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第6卷

 

   

 

景点名胜 - 淇河白龙庙古戏楼新考
淇河白龙庙古戏楼新考
 
作者:王克家  加入时间:2011-9-9 13:17:51

流水丝弦悠且远
——淇河白龙庙古戏楼新考
 

 

  风雷鼓板流水丝弦云霞霓裳生于淇奥归于淇奥,生旦净丑唱念做打莺吟鹃咏古也淇韵今也淇韵。淇河作为鹤壁的母亲河,亘古以来哺育了无数的优秀儿女,更是孕育了灿烂的地域文化。集戏曲、建筑等艺术精髓于一身的淇河文化活化石——白龙庙古戏楼,无疑便是这条文化长廊上一颗历久弥新的明珠。尽管历代对这座古戏楼的文献记述、考证研究着墨不多,但其文化价值和艺术地位依然不可小觑。也正因为如此,这座古朴神秘的戏楼,才给我们今天留下了更多探究的空间。

  白龙庙位于淇滨区上峪乡白龙庙村北部,由庙中碑刻及地方志可知,白龙庙正式名称是威惠龙王庙,白龙庙是当地人对威惠龙王庙的俗称,其创建时间可追溯至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崇祯年间所修《汤阴县志》说:

  “栢尖山威惠龙王庙在县西四十五里鹿楼社,永乐十四年主簿李元创庙于龙潭之南,成化五年知县尚璣重修立碑。岁亢旱,邑人祷雨于此往往灵应。每年四月初一日祭。”

  祭神的目的是讨好神灵以换得庇佑,民间祭祀的方式主要靠歌乐表演以达到娱神的目的,所以民间神庙祭祀就和戏曲文化结合了起来。一般来说,神庙坐北朝南,在其南面往往有戏楼与之相望,白龙庙今存戏楼正是。戏楼位于山门之外,距山门下台阶约15米,距山门32米,与白龙庙主体建筑在同一条中轴线上。

  关于戏楼的创建时间,1999年版《鹤壁市郊区志》称,“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此说显然将庙院和戏楼视为同时始建,然而白龙庙内有断碑曰:“……庙貌更新,享祀不忒……经风霜月雪,往往不能安于歌舞以畅报答之情……同社公议为戏楼一座,摹化四方……”尽管碑文残缺不全,但据此不难推断,戏楼晚于庙宇建设无疑。

  今世志书与遗存实物相左,不足采信;断碑的形制、工艺并无明显年代特征,单单据此也难推断。戏楼的身世,还是交由戏楼自身诉说——

  从形制、建筑风格看,白龙庙戏楼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于明末清初的浚县浮丘山碧霞宫戏楼好有一比,尽管前者完整程度不及后者。目前正在进行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普查人员也倾向于白龙庙戏楼系清代建筑的观点。

  从现已占有的实物和文献资料出发,我们至少可以保守地认为,明末清初年间,当地在某次重修白龙庙之后,开始多方募集资金,戮力大兴土木,为的是一河两岸的长久安澜,同时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这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戏楼坐南朝北,建筑式样古朴,结构精巧,戏楼前后双幢叠加,前后相通,互相勾连。前台与后台瓦口相接,中间砌有排水道。后台两侧山墙向前延伸了一定长度,前台的五架梁搭在其延伸部分上,使整个戏楼形成一个整体,由此可见前后台系同一时期修建。

  前台为六檩卷棚顶,筒瓦覆顶。面阔三间6.14米,进深4.14米。台基高1.33米,青石砌成。檐下立石柱四根,束腰方形鼓镜柱础,柱上刻有楹联。檐柱间装饰有简易的挂落,承小阑额、平板枋。明间补间斗拱2朵,左右次间补间斗拱各1朵。后部青砖砌墙,有上下场门各一,与后台相通,青砖拱券门,外嵌木质门框。

  后台建筑系硬山顶,筒瓦覆顶,五架梁。其下部自地平起1米系条石所砌,上部为方砖砌成。进深4.64米,面阔与前台同宽。两侧山墙及后墙各有一窗,该窗形制特殊,于外墙面为圆形轮廓,于内墙面为方形轮廓。后墙的左下方有一特殊石质构件,类似水流,距地面高度约有35厘米,当是演出时戏班在后台处理污水之用。

  白龙庙戏楼前台立有四根石质檐柱,上刻楹联。中国古代建筑的主体结构,如梁、柱、枋等构成房屋的关键构件,其用料以木材为主。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略举中国建筑“属于结构取法及发展方面之特征”时,所列第一款即为“以木料为主要构材”。他说:凡一座建筑物皆因其材料而产生其结构法,更因此结构而产生其形式上之特征。世界他系建筑,多渐采用石料以代替其原始之木构,故仅于石面浮雕木质构材之形,以为装饰……中国始终保持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故其形式为木造结构之直接表现。白龙庙戏楼的四根檐柱皆用石料,这固然体现了当初戏台建造者希望其长久留存的良好愿望,也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一定关联。

  白龙庙村所在的上峪乡在太行山东麓的低山地带,多山地或丘陵。据当地的苏连群老人说,戏楼这4根柱子“都是从八里外的老望岩抬来的,那里的石头好刻字,现在老望岩还留有采石的舀子。老辈人讲,柱子是从岭尖小道运过来的,现在小道上还有人走。”“老望岩”即老望岩村,同属上峪乡,在白龙庙村西,两地间直线距离约2.5公里。当地人所讲的“八里”,是就人们日常所行山路而言。

  石柱采用减地平面线刻的雕刻技法,即在磨制光平的石面上用阴线刻划好物象后,将物象轮廓以外减地,使物象呈平面凸起。这种雕刻技法在东汉中晚期已经发展成熟。四根石柱镌刻风格一致,文字四周刻有纹饰,刻线细腻。

  建筑工艺考究的神庙剧场往往都刻有楹联。形制上,神庙剧场的戏楼楹联大多数为木质,金字,黑底(或红底、蓝底)。至于建筑规模较小或地处偏僻的庙祠,其戏楼或未雕刻楹联,多在演出前临时张贴纸联。戏楼楹联的内容亦颇有讲究,要雅俗共赏,适合各类观众。白龙庙戏楼虽地处偏僻,建筑规模较小,但因其刻于石柱上,故其内容亦非随意选取。古人以文字镂于金石,意在传之久远,往往撰文考究。

  白龙庙戏楼角柱所刻楹联为:

  世务总空,何必以虚为实;

  人情无定,不妨借假作真。

  平柱所刻楹联为:

  盍往观乎,父老闲来消白昼;

  亦既见止,儿童归去话黄昏。

  角柱楹联所谓“以虚为实”、“借假做真”等语,含有劝世的哲学意味,类似内容在戏楼楹联中常有出现。戏剧的重要特征是模仿,戏台楹联不仅概括了戏剧尤其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美学特征,也反映了戏剧艺术的社会功能,即使观众在观看时受到感染,情感得到“宣泄”或“净化”,由此而达到娱乐或教诲的目的。含有教化意味的戏楼楹联楹联数量众多,形式多样,已为学者所论及,本文不赘。

  与角柱楹联相比,白龙庙平柱楹联则较为富于生活气息。联中“父老闲来消白昼,儿童归去话黄昏”两句是通用的典型的戏楼联。白龙庙平柱楹联在旧联上下句前分别加入“盍往观乎”与“亦既见止”之语,此两句联语皆典出《诗经》。

  “盍往观乎”句出自《郑风·溱洧》。相关部分原句为: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溱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曾之以芍药。

  溱水、洧水是春秋时期郑国的两条河流。按照郑国的风俗,在每年的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人们要在溱洧二水之滨举行游乐集会。这是先秦时期一种带有狂欢性质的民俗活动,也是男女青年理想的社交场合。上引诗句撷取了一对男女拈花相谑的有趣场面。其中“且往观乎”是女子所言,邀请男子到水边游观。“且”有“又、再”的意思。白龙庙平柱楹联的上联,将“且”改作“盍”。“盍”,副词,相当于“何不”,表示反问。“盍往观乎”意为:何不去看看?

  “亦既见止”句出自《召南·草虫》: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覯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覯止,我心则夷。

  此诗写的是一位女子思念丈夫,抒发离别之苦。从草虫鸣跳的秋天到采薇采蕨的春天,丈夫出外未归,而她只能想象着重聚的情景。“亦既见止”句中,亦,语气词,无实义。既,已经。止,句末语气词,无实义。将其从诗篇中抽离出来,意思是已经看过了。“亦既见止”与上联的“盍往观乎”相对,同出《诗经》之典,一问一答,可谓巧妙。

  白龙庙戏楼平柱楹联的作者化用《诗经》成句,对原本通用的旧联加以修饰,增加了它的文化蕴味,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楹联的撰写者必定是熟稔《诗经》的读书人。

  在这座古老的戏楼上,至今仍不断进行戏剧活动。据老乡说,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到初三,白龙庙村都要组织演出,连唱三天,十分热闹,一般是郑州和菏泽的豫剧、滑县的大平调。至于剧目,则是剧团提供戏报,让老百姓自己点戏。很多外村人也前来观看。除此之外,近年来白龙庙景区会不定期地举办一些演艺活动。这些演出活动即在白龙庙戏楼进行。因戏台面积较小,有时演员在戏楼东侧的空地进行表演,这种情况下,戏楼则是乐队所在。

  由此观之,白龙庙的祭祀活动及相应的娱神演戏之习俗,由来已久,成为定制。白龙庙的祭祀和演出活动相辅相成,宗教与戏剧结合,成为当地百姓生活的重要内容。

  白龙庙戏楼历经数百年的风霜雨雪,至今保存较完好。这固然与其以石料为主要建筑材料有关,更与人们的保护密不可分。在这样远离喧嚣的乡村中,能看到前人留下的戏楼,十分不易。我们应当更加珍惜这珍贵的文化遗产,使之传之久远。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附:

   解读白龙庙戏楼楹联,追溯淇河昨日的繁华

白龙庙山门西石阶





 

 
     
淇河白龙庙古戏楼新考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