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第6卷

 

   

 

评论探讨 - 试论淇河文化的研究和利用
试论淇河文化的研究和利用
 
作者:鬼谷云梦  加入时间:2011-12-2 19:42:22

2011-12-02 08:51:47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有两个问题需要或者说两个环节需要重视。一个是文化研究,再一个是文化利用。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利用的结果又反过来促进了研究。

    文化研究包括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所谓基础性研究,是指那种象自然科学中的数学、物理一样,发现和提供的是基本的规律性的东西。对于一种具体的文化,基础性研究可能还上升不到所谓规律性的高度,也许有点提供素材,准备材料的意思。如历史文化研究中,需要通过史料或者记载,至少把一些脉络性的东西弄清楚,或者说出大概的情况。

    基础性研究,大体有两种途径或者方法。一是挖掘。就是把散落于各种典籍,各种碑刻,各种文物中有关的资料先找出来,然后加以归纳和整理,公之于世,供大家讨论和研究。比如,淇河文化研究中所产生的最著名的成果《淇河诗歌三百首》、《朝歌春秋》等,就是这种性质。二是考证。就是对一些不完整的文化片断、碎片,或者一些有争议的说法、论断,一些文化符号之间的联系等,进行对比、分析和逻辑推理,得出一种或证明,或否定,或持疑的结论。如淇河文化研究中的《纣都朝歌》大约属于这种性质。当然,挖掘与考证,不是绝对分开的,挖掘中有考证,考证中也有挖掘。这里只是为了好说明问题,先这样区分一下而已。

    所谓应用性研究,是指以应用为目的的,在基础性研究提供的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之进行消化、转化,甚至二度创作,创造,从而使这种文化直接或间接转变成一个区域的文化软实力。

    应用性研究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为了传承。如淇河文化中对鬼谷子文化的研究,更多地是从应用层面来研究的。而这种应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把这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姓氏文化的研究也是一样。姓氏文化研究的目的,还有一个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中华民族归属感的意义。二是为了教化。就是通过对文化的研究和传播,起到教育民众,净化社会环境的目的。如淇河文化研究中,对朝歌人物,朝歌成语的研究,很多就是为了通过明辨是非曲直,引导或斧正人们的价值取向。

    当前,鹤壁淇河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正步入一个有史以来最好的时期。总体下看,基础性研究做得好一些,成果多一些;应用性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不管是基础性研究还是应用性研究,这种文化研究要想有生命力,最后都要落实到文化的利用上来。文化不是花瓶,不能光放着好看,还得有使用价值。这种价值有时是隐性的,有时是显性的,不管如何,最后至少得体现到两个效益上来,一是社会效益,二是经济效益。 

    淇河文化的利用,要从两方面下手。一是通过把淇河文化转化成鹤壁的文化品牌,提高鹤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通过把淇河文化转化成文化产业,使其成为拉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引擎。

    旅游产业,是文化研究成果利用中,是最大的“用户”和最大的受益者。但同时,旅游产业反过来又促进了文化研究的物化和深化。如云梦山、大坯山等,不但因文化原因而成为我市重要的旅游景区,也同时成为我市文化研究的重要起源地和根据地。再如淇河诗园。如果不是把她建成景点,淇河诗文化也只是停留在文字上,变不成可观赏,可休闲的文化产品。 

    我市的文化研究工作,一方面依据史志文字,一方面依据传说地名,一方面就是依据风景名胜。所以,旅游景区对文化来讲,不仅可以保存还可以传播。很多文化,如果没有这些“物”的支撑,我们要想说清楚,恐怕百口莫辩。

    对我市来说,文化利用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是文化产业化程度太低,没有象样的文化产业龙头。二是文化创意产业还处于空白状态。三是文化利用的解放程度不够。一些人为的思想禁锢,束缚了我们的手脚。四是文化内耗严重,文化资源的利用在低层面上有打架的现象。五是文化利用的人才机制、政策机制、产业体制还不够灵活。这些都需要以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研究解决。




 

 
     
试论淇河文化的研究和利用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