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第6卷

 

   

 

文史资料 - 回首望史河诗河(1—10)
回首望史河诗河(1—10)
 
作者:秋 雨  加入时间:2011-7-12 13:11:48

一、先秦时期的淇水朝歌

公元前1600年左右,殷灭夏建都于亳,后自亳牵嚣(荥阳)、相(内黄)、庇(定陶)、奄(曲阜)、殷,也叫北蒙(安阳)。至帝辛时,朝歌成了帝辛时期的活动区域。

公元前1051年,周武王与殷商帝辛就在淇县南、卫河以北进行了一场牧野之战。殷商第31代国君、在位52年的帝辛,因“纣克东夷而损其身”,加上微子的内部作乱,结果牧野之战惨败。延续了555年的殷商王朝灭亡,将要延续800年的周王朝诞生。淇河卫地的鹿台、摘心台、钜桥粮仓、纣王墓至今依然诉说着殷商帝辛。

公元前1039年,周平定三监之乱,将原来武庚掌管的殷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姬封,让康叔姬封迁徙至淇水岸边的朝歌建立卫国,自此康叔姬封立国,卫国问世。公元前1039年至公元前660年,380年的时间里,卫国的朝歌都城里先后更替了19位国君。因第18代国君卫懿公好鹤失国,公元前659年卫国都城移往黎阳津南边的楚丘(滑县境内)。公元前629年,卫国在楚丘传位三代国君后,再次将都城迁往帝丘(濮阳)。公元前262年,秦国将卫国第43代国君卫元君迁往野望(河南省沁阳)。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废卫国第44代国君卫君角为庶人,卫国至此灭国。

卫国是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最长的诸侯国,存续了831年,是秦统一华夏最后一个灭国的,卫国创造了《诗经》里的辉煌淇河诗文化。卫武公所写的《大雅·抑》、《小雅·宾之初筵》、《王风·君子于役》、《王风·扬之水》开华夏廉政诗文化、讽刺诗文化之先河。《卫风·淇奥》以淇竹起兴,歌颂了卫国第11代国君卫武公的美德,是华夏廉政诗文化、华夏竹文化的开山之作。《鄘风·定之方中》是对廉洁自律者卫国第20代国君卫文公的一篇颂歌。卫国都城移往楚丘,卫文公受命于危亡之际,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卫国日渐强盛。卫文公不乏文治武功,称得上是卫国的中兴之君。

卫国都城朝歌出了华夏第一位女诗人,她就是卫国第12代国君卫前庄公的夫人、齐庄公的女儿卫庄姜。《卫风·硕人》就是赞美卫庄姜的诗篇,据说《邶风·燕燕》、《鄘风·相鼠》是诗人为卫庄姜打抱不平而作,《邶风·绿衣》、《邶风·日月》、《邶风·终风》、《鄘风·柏舟》出自女诗人卫庄姜的笔下。

朝歌还生出了华夏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许穆夫人姓姬,是卫国第16代国君卫惠公的女儿,卫懿公、卫戴公的妹妹,长大后嫁给许国许穆公,故称许穆夫人。《诗经》中《鄘风·载驰》、《卫风·竹竿》、《邶风·泉水》就是出自许穆夫人笔下的爱国诗篇,开华夏爱国诗篇之先河。

淇河是一条文化河,被誉为史河、诗河、爱情河、生态河。《诗经》中的爱情诗篇《卫风·氓》、《卫风·芄兰》、《卫风·木瓜》、《卫风·伯兮》、《卫风·有狐》、《鄘风·桑中》、《鄘风·蝃蝀》、《鄘风·柏舟》、《邶风·雄雉》、《邶风·匏有苦叶》、《邶风·静女》、《邶风·谷风》均出自淇河卫地。

《诗经》中还有淇河卫地的伤逝诗篇,分别是:《卫风·氓》、《卫风·伯兮》、《卫风·有狐》、《邶风·柏舟》、《邶风·燕燕》、《邶风·绿衣》、《邶风·日月》、《邶风·终风》、《邶风·谷风》、《邶风·式微》、《邶风·北门》、《邶风·二子乘舟》、《邶风·北风》、《邶风·雄雉》、《鄘风·柏舟》、《王风·君子于役》、《王风·扬之水》。

《诗经》中还有写于淇河卫地的讽刺诗篇,分别是:《邶风·新台》、《小雅·青蝇》、《邶风·旄丘》、《邶风·北风》、《邶风·日月》、《邶风·终风》、《邶风·式微》、《邶风·北门》、《邶风·匏有苦叶》、《邶风·击鼓》、《鄘风·墙有茨》、《鄘风·君子偕老》、《鄘风·鹑之奔奔》、《鄘风·相鼠》、《鄘风·蝃蝀》、《卫风·芄兰》、《王风·君子于役》、《王风·扬之水》、《大雅·抑》、《小雅·宾之初筵》。

《诗经》还有淇河卫地的赞美诗篇《卫风·淇奥》、《卫风·硕人》、《邶风·静女》、《鄘风·干旄》、《邶风·简兮》,思乡诗篇《卫风·河广》、《卫风·竹竿》、《邶风·击鼓》、《邶风·泉水》,孝道诗篇《邶风·凯风》,感言诗篇《卫风·考槃》。

《诗经》淇奥诗文化在华夏竹文化、廉政诗文化、爱国诗文化、伤逝诗文化、讽刺诗文化、爱情诗文化、孝道诗文化、人生感言诗文化、赞美诗文化、思乡诗文化几个方面开华夏历史之先河。

二、秦皇时期的淇河卫地

华夏历史推进到了秦代,华夏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转移到了咸阳,淇河诗文化开始沉寂,淇水失去了往日京畿之地的繁华,虽然淇园淇竹依然青青,虽然赵国都城由晋阳(山西太原东南)迁至淇奥中牟(鹤壁),但很快又迁到了邯郸,淇奥赵国南长城已黯然失色,淇河文化被秦代遗忘在太行东麓,物是人非,一蹶不振,北风袭来,淇河经历着人间夜的冬天,太行淇奥大雪飞舞。

直到公元前228年,秦嬴政第二次东巡过洛阳到邯郸督战,沿着古淇河白沟北去,登上了白沟西岸当年姜子牙封神和凭吊阵亡将士的白祀山,在那里祭祀诸位神灵,祈求诸位神灵保佑,立无字巨碑一座。也许当时前方战事吃紧来不及写碑文,也许此碑立于秦统一六国之后,未等刻字,秦已败落。

无字巨碑是秦始皇在淇奥留下的足迹,淇河卫地也出了一位刺杀秦王的荆轲。荆轲(?-前227)姓姜,氏庆,也称庆卿、荆卿、庆轲,战国末期卫国人,中国战国时期著名刺客。荆轲受燕太子丹之托入刺秦王,因种种原因,行刺失败被杀。荆轲刺秦王前,有感而发唱了一首《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淇河岸边的淇竹随风摇曳,风中送来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呐喊声,淇河岸边应和着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可惜诸侯国的旧势力各自只顾自己,见死不救,农民起义惨遭失败,淇竹迎风呜咽。呜咽声中听到西楚霸王不愿过江东的悲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三、两汉时期的淇河卫地

殷商到汉,大河有过数次改道。大河奔流的河水总是受着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不断地向右弯曲,弯曲到一定程度,河水开始泛滥改道,周定王、汉武帝、王莽新朝,大河均发生过大的改道。公元9至20年的王莽时期,大河自濮阳以东改道由今山东省入海,卫水的前身清水河自馆陶西北漫溢而向东北流去,自此卫水脱离黄河母亲,自成黄河以外的一条水系。

两汉之间的新朝昙花一现,有人归咎于王莽的不正统,归咎于新朝制度。“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莽制度制定还可以,但执行不力,不彻底。王莽其实是不得天助,假设不是黄河泛滥,新朝会那样快倒台吗?可惜历史不能假设,新朝灭亡有改制的原因,也有黄河水灾,是天灾人祸,不要总是拿“不正统”压人,哪一代皇家是正统的?

汉代出现了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人们称其为汉赋,后世往往把汉赋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汉赋的内容主要是渲染宫殿城市,描写帝王游猎,叙述旅行经历,抒发不遇之情,杂谈禽兽草木。虽然汉代淇河落日,但汉赋中总能看到千古淇河文化的影子。

汉赋的主要代表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就有“卫公做骖乘”,“荆吴郑卫之声,韶濩武象之乐,阴淫案衍之音,鄢郢缤纷,激楚结风。”司马相如说的是荆吴郑卫之声,也不是只有郑、卫。韶是虞舜时乐曲名,濩时商汤时乐曲名,武是周武王时乐曲名,象是周公旦时乐曲名;阴淫案衍是指过度而无节制的音乐,也不是说是淫荡的靡靡之音;鄢郢皆是楚地名,缤纷是指舞蹈时交杂错落的样子;激楚是指楚地的歌曲,结风是指歌曲结尾馀音悠长。不知郑、卫淫声从何说起,更不知弟子掩目、墨子回车又为何故?孔子编篡《诗经》为何要删淇河卫地的诗歌?真是岂有此理!汉赋的主要代表枚乘的《七发》中有“于是乃发激楚之结风,扬郑、卫之皓乐。”枚乘认为郑、卫之声是皓乐,就是美妙的音乐,不是靡靡之音。

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班固的《幽通赋》也能看到当年淇奥的影子:“昔卫叔之御昆兮,昆为寇而丧予。”“宣曹兴败于下梦兮,鲁卫名谥于铭谣。““纪焚躬以卫上兮,皓颐志而弗倾。”《蔡邕述行赋》中也有“经圃田而瞰北境兮,悟卫康之封疆。”

除了汉赋,在汉代的诗歌中也有提及淇奥的文字。汉武帝刘彻的《柏梁诗》中有:“周卫交戟禁不时。”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诗人、汉朝官员张衡的《同声歌》中有“在上卫风霜。”汉朝无名氏的《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其十二》中有:“陟彼南山隅,送子淇水阳。”立于浚县淇门镇的张公神碑,有“犂阳营谒者李君,畏敬公灵悃愊殷勤”,作《张公神碑歌九首》,为“颂公德芳”,其一、三中有“綦水汤汤扬清波。东流□折□于河。□□□□□朝歌。”“朝歌荡阴及犁阳。三女所处各殊方。三门鼎列推其乡。时携甥幼归候公。夫人□□□容□。□□□□飨□觞。”

秦朝时,淇河卫地设有朝歌和黎两邑,分别位于古朝歌和大伾山北。汉朝时,淇河卫地设有朝歌和黎阳两县,朝歌属河内郡,黎阳属魏郡。后汉三国时,淇河卫地终被曹军从袁绍手中夺去,归魏国版土。

在此期间,淇河卫地有几件事情值得一提,一是缇萦救父路经黎阳,二是后汉时期曹丕的《黎阳作》五首。西汉名医淳于意,曾经当过齐太仓令,因医病得罪权贵小人,被判进长安受刑,被他的小女儿缇萦进京喊冤免罪,回程路经黎阳。父女路经黎阳,太仓公不幸命归,墓茔葬于大伾山北麓。淇河卫地还有后汉时期的颜良墓、隋唐时期的瓦岗军李密墓。曹丕领军几经黎阳,作诗五首,这代表着后汉时期淇河卫地的诗文化。

 

  四、南朝创新着华夏文化

  南朝(420—589)是西晋之后建立在南方的四个朝代总称。自公元420年西晋王朝灭亡之后,在南方先后出现了:宋(420—47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它们存在的时间都相对较短。其中最长的不过五十九年,最短的仅有二十三年,是我国历史上朝代更迭较快的一段时间。南朝继承了西晋南部的版土,其范围为华夏南方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其中:刘宋最大,北疆达到黄河;南陈最小,只有江陵以东、长江以南的狭小国土。

  虽然南朝的四个朝代都只有几十年,但作为汉族政权在南方的统治,为汉族文化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传播作出贡献,同时在南方兴起了建康(南京)、江陵、扬州、成都等大都市,南方经济得到发展。南朝在华夏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传承了华夏文化和文明,黄河流域文化、千古淇河文化由于南朝的传承才得以延续,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和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南朝是中国诗史上诗运转关的重要时期。南朝诗人与魏晋诗人不同,南朝诗人更崇尚声色,追求艺术形式的完善与华美,追求创新。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山水诗的出现,不仅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也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而且开启了南朝一代新的诗歌风貌。有人说《诗经》有多少篇是歌颂淇奥风光的诗篇,那不是事实,《诗经》多是以风物起兴,没有一篇是专门描写、歌颂自然风物的,单独歌颂、描写山水和风物之美的诗篇始自南朝。鲍照的乐府诗,写出了广大寒士的心声,他在诗歌艺术上的探索与创新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宫体诗的出现,其语言的风华流丽、对仗的工稳精巧以及用典用事等方面的艺术探索和积累,也为唐代诗人提供了足资借鉴的艺术经验。永明体诗的出现,成为我国格律诗产生的开端。永明体以前,诗坛上流行的是古体诗,亦称古诗、古风,每篇句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也比较自由。唐代以后,形成了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亦称今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近体诗的雏形就是永明体诗。永明体的出现,标志着古体诗已暂告一段落,预示着近体诗即将出现。永明体是我国文学发展中的重要事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于增加诗歌艺术形式的美感、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具有重大的意义,永明体促成了唐代诗歌的辉煌。

  五、南朝韵律诗文化创新

  西晋初年,不少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渭二水流域,势如弧形,包围晋都洛阳,形势极为不利。晋初八王之乱,加上天灾连年,胡人遂乘机入侵。公元311年即永嘉五年,匈奴攻陷洛阳,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掳走怀帝,史称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后,汉族士大夫和黎民百姓大量南移,代表当时华夏文化的文人几乎都跑到了南朝,使得整整一个半世纪的南北朝时代,南朝成了当时中国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虽然北方也出现了伟大的地理学家、文学家郦道元,写出了地理巨篇《水经注》;虽然北方也出现了《木兰诗》,热情赞扬了巾帼女子木兰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在华夏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虽然北朝也有文学家,但从总体上说,南北朝时代的南朝文化,代表着那个时代整个华夏文化的发展趋势,南朝诗人的创作,代表着那个时代整个华夏的诗歌创作。

  但南朝在爱国诗篇方面,前不如战国时的吴楚,后不如唐宋明清,这一时代爱国诗篇不如北朝诗人。北朝诗人生活在胡人屠刀之下,汉人惨遭杀戮,当时黄河流域乃至整个华北又忙于造佛和建造寺院,大部分汉人为了躲避北朝胡人的屠刀,纷纷混进寺院违心地当了和尚,他们对国家有着痛心的感受。南朝诗人们多是感叹人生,乐于山水之间,描写男欢女爱,某地风光,风土人情,宫廷艳史等,也少有写战争场面的诗篇。

  南朝诗人创作了宫体诗。宫体诗的内容主要是以宫廷生活为描写对象,具体的题材不外乎咏物与描写女性,有少数作品表现宫中淫荡的生活,如萧纲的《咏内人昼眠》。其艺术特点是情调上伤于轻艳,风格上比较柔弱,注重词藻、对偶与声律。就艺术形式而言,宫体诗仍有其贡献,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宫体诗发展了吴歌西曲的艺术形式,并继续永明体的艺术探索而更趋格律化,对后来律诗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宫体诗语言的风华流丽、对仗的工稳精巧以及用典用事等方面的艺术探索和积累,也为唐代诗人提供了足资借鉴的艺术经验。

  南朝齐代沈约和谢朓等诗人共同开创了永明体。齐永明年间,周颙发现汉字的四声,著名诗人沉约根据四声和双声迭韵研究诗歌中声、韵、调的配合,指出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等八种声病必须避免。力求作到—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这样自觉地运用声律来写诗,的确是诗歌史上的空前创举。沈约和谢朓等诗人所发现的诗歌音律,与晋末以来诗歌中对偶的形式互相结合,就形成了永明体的新体诗,这种新体诗是我国格律诗产生的开端。永明体是我国文学发展中的重要事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于增加诗歌艺术形式的美感、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是有积极意义的。如果没有四声的发明和永明体的出现,唐代的诗歌恐怕也就不会那样辉煌。谢朓是这个时代比较优秀的诗人。

  有人说《诗经》不是诗,因为句子不符合平仄。南朝齐永明年间才发现了汉字的四声,在发现汉字四声之前,非要苛刻地要求古人也讲后世的平仄,岂不是很大的笑话!《诗经》里有许多字不读现在的音,宋代人认为《诗经》中有些应该押韵的,但按宋代那时的语音来读却并不押韵,以朱熹为代表的文人便认为要临时改成读某音,就是“叶音”,明末陈第就第一个反对叶音说。《诗经》许多地方的押韵是和谐的,但今天读来却并不押韵,这是因为语音发生了变化,若按古音来读,肯定是押韵的。

  韵一般用在句尾,所以称韵脚。如果句尾是一个虚字,韵就常常落在倒数第二字上。《诗经》中虚字韵脚比比皆是,主要有:之、兮、矣、也、止、思、忌、只、焉、哉、与、乎、我、女(汝)。《诗经》押韵多在大停顿处,一个语法句终结处,除了罕见的例外,总是押韵的。小停顿处有些无韵,中国诗歌一般是隔句用韵,《诗经》例外。《诗经》有一韵到底,有两韵以上的情况,有句句用韵(密韵),有隔两句用韵(疏韵),有无韵(如:《周颂》)。总之,《诗经》中的韵脚可分为整齐、基本上整齐和参差三种情况,而叠句和叠韵,都增加了音乐美。

  书籍是无声的读物,古韵属于有声的范畴,所以对于谐声、通韵和合韵等问题很难领会。我们只要知道《诗经》是押韵的就行了,非专业人士大可不必用古音来读,古音只是专业人士和文人们的专利,对于我们却是很难的问题,毕竟距今几千年了。换句话说,朱熹搞得那一套“叶韵”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只是给后人增添了许多麻烦。

  南朝文化有着黄河流域文化的烙印,包含着千古淇河文化。《千古淇河诗文化》中引用南朝写到淇河卫地的诗共计32首,诗人分别是:谢灵运、刘义恭、鲍照、沈约、 江淹、 谢朓、王融、吴均、刘孝绰、 萧子显、萧统、萧纲、徐陵、萧绎、庾信、顾野王、江总、陈叔宝等。

  六、北朝五胡十六国乱华

  北朝(386/439581/589)的起止年代说法不一,这是因为:公元386年,魏道武帝拓跋珪建国称魏;公元439年,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公元581年,北方的隋取代了北周,成为新的北方政权;公元589年,北方的隋灭了南方的陈。

  两汉灭亡后的三个半世纪,华夏四分五裂,经历了漫长厮杀战乱的苦难岁月,北方的黎民百姓更是生活在黑暗的时代。东晋江南建国,北方却成了杀人的战场,先后出现了十六国: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十六国之外还有:代国、冉魏、西燕、吐谷浑、仇池、翟魏、宇文部、段部和蜀地的谯纵王国等,实际上共有二十六国,不断有国家成立和灭亡,黄河流域、华夏西部和北部战火连绵,黎民百姓生活在当时低劣、凶残野蛮者的屠刀之下,朝不保夕,大量死伤,黄河流域成了黎民百姓的地狱。按照称王称帝的起始年代为序,下面列出称王称帝者的国号、始终年代(公元纪年)、掌权的民族,建都地点:

  1、成汉,304347,巴氐,四川成都。2、代,315316,拓跋,蒙古地区。3汉(前赵),304/318-329巴氐,四川成都、陕西西安。4后赵,319—351羯,襄国、邺城5前凉,320—376,汉,凉州地区既成事实的政权。6、前燕,337—370鲜卑,龙城、邺城7代,338-376鲜卑,内蒙古托克托东北。8冉魏,350-352,汉,邺城9、前秦,351—394氐人,自河南浚县枋头城起事,陕西西安。10、西燕,384-394鲜卑,陕西地区。11后燕,384—409鲜卑,河北地区。12后秦,384—417羌,陕西西安。13西秦,385431鲜卑,金城 (甘肃兰州)、袍罕(甘肃临夏)、南安 (甘肃陇西东南)14后凉,386—403,氐,凉州15北魏,386—532鲜卑,平城、洛阳。16南凉,397414,鲜卑,西平 (青海西宁)17、南燕,398—410,鲜卑,滑台(黎阳津南岸)、广固(山东益都西北)18、西凉,400421,汉,敦煌19、北凉,401439,卢水胡,张掖20西蜀,405-413,汉,成都21大夏,407—431匈奴,灞上。22北燕,409—436鲜卑化的汉人,龙城(辽宁朝阳)。23东魏,534—550,鲜卑,都邺城,地域为河南汝南、江苏徐州以北,河南洛阳以东的原北魏统治的东部地区。24西魏,535—556,鲜卑,洛阳25北齐,550—577,鲜卑,邺城26北周,557—581,鲜卑,长安。

  五胡十六国乱我中华,黄河流域、西部和北部开始野蛮化,华夏的文化、建筑遭到毁灭性破坏,千古中华物质文明成为灰烬。数不清的文化宗卷遭焚毁,先秦、两汉时期的艺术基本看不到了,浚县大伾、浮丘两山上再也看不到那个时代之前的遗迹,大禹石雕也变成了北朝时期的佛像。宗教文化逐渐统治中国,中原大地上到处兴建大大小小的庙宇,淇河卫地伾山大石雕像也说成了那个时期始建。其实大禹治水远远早于佛教的引入,也许佛教引入中国之前,伾山大石雕像那个位置早有了大禹画像的雏形。

  晋咸和八年(333),石虎迁函谷关以西的关中十余万户,以发展函谷关以东的关东,并以蒲洪为龙骧将军都督流民。东晋永和五年(345),蒲洪投降东晋,次年流民蜂拥西归时经浚县枋头,大家一致推举蒲洪为头目,蒲洪自称大单于三秦王,改姓苻,并开始在枋头筑城。后来苻坚被其部将麻秋鸠杀,其子苻健又杀了麻秋,自称晋征西大将军,在枋头城开始修建宫室。公元351年,苻健离开枋头城,入长安称帝,即为前秦。魏太和四年(369),晋大司马桓温率师伐前燕,渡文石津驻扎枋头城,前秦苻健率师助前燕,大败桓温于枋头城。前燕主慕容暐许割虎牢以西之地答谢苻坚,后又反悔,苻健大怒,于太和五年率军伐前燕,直杀到前燕京都邺城,然后还师经枋头城,改枋头城为永昌县(或为昌水县)。后魏孝昌年间(525527),曾在枋头置汲郡。

  《千古淇河诗文化》中引用五胡十六国时期写到淇河卫地的诗只有一首,就是北朝邢邵的《冬日伤志篇》,动荡战乱的年代,华夏文化十分萧条,淇河诗文化处于低谷期。

  七、苦难辉煌伟大的隋代

  隋朝(581—618接受北周皇帝禅让,灭了南朝最后的陈朝,设东京洛阳,西京长安,实行东西两京制,是华夏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也是华夏古代大统一形式下短命的王朝之一,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这是一个苦难而又辉煌,伟大与罪恶并存的朝代。

  开皇三年(583),黎州、黎阳郡俱罢,黎阳县属卫州。开皇十六年(596),置黎州,辖黎阳、临河二县。于枋头城置清淇县,属卫州。大业二年(606),废清淇县。改朝歌县为卫县。改卫州为汲郡,移治卫县。废黎州,黎阳县、临河县属汲郡。

  隋朝满打满算历时39载,其间只历经了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隋恭帝杨侑三代君王,真正执政者只是杨坚、杨广两位,杨侑不过是个虚名。杨坚在位24年,杨广在位13年,杨侑只是做了六个月的虚名皇帝,完全是唐高祖李渊设的挟天子令诸侯之计。杨侑是杨广的孙子,隋末军阀割据,内乱四起,李渊便乘乱兵占长安,将13岁的杨侑扶上帝位,佯尊杨广为太上皇,杨广死于兵变后,李渊便逼杨侑退位,华夏于是换成李唐的王号,唐高祖李渊登基后便杀了杨侑,杨侑死时才仅15岁。

  隋朝是五胡乱华后汉人在北方重新建立的王朝,隋朝虽然短暂,但却实现了华夏的真正统一,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政治上确立了重要的三省六部制度,改革了律令,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开拓了疆土,巩固了城防,重视外交,颁布法律;创建了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度,三教并举,重视文化,重视教育,统一了文字书面声调,绘制地图,开始了官修撰史;兴修了举世闻名的大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联系,发展贸易,发展科技;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剂,采取了大索貌阅输籍定洋等措施,以增加朝廷收入。隋朝可谓国泰民安、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户口锐长,垦田速增,积蓄充盈,甲兵强锐,威动殊俗,幅员万里,开创了开皇之治的盛世。隋朝是中华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登峰造极的全盛黄金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汉化的推行为后来唐宋时期的汉文化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运河的开凿始于春秋末期。公元前485年,统治长江下游的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调集民夫筑邗江城,并掘邗沟,沟通江淮水道。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开挖鸿沟,把黄河与淮河连了起来,魏惠王先把黄河水引入浩淼的蒲田泽,继而引入淮河。隋朝在洛阳建都后,为便于控制江南及北方广大地区,隋炀帝杨广下令开挖从洛阳到涿郡的永济渠,从洛阳到江苏的通洛渠,从江苏到浙江的江南运河。公元605年,也就是隋大业元年,隋炀帝杨广发动数百万民工开挖大运河,拓宽开深山阳渎,又开通永济渠,连接洛河、黄河、汴河、泗水达于淮河。大业六年,拓宽加深江南运河以达杭州,同时由洛阳附近凿通永济渠流经卫地的清水河,清水河经临清转天津,全线南北沟通,长约2700千米,这就是大运河的西线。当时江淮以南的役夫和船只以及漕运、兵甲、武器、兵士等都是通过永济渠运往涿郡的,大运河西线给中国早期南北水运带来很大的便利,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写下了中华民族水运史上的重要篇章。

  大运河因为是隋炀帝下诏所开,所以唐宋时人们又称卫地的清水河为御河。御河明代时沁水断流,主要水源依靠百泉,其流经的地方又多在春秋时的卫国,所以改称御河为卫河。元朝定都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自公元1283年起,用了10年时间开挖洛州河和会通河,并建设闸坝,渠化河道,把天津到江苏淮阴之间的天然河道与湖泊连接起来,与邗沟和江南运河贯通。自此,大运河不再绕道洛阳再经淇河卫地便可直达杭州,终于成就了今天大运河的东线。东线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浙江杭州,故又叫京杭大运河。

  历史已经发展到了今天,一提大运河总在指责杨广,说他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劳民伤财,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把隋朝的灭亡归咎于大运河,把大运河视为一大祸根,这不符合历史事实。

  汉族文字语言在历史上曾经经历过两次大进步,一是秦朝小篆统一了文字的形体,二是隋朝《切韵》统一了书面声韵,对国家的统一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隋初颜之推、萧该、刘臻、魏渊等八人和陆词讨论音韵学,大家都认为四方文字声调分歧很大,吴、楚则时伤轻浅,燕、赵则多伤重浊,秦、陇则去声为入,梁、益则平声似去,诸家韵书定韵缺乏标准,各有错误。陆法言等商量南北的是非,古今的同异,多数由颜之推、萧该作决定,陆法言记录。公元601年,《切韵》五卷问世,《切韵》是综合古今南北多种语音、吸收前人韵书所有长处的一部巨著。自从《切韵》问世,前人所作韵书陆续亡佚,后人无论考古音、作诗文,皆奉《切韵》为典范,唐孙愐的《唐韵》,北宋陈彭年的《广韵》以及其他韵书,都是源出于《切韵》。《广韵》后出,比《切韵》《唐韵》更加精密,因而代替了《切韵》和《唐韵》,但《切韵》为音韵学奠定基础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八、创科举而使隋朝短命

  纠其隋朝很快灭亡的原因,不应该是大运河的开挖,而是科举制度的强力推行,门阀制度强力废除。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开始实行,就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尽管现在科举制度已经被历史淘汰,但科举制在华夏历史上产生过极其重大深远的影响,是当时伟大的创举。科举制一直沿用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经历了一千三百年。

  西汉武帝以后,崇尚儒学,官僚多以经术起家,他们授徒讲学,门生故吏遍天下,形成一种社会力量,其子孙承家学,继续为官,久而久之,到东汉中期出现了世代为官的大姓豪族,至后汉曹丕时期就形成了九品中正制度,就是士族制度,也叫门阀制度隋朝开创了科举制度,开始重才学品质而不重门第,淘汰了由曹丕制定的九品中正制度,削弱了门阀大族世袭的特权。

  隋朝开创科举制度,可谓任人唯贤的一场人事制度改革,为选拔下层优秀知识分子、发现人才提供了有效的措施,这无疑是异常高明的创举,但却触动了门阀大族的利益,为日后门阀大族的反叛埋下了祸根,貌似归顺的各门阀大族伺机而动。加上隋炀帝杨广的确不像他父亲杨坚那样俭朴,成了华夏历史上少有的奢侈皇帝,在门阀大族的煽动和操纵下,黎民百姓纷纷起来造反。隋朝其兴也忽焉,其亡也忽焉,李渊看准时机,得了天时,隋朝的江山,连同创下的丰功伟绩,包括隋代的诗人和作品,全被唐朝夺了去。李唐用尽全力抹黑杨广,杨广的诗作等文字未能留给后世,这也算是李唐的伟大之处吧。

  大业七年(611),东郡法曹翟让因犯罪而被下狱,狱吏君汉私自释放了他。于是他逃望河南省滑县东南的瓦岗,聚众起义,兴起了一支致力推翻隋朝的瓦岗军,瓦岗军沿卫河劫夺来往船只,扩充起义队伍。

  大业九年(613)春,隋朝二征高丽,杨玄感在黎阳督粮,当时全国起义军星罗棋布,瓦岗军就在身边。杨玄感是司徒杨素之子,家世显贵,但杨素被杨广猜忌,早有谋反之心,见有机可乘,于是滞留漕粮,召集亲故,于六月初三率兵据黎阳城,置官属,造兵甲,征丁夫,在黎阳起兵反隋。贵族出身的李密自长安应召至军,为杨玄感谋主。杨玄感起兵,使得隋内部大分裂,隋朝震动很大,后围攻洛阳兵败,八月初一杨玄感死于陕西商县。

  大业十二年(616),李密投奔瓦岗军,他较有政治眼光,建议翟让积极发展势力,扩大影响。翟让重视李密的建议,首先攻取了荥阳。荥阳向西是虎牢关,再向西有隋的大粮仓洛口仓,可见夺取荥阳是瓦岗军发展势力的重要一步。大业十三年,瓦岗军攻取洛口仓,招饥民几十万,起义队伍迅速壮大。李密长于谋略,逐步在瓦岗军内部形成自己的势力。十三年初,李密获准建立蒲山公营。二月,翟让推李密称魏公于洛口,改元永平,以招徕各路反隋武装,由此李密在各路起义军中确立了盟主地位。后来李密和翟让之间因处理隋降官、分配军资等问题发生火并,李密杀翟让及从者数百人。十四年三月,宇文化及杀隋炀帝,率众十余万西归,李密七月出兵东讨宇文化及,两军在童山激战,宇文化及兵败北走。李密虽胜,自己的兵力也遭到重大损伤,王世充组织了二万多人马乘机进击,李密军大败,本营覆没,亲将秦叔宝、程咬金、牛进达等被俘,单雄信投降。李密走投无路,乃于九月渡河至河阳降唐。十一月,李渊遣李密等到山东(华山以东)去招收旧部,受到李渊猜疑被斩。李密墓在大伾山西南,元代前墓已被盗,墓冢已无处可查,唯留《李密墓志铭》石碑一块,为魏征撰文,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碑文记载,李密对唐朝有功,然而却被李渊所杀。

  大伾山上有一处中军亭,就在禹王庙前,是隋末瓦岗军所建,当时用于练兵点将,瞭望敌情。瓦岗军徐懋功在黎阳驻军三年之久,至武德三年才调长安归附唐朝。亭子元朝时倾倒,仅存弥座亭基和柱基,公元1984年恢复为六角攒尖顶的形状。徐懋功可是浚县城关韩寨府人,城关后来改为黎阳镇,今已属浚州办事处。

  九、唐代诗文化达到巅峰

  唐代(618907)是诗的全盛时期,产生了现实主义流派,浪漫主义流派,产生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伟大的诗人。唐诗总在前人的基础上继承、发展、标新、立异、求索,从而形成了唐诗丰富多彩的形式和风格,他们推陈出新,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唐诗的基本形式有: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近体绝句,七言近体绝句,五言近体律诗,七言近体律诗。

  历史学家通常把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的安史之乱作为分界线,把唐代历史分为前后两大时期,唐诗史学者根据唐诗发展情况,习惯上把唐诗的发展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初唐(618712)大体上是指唐代开国至唐玄宗先天元年(武德至开元初)之间,该时段诗坛有两大创作取向,一是宫廷诗人作品的戏乐取向,二是初唐四杰、陈子昂等人儒家诗言志的创作取向。初唐诗人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宫廷诗人,另一类是与宫廷关系较为疏远、或者是生活在民间的诗人。宫廷诗人的代表有上官仪、沈铨期、宋之问等,沈铨期、宋之问与杜审言把四声二元化和将平仄粘对规律贯穿全篇,把永明体和上官仪的诗声韵技术以及对偶技巧完善地结合起来,为唐代律诗创作提供了规范的形式。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在唐诗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初唐仍沿袭南朝文风,初唐四杰的作品不脱绮丽骈俪风气,仍是华靡的骈文形式。

  盛唐(713770)是指唐代自开元至大历五年之间,该时段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是唐朝的鼎盛时期。唐诗经过一百多年的准备和酝酿,至此时期终于达到了全盛的高峰,这一时期出现了著名的诗人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等,可谓群英荟萃,创造出了盛唐之音。盛唐诗人主要分为山水田园诗派与边塞诗派,山水田园诗派以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边塞诗派以王昌龄、高适、岑参为代表。有人把李白说成是儒家的诗人,李白应是道家的风骨,诗的字里行间流露的可是道家的思想。

  中唐(771835)是指唐代大历五年至文宗太和末年之间,元结、顾况等继承杜甫诗风,创作了一些现实主义诗篇,成了白居易现实主义的先声,刘长卿、韦应物传承王维、孟浩然的诗风,创作了山水诗。这一时期出现了大历十大才子,他们是:夏侯审、崔峒、苗发、司空曙、钱起、韩翃、吉中孚、李端、卢纶、耿湋,十大才子的诗内容贫乏,但技巧比较圆熟。经过一段低潮之后,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出现了,他领导了新乐府运动,把唐诗推向了新的高潮。韩愈、孟郊是中唐另一派著名诗人,他们不满现实,同情黎民百姓,写出了不少好的作品。刘禹锡开创了竹枝诗,李贺使浪漫主义诗风新面貌再次出现。中唐时期的唐诗主要表现了社会动荡和黎民百姓痛苦的生活,开拓与新变是这一时期唐诗的主要趋向,出现了孟郊、贾岛这样的苦吟诗人。

  晚唐(836907)是指唐代文宗开成元年至唐亡,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发生的战乱,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唐朝后期北方连年战乱,致使土地荒芜,人口稀少,相对比较稳定的南方又成了华夏经济文化中心。晚唐也出现了一批杰出文人,其中以杜甫、白居易最为著名。杜甫的《兵车行》及三吏、三别等作品不仅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而且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的现实。晚唐诗人较著名的有:温庭筠、李商隐、杜牧、韦庄等。

  唐朝历二十二代,前后共二百八十九年,与汉朝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两大强盛王朝。唐朝前期,一直处于大发展阶段,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都空前繁荣,直到今天,国外一些地方仍然称华人为唐人。安史之乱使唐朝逐渐没落,中晚唐时代,皇帝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已无实权,致使藩镇割据局面形成,最终各方纷纷脱离唐朝而进入五代十国时代。

  唐朝是在隋朝奠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了历史上繁荣强盛、文化发达、贸易远达欧洲、非洲的一个朝代,唐朝的强盛隋代功不可没。但唐朝的强盛也只是持续了100多年,包括贞观之治、武后临朝和开元盛世,到了玄宗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的爆发,就开始由盛转衰。后来的近200年,发生了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牛李党争,藩镇割据使得朝廷日趋式威,整个华夏又回到了东周列国时代,皇帝完全成了个摆设,并且日子过得很是惨淡,尤其是末代三个皇帝李儇、李晔、李天佑,整日以泪洗面,更是凄惨。

   唐朝灭亡在政治军事体制上,节度使不仅统兵,还掌握当地的政治经济,尤其是控制当地的税收,这为他们招兵买马,犯上作乱,奠定了极好的政治经济基础,安史之乱能够旷日持久就是明证。这不是现在人看出来的,赵匡胤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他一立国就将政军分开了,并且将带兵权和指挥权也分开了,后世沿用他的办法,华夏军人政变叛乱的事情再没有发生过。

  贞观十七年(643),废黎州,黎阳县改属卫州,并在浮丘山巅始凿石窟造像。此后,开耀、永淳、如意等年间又有续雕,石窟位于碧霞宫北,窟内雕佛像990余个,后人称之千佛洞

  唐朝可是诗的时代,全唐诗库共收录唐代诗人2529人,诗作42863首。《千古淇河诗文化》中引用写到淇河卫地的唐诗共计74首,诗人分别是:王梵志、韩愈、沈佺期、高适、杜甫、韩翃、刘禹锡、岑参、元稹、庾信、宋之问、陈子昂、李隆基、常建、朱湾、白居易、李绅、乔知之、王维、皇甫冉、孟云卿、韦应物、权德舆、贾岛、李嘉祐、吴融、长孙无忌、张说、张九龄、李白、储光羲、姚合、皎然、骆汶淇、沈颂、杨师道、崔国辅、张南容、杨巨源、薛能等。

  十、五代十国淇奥的苦难

  五代十国(907979)是唐末潘镇割据相互争夺的继续,算不得朝代,而是介于唐宋之间的一个特殊历史过渡期。五代指的是:后梁,907923年,定都开封,朱姓;后唐,923936年,定都洛阳,假李姓,沙陀人,本姓朱邪氏;后晋,936947年,都开封,石姓,沙陀人;后汉,947950年,都开封,刘姓;后周,951960年,都开封,柴姓。五代五个次第更迭的北方集团。十国是指五代之外同时或相继出现的十几个割据势力,主要有前蜀(成都)、后蜀(成都)、吴(广陵,即扬州)、南唐(金陵)、吴越(杭州)、闽(长乐,即福建福州;建州,即福建建瓯)、楚(长沙)、南汉(广州)、南平(荆州)、北汉(太原),统称十国。实际上除了十国之外,还有不少割据势力,主要有赵、北平、晋、岐、定难、燕、殷、武平、泉漳等,除定难、武平、泉漳外皆称王称帝,以晋、武平、岐占领的地盘最大,定难历时最长。

  后梁时期,北有燕,西北有陀晋,淇河卫地处在后梁与陀晋交界的后梁一侧。后梁开平元年(907)五月至二年五月,后梁军攻潞州(山西长治),征调太行山以东淇河卫地黎民百姓运粮支前,后梁军久攻潞州不下,士卒疲惫不堪,将校引兵逃亡者以万计,最后以后梁失败而告终,淇河卫地的黎民百姓受尽战祸兵燹之苦。后梁乾化五年(915)三月至二年二月,晋王李存勖乘后梁魏州兵变,出援节度使贺德伦,经激战后梁军不支,七万兵几乎全部被歼,后梁刘鄩率数十骑突围收集散卒退保黎阳关南滑州,淇河卫地又遭兵灾。

  后晋时期,淇河卫地虽处在后晋版土的中心地带,但后晋的版土比后唐小。后晋天福八年至开运三年(943—946),契丹军数次南下,在以淇河卫地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与后晋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契丹以骑兵优势,实施机动作战。最后契丹军乘晋后方空虚,挥师南下,直入汴梁(开封),灭掉了后晋。淇河卫地的黎民百姓遭受了三年多的战乱灾祸。

  后汉时期,版土有些北扩西伸。后汉乾祐三年(950)至四年正月,枢密使兼邺都留守、天雄节度使郭威起兵进攻东京(开封),他将军队布防在黎阳关,最后后汉灭亡,淇河卫地再次遭受战乱之苦。后周时期,太原多出来一个北汉,淇河卫地处在后周与北汉交界的后汉一侧,淇河卫地黎民百姓依然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

  后周显德五年(958),后周世宗柴荣令天下废除佛寺,寺僧还俗。相州(安阳)节度掌书记马去非与大伾山寺僧众具表,请求保留大伾山雕有大石像的天宁寺,柴荣下诏敕准保留。次年镌石记其事,今存《准敕不停废记》碑。当时全国都在灭佛的大背景下,独天宁寺能够被敕准保留,这不得不怀疑大石像属于佛的真是性,也许原本就是大禹的化身,只是佛进入中国后才把大石雕像叫成了大石佛。

  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再到公元979年北宋灭了北汉,短短的五十四年的五代十国已成为历史。这一时期北方先后经历了五个集团势力更替,而南方则先后或者并存了十几个势力,战争频仍,势力更迭。尤其是北方,生产力被极大地破坏,统治者实行军士黥面制度,强迫农民当兵,刑罚残暴,杀人取乐。租税苛暴,地方随意苛派,名目繁多。盐法严厉,私带盐过界,无论多少必处死刑。商业阻滞,民不聊生。统治者还造成人为天灾,挖决滑州黄河堤,东淹曹、濮、郓等州,历史上黄河大的决口二十六次,五代时期就有九次。

  这一时期的北方,文化几乎停止或者倒退,千古淇河文化沉寂了半个世纪,悄无声息。而相对安稳一些的南方,称帝者和各级官员十分注重享乐和文艺创作,因此南方的文学比北方要发达,文学思想大致只是教化说和娱乐、缘情说。教化的代表有牛希济的《文章论》等,娱乐、缘情说的代表则是欧阳迥的《花间集序》等。

  五代十国的《花间集》中十八个词人有六人共写了十四首《虞美人》,加上李煜写的两首,共有十六首《虞美人》,但是没有淇河卫地一首。五代十国时期的江南盛行歌咏烟柳,淇竹文化传至江南,到五代十国几乎无人提及。南唐后主李煜有个画师名叫卫贤,卫贤当年却画出了《竹林高士》,不能不说与淇竹文化有关。后人多不知卫贤是何处人士,有人说卫贤是长安人,有人说卫贤是京兆开封人。不管卫贤是何处人士,他的祖籍就在淇河卫地。卫姓的开祖是周文王的第八个儿子康叔,康叔最初被封在康,后来改封在卫,就在卫地繁衍了四十余代,浚县的卫贤镇曾做过卫国都城。卫国一直到秦二世末年,才被强秦灭于野望,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沁阳。后来卫贤曾作为县城,名字的由来不得而知,后来改名是否与画家卫贤有关也不得而知。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老师卫铄,后人尊称为夫人,家住河东安邑,祖籍也在淇河卫地。

  被后人视之为文人词曲之祖的《花间集》,收录了晚唐至五代十八位词人温庭筠、皇甫松、韦相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和凝、顾敻、孙光宪、魏承斑、鹿虔扆、阎选、尹卿鹗、毛熙震、李洵的作品,共五百首十八个人写的五百篇词多是春夏秋冬,星月黄昏夜色,烟云风雨露霜,花草绿柳小鸟,庭院小景情思闺愁,出现最多的词是江南烟柳山色,所写的范围均在汴河、隋堤、洛阳、长安以南的吴、楚、越和巴蜀。淇河在太行山东麓经历着苦难的岁月,淹没在北方连绵的战火硝烟里,伤心地数着飘落的日子,默默地流淌了五十多个春秋。

  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大大不如唐朝, 但也有一些成果。后唐长兴三年(932)至后周广顺三年(953)刻成的九经,是中国后世一切监本九经的祖本,这部九经,历时近二十年,中经后唐、后汉、后周三朝更替,终于得以完成。 后晋天福六年(941)二月,由赵莹主事编修唐史,後晋开运二年(945)六月修《唐书》,后人改名为《旧唐书》,以区别北宋的《新唐书》。

  真正代表五代十国文学成就的是西蜀和南唐的词,词在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南唐有较大的发展。词体初以花间派为主,内容多描写贵族生活,南唐后主李煜是杰出的代表。后蜀末代皇帝孟昶比李煜更加全面,但他没有太多有影响的个人作品传世,孟昶到开封后很快被毒死,历史没有给他时间去创作亡国诗篇。李煜说到底只是个文人而已,孟昶则首制了文人词曲集,他首开画院,大规模地勒石刻经,保留下南管音乐,孟昶在华夏文化史上有着更显赫的位置。

  南唐后主李煜是爱情圣手词学宗师,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词人的传统,又受了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其主要成就表现在: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具有较高的概括性,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在风格上有独创性。李煜虽然没有当好皇帝,但他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却一直流到了今天。

  后蜀后主孟昶爱好文艺辞赋。广政三年(940),他命卫尉少卿赵崇祚收集当时诗客曲子词五百首,分为十卷,名为《花间集》,后人视之为文人词曲之祖,对后世影响很大。第二年,又诏令史馆编辑《古今韵会》五百卷,工程浩大,可惜没有流传下来。广政十六年,他命人在石头上刻《论语》、《尔雅》、《周易》、《尚书》等十经,尽依太和旧本,历时八年才刻成。又怕刻石经流传不广,就刻为木板,以便于流传。后世用木本刻书,即是始于后主孟昶。他还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画院,邀请蜀中著名画师五十多人住院作画,如花鸟大师黄荃父子就在被邀之列。孟昶在音乐上也有创造,今天流传在台湾的南管音乐,被外国人称为唐音,其实也是孟昶命人创作的。按照蜀地风俗,每岁年尾时都要由有学问的读书人写两句吉祥话,刻在桃木制成的桃符上,一来可以避邪,二来也可表达喜庆的气氛。孟昶始写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不用在桃符上刻,命人直接贴在寝宫门的左右,并命名为“春联”,华夏春联由此而始。




 
     
回首望史河诗河(1—10)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