起来宋代林升所作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位定是碧霞君了,不会再认错了。”荆轲又握着王碧霞的手说。

  “又错了,我叫王碧霞。你们刚才不是提到了碧霞君,说他是黄飞虎的女儿,就生活在淇水关,后来成了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等,道教认为碧霞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浚县浮丘山上就有一座碧霞宫,每到正月三省四县的香客赶集浚县古庙会,登山烧香朝拜碧霞君,人山人海,有来许愿的,有来还愿的,真可谓香花酬众愿。十里八乡的民间高跷、秧歌、武术四街玩耍,竞相登山敬神,好一派锣鼓齐鸣,唢呐吹奏,鞭炮阵阵,热闹鼎沸,被誉为华北第一古庙会,外国友人称浚县庙会是中国老百姓的狂欢节,浚县正月古庙会成为千古淇河文化中亮丽的民俗文化。王群先生的丹青长卷《正月》被誉为当今的《清明上河图》,《正月》描绘的是浚县正月里的古庙会民俗文化,已是誉满海外,被河南省里定为赠送国际友人的礼品。”王碧霞侃侃而谈。

  “把我给说糊涂了,你说的这些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荆轲对着马飞燕说。

  “还有你不知道的,你虽然没有杀死秦王嬴政,但淇河岸边桑林淇竹随风摇曳,风中送来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呐喊声,应和着淇河卫地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可惜诸侯国的旧势力各自只顾自己,见死不救,农民起义惨遭失败,桑林淇竹迎风呜咽。呜咽声中似乎听到失败者项羽与胜利者刘邦在对歌,不愿过江东的项羽对的是《垓下歌》。”周颂鹤朗诵: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刘邦对的是《大风歌》。”魏淇滨朗诵: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歌》是胜利者刘邦发出的悲哀之声,其与失败者项羽的《垓下歌》异曲同工。失败者项羽悲叹人定无法胜天,胜利者刘邦也发出了同样的悲音。”常云梦接话说。

  “你们说的是什么意思,让人听得糊里糊涂。”荆轲插话说。

  “《垓下歌》是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前夕所作的绝命词,词中虽然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显示着罕见的自信,但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悲哀叹息。《大风歌》字里行间同样露出了刘邦矛盾的心事,他打败项羽坐上帝位表面上很是兴奋、欢乐,可谓踌躇满志,但词中显露出刘邦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悲哀。”常云梦继续在说。

  “你个常云梦说清楚点,让人越听越糊涂。”赵燕淇插话说。

  “我更糊涂,什么项羽、刘邦,我从来没听说过这样的名字,但暴秦的灭亡是早晚的事情,我认为暴秦不会长久!”荆轲接话说。

  “这不是正在说嘛。‘大风起兮云飞扬’,风云变幻,群雄竞逐,秦末群雄争夺天下,是一个不祥的乱世。‘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刘邦乱中取胜,交了好运,在他看来是上天的安排,实属偶然,可以衣锦荣归了。然而猛然使他想起胜利靠的是盟军协同作战,盟军和自己的军队在作战中实力都得到了增强,坐上帝王就该是需要天下太平,但这些军队却成了他的心病,假如军队再次联盟来对付他,其局面将不可收拾。于是他不得不把几支主要部队的首领封为王,让他们各自统治一片相当大的地区。刘邦想的是以后慢慢各个击破的策略,最终将他们陆续消灭。‘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是刘邦单方面的希望与祈求,只是一厢情愿。但又是他最为担心的事情,他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否真的有猛士为他守四方,内心并没有把握,因而他深感忧虑和不安。因此说《大风歌》虽显得踌躇满志,但却露出了刘邦对前途未卜的焦灼和恐惧。”常云梦解释。

  “你们几个快行动起来吧,我这就去刺杀秦王嬴政。”荆轲大声唱起来《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几个人说着聊着,像是沿着淇河岸边的时光隧道自西向东,然后绕到火龙岗东侧,沿着古淇河一路北去,当走到白祀山的时候,听身后人欢马叫,两岸锦旗蔽日,各种舟船结队,像是帝王出游。有人向着常云梦几个高声断喝:“前面几个人听着,快站到野地里去!秦王前去赵国督战,水陆并进,快快让道!”

  四位女士有些害怕,常云梦暗暗思忖,对荆轲、周颂鹤和魏淇滨小声说:“秦王?是秦始皇嬴政吗?他可是勤于巡视的典型,22岁亲政之后,就注意把长途巡视作为一种重要的政务活动。据记载,他到关东巡视共有七次。第一次,秦王政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34年,东巡汉河南郡地区。一是处理吕不韦自杀后的善后事宜,二是督战。此次东巡后,放弃了破赵的战略,把目标定为灭韩,接着大举向韩国用兵,四年后韩国灭亡。第二次……”

  “哪来的什么秦始皇?正是那个暴秦的头目秦王嬴政,这一回……”荆轲打断了常云梦的话。

  “怎么还不让开道路?快快站到野地里去!”喊话声打断了荆轲的话。

  常云梦几个躲进田野里,常云梦继续说:“我们说的事情你不一定知道。第二次, 秦王政十九年,也就是公元前228年,东巡过洛阳到邯郸督战,秦将王翦破赵。秦王入邯郸,故地重游,以征服者的姿态检阅得胜的秦军,并接受降者的跪拜。第三次,秦王政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24年,秦将王翦攻破楚国都城郢陈,秦王政东巡郢陈,郢陈就是今天的淮阳。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兼有天下。秦始皇第四次东巡,秦王政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前219年,出咸阳,过邹峰山,登泰山,经琅琊、彭城、衡山、南郡、湘山,回到咸阳。第五次,秦王政二十九年,也就是公元前218年,出咸阳,走阳武、琅琊、上党,回到咸阳。第六次,秦王政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15年,出咸阳,到碣石、上郡,回到咸阳。第七次,秦王政三十七年,也就是公元前210年,出咸阳,经云梦、丹阳、会籍、琅琊、之化,未回到咸阳就命归了。他这是第二次出游,怎么让我们给碰上了?”

  几个人举目远望,果见人群中簇拥着一个大汉。隐约听有人向那个大汉禀报:“前面西侧便是距朝歌不远的白祀山,白祀山就是当年姜子牙封神和凭吊阵亡将士的地方。所封的神灵据说皆供奉在浚县大伾山上的万仙阁。当年周武王和姜子牙身着素衣在白祀山祭悼将士亡灵,远远望去,整座山上一片白色,白祀山由此而得名。周武王和姜子牙当年指挥牧野暴乱,暴乱的发生地就在朝歌以南、大河以北,指挥部就设在白祀山以南古淇河岸边的童山。这里是原卫国境内,原有白祀山、童山、善化山、浮丘山、大伾山、紫金山、凤凰山等,有些山比较低,因大河冲积地面升高正在被湮没。”

  “前面开路,本王要登白祀山祭告。”大汉说。

  “秦王这是要祭西岳华山吗?魏淇滨小声问。

  “真是糊涂!最早记述华山的是《尚书·禹贡》,最初华山叫惇物山,最早称华山为西岳的是《尔雅·释山》。西岳这一称呼据说是因周平王东迁洛都,华山在东周京城之西,故称西岳。之后秦朝建都咸阳,西汉建都长安,都在华山的西边,所以华山就不再称为西岳,直到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都,华山才又恢复了西岳的称呼,并一直沿用至今。咱们这是来到了公元前228年,也就是秦王政十九年,哪里有西岳华山这一说法,何来祀西岳之说?”常云梦笑着说。

  “哦,原来那时间没有西岳这一说法。”魏淇滨说。

  “自三皇五帝以来,巡视都是天子勤政的标志。古代国君和帝王巡视并非是一种简单的狩猎宴游,而是巡行视察、督战阅兵、祭祀神明的政治活动。《诗经·大雅·公刘》就有‘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说的就是周朝先人公刘为迁移居住地而外出巡视的事情。为了带领周民自邰迁至水草丰茂的豳地,公刘测量日影上高岗,勘察南北和阴阳,观看水源和流向,度量洼地和平原,确定交粮和田税,度量西山夕照的状况,扩大豳地的使用,确定定居并发展农业。《定之方中》也有‘望楚与堂,景山与京。降观于桑。’‘星言夙驾,说于桑田。’说的是卫国卫文公外出巡视的事情,说他看过楚丘之后又看堂邑,测量过山陵又测量丘岗,还走进田地去看农桑。又说他晴好天气早早地乘车出巡,路途歇在桑田去劝农耕。”常云梦小声说。

  “你怎么说秦王嬴政这是第二次出游?”魏淇滨小声问。

  “秦王嬴政七次东巡只有第二次、第四次和第六次有可能途经白祀山。第四次是经洛阳前往泰山,第六次是经洛阳前往碣石,当时全国已经统一,已是统一后的第九个年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下令构筑全国的陆路交通体系,这些道路称为驰道。秦始皇出巡,随从队伍相当庞大,如此庞大的队伍自洛阳前往泰山或者碣石,必定会走洛阳至开封的驰道,而不会经淇河古道前往泰山和碣石。秦始皇第二次东巡时全国还没有统一,它是经洛阳前往邯郸督战,他行走的路线应当是出洛阳沿大河东进,至文石津口,也就是现在的浚县淇门南边,过大河再沿古淇河河道白沟向北,恰好路经白祀山。咱们现在就处在公元前228年,有幸让咱们遇上了秦王嬴政登白祀山。”常云梦说。

  “你说他不是在祭祀西岳华山,他祭祀的是什么?”魏淇滨又问。

  “相传东汉初年,刘秀镇压河北王郎军,还师路经浚县大伾山,也曾在大伾山上筑青坛祭告天地,并赐大伾山叫青坛山。至今大伾山西麓的山门上仍有‘青坛紫府’横额,青坛指的就是青坛山,紫府意思是神仙所居之处。要说祀西岳应该是刘秀,而刘秀却是祭告的天地,也可能祭告的就是大石雕的前身――大禹的化身,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大石佛。秦王这次东巡旨在前往邯郸督战,他一心要把赵国灭掉,一定是祈求上苍保佑,祈求诸位神灵保佑。而白祀山恰又是姜子牙当年封神的地方,秦始皇在这里祭祀的一定是诸位神灵。”常云梦回答。

  “清嘉庆年间《浚县志》记载,似乎白祀山是因秦始皇祀西岳而得名,看来也不可信。”周松鹤接话。

  几个人只顾说话,回头却不见了荆轲,抬头再看白祀山上时,见荆轲已经混入大队人马的行列之中。山上正要树立一座大石碑,只见那座石碑由整块青石雕凿而成,碑首、碑身、碑座连成一体。碑体通高263.7厘米,碑首高54厘米,碑身高174.5厘米,碑座高35.2厘米。碑身正面有呈水平方向的雕刻均匀平整细腻的石纹246条;碑身后一部分为自然形成的较平整石面,另一部分为人工雕凿的不工整水平石纹;碑座上的图案与碑身相同;碑座的右下方,横排列刻有4个小字,每字长、高均为6厘米。巨碑除了4个小字,再无别的字迹。

  秦王嬴政握笔在手,正要往巨碑上写字,猛可里冲出一个大汉,那大汉正是荆轲,荆轲手里拿着匕首刺向秦王嬴政。秦王嬴政惊慌之中大笔落地,眼看匕首就要结果秦王嬴政性命,千钧一发之际,秦王嬴政慌了神,只顾躲避,连身上挎的宝剑都忘了,身边的许多文武大臣更是乱了方寸。还是赵高聪明,赵高对着秦王嬴政高喊:“大王,你也有剑啊!”秦王嬴政这才晃然大悟。秦王嬴政挂的是龙泉剑,龙泉剑长,他慌手忙脚地抽不出来。赵高又打了个从背后抽剑的手势,秦王嬴政这才拔出剑来。荆轲是武士,身强力壮,秦王嬴政拔出剑来也不是荆轲的对手,吓得脸色煞白,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赵高一见急了,高声喊:“大王,快下命令呀!”秦王嬴政这才想起下令。众文武大臣这才七手八脚上前与荆轲拼杀,荆轲见寡不敌众,一路杀出重围。秦军追杀了一阵也没有找到荆轲的踪影,只好作罢。

  秦王嬴政哪里还有心情书写碑文,只听他说:“就让它成为无字巨碑吧,顾不上写碑文了,将来会有人写的。”

  大队人马行动十分迅速,队伍急急忙忙下了白祀山沿着古淇河北去。常云梦几个当时并不知道白祀山上发生的事情,常云梦说:“可能是前方赵国邯郸战事吃紧,前途未卜,来不及也无心斟酌写什么碑文了。咱们看看去。”常云梦说着,七个人登上白祀山,绕着巨大的无字碑细看。

  荆轲回来了,回到了常云梦几个身边,述说了在白祀山上刺杀秦王嬴政的经过,几个人这才明白为什么成了无字巨碑。荆轲说:“秦王嬴政背信弃义,欲灭赵国,不顾赵国军民的殊死抵抗,秦军活埋赵国孩子的尸体,使我受到震撼。秦王赢政驰骋疆场,所向披靡,灭了韩国后,又要灭燕国,但苦于找不到借口,燕太子丹逃回燕国,正要派刺客刺杀秦王嬴政,太子丹选中我作刺客,我已经报有必死的决心,一定要杀了秦王嬴政!”

  “当夸英雄壮举!只是可惜了这座无字巨碑,秦统一六国后,无字巨碑早就被秦始皇忘到脑后了。秦朝短暂,等不到写碑文,秦就该灭亡了。此碑将被弃之白祀山上,历经岁月风沙尘掩将会葬身地下,慢慢也会淡出人们的记忆。”常云梦惋惜地说。

  “唉!秦朝太短暂了。华夏历史推进到了秦代,华夏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转移到了咸阳,淇水失去了往日京畿之地的繁华,虽然淇园淇竹依然青青,但淇奥赵国南长城却已黯然失色,淇河文化被秦代遗忘在太行东麓。秦若从昭襄王算起恰好百年历史,但秦统一六国后短短的十几年就灭亡了,这座巨碑未等刻字,秦已败落。”赵燕淇遗憾地说。

  “秦朝的暴政,注定了他命运的短暂。此次刺杀秦王嬴政虽然失败了,明年我准备到咸阳再去刺杀他,不杀死秦王嬴政誓不罢休!”荆轲说着又唱起了《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常云梦从梦中醒来的时候,恰是子夜零点,新年的钟声敲响,电视里正在拜年,窗外迎新春的爆竹声响成一片……




 

 
     
荆轲淇奥刺秦王(1—3)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

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