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第6卷

 

   

 

文艺作品 - 瞻斐诗话(36—40)
瞻斐诗话(36—40)
 
作者:秋雨  加入时间:2011-11-25 10:04:17

第三十六回 人生感言诗歌历代 梦中嘲讽文化古今

2011-11-28 23:42:37

    已是深夜,王太行导演现场指挥,摄像机依然在实况拍摄。吴承恩几次说瞻斐诗话今晚到此结束,怎奈会堂里一个接一个地登台,王太行笑着解劝吴承恩要顺其自然,瞻斐诗话也就仍在继续。邵中华登台说:“总也轮不到我,我想吟诵唐代王梵志的诗句。诗僧王梵志是隋唐时卫州黎阳人,当年被黎阳城东十五里王德祖家收养,后皈依佛门,常作诗讽人,甚有意旨,人们都说他是‘盖菩萨示化也’。据《太平广记》可知,王梵志出生在隋代,生活于初唐,他的创作活动主要在初唐。”邵中华吟诵:

    吾家多有田有钱怕不用,身死留何益?

    借贷不交通借贷不交通,有酒深藏窖。有钱怕人知,眷属相轻薄。身入黄泉下,他吃他人着。破除不由你,用尽遮他莫。

    生即巧风吹生即巧风吹,死须业道过。来去不相知,展脚阳坡卧。只见生人悲,不闻鬼唱祸。仔细审三思,慈母莫生我。

    人生一代间之一人生一代间,贫富不觉老。王役逼驱驱,走多换行少。他家马上坐,我且步擎草。种得果报缘,不须自烦恼。

    你若是好儿你若是好儿,孝心看父母。五更床前立,即问安稳不。天明汝心好,钱财横入户。王祥敬母恩,冬竹抽笋与。孝是韩伯俞,董永孤养母。

    你孝我亦孝只见母怜儿,不见儿怜母。生时不供养,死后祭泥土。

    从头捉将去沉沦苦海里,何日更逢明。

    本是达官儿本是达官儿,名作郎君子。从小读好书,更须多识字。长大人中官,当衙判曹事。高马衣轻裘,伴涉诸王子。官高渐入朝,供奉亲太子。纵得公王侯,终归不免死。

    狼多羊数少有意造罪根,无心念诸佛。

    身如大店家身如大店家,命如一宿客。忽起向前去,本不是吾宅。吾宅在荒丘,园林出松柏。邻接千家冢,古路来长陌。

    “我来接几句。”常云梦吟诵:

    身卧空堂内你道生时乐,吾道死时好。

    身如内架堂身如内架堂,命似堂中烛。风急吹烛灭,即是空堂屋。

    人生一代间之二钱财只恨无,有时实不惜。

    虚沾一百年之一悠悠度今日,今夜谁能保。

    虚沾一百年之二悠悠度好日,无心念三宝。

    说钱心即喜说钱心即喜,见死无不愁。广贪财色乐,时时度日休。平生不造福,死被业道收。但看三恶处,大有我般流。

    暂出门前观纵得百年活,还入土孔笼。

    来如尘暂起来如尘暂起,去如一坠风。来去无形影,变见急匆匆。不见无常急,业道自迎君。何处有真实,还凑入杳冥。

    兄弟义居活儿大与娶妻,女大须嫁去。

    近逢穷业至近逢穷业至,缘身一物无。披绳兼带索,行时须杖扶。四海交游绝,眷属永远疏。东西无济着,到处即安居。

    “宋代华镇的《咏古十六首》,华镇,约生活于宋哲宗元祐末前后,字安仁,会稽人。好学博古,工诗文。元丰二年(1079),登进士第。官至朝奉大夫,知漳州军事。我吟诵之十五。”周颂鹤吟诵:

    高柳何葱蒨,袅袅章台端。眉叶荫紫极,条丝拂朱栏。何以谢松竹,挠弱惭岁寒。既乏贞固姿,枝叶何足观。小人殉利欲,俛仰如转丸。苟非社稷臣,祸患宁肯干。蒲山已归觐,黎阳尚盘桓。当时方寸地,明明赤如丹。飙举冠凌烟,腾芳臭如兰。一言失其所,功名两雕残。高帝论平阳,刘氏终以安。英公负文皇,武氏为世患。无忌问赵相,侯嬴起长叹。白首不可保,知人良独难。

 “诗中‘蒲山已归觐,黎阳尚盘桓。’蒲山位于河南南阳境内,归覲就是归覲省父母。也就是说,华镇的父母当时住在南阳蒲山。华镇去蒲山看望父母以后,盘桓于黎阳。华镇本是会稽人,字安仁,号云溪居士。神宗元丰二年进士,调高邮尉。哲宗元祐元年,监温州永嘉盐场。七年,为道州司法参军。元符二年,知海门。徽宗崇宁五年,知新安。政和初知漳州,官终朝奉大夫。”周颂鹤介绍说。

    “我吟诵宋代苏辙的《送李昭叙移黎阳都监归洛省亲》。苏辙,字子由,眉州眉山人。嘉祐二年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大名府留守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佑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后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赵燕淇吟诵:

    与君非旧识,倾盖便相亲。共事林泉郡,忘归南北人。煮茶流水曲,载酒后湖漘。未觉游従厌,空惊别恨新。濒河今重地,知己旧元臣。洛下闻鸡犬,家书不浃旬。西还倚门罢,北渡羽书频。忠孝传家事,风流待一振。

    “苏辙一生视苏轼即为兄长,又是老师,还是朋友,也是知己。苏轼视苏辙既是弟弟,也是至友。弟兄二人志同道合,都有坎坷的人生经历,同喜同悲,命运相牵。据说巴蜀眉州山清水秀,人杰辈出。相传苏洵之女苏小妹,聪明绝世智力超人。苏小妹十岁能诗,苏洵甚是溺爱,自此苏小妹博览群书,不再针织女工。这些是不是历史真相,我无力分辨。”赵燕淇说。

    “苏氏兄妹时常用自身深厚文化涵养相互取笑,且十分夸张。苏小妹嘲兄长苏东坡胡须:‘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苏东坡嘲妹妹额颅凸起:‘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妹又嘲兄下颏太长:‘去年一点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兄又嘲妹双眼内抠:‘几回拭脸深难到,留却汪汪两道泉。’真是一门诗书秀气,堪称一家人杰灵翠。”常云梦接话说。

    “唐代胡曾有一首《咏史诗·朝歌》。唐代诗人胡曾,字号不详,湖南邵阳人。他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他为掌书记。乾符元年,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咏史诗》本旨是托古讽今,意存劝戒。其诗通俗明快,褒贬明确,晚唐、五代时颇为盛行。”魏淇滨吟诵:

    长嗟墨翟少风流,急管繁弦似寇仇。若解闻韶知肉味,朝歌欲到肯回头。

    “唐代高适的《辟阳城》,内容是鞭笞吕太后与审食其淫乱,汉高祖反封审食其为辟阳侯。大约是高适北使归来,路过辟阳城,就是河北省冀县东所作。该诗大半议论,义正辞严。”付伾岚吟诵:

    荒城在高岸,凌眺俯清淇。传道汉天子,而封审食其。奸淫且不戮,茅土孰云宜。何得英雄主,返令儿女欺。母仪良已失,臣节岂如斯。太息一朝事,乃令人所嗤。

    “唐代李嘉祐的《赠卫南长官赴任》,写的是京官为难县官,意在劳民伤财。京官搞了些繁琐的礼节和文书,把卫南原长官免了职,然后过黎阳津而去。卫南新长官辞别京师赴任,自西方秦地而来。为了报答京官的知遇之恩,虽然贫寒,还是需要有所表示的。李嘉祐,字从一,河北赵县人,天宝七年中进士第。李嘉祐是中唐肃、代宗两朝时期的才子,是继郑虔之后向台州传播盛唐文化的第二位著名文人,位居刺史。”马飞燕吟诵:

    吏曹难茂宰,主意念疲人。更事文犀节,还过白马津。云间辞北阙,树里出西秦。为报陶明府,裁书莫厌贫。

    “唐代吴融的《隋堤》是一篇感时怀事托古讽今的文字,诗人站在隋堤用手梳理着头发,看着就要落山的斜阳,隋堤上已经看不到绿柳成行供鸟儿搭窝的情景了。隋堤的御道上再也看不到拉着隋炀帝乘坐龙舟的纤夫,河床干涸,河底已经跑上了牛车。隋炀帝虽曾笑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家,但随后却随了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成了荒淫无度的昏庸皇帝。天下都在歌舞升平,谁能相信黎阳城中有古宅大户人家。”王碧霞吟诵:

    搔首隋堤落日斜,已无馀柳可藏鸦。岸傍昔道牵龙舰,河底今来走犊车。曾笑陈家歌玉树,却随后主看琼花。四方正是无虞日,谁信黎阳有古家。

    “吴融,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昭宗龙纪元年(889)进士,曾随宰相韦昭度出讨西川,任掌书记,累迁侍御史。一度去官,流落荆南,后召为左补阙,拜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天复元年朝贺时,曾洋洋洒洒御前起草诏书十余篇,深得昭宗赏识,进户部侍郎。吴融的诗当属晚唐温庭筠、李商隐一派,并将温庭筠的诗派引向凄清,多留恋光景、艳情酬答之吟唱,很少触及重大社会主题,但也有少量感时怀事或托古讽今的篇章,很是难得的佳篇。”王碧霞说。

    “隋大业元年,杨广开邗沟,宽四十步,渠旁筑御道,栽植绿柳成行,西自黄河东至淮河,后人称这段堤为隋堤。犊车,车篷为弧形,后面开有软帘,车式豪华,由牛拉着。这里的后主指的是南朝陈后主陈叔宝,他是南朝亡国的最后一个昏庸皇帝,作有宫体诗《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家灭亡的过程也正是此诗在宫中盛行的过程,传说陈灭亡的时候,陈后主正在宫中与爱姬玩乐。”常云梦接话。

    “宋代唐庚的《采藤曲效王建体》,该诗主要写官府征收藤条给山民带来的灾难,因采藤而及取竹,因取竹而及淇园,造成的藤源枯竭,运藤之艰难。揭露官府对百姓的巧取豪夺,规劝当权者当爱惜民力并取之有度,具有现实意义。”吴承恩吟诵:

    鲁人酒薄邯郸围,西河渡桥南越悲。岁调红藤百万计,此古一作无穷时。去年采藤藤已乏,今年采藤藤转竭。入山十日脱身归,新藤出土拳如蕨。淇园取竹况有年,越山采藤输不前。今年输藤指黄犊,明年输藤波及屋。

    “唐庚生活于公元1070—1121年,字子西,人称鲁国先生,四川眉州丹棱人,哲宗绍圣元年进士,调利州司法参军,历知阆中县、绵州。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张商英荐其才,四年,除京畿路提举常平,商英罢相,坐贬惠州。政和七年,复官承议郎,还京,提举上清太平宫。庚诗文精密工致,有小东坡之称。”吴承恩介绍。

    “宋代谢翱的《宋骑吹曲 回銮曲第二》应该是赵光胤亲自北征的记录。赵光胤曾经假借出兵北方,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当时后周世宗柴荣病亡,恭帝七岁继位,主政的符太后又毫无主见,政治很不稳定,非常时候,赵光胤可谓出来力挽危局,否则中国又会战火连绵,百姓又要苦海无边。赵光胤假说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是城中谣言四起。符太后求救于宰相范质,范质认为只有赵光胤才能解救危难,而赵光胤以兵少将寡为由就是不领命,后周不得不授予赵光胤最高军权,赵光胤终于有了可以调动全国兵马的权力。都说赵光胤发动陈桥兵变是一场阴谋,为的就是黄袍加身,当上皇帝。其实就是这样,天下有德者居之。”叶嫦娥吟诵:

    建隆亲征回銮二之一:徂暑黎阳车驾归,扫清氛翳兵更衣。江都朔云车驾出,凯歌消冰供尚食。都人引领望翠华,征人一月俱还家。

    “从唐朝安史之乱到赵光胤发动陈桥兵变,历经了二百零五年,这二百多年里中原战争不断,朝代更替频繁,国家不能统一,中原经济崩溃,民不聊生。赵光胤取得天下之后,他把地方的军权、用人权、财权都收归朝廷,由他亲自掌握,进一步加强了朝廷集权。至于后来的靖康之耻,那是后来者不知如何继业,不懂得创业艰难,继业更难。”常云梦聊发感慨:

    假借兵发黎阳,却又退回陈桥。兵变风云起,建了新宋朝。谁知南国昨春睡梦里,不问夜来江山改朱颜。什么花好月圆,尽贪欢,哪知道无情风雨?感叹一江春水向东流,还问君有什么几多愁?李煜泪,孟昶呼,花蕊夫人蜀道哭,命死身亡爱妃换丈夫。

    只道创业流血,忘了艰难继业。春梦惊醒后,淫声笑未绝,徽钦二帝好悲切,中华历史被染黑!正思灯红如何醉,哪知北宋朝已灭。心悲伤,凤阁龙楼成他乡。自发狂,玉树琼枝全死光。悔春去已晚,恨流水不再,痛昨日所为,哭杏花飞扬。乱烘烘北宋作古南宋替,偏安一隅甚荒唐。知多少,封建王朝到头来都是多凄凉。

 “我来读一首宋代刘克庄的《沁园春》。”秦淇园朗读:  载籍以来,于宇宙间,有功者谁。自唐尧咨禹,水行由地,宗周微管,夏变为夷。谢傅棋边,莱公骰畔,淝水澶渊送捷旗。天不偶,生堂堂国老,真太平基。  雅怀厌倦台司。新天子殷勤留帝师。向朝堂衮绣,万羊非泰,湖山绦褐,两鹤相随。寿过磻溪,德如淇澳,进了丹书作抑诗。蒯缑客,愿年年岁岁,来献新词。

第三十七回 伾浮路谈笑新楹对 大伾山解说古诗联

2011-11-28 23:54:15

  常云梦从梦中醒来,自言自语地说:“真是一场好梦!刘克庄在贾似道生日时写的一首祝寿词,秦淇园如何知道?大会堂里满屋子的人,瞻斐诗话还没结束,我还没来得及说话就醒了,好可惜!刘克庄的《沁园春》词中列举了大量有历史功德的人物,以阿谀贾似道,也希望自己能象这些人一样建功立业,可惜成了摇尾乞怜的宠物,如何能够名垂青史。他的《汉宫春》、《念奴娇·丙寅生日》、《次韵三首》、《灯夕守舍》、《戊午元日二首》、《送月蓬道人南游寄呈阳岩侍读直院侍郎六言三》均写到了淇奥,这样的变节之人,辱没了淇奥的翠竹。古往今来,不乏见风使舵、有奶便是娘的人,他们为了一己之私,置国家社稷、民族危亡于不顾,这些人物应该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他们臭名千古!殷商时期出了个卖国贼微子,秦末出了个李斯,汉末出了董卓,唐朝出了安禄山,宋朝出的更多,有潘仁美、秦桧、贾似道,外加一位刘克庄,后来出的就更多了,直到抗日战争,整整出来一个汪精卫的汉奸军队。”“我也应该朗读一下宋代徐元杰的《挽克斋陈先生四首》。这是徐元杰吊念恩师陈文蔚的诗,陈文蔚是程朱理学的嫡传弟子。都是维护封建统治,愚弄人民大众的好手,也是鼓吹违心哲学,弘扬先验论和天命论的吹鼓手,禁锢了人们的意识形态,阻碍了历史的进步。徐元杰生活于公元1196-1246年,字仁伯,号楳埜,江西信州上饶人,理宗绍定五年进士,调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嘉熙二年,召为秘书省正字,累迁著作佐郎兼兵部郎官。淳祐元年,知南剑州。丁母忧去官,服除,授侍左郎官,迁将作监。三年,丞相史嵩之服父丧未满,有诏起复,徐元杰适轮对,力沮成命,迁兼给事中、国子祭酒、权中书舍人。官至工部侍郎。”常云梦自言自语地朗读:

    熏炙儒先早,朱门授受亲。去寻颜巷乐,归咏点雩春。道妙穷精一,心传有省循。乐天知命者,忧道不忧贫。

    亲养九旬余,先生寿亦如。学充淇澳美,训释济南书。诸老经筵送,俞音宠渥疏。惜非程子聘,中沮亦时欤。

    师承心独切,于道愧无闻。几载钻坚叹,前年枉教勤。墨车回可赞,晋鄙善潜熏。道脉惟其寿,天胡遽丧文。

    痛惨哲人痿,愚缠丧母悲。遡风怀绋路,泣雨写哀词。学本藏诸用,行皆笃所知。惟余经训在,交付有孙枝。

    “记得还有一首元代吴景奎的《御史登城南阅武亭》。这首诗属于观后感,吴景奎就钦差大人绣衣御史登城南阅武亭一事有感而发,对当时朝廷穷兵黩武,热衷战争的做法非常不满。前四句描述在阅武亭上可看到的实战性的军事演习,吴景奎对此不但不以为然,而且非常反感。后四句发表观感,渴望偃武修文、有征无战、烟尘息,渴望淇河卫地战场上的健儿们归耕农田,安居乐业。吴景奎生活于公元1292-1355年,字文可,兰溪人。年三十,刘贞为浙东宪府掾,辟为从事。明年,贞去,景奎亦归。久之,荐署兴化县儒学录,因母老辞去。吴景奎所著药房樵唱三卷,附录一卷,音节宏敞,豪放自喜。”常云梦又在自言自语地朗读:

    玉帐分弓列虎貔,绣衣阅武又星驰。沙场惨淡旌旗动,城郭峥嵘鼓角悲。偃武修文当圣代,有征无战是王师。扫除天下烟尘息,淇上归来有健儿。

    常云梦正在自言自语,电话响了。周颂鹤电话里说:“又做梦了吧?先给你约一下,今天咱两个开一辆车,去浚县登山,一会儿我也给他们几个约一下。我开车接你,路上咱们再聊,快起床刷牙洗脸吃饭。”

    常云梦回答了一声就放了电话,然后迅速穿衣服刷牙洗脸,仓仓促促吃了点儿早餐,正好车子来到门前。常云梦坐上去,车子调头出门穿越市区,上了高速公路直奔浚县。浚县城伾浮路口,赵燕淇几个早在那里等着。停好了车子,淇河卫地七子商定先登大伾山,于是沿着伾浮路向东走去。常云梦说:“前几天我见到了秋雨,他说伾浮路上要建牌坊,正在征集牌坊上的楹联。秋雨异想天开,在那里苦思冥想,试着写什么楹联,真是笑死人了。我对他说,他要是能写出楹联,我就把常字勾了,改姓更名。”

    “别门缝里看人好不好,你个常云梦只会天天做梦,还笑话别人,说不定秋雨还真能写出来几对楹联,重在参与,这也是爱家乡的实际行动。浚县伾浮路上修建的九坊联珠石牌坊,其中这五座牌坊需刻十幅楹联。”赵燕淇说着看了一眼常云梦。

    “你怎么知道他能写成楹联?他那个水平能写出啥好楹联,还是咱们几个来写吧。”常云梦笑着说。

    我来给圣旨坊说上一联,圣旨坊是在祀奉城隍,浚县的城隍是州城隍还是县城隍?黎阳古城曾作过浚州。”周颂鹤笑着给圣旨坊说了一幅楹联:

    纲纪严明,奸邪小人穿坊自寒胆;浩然正气,坦荡君子过门无愧心。

    “看看咱们几个谁从圣旨坊下经过心惊胆战。千秋盛会说的是古庙会,属于民俗文化,被海外称为中国民间的狂欢节。”赵燕淇笑着给千秋盛会坊说了一联:

    岁岁迎新,古城朝山盛会狂欢笑;年年辞旧,香客拜庙云集祷告声。

    “黎公遗风说的是端木子贡,孔子七十二贤徒、先贤使哲之一,曾任鲁、卫两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儒商鼻祖,守孔墓六年,堪称尊师楷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春秋末期卫国人即浚县人,生于公元前520年。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其为黎侯,宋大中符二年加封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端木子。”付伾岚给黎公遗风坊说了一联:

    孔圣门徒,栋梁奇才十哲端木子;儒商始祖,瑚琏贵器先贤浚黎公。

    “大河禹跡说的是大禹治水。当尧之时,洪水横流,大禹曾在浚县大伾山治水,留有遗迹。”马飞燕给大河禹跡坊说了一联:

    浚地观光,忆起万年大河横流患;伾浮漫步,追思千古神禹治水恩。

    “平原奇峰指的是浚县大伾山,大伾山孤峰突起,当年黄河经大伾山东麓流过,山势绮丽,松柏苍翠,岚影飘渺,古刹掩隐,景色宜人,文物古迹荟萃,摩崖题记遍布,被誉为豫北平原第一胜迹。”王碧霞给平原奇峰坊说了一联:

    坤仪崛起,巉崖叠翠烟岚绕圣顶;黎浚云霄,佛道仙山紫气遮峰头。

    几个人说着已经买了门票,进到大门里面。魏淇滨说:“我没有坊可写了,只好给你们背诵一首明代陈大宾的《同杨侍御毅三月夜登大伾山》。陈大宾,字敬夫,明代湖北江陵人,嘉靖进士,官至工部侍郎。此诗作于明嘉靖三十八年。”魏淇滨背诵:

    怪石穹窿夏木阴,移觞倚月共披襟。喜随骢马登云峤,疑上丹丘靖幻心。望近凤山红日晓,坐余龙洞白云深。淇源秋水萦如练,仰圣高歌绿竹吟。

    “我也没坊可写了,我就说说大伾山。此山西侧有浮丘山,县城与两山紧依相连,十里城池半入山,具有城市山林特色。大伾山西麓为道教文化,东麓为佛教文化,山顶有神学和儒学文化。山上有三别四壶。三别是指大伾山上的三个别墅:紫泉别墅、瀛州别墅和古守臣别墅,分别位于太极宫北、吕祖祠南和龙洞之南。四壶是指大伾山上的四处壶天仙境:蓬壶仙境、方壶仙境、瀛壶仙境和小壶仙境,分别位于山门前后、壶天道院、吕祖祠左侧和圆门至太极宫。”常云梦说。

    淇河卫地七子自大伾山西麓登山,说这话来到山门,山门上写:青坛紫府。周颂鹤说:“相传东汉初年,刘秀镇压河北王郎军,还师路经此山,在此山上筑青坛祭告天地,并赐此山叫青坛山。紫府的意思是说这里是神仙所居之处。咱们来看山门背后的楹联。”山门背面楹联写道:

    黄河东去,卫水南来,两派分流,昏垫千秋存禹迹;嵩岳西横,太行北矗,三峰遥歭,登临四顾豁吟眸。

    邯郸道上,黄河楼头,一剑西风留幻迹;卫水桥边,浮丘林表,三山海路在尘寰。

    “古时候黄河自浚县大伾山东侧山脚下北去,然后折转流向东北。卫河自淇门流入浚地,汇合淇水偏东北而来,从浮丘山西侧山脚下流过时,已是南北方向。浚县城襟山带河,位居伾、浮两山之间,西依卫水,东依黄河。大禹治水至于大伾,留有禹迹,大禹锁蛟石、栓船橛仍在。虽然千古岁月已经被淹没于滚滚的历史风尘之中,但禹迹并没有被淹没,大禹黎阳治水的丰功伟绩一直被民间传颂着。巍巍中岳嵩山位于大伾山的西南,茫茫太行群山就在大伾山的西北,嵩岳、太行、大伾三座山峰遥相对峙,高空鸟瞰定是风光无限。豁吟眸是在说视野广阔,目睹成吟,古人登上浚县大伾山,高瞻四顾远望,看到了嵩岳、太行、大伾三座山峰遥相对峙的雄伟气势,看到了如梦如幻的自然风光,一定是心胸大快,顿生赋诗吟诵之豪情。”常云梦看着第一幅楹联说。

    “邯郸道上说的是唐开元七年,卢生郁郁不得志,骑着青驹进长安赶考,结果功名不就,垂头丧气,回程途经在邯郸做了一场黄粱美梦。黄鹤楼位于武汉,面对鹦鹉洲,与岳阳楼、滕王阁、蓬莱阁合称中国四大名楼。登上黄鹤楼头,辽阔神州的锦绣山河尽收眼底。唐代诗人崔颢有一首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剑西风说是八仙之一、全真道祖师吕洞宾悟道的事情。道家的传承人、武当山道教的创始人、一代宗师张三丰张真人,当年也在大伾山悟道,题有东皋舒啸,大伾山上存留有张三丰啸台遗址,就是一剑西风在大伾山上留下的幻迹。上联是在说悟道之事,不仅提到了吕洞宾,还提到了乘黄鹤而去,崔颢的诗名扬天下之后,骚客文人就把鹤与道家联系起来,人死了不叫死,那是驾鹤西去,成仙得道了。”赵燕淇看着第二幅楹联说。

    “卫水桥边说的是浚县八景之一的卫水燕语,是当年浚县城外卫河上的一道风景线。林表就是林梢、林外。谢朓《休沐重还丹阳道中》诗句:‘云端楚山见,林表吴岫微。’周邦彦《浣溪沙》词句:‘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浮丘林表可能说的是浚县八景之一的岁寒双秀。三山海路说的是海中的三仙岛之路,这里指的应该是通往卫水桥边、浮丘林表之路,而不应该是通往邯郸道上。三仙岛之路其实就在浚县的凡间,浚县犹如天上人间。下联是在说寻仙之事,是在写凡尘中通往仙界的道路。”付伾岚看着第二幅楹联说。

    说着笑着,不觉就到了歇歇亭。歇歇亭的石柱上刻有一幅楹联:

    到此依依莫不远怀神禹,请君歇歇且看对面太行。

    大家扭过身来面对着西面的太行群山,欣赏着仙境一般的故乡山河,缅怀起古往今来先人们的创业艰难。常云梦看着对联对大家说:“咱们就在这里歇歇。《孟子·滕文公》中说:‘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大禹的功业千秋万代,后人无不敬若神灵。”

    “游人登山半道,来到大伾山途中的歇歇亭,驻足眼望山河仙境,无不追思大禹曾治水大伾山下的情景。大禹为了治水八年在外,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口都没有回家,为了黎民百姓而忘我奉献的精神,后世子孙如何能够忘记!古往今来,先辈们创业何其艰难!”马飞燕说。

    “歇歇亭位于大伾山西麓的山半腰,游人追思着神禹,不自觉地回过头来,抬头远看,对面正是连绵起伏的太行群峰,雾岚之中的太行群峰与大伾之间,有一条蜿蜒东来的河流,那就是千古淇河,淇河与卫河在淇门汇合后,一路北上,绘成了淇河卫地一幅美丽的长卷。”王碧霞接话。

    休息过后沿着盘山路继续攀登,一座石坊就在面前,石坊上有四个大字:寥廓峥嵘。还有衣服楹联:

    手拍浮丘吸日月,肩随玉女跨云霞。

    寥廓峥嵘石坊东面山势悬崖峭壁,怪石嶙峋,远处是落虹桥和掩隐在蔽日翠荫中的吕祖祠,真可谓气象寥廓,山势峥嵘。站在石坊下面向西看,浮丘山与大伾山对峙,近在咫尺。常云梦望着西面浮丘山上的碧霞宫说:“如果是夕阳西夏的时候,夕阳就像挂在浮丘山端碧霞宫楼头,游人举手便可探到一轮红日。玉女倩影是浚县八景之一,夕阳红霞满天的时候,玉女倩影就会出现,游人们便可以跨着落虹桥上的云霞去追随玉女。可惜由于黄河冲积和大风千年携带的尘沙使地面升高,紫金山、凤凰山都已淹没于地面之下,玉女倩影的景观早已不见,只留下脱裙石,也就是仙女放衣服的遗址。这副楹联恰似一幅夏季夕阳晚照大伾山时的美丽画卷,如果加进飞天的神话传说,更是美奂绝伦。之所以说是夏季,是因为只有夏季太阳接近北回归线时,才能站在寥廓峥嵘石坊看到夕阳挂在碧霞宫楼头,其它时间夕阳总是处在碧霞宫的南边,也就就看不到这一景象了。”

    走过落虹桥,进入吕祖祠院内。吕祖就是传说中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名岩,号纯阳,64岁时才算进士及第,后浪迹江湖,入山学道。吕祖祠建于清康熙十五年,祠院坐东向西,依托山崖建筑,形势险峻,布局周密适当。

第三十八回 道家圣地蓬莱仙境 吕祖西麓紫府丹丘

2011-11-28 23:55:45

    吕祖祠建筑有山门三间,内塑两尊镇山门神;南北两廊各四间,塑有六丁、六甲十二个神像与四值符;拜殿五间,殿门面向西北,因西北为八卦乾位,故拜殿名叫乾元殿,殿内供有吕祖像。乾元殿院内古柏参天,碑碣林立,风貌古秀,气氛清幽,正中有八角莲池,池上建有云封亭,亭子四角攒角,玲珑秀丽,真可谓“闲叟对弈,不知金乌西坠;游人聊天,竟忘白驹过隙”。如果游人至此能坐下来黑白对弈,一定会思接千载,遐想万里,对弈之人虽是萍水相逢,但也能结下道家的云水之缘。几个人开始观看云封亭出的楹联:

    飞行碧落剑三尺,醉听琼台箫数声。

    邯郸一枕,事事严■波夜月;浮丘三异,人人威诵吏中仙。

    白鹤飞来天外影,丹丘宛在水中央。

    唐进士,清父母,同有仙风道骨;大伾山,卫水河,何殊海市蜃楼。

    邯郸一枕收海市,岳楼三醉下飙车。

    洞取数峰朝夕色,亭留万里水云缘。

    “飞行碧落剑三尺,醉听琼台箫数声。碧落说的就是天空,上联说的应该是成仙得道的张真人,张真人当年曾在此地修行,他飞行在万里长空,背插三尺宝剑。看到剑三尺,游人估计会联想到姑苏虎丘山中的干将莫邪,那里当年的试剑石仍在,也许会联想到范蠡携西施太湖泛舟远去的身影。天台琼台位于浙江天台山,灵溪百丈坑有瀑如龙,下注成潭,潭水晶莹如黛,名龙潭。潭旁一峰拔地而起,迥然卓立,即为琼台峰。峰上有石形似椅,传说铁拐李每逢中秋节之夜,来此坐椅赏明月,故名仙人座。琼台前两峰对峙,顶部平坦,颇似皇宫前两侧的楼阁,故称双阙。在明月当空的夜晚,坐在石椅上望月下群山,恍入仙境梦乡。大伾山与浮丘山两峰对峙,与天台琼台景色相似。下联写的是悟道也是在感悟人生,醉饮在像是琼台的云封亭下,对着一轮明月,听着远方传来的缕缕箫声,道家觉得自己就在仙界天上,游人至此也会觉得身处人间仙界,不由得就会感叹起来人生。”常云梦侃侃而谈。

    “邯郸一枕,事事严■波夜月。人生就像卢生在邯郸做的一场黄粱美梦,凡尘之中发生的一切事物就像是大伾山上如水的月光,幻化无穷,使人难以琢磨。其中看不到的那个字,我认为是个‘如’字,如是阳平,对应着下联中的‘诵’字,诵是去声。‘严’按照古人习惯应是‘俨’字。浮丘三异,人人威诵吏中仙。浮丘三异可能说的是浮丘山上碧霞宫中的三位灵异圣母。吏中仙说的是刘德新,刘德新是清康熙年间在浚县任职的县令。刘德新自京城到浚县上任,途径邯郸,客店中巧遇一道人,道人给他讲经论道,二人谈的很是投机,刘德新萌发了学道的念头。上任后,刘德新一天早上起床梳洗,忽然从洗脸的水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头上竟然长出一颗小柳树。自此刘德新认定自己就是柳仙的化身,柳仙是吕祖的弟子,于是刘德新就以为自己的师傅是吕洞宾。刘德新随即向空而拜,并唤来县里知事,令其赶快筹工备料,自己也大捐俸禄,决心建造吕祖祠。道家有言:神仙居高楼。于是,刘德新又在方壶天建起了餐霞阁,希望能在高楼之上见到师傅吕祖。令刘德新遗憾的是,直到自己调离浚县,至止魂归离恨,驾鹤西归,也不曾见到梦寐一面的师傅。下联是说,虽然人生如梦,但在浚县境内,人人都敬仰浮丘山上的三仙奶奶,人人也都为刘德新歌功颂德。”周颂鹤看着第二幅楹联说。

    “白鹤飞来天外影,丹丘宛在水中央。据说在清代康熙年间,白鹤飞到过大伾山上,如今山上的来鹤亭仍在。淇河卫地对仙鹤有着特殊的感情,鹤壁名字的由来就是因鹤常舞于太行山崖下的淇河岸边,从而有了南山崖上的鹤影山壁,简称为鹤壁。公元前669年,卫国第18代国君卫懿公养鹤成了嗜癖,他为鹤建造豪华的窝笼,到各地请名师为鹤作精食细料,请名医为鹤治病防疫,招来宫女伺仆为鹤梳毛理羽,饭餐有鹤作伴,出门有鹤紧随,朝有鹤作伴,下殿有鹤欢迎,每只鹤都有雅号,诸如仙马、神乘、玉女、银童、黑龙、丹凤、大元帅、二将军等。卫懿公要求所有的鹤都要学会高唱、清鸣、群舞、独跳,鹤死后有棺有椁举行隆重鹤葬,他把将军们的战车让鹤坐,把士兵们的战马让鹤骑,把练兵场当训鹤场,把军需粮当鹤饲料。卫懿公常登大伾山玩耍,常闲游于淇奥,卫懿公的好鹤使得群臣义愤填膺,举国怨声贯耳,终致好鹤失国。如今新建的盘石头水库被命名为仙鹤湖,新的时代淇河卫地对鹤赋予了新的情感,再不会出现好鹤失国那样的事情。”赵燕淇看着第三幅楹联感慨颇多。

    “仙鹤自天外飞来,盘旋在大伾山的上空,仙鹤在俯瞰浚县的山山水水,在俯瞰淇河卫地,昔日的浚县已是旧貌换新颜,仙鹤就像鹤壁市的化身,她正在向着蓝天、向着美好的未来起飞。丹丘指的是大伾山。宛在水中央取自《诗经·秦风·蒹葭》诗句:‘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将大伾山比喻成了海上的蓬莱三山仙岛。当年的大伾山东边被黄河环抱,西边又有卫水南来,高空鸟瞰,真的就是宛在水中央。”常云梦接话。

    “唐进士,清父母,同有仙风道骨;大伾山,卫水河,何殊海市蜃楼。唐进士说的是吕洞宾,他自幼好读,淹博百家,但三举进士不第。武则天天授二年,四十六岁的他又去长安应考,在酒店遇见钟离权,钟离权让他做了一个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封妻荫子的美梦,醒后方知功名利禄均为梦幻,遂大彻大悟,拜钟离权为师,赴终南山中修道。其后遍游山水,传道度人,53岁归宗庐山,64岁上朝元始、玉皇,据说还中了唐朝的进士。清父母说的是清代浚县知县刘德新,当时称知县为父母官。清康熙八年,刘德新始任浚县知县,到康熙十一年调淇县任知县,康熙十四年底又调回浚县继续任知县,前后任浚县知县八年,康熙十八年升任浙江金华府同知,后又任江西吉安府知府、浙江温州府知府及陕西直隶兴安府知府。刘德新对道家可谓虔诚,浚县山上有他的身影。整个对联是说,吕洞宾、刘德新都是修仙问道之人,都有仙风道骨。浚县境内的大伾山、卫水河与海市蜃楼别无二样,都是风光无限。”付伾岚看着第三幅楹联讲解。

    “邯郸一枕收海市,岳楼三醉下飙车。海市说的是海上出现的蜃景,飘渺不定,瞬间即逝。这里是在比喻富贵,富贵皆是虚幻,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道家追求的不是富贵,而是得道成仙。上联是说,人生富贵犹如一场烟云,好似邯郸卢生那场黄粱美梦,转眼也就无影无踪了。岳楼三醉说的是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的故事。岳阳楼侧有三醉亭,亭子因吕洞宾三醉岳阳楼而得名。吕洞宾曾有一首七绝:‘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飙车是说插有旌旗疾驰的古代战车。这里是在比喻人生的奋争奔波。下联是说,人生路途漫漫,为名利奋斗不止,到头来也无非是一场虚幻。”马飞燕解释第五幅楹联。

    “这幅对联充满了人生的消极思想,这是道家无为思想的体现。我对这一联说上几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看破看透乃人生一大境界,大彻大悟人情世故,是对人生的高深领悟。用灰色心态看透人生,可根绝私欲膨胀;用激情理想对待生活,可战胜人生旅途中任何艰难困苦。人生应持平常心态,知足常乐,但不能忘记努力奋斗,逢时争取。”常云梦接话说。

    “洞取数峰朝夕色,亭留万里水云缘。洞说的是大伾山上的吕祖洞,一会儿就能看到,建于清康熙四年,该洞依崖筑楼一间,坐东向西,小巧玲珑。楼前是悬崖,北墙上开一脚门,楼内后墙连着岩石雕有吕祖卧姿身躯,俗称睡爷爷,形象逼真。睡爷爷身旁有题记:‘卧游天地间’和‘观澜处’。据说摸一摸睡爷爷可强身健体,百病不生。数峰说的浚县境内的数座山峰。当年的浚县境内,有山、有水、有丘陵、有沙丘、有平原,童山、善化、白祀、浮丘、大坯、紫金、凤凰等山群峰棋布。朝霞映照黎阳大伾,雾岚紫气东来;夕阳童山晚照,会出现碑影与太阳在同一侧的自然奇观。”王碧霞议论了第六幅楹联。

    吕祖祠院内乾元殿紧依山崖,殿内崖壁开凿有吕祖洞,洞高2米,宽3米,深5米,券形顶。吕祖洞顶刻有南斗、北斗两座星宿,象征吕祖身居九天。洞口两侧拜厦下的梅花石柱上镌有许多赞诗、对联,奇文妙句令人触目动魄。淇河卫地七子在细看吕祖洞口两侧拜厦下楹联。

    第一幅:蓬莱三岛客,终南二洞仙。

    “蓬莱说的是一仙境,所谓人间有仙境,得道在蓬莱。蓬莱三岛说的是蓬壶、方壶、瀛壶三个仙岛,传说位于东海之上。大伾山上也有三别四壶。终南说的是终南山,位于陕西省。二洞说的是重阳洞和纯阳洞,是吕洞宾修仙之处。这副对联借用蓬莱三仙岛、终南山上的二洞比喻大伾山上的吕祖洞,在说此洞也是修仙练道的绝妙去处。”周颂鹤解说。

    第二幅:觉世结三花,梦籍黄粱飞紫府;同天合六气,云随白鹤下丹丘。

    “仙有八宝,似乎是藤、伞、肠、锣、花、冠、鱼、盖。佛有三藏,就是经、律、论藏。道有三花,三花是道家术语,也作三神,就是意神、志神、念神,是道士修炼方术中的依据。紫府是道教称仙人所居之地。据说秦汉时海中有三岛,有十洲位列其中,上岛三洲为蓬莱、方丈、瀛洲;中岛三洲为美蓉、阆苑、瑶池;下岛三洲为赤城、玄关、桃源。三岛九洲鼎峙洪蒙之中,三岛之间有紫府州,为东华紫府少阳帝君别理统传灵官职位,较量群仙功行,自地仙而至神仙,神仙而至天仙,天仙而转真圣,入虚无洞天的地方。六气是指道家养生术中所谓吸食的阴、阳、风、雨、晦、明精华之气。这副对联写道家修炼的心境、意境和憧憬。修道之人在尘世间有缘结识道家三花法宝,犹如黄粱美梦成真,身飞道家圣地的蓬莱紫府,从而获得了道家真传。这是在说吕洞宾得道成仙。修道与天地合二为一,从而吸食到了道家所说的天地之六气,于是身轻似蓝天白云,可以像仙鹤那样飞下大伾山。道家对未来的遐想真是丰富,说的像童话一般,怪不得人人都想修道成仙,就连刘德新作为浚县的父母官也会对修道走火入魔。”常云梦解说。

    第三幅:三诗缔道念,十试炼真心。

    “三诗说的是钟离权题长安酒肆壁三绝句。”赵燕淇开始吟诵:

    坐卧常携酒一壶,不教双眼识皇都。乾坤许大无名姓,疏散人中一丈夫。

    得道高僧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自言住处连沧海,别是蓬莱第一峰。

    莫厌追欢笑语频,寻思离乱好伤神。闲来屈指从头数,得见清平有几人。

    “十试说的是《东游记》中钟离权十试考验吕洞宾的事情。吕洞宾经受得住了钟离权的十次考验,以后得道。十试吕洞宾功德善行,钟离权传授给吕洞宾点铁成金成银的黄白之术,要吕洞宾用它救济世人,利益众生,待三千功德完满,八百善行圆备,再来度吕洞宾成仙。吕洞宾问:‘用黄白之术做成的黄金、白银,以后还会有变异么?’钟离权回答:‘三千年后,仍要还复本质。’吕洞宾说:‘这样说来,此物会贻误三千年后的人,我可不愿学此术。’钟离权笑着说:‘就凭你这善心,三千、八百都已在里边了。’于是钟离权收吕洞宾为徒,吕洞宾经师父指点,勤勉修行,终于得道成仙。”赵燕淇解说。

    第四幅:传授钟离秘诀,降龙伏虎,夺造化于掌握,鼎中练就长生药;接续老子真■,取坎填离,认本来之面目,炉中养成不坏身。

    “吕洞宾拜钟离权为师学道,所以就有了传授钟离秘诀。最后吕洞宾成为八仙之一,其法术可降龙伏虎,可以将天地掌控于自己的帷幄之中,并且还练成了道家的灵丹妙药。看不到的这个字应是‘经’字,这里是在歌颂吕洞宾继往开来,传承了道家鼻祖李耳的《道德经》。这副对联是说吕洞宾拜师学道,修道成仙,其能力可降龙伏虎,天地万物造化都跑不出他的手掌心,道家的丹炉之中练出了长生不老神药。吕洞宾继承了道家鼻祖老子的衣钵,能够化腐朽为神奇,能够起死回生,原本的凡尘俗人,现在已被道家这个大熔炉练成了不死之身,成了真正的神仙。”魏淇滨解说。

    第五幅:六鳌头上稳棲身,寿天地,光日月,莅丹丘以领群山,贝阙银宫,卧拥楼台十二;支鹤背■斜跨足,朝扶桑,夕昆仑,持绛节以朝上帝,云旌霞盖,飞游世界三千。

    “传说鳌有六足,所以称为六鳌。唐、宋时帝王陛阶下刻有巨鳌,翰林学士等官员承旨,见帝王时立于陛阶下,因而称翰林为六鳌头上。得到成仙的吕洞宾64岁时上朝元始、玉皇,当然也是六鳌头上,功成名就的他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寿命可以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再次莅临大伾山时,完全可以号令天下群山。楼台十二就是十二楼台,十二楼指的是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居处。《史记·封禅书》中说:方士有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於执期,命曰迎年’。支鹤可能是道家所说的仙鹤,看不到这个字似乎是个‘肩’字。道人骑在仙鹤的背上,早起朝着扶桑的东方,晚上对着昆仑的西方。说的是乘着仙鹤朝东晚西,东来西归。扶桑是传说中东海之外的神木,在日出的地方。绛节是古代使者持作凭证的红色符节,也是传说中上帝或仙君的一种仪仗。西汉苏武就曾北海牧羊持节云中。天汉元年,苏武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苏武迁到贝加尔湖北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方获释回汉。苏武作为忠于祖国和民族的杰出外交家,其精神与气节已享誉海内外。世界三千与楼台十二都是颠倒了语序,也就是三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也即大千世界,因为三个千连乘,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这是佛教的宇宙观。《大智度论》中说:‘百亿须弥山,百亿日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十方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为一佛世界,是中更无余佛,实一释迦牟尼佛。’这幅对联是说,吕洞宾位居道家的六鳌之首,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吕洞宾驾临大伾山号令天下仙山,他所睡卧的吕祖洞贝壳装饰,发射着银辉。别看吕祖睡卧在洞中,他照样可以拥有仙人居住的十二楼台。吕洞宾驾着仙鹤西去东归,持着绛节朝见元始、玉皇,天上仙界旌旗蔽日,云霞满天。吕洞宾在天上遨游了大千世界。”付伾岚侃侃而谈。

第三十九回 河图洛书伏羲八卦 群玉山头众妙之门

2011-11-30 13:45:18

吕祖祠右侧是主持祠院道人们的居所,名叫壶天道院,又叫方壶天。道家有言:神仙居高楼。于是,刘德新又在方壶天建起了餐霞阁,希望能在高楼之上见到师傅吕祖。餐霞阁上有对联:金鼎消红日,丹日老紫芝。阁高足有10米以上,巍然屹立。曾有昔日诗人赞餐霞阁:

高阁平看万岭低,星辰咫尺手堪掬。餐罢紫霞铺云睡,夜听淮南天上鸡。

说起餐霞阁,常云梦与同学议论起刘德新。刘德新为了早晚礼拜吕祖,建起此阁,并从县衙搬到阁上居住,经常在阁上处理政务。走到餐霞阁,王碧霞吟诵:

刘公何痴痴,以身许道家。早谒吕祖祠,晚宿阁餐霞。只要能成仙,何惜七品纱。留有古迹在,今朝可开发?

吕祖祠左侧是霞隐山庄,原来叫做赢州别墅,又叫赢壶天,石坊横额题“到此清心”,背面题“引人入胜”。并有对联:

浮丘路接丹丘路,卫水源通弱水源。

瘦黄穿石窍,古蔓绕松身。

岩前炼石云为质,栏外流泉月有声。

“浚县的发展有目共睹,浚县万亩方田里的玉米高产闻名国内外,程相文的名字堪与袁隆平齐名。如今的浮丘与大伾之间修成了伾浮大道,车辆可以往来穿梭,直达碧霞宫门前。真可谓现代化的‘浮丘路接丹丘路’。‘弱水’是古时候的水名。由于水道水浅或当地人不习惯造船而不通舟楫,只用皮筏济渡,古人往往认为是水弱不能载舟,因此称为弱水。称为弱水的地方很多,泛指险而遥远的河流,常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意思是对爱情专一。”常云梦又在讲解楹联。

“浮丘路接丹丘路,就是伾浮路。远古时期,从太行山流出的小清河、屯氏河、白沟、济渠、淇河、漳河等大小河流,应该是直接汇入大河的,由于大河频繁改道,这些河流便汇聚到周朝时候的卫国境内,形成了卫水。卫水起始被称为清水河,隋唐时期改称永济渠,宋代又称御河。明代有人认为,御河流经的地方多在春秋时的卫国,所以改称御河为卫河,卫河就这样问世了。卫河源头一支自辉县市苏门山麓流出,一支自博爱县的皂角树村流出,两支流在新乡县合河村西汇合,经河南省新乡,在新乡汇聚几个小支流后过卫辉、浚县,在浚县南端新镇坊头村接纳淇河之水,然后经滑县县城道口,再过浚县浮丘山西麓向北流去。对联中所说的弱水源与陕西北部洛水上游的那支弱水靠近。公元608年,隋炀帝杨广发动数百万民工开挖大运河,拓宽开深山阳渎,又开通永济渠,连接洛河、黄河、汴河、泗水达于淮河。当年西线的大运河的确是‘卫水源通弱水源’。” 常云梦接话说。

“瘦黄是一种野生植物,又叫瘦果。古蔓是一种蔓生植物。该联与曹丕所写的《黎阳作》很是接近,估计是自曹丕的诗句演变出来的。曹丕诗句:‘奉辞讨罪遐征,晨过黎山巉峥。东济黄河金营,北观故宅顿倾。中有高楼亭亭,荆棘绕蕃丛生。南望果园青青,霜露惨凄宵零,被桑梓兮伤情。’”赵燕淇在说第二幅楹联。

 “道家在霞隐山庄炼丹,火光熊熊,烟云缭绕。说起栏外就会想起《红楼梦》第十五回‘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铁栏寺可能是取自宋代范大成的《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诗句:‘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而土馒头应是取自浚县诗僧王梵志著名的《城外土馒头》:‘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铁栏寺、土馒头也就成了古人对坟墓的戏称。至于道家的栏外,就要凭着咱们大家去细细品味理解了。就在大伾山瀛州别墅道家炼丹的范围之外,一汪泉水清流,尤似如水的月光,月光原本是无声的,但流泉月却是有声音的,栏外流泉月的声音在炼丹的道家听来好像就是天籁之音。”付伾岚在说第三幅楹联。

循着霞隐山庄门楼望去,对面是陡崖数丈,崖壁布满题记,有“千仞岗”、“山河一望”、“瞻彼淇澳”、“壁立千仞”、“群玉山头”等等,具有一定的书法价值。淇河卫地七子再向前走,到了八卦洛书图和斗姆宫,遗憾的是建筑荡然无存,内中无从查考。据说内中八卦洛书图绘制精细,斗姆宫中还塑有七猪拉辇,十分生动有趣。斗姆是道教所信奉的女神,名叫紫光夫人,法身为三目四头,左右各有四臂。常云梦吟诵了一句:

邯郸一枕平时梦想丘丹顶,海市蜃楼今日回首是也非。

淇河卫地七子走过关帝庙,跨过云渡桥,前面还有来鹤亭,向上看是峭壁,向下看是柏涛,石经宽仅容人,沿着石经来到一个宽有两米的月亮门前,月亮门上题“纯阳洞天”。据说这里是吕纯阳居住的地方,此处当是大伾山最佳景点,这里也是观看浚县八景之一的伾山晓月之处。

穿过纯阳洞天,是蜿蜒的石梯,石梯一侧是断崖,一侧是峭壁。七人攀葛扶栏,拾阶而上,直至山顶。山顶建有太极宫,也就是常说的八卦楼,建于清康熙十六年,即公元1677年。八卦楼外形呈八棱柱体,楼高33米,顶尖装有一个宝瓶,八角各吊一风铎,风吹铃动,叮当有声。站在八卦楼下,觉得楼气势挺拔,凌空欲飞,不愧为大伾山的标志。

淇河卫地七子就在八卦楼下议论起来八卦。常云梦说:“传说伏羲氏时期有龙马自大河中出现,背负河图,伏羲氏据河图画出八卦。所谓的河图,估计是写有甲骨文的龟骨,年久日深自河底漂浮到水面之上。由于某种原因,甲骨文在那个年代之前断代,也许是一次大的自然灾难使得先人失去了前面的记忆,当然不会是恐龙灭绝时期那样大的外星撞击。伏羲氏看到带有甲骨文的龙马自大河中出现时,自己不认得,于是就杜撰了个河图的名字,从此给河图罩上了很神秘的面纱,令后世之人想入非非,搞得高深莫测,似乎真的成了天书。”

“八卦是古代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乾代表天,在西北;坎代表水,在正北;艮代表山,在东北;震代表雷,在正东;巽代表风,在东南;离代表火,在正南;坤代表地,在西南;兑代表泽,在正西。除了河图,还有洛书,传说夏禹时期有神龟自洛水中出现,背负洛书,大禹据洛书制成九类大法,以治天下。后世树碑以龟背负,皆有神龟背书的含义。”周颂鹤接话。

“除了河图,还有洛书,传说夏禹时期有神龟自洛水中出现,背负洛书,大禹据洛书制成九类大法,以治天下。洛书更有可能是带有甲骨文的骨片自洛水中漂浮出来,所以更应该探求甲骨文时期至八卦演绎时期,看看到底地球上发生了什么大的自然灾难,以至于使人们忘记了甲骨文,以至于使甲骨文历史断代。后世树碑以龟背负,皆有神龟背书的含义。”魏淇滨接着说。

“八卦其实是阿拉伯数字出现以前的中国古代数字符号,当人们还不认识的时候感到很是神秘。八卦用‘—’代表阳,用‘––’代表阴,类似现代的二进制。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就是现代中学数学里的排列组合,数学中吸纳了这一思维方式。类似现代的解析几何,微分几何拓展创新了对空间的抽象思维模式,从而有了质的飞跃。如果用“1”代表“—”,用“0” 代表“––”,正好是一组连续的二进制数字,化成十进制就是0、1、2、3、4、5、6、7。如果我们用今天的电算技术,采用八进制,将会演化出比八卦丰富不知多少倍的大千世界!”常云梦说。

八卦楼的楼门开向乾方,券形门额上阴刻着:“众妙之门”。常云梦看着说:“‘众妙之门’取自老子所著的《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门额是在说,道是不可以言传的,只能意会。无起自于天地浑沌未开之初,有自宇宙万物产生而始。修道之人要从无中去领悟道的奥妙,从有中去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原始同宗,无中生有,有中生无,有无相互转化变换无穷,只是名称不同而已,都可以称为玄妙。凡尘众生很难悟透其中的玄妙与深奥,真可谓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八卦楼下的这个众妙之门,就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是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之门,也是洞悉凡尘一切奥妙变化之门,入得此门便可以与道家结缘,如果善加修行,必能得道成仙。”

说着话七个人进得楼内,见楼内分三层,上层供三清列真,三清列真又称三洞教主,被道教奉为最高神,他们是:居于清微天玉清境的元始天尊,居于禹余天上清境的灵宝天尊,居于大赤天太清境的道德天尊,也就是太上老君。中层供文昌,就是文昌帝君,是文曲星与梓潼神的合称,被道教奉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下层供吕祖。登楼远遥,一览无余,令人心旷神怡。常云梦吟诵:

群山伏地起,青云拂面游。卫水映金带,大河变平畴。村镇披晚霞,夕阳照铁牛。欲穷黎阳景,更上一层楼。

“据说八卦楼东边应该有个万仙阁,有七八米高,分两层,上层塑有九千多个神像,下层是卢生卧游处。秦始皇时受命入海求取灵丹秒药的人就是卢生,求药空归,怕获罪而逃遁。万仙阁南边有禹王庙,原址应在山东南麓,明万里年间所建,清康熙十八年,即公元1679年,知县刘德新迁址新建,坐北向南,有大殿三间,内塑禹王像。”魏淇滨指着东面说。

“传说当年大伾山一带洪水泛滥,百姓不仅无地可种,就连居住的地方也被洪水淹没,大禹把自己乘坐的船只拴在大伾山东南麓,率领百姓修堤挖河。一条大蛟在洪水中兴风作浪,大禹与大蛟战了三天三夜,终将大蛟捕获,并将其锁在大伾山东崖之上。”常云梦诱因送了一首:

大伾山上望平川,自是黄河古道湾。三过家门传后世,四千岁月享香烟。九州大地刊神鼎,四海泽国化沃原。帝禹魂归灵气在,丰功犹载尚书篇。

“禹王庙为阳明书院故址,阳明书院建于明代后期,前身本是明嘉靖三十九年,即公元1560年所建的东山书院。阳明就是王守仁,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字伯安,浙江人,弘治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弘治十二年,即公元1499年,王阳明送浚县名宦王越灵柩,曾在大伾山上讲学,后建书院以课诸生。王阳明的《大伾山赋》、《大伾山诗》犹存。”出了八卦楼,来到禹王庙,周颂鹤介绍说。

“去中军亭看看,中军亭就在禹王庙前,是隋末瓦岗军所建,当时用于练兵点将,瞭望敌情。瓦岗军徐懋功在黎阳驻军三年之久,至武德三年才调长安归附唐朝。亭子元朝时倾倒,仅存弥座亭基和柱基,公元1984年恢复为六角攒尖顶的形状。”魏淇滨说。

中军亭的南边是玉皇阁遗址,可惜被电视转播台占用。山顶高高的电视台铁塔,把个山顶夷出一大片平地,铁塔把大伾山重重地压在脚下,压得使人喘不过气来,感觉极不协调,使大伾山顿然失色,美丽的大伾山风光被铁塔破坏了。常云梦带着遗憾地说:“北京也建有电视塔,可是北京没有将塔建在高高的八达岭,也没有建在西山八大处,幽燕群峰,随处都是建塔的好地方,可北京没有那样做。上海浦东的东方明珠也很高的,站上去我就头晕,可明珠却是起于平地,也许是因为上海没有高山,如果有山,估计也不一定会建在山上的。武汉有亚洲桅杆,可桅杆却不是建在龟蛇二山之上,也不是建在黄鹤楼头,高高的桅杆却是建在平地之上。我登上过拉萨金殿的金顶,遥望蓝天、雪山、白云,却没见到红山上建有铁塔,所以我感觉那里很美,人与自然十分和谐。中原电视台的铁塔也应该建到邙山上去,那样铁塔会更高,电波会传播得更远,可是铁塔却是建在郑州北郊的平地上,去机场的高速路边也建起了一座高塔,也没有见在邙山。建议有能力的时候将大伾山上的铁塔拆除,恢复大伾山原貌,把铁塔也建在县城北开辟的大道与卫河交汇处,挖个大人工湖,植上树木花草,搞个综合设计规划,辟出一片园区,进行综合开发,使浚县再多出一个现代化的景区。”

当年朝顶进香的登山盘路,公元1985年修成了七盘一百六十级的登山道,称作百猴路,因路两边雕有形态各异的百只猴子。淇河卫地七子自玉皇阁南边顺着登山道拾阶而下,走过桥上桥,攀上紧百磴,到了天齐庙。天齐庙又称东岳庙,处在山半腰,坐北向南,有山门三间,东西两廊各五间,曾有宋代所建的正殿三间,四周回廊,绿色琉璃瓦房顶,可惜毁于公元1978年夏季大火,仅存雕花石柱两根,石柱上雕有滚龙飞云,艺术精细。

“天齐庙的主神是东岳大帝,为道教供奉的泰山神,宋真宗曾为其加封号为东岳天齐仁圣大帝,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为祭东岳大帝的日子。东岳大帝掌管人间生死,古人认为中国人死后则神灵归于泰岱,也就是归于东岳大帝领导了,后来逐渐才有了魂过灵河,直至丰都城中的说法。”常云梦说着领头进入山门。

山门内塑有黄明、周姬、吴谦、仑环四个镇山门神,院内有金代明昌五年,即公元1194年,及元代至顺四年,即公元1333年,记录两次重修碑文。两廊塑有十殿阎罗,此处当是道教沿用唐代末叶佛教发明,十殿阎罗就是十个主管地狱的阎王,他们分别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转轮王。常云梦开始背诵自己曾经写的《十殿阎罗》:

十殿阎罗分称王,地狱各司掌。一殿生死判善恶,孽镜台前恶男狂女罪桩桩。二殿剥衣加刑具,阳间伤人阴间偿。三殿专司忤逆教唆生是非,倒吊挖眼刮骨惩恶狼。四殿专惩无赖与奸商,受尽酷刑金山银海付魍魉。五殿怨怨就要报,掏心身首成蛇粮。六殿枉死怨天不孝人,铁锥烧舌锯声凄厉血流淌。七殿怒对盗诬诈财害命徒,颠倒碓磨油锅白骨魂也丧。八殿严惩虐待双亲畜类人,割头改脸永做猪狗刀下亡。九殿司掌阿鼻狱,阳世杀人地狱受刑心肝碎裂苦难当。十殿转轮分善恶,孟婆灌汤转生忘。

第四十回 观大佛回忆魂梦事 上浮丘解说遏云联

2011-11-30 13:46:33

淇河卫地七子站在齐王殿前,常云梦解说:“齐王殿当是佛道的混合产物,齐王殿东北方向是兴国寺,寺的全名是太平兴国寺,半山腰坐西向东,山崖上刻有许多唐、宋、元、明、清各代的题记,有大佛殿五间,为明代天启七年,即公元1627年重修,殿内原有雕工精细的木龛,殿前有地藏殿三间,同时也是山门。殿北有开凿于公元1914年的观音洞,券形顶,高2.5米,宽4米,内里原有三尊佛像和十八罗汉。这里当是佛教文化了,据说山雨欲来之时,洞内四壁会渗水,可作为晴雨表。洞前拜殿下有一碑,为明代天启七年所立的拜殿碑,洞外两侧山壁上有元代题记。”

“据说自公元1986年4月1日始,兴国寺成了浚县佛教活动的场所。可惜我已不在家乡工作,否则我也会常来坐禅,研读佛经典籍,参悟经藏、律藏和论藏,学习定学、戒学和慧学。去追寻自后汉永平十年,也就是公元67年引入中国的佛家文化。”周颂鹤像是很虔诚地说。

“你这可是搞迷信活动。”马飞燕笑着对周颂鹤说。

“真正的佛学可不是迷信,佛开初不是宗教,佛是教育,直属皇帝管辖,而儒家教育却是归丞相管辖。佛是一种教育、一种自然人与空间的关系研究,佛学研究人的心态,教人向善,启迪人的大智慧。”常云梦解释说。

 “周颂鹤是要学贾宝玉,想要遁入空门吧?”王碧霞笑着说。

 “非也!人类已经知道,环境污染关系人类生存。可是,心理的污染、精神污染,不知道要超过环境污染多少倍!心理的污染、精神污染才是人间动乱危机的根源!我们应该搞先进的文化,科学的文化,而不应该搞对国家、民族、社会、家庭、个人有害的、腐朽的、反动的鬼文化。我这俗人也只能是耐何天,伤怀日,也只好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了。”周颂鹤很认真地说。

“我们在大伾山西侧看的都是道家文化,自兴国寺之后,再看就是佛家文化了。大伾山西侧,为什么总没涉及到道家鼻祖老子李耳呢?这可是一大缺失!”常云梦说。

“谁叫李耳骑青牛跑到函谷关写《道德经》的?他应该来大伾山著书立说!如果当年李耳来大伾山,知县刘德新会建起一个更好的祠,会建起比餐霞阁更高的阁。他是刘德新,不是刘道德,自然你也就看不到道德的影迹。道无道,非常道,话无话,意会吧!”周颂鹤接话说。

说着笑着,七个人到了山东麓的天宁寺。赵燕淇介绍说:“元代以前又叫大伾山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即公元477-499年,具有悠久的历史。天宁寺早期为坐西向东,明代改为坐北向南,清道光二十八年,即1848年又被改为坐西向东,故天宁寺有东西、南北两条轴线。东西轴线上,有山门坐西向东,门额题有天宁寺,门两侧卧着石兽,门前有平台,台前有七十二级石阶,可惜如今无存。”

进入山门,内有藏经阁一座。常云梦边进阁边介绍说:“此阁建于明万历三年,即公元1575年,面阔五间,高有七八米,分两层,宏伟壮观。阁内原有藏经六千零五十三卷,公元1949年搬运至平原省省会新乡市,现存新乡市博物馆。阁内还有千手千眼观音,高4米,左右各六只手,咱们进去看看。你们看,观音最上层一双手托着日月;第二层那双手,左手持拐尺,右手我金印;第三层双手合掌胸前;第四层左手持弓,右手拈箭;第五层左手拿青杨枝,右手拿净水瓶;第六层双手下垂。”

穿过藏经阁,便是大佛楼。常云梦继续介绍说:“大佛楼是寺院东西轴线上的最后一座建筑。大佛楼已经无存,留有一尊大石雕,大石雕依崖坐着,身高当有24米,身穿五彩方格袈裟,善跏趺坐,两肩齐挺,脖颈较长,有三道肉领,头部螺发,面方颊圆,额间有白毫相。左手手心向下覆膝,右手手心向外曲肘前举,示无畏印。坐四周方墩,足踏仰莲,脚面平直,五指平齐。大佛唇紧闭,目平视,表情庄重,似乎仍在面东坐观着北去的滔滔黄河。浚县人都知道八丈佛爷七丈楼,因大石雕是坐在阁内的,且脚下是个大坑。”周颂鹤说。

“有人说大石雕开凿于后赵时期,依据是浚县明末知县张肯堂篡《浚县志》。上面记载:‘石勒佛图澄之言,鑱崖石为佛像,高寻丈,以镇黄河。拓跋魏覆以重阁。元末,毁于兵。’明嘉靖三十八年所立《大伾山天宁寺重修三殿碑记》载:‘畿南千里而遥,有山唯大伾,建寺其上,以天宁名。山有佛,千二百年余,其兴废几几。’后周显德六年所立《黎阳大伾山寺准敕不停废记碑》载:‘以兹山之足为佛足矣,以兹山之顶为佛顶焉。寺内有缺落碑铭,载相续年月,俨三十二相,亦四五百年。’”常云梦看着大石雕说。

“还有人说是开凿于北齐时期,依据是元朝著名学者、诗人、政治家,卫州路汲县人王恽所写《游东山记》句:‘其镌凿本末,以寺石麟考之,为高齐所造无疑’。石麟是大石雕所在的天宁寺门前所雕石兽,石兽雕刻似北齐风格。还有人说是开凿于唐代后期。依据是大石雕现有的体态形状和服饰特征。”魏淇滨补充。

“据说主流多从后赵观点。北齐观点以偏概全,仅凭寺院门口石兽断代,实为滑稽之谈,假若今日重修又雕石兽,后人是否也可凭其兽判定大石佛开凿于今日?唐代观点也很滑稽,如果今日再修给大石雕重披袈裟,难道说大石雕就是今日开凿?石勒与石虎是十六国时期后赵的两位主要皇帝,石勒与石虎来自塞外野蛮民族,落后低级的生活,残暴嗜杀的恶性,佛图澄对他们的教化,丝毫没有改变他们嗜杀汉人的残暴,他们蹂躏中原,大搞民族歧视政策,血洗汉人,灭绝人性,惨无人道。那个时期,浚县境内的汉人几乎被石勒杀尽。十六国以及后来称为北朝的拓跋魏,他们占据黄河流域,极大地破坏了中华几千年来发育滋长的经济和文化,成了中国历史上可耻可痛的三百年。后赵时期,正是塞外石勒这个野蛮民族武力征服黄河流域的时候,在那个悲惨落后的时代,怎么可能开凿出气势恢宏的浚县伾山大石雕!”常云梦接话。

“浚县大伾山上,有大禹治水的遗迹。后汉之前的商、周、秦、汉,大河流经浚县大伾山脚下,大河频繁泛滥,先民感大禹治水恩德,也许在大石雕那个位置早雕有大禹的化身。只是后来道家的兴起,佛自后汉引入中国,历经各朝各代,才有了如今气势恢弘的浚县伾山大石雕。可惜浚县大伾山几经兵燹战火的洗劫,别说先秦建筑遗迹荡然无存,就是李唐以前的文物也很罕见。如今的大伾山古迹,无非是明清时期的西麓道教建筑,李唐以后东麓佛家遗迹。利用这些与秦汉甚至更早不连接的物证,怎么能正确断定大石佛初始开凿的真实年代?”赵燕淇继续议论。

“不管怎么说,均没有超脱出佛这个圈子,其实‘以镇黄河’才算说到了关键所在。浚县大石雕起始是佛吗?我看未必,佛界跳不出依佛的思维模式,佛外之人也总在佛的年代范围里转圈圈,大石雕像起始的年代也总超不出佛的年代。大石佛应该是在远古大禹画像轮廓的基础之上,历经各代逐步完善起来的,起始并不是佛像,而是“以镇黄河”的大禹神像,与佛没有关系。只是佛教的引入,并且占据了大伾山东麓,从而才把大禹的化身改叫成了大石佛,后赵、后周那个落后、残暴的时代,只能是在前人基础上的局部完善。大石雕可以说是历尽沧桑。大石雕外身的彩绘大部脱落,露出了石刻的原貌,其自身提供的时代特征很不一致,有北朝早期的痕迹,也有北朝晚期的痕迹,其头部螺发又有唐代的影子,一定是后人几经改造。元代末年,大石雕遭受兵燹,阁被大火烧毁,大石雕躯体某些部位被烧坏脱落,至明代已经无法补綴修复,因而糊上泥皮彩绘,把原貌覆盖在里面而无从考察。”常云梦吟诵:

驱除灾魔九河横流归海若,祈求福祥孤峰俯眺慑天吴。

“后周世宗灭佛,全国百分之九十的寺院被发掉,而天宁寺却得以准敕不停废,足见大石雕在当时的政治历史地位。”周颂鹤说。

“我梦中见到大石雕被张真人和吕洞宾幻化成了小石人儿,先是被吴承恩拾得,接着被叶嫦娥抢去,后又转赠赵燕淇,又被韩秋枫拿去,阅历人间淇奥,莫不是托心声于淇水,小石人儿岂能久恋红尘?梦中几次听到大石雕在说话。赵燕淇的小石人儿丢了,看来小石人儿已经回归大伾山东麓,如今依然是一座大石雕安坐在这里。”常云梦看着大石雕说。

“常云梦,你没有喝酒吧?那个秋雨也是,胡写八写!”赵燕淇对着常云梦说。几个人放声大笑。

由天宁寺向北,左侧崖壁上就有许多题记,其中有“鸿爪”二字,只是鸿字没有了三滴水旁。常云梦介绍说:“大伾山上现存唐、宋、元、明、清各代题记、碑刻300余块,都有一定的历史和书法价值。据说施耐庵的儿子前来大伾山,仓促之间在崖壁上写了鸿爪这两个字,然后就一去不返了。当年此处紧邻黄河,并不缺水,因而鸿字不需要三滴水,谁知后世河水改道,干旱加剧,反道缺其水来。施耐庵的儿子是说自己就像一只苍鹰,鹰爪一触及到水边山崖就飞走了,他是在说自己的志向。”

沿着向上去的斜坡,说话期间走过那段崖壁到了龙洞。龙洞有三个天然洞口,最大的洞口有50厘米。三个洞穴均通向山顶的罅隙,阳光射进石隙,映入洞中晃晃有光。据说秋日的早晨,东方渐现曙光,龙洞会喷云吐雾,云雾笼罩着山崖,好似真龙出现,这就是浚县八景之一的龙洞秋云。

依崖建有丰泽庙三间,走进庙内,崖壁上精雕五条滚龙,立有石碑。常云梦看着龙洞洞口的碑文说:“这里有宋代乾德五年,即公元1051年所立《西阳明洞记》碑,有宋代宣和元年,即公元1119年所立《康显侯诰》碑,洞口左侧有宋代元祐,即公元1086年的鲁元翰再观龙洞题记。庙内的一些祈雨碑上,记载有大旱的年月等情况,是我们今天研究气象灾害的贵重资料。”

大伾山上最北端的古建筑是观音岩,又叫观音洞。观音洞开凿于元代至治三年,即公元1323年,洞内雕有女像观音。看过观音洞,淇河卫地七子绕至西麓下了大伾山。

草草吃了一些东西,淇河卫地七子又登上了浮丘山。浮丘山并不高,海拔101米,县城的海拔高度是58.2米,相对高度只有42.8米。浮丘山东歭伾峰,南毗旷野,西环卫水,北负古城,坐落面积为150万平方米,地理位置处在北纬35.64度,东经114.51度。

浮丘山上的碧霞宫,就是碧霞元君的行宫,是一处宏伟壮丽的古代建筑群,隐约于苍松翠柏之中,古香古色,清静幽雅,庭院深深。碧霞宫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即1542年,后又经清代顺治、康熙、嘉庆、咸丰、同治、光绪等年间扩建、重建,建在浮丘山南端的最高峰,坐北面南,以南北轴线为中心,两廊对称,前后三个院落,殿宇八十余间,总占地面积11160平方米,是一处宏大的道教宫观。

山门外对面是一座遏云楼,俗称古戏楼,戏楼古朴高大,楼前是宽阔的场地,戏楼建于清光绪年间,坐南向北,与碧霞宫山门相对,建在一个高3米的平台上,分前台、后台,后台是硬山顶,前台是四梁八柱,卷棚顶。石柱上刻有对联:

山水簇仙居,迎壁榭丹台,一阙清音天半绕;香花酬众愿,看酒旗歌扇,千秋盛会里中传。

瘟岂妄加于人,唯作孽者不可追;神祗行所无事,常为善者自获安。

“对联写出了碧霞宫的地理环境和古庙会的盛况,很是得体。此古戏楼不像现在的剧场演出,而是唱的神戏,跳的傩舞,搞的是敬神、颂神、拜神、许愿、还愿活动,是演给神仙们看的,当然香客们也可以同时看。所谓的傩舞就是现在民间甚嚣尘上的跳大神迷信活动,古时候淇河卫地的傩舞应该很流行,《诗经》里许穆夫人所写的《竹竿》就有‘巧笑之瑳,佩玉之傩。‘《桧风·隰有苌楚》中也有:‘猗傩其枝’,‘傩其华’,‘猗傩其实’。浮丘山东有大伾山,西有卫水,碧霞宫是碧霞元君的行宫,故有山水簇仙居。石头青美者称其为碧,台上所建有柱子的房子称其为榭。仰碧榭丹台说的是碧霞宫的山门和月台。如此优美的所在,听着看着戏楼上的演出,的确是一阙清音天半绕。”常云梦在解释第一副楹联上联。

“每到正月,三省四县的香客赶集浚县古庙会,登山烧香朝拜,人山人海,有来许愿的,有来还愿的,真可谓香花酬众愿。十里八乡的民间高跷、秧歌、武术四街玩耍,竞相登山敬神,好一派锣鼓齐鸣,唢呐吹奏,鞭炮阵阵,热闹鼎沸,被誉为华北第一古庙会,外国友人称浚县庙会是中国老百姓的狂欢节。酒旗说的就是浚县城正月古庙会盛况,因此就有了看酒旗歌扇。浚县正月古庙会成为千古淇河文化中亮丽的民俗文化。晚唐诗人于濆写有一首《里中女》,里中女就是穷乡僻壤的女子。里就是野里。对联中的里中不如改成黎中或者黎阳,也许当年的淇河卫地民间贫穷,黎阳城外皆是穷乡僻壤。于是就有了千秋盛会在穷乡僻壤间广为传播,如今的淇河卫地旧貌换新颜,对联应该改成‘千秋盛会浚黎传’了。”赵燕淇在解释第一副楹联下联。

“第二幅楹联中的瘟在此处说的是瘟神所降的灾祸。传说古代神话中的瘟神专门会把灾祸施予作恶者。逭就是避,逃避。瘟神是不会把灾祸随便施予善良之人的,只有那些个作孽人间的恶人,他们想逃避瘟神的惩罚,那是逃避不掉的。神祗行所无事是说,神仙们所办的只会叫人平安无事。常为善者自获安是说,神仙们常常会使行善积德的人自然获得幸福安康。”常云梦解释后吟诵了一句:

生旦净末千古兴亡胜负可家可国可天下,美丑善恶万年离合悲欢能文能武能世间。




 

 
     
瞻斐诗话(36—40)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