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贴出的《由苏轼〈送顿起〉说起》中,提到了顿起的《黄楼诗》和苏轼的《河复》,《黄楼诗》秋雨没有找到,但找到了苏轼的《河复》,原诗如下:
君不见西汉元光、元封间,河决瓠子二十年。巨野东倾淮泗满,楚人恣食黄河鳣。万里沙回封禅罢。初遣越巫沉白马。河公未许人力穷,薪刍万计随流下。吾君盛德如唐尧,百神受职河神骄。帝遣风师下约束,北流夜起澶州桥。东风吹冻收微渌,神功不用淇园竹。楚人种麦满河淤,仰看浮槎栖古木。
苏轼生活于北宋时期的公元1037年-1101年,他是嘉祐进士,北宋诗人、词人、书画家、散文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
《河复》这首诗当是写的元丰元年(1078),神宗下诏治理黄河,河复北流这件事,其中也隐含苏轼在彭城筑坝拒黄河洪水的事情。诗的前半部,说的就是汉武帝元光三年至汉元封二年,长达二十三年的黄河水患,巨野泽东倾决口,洪水溢漫淮泗,苏轼所在的彭城属于古楚国地界,楚地的人也能捞到黄河鳣鱼。说是汉武帝封禅过后才顾上过问水患,开始把越地的巫师沉到黎阳津白马一侧的黄河南岸水中。后来堵塞河决的河公们再也没有力气了,虽然用了淇竹柴薪,千方百计,但却对洪水无可奈何,洪水照样横流。似有贬低汉朝时水患治理,意在彰显“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神宗治水之功。
《河复》后半部是在为神宗治理黄河歌功颂德,把个神宗几乎吹到了天上,拿神宗与唐尧虞舜相比,大有溜须拍马之嫌,这是封建时代儒生的通病,封建时代的儒生多奴颜媚骨,自汉代董仲舒之后,儒生们都学会了充当吹鼓手。苏轼作为一代名儒,生活在那个时代,脱离不了历史和时代的局限。苏轼生活在封建时代,为了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可能是不得已而为之,也是情有可原。接着就像是孔圣人讲述经学,苏轼诗中开始玩玄虚神灵,似乎大禹治水时期的神物和鱼兵虾蟹也都出来帮忙了,而忽视了黎民百姓的力量。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北宋时期,治理黄河全是靠落后的人力,黄河能够复入北流,全是黎民百姓的齐心协力。
士大夫们看不到人民的力量,似乎帝王挥手之间就能让黄河乖乖听话,一夜之间濮阳西南的澶州桥就起来了,这暂且可以当作苏轼的夸张笔法。苏轼又拿神宗治理黄河与汉武帝相比较,说是汉武帝用了淇竹堵塞决口,而神宗就没有用淇竹。没有用淇竹又当如何?神宗自己是没有破坏淇园青竹,但三十年后却让徽钦二帝失了江山,金人入主中原,数千年以来的淇竹被金人彻底毁掉。苏轼的诗中说,神宗治理黄河以后,他所在的彭城种麦已是满河的淤地,黄河水被制服了,可以坐在古木之上观看河水中漂浮物,漂浮物全是治理黄河时砍伐树木的碎槎。
“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神宗即位后,对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满,因而借助王安石推行变法,以期振兴北宋王朝,由于改革操之过急,不得其法,最终失败收场。其实神宗怎么能与汉武帝相提并论,他如果有汉武帝能力的一半,也不至于身后不到三十年,便被北国掳走了徽钦二帝,终至北宋亡国,让靖康之耻抹黑了华夏那段历史。大文学家写出这样的诗,显然是受了历史的局限,与他写的《赤壁赋》、《水调歌头》等绝美作品有着天壤之别。但这首诗却记录了一段黄河水患的历史,只是用苏轼的这首诗看历史时,需要首先剔除糟粕。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可以蔑视秦皇汉武,可以蔑视唐宗宋祖,可以蔑视成吉思汗,但唯独不能蔑视黄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黄河是伟大中华民族的象征。黄河在孟津以上被夹在山谷之间,除了宁夏银川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一代的黄河河道多次变迁,再无大的变化。而在孟津以下,黄河汇合洛水等支流,给黄河两岸的中华先民带来了欢歌笑语,但也留下了他们对黄河的血泪哭诉。
自古黄河多水患,从公元前602年起至1938年的2540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的年份有543年,达159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大的改道有9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洪水波及范围西起孟津,北至天津、南抵江淮,泛区涉及黄淮海平原的冀、鲁、豫、皖、苏五省25万平方千米。
中华先民依偎着黄河,总在力争与黄河和谐共处。夏朝建立以前,洪水泛滥,舜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后换成鲧的儿子禹治水,禹用疏导方法,把黄河水从河南孟津开始疏导各大支流、主流入大陆泽,然后又从大陆泽开始疏通九道河流入海,淇河卫地的大伾山上,仍有大禹治水的遗迹。毛老人家《菩萨蛮·黄鹤楼》中有“茫茫九派流中国”,他老人家是在写长江,长江到湖北、江西、九江一带有九条支流,因以九派称这一带的长江,后也泛指长江。九派,也指民间传说中的九大武术流派,即嵩山、武当、峨眉、昆仑、华山、青城、泰山、崆峒、天山。其实,远古的大河才是真正的茫茫九派流中国
周定王五年(前602),黄河发生了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洪水从宿胥口(浚县淇门)夺河而出,波涛汹涌澎湃,东行漯川古河道,至长寿津(滑县东北)与漯川分流,北合漳水,至章武(沧县东北)入海。
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春,黄河决口于顿丘,黄河在古卫国境内瓠子河(濮阳西南)决口,再次向南摆动,洪水东南经巨野泽,由泗水入淮河,河水泛滥十六郡,长达二十三年。汉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刘彻在泰山封禅后,命汲仁、郭昌率十几万人堵瓠子河决口。刘彻还亲自临祭,令群臣从官皆负薪。时东郡烧草薪少,刘彻指挥伐淇园之竹,制楗堵塞决口,终于成功封堵住决口,汉武帝刘彻即兴赋诗《瓠子歌二首》。苏轼的这首《河复》中“君不见西汉元光、元封间,河决瓠子二十年。”说的就是这一事件。
王莽始建新朝三年(11),黄河在临漳县西决口,东南冲进漯川故道,经南乐、朝城、阳谷、聊城,至禹城别漯川北行,至利津一带入海。黄河九次大的改道,第一次是周定王五年(前602),第二次就是王莽新朝的这一次,黄河水灾,给当时的人们留下了异常难以磨灭的印象,以致王莽的名字被用作地名,一直用到今天。王莽新朝的农民起义军,几乎全是因黄河水灾起义的,黄河真正要了王莽的命。
此后的千年,黄河水患不太频繁,这可能与当时的气候有关,到了东汉气候趋冷,雨水相对较少,到了魏晋南北朝,气候真正地冷了下来,雨水减少,黄河水患自然也就少了。隋唐以后,天气又变得温暖,但到了十一世纪初期的宋代,气候冷于唐朝。宋代的黄河水患多于唐代,这可能与金、元人南侵人为黄河决口有关。
至北宋初期,决口不断,短期短距离的分流河道不少,五代十国时期人为形成的黄河水患不在赘述。北宋景祐元年(1034)六月,黄河再次发生大的改道,洪水咆哮着冲决澶州商胡埽,向北直奔大名,经聊城西至青县与卫水相合,然后入海,这条河北宋称为北流。十二年后,黄河在商胡埽下游南乐西再次决口,绝口流出的洪水经朝城、馆陶、乐陵、无棣入海,北宋称此河为东流,东流行水不到四十年便断流。苏轼诗中提及的“北流”就是此北流。
北宋庆历八年(1048),黄河在濮阳境内决口,造成河道迁徙,经大名、馆陶、清河、枣强、衡水至青县,由天津附近入海。北宋嘉佑五年(1060),黄河在大名境内非出一道支河,名二股河,经冠县、高唐、平原、乐陵,在无棣东入海。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北流断绝,黄河全河东注。
宋熙宁十年(1077),黄河在河南北部决口,一合南清水河(泗水)入淮,一合北清河(大清河)入海。是年苏轼在彭城(徐州)任太守,彭城属于古楚国的北边界,泛滥的洪水使彭城遭灾。苏轼受到皇上嘉许,依据五行理论,黃代表土,黑代表水,黃土因具有吸水力量,所以可以克服水患。北宋时期,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中国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和发明的。苏轼却依然用五行理论糊弄无知的黎民百姓,说白了就是挖土垒堰,彭城用此方法修坝一条,并建搂一座,命名黄楼,黄楼之命名即含有防水之意。苏轼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的这首诗。
元丰元年(1078),黄河再次在河南境内决口,神宗下诏治理,河复北流。北宋绍圣元年(1094)春,黄河由人力改道,使北流断绝,黄河东回故道。哲宗元符二年(1099),河南境内黄河决口后,恢复北流,东流复又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