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第6卷

 

   

 

评论探讨 - 淇河地域文化浅谈
淇河地域文化浅谈
 
作者:郭长敏  加入时间:2011-11-11 15:45:21

 2011-10-21 16:33:13

淇河在历史上就是鹤壁地域重要的水利命脉,是鹤壁儿女伟大的母亲河。千百年来,伴随着淇河的形成与发展,在其地域形成了一种具有鹤壁特色的地域性文化,这种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形成过程的长期性,地域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与包容性,地域文化表现的广泛性,聚名山名水、名人名著、名城名居、遗址墓葬、宗教庙会、民俗风情于河道沿岸的水域风景线。这种地域文化现象,使淇河两岸从商卫时期起,就构成了具有独特风貌的文化走廊。淇河地域文化是鹤壁历史文化的特殊产物,是一种依赖水系生存和发展的地域性文化,是一种由特殊地理环境产生的文化。她从多个方面反映了鹤壁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现象,是郑卫文化、中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一、何谓淇河地域文化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形势下,各地对地域文化的研究极为关注,极为盛行,并把经济发展的着眼点放在了地域文化的开拓上,各地方兴未艾的旅游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等,都呈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效益和潜力。这种把地域文化与经济紧密联系起来的思路和做法,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养、提高了产品的文化含量和品位,从而增加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什么是地域文化呢?有学者提出,地域文化专指先秦时期中华大地不同区域的文化;有专家主张,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的人民在特定历史阶段创造的具有鲜明特征的考古学文化;一些学者则将地域文化划分为广义和狭义,认为狭义的地域文化专指先秦时期中华大地不同区域范围内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广义的地域文化特指中华大地不同区域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时间上是指从古至今一切文化遗产。经多数专家学者认同,“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

何谓淇河地域文化呢?参考大多数专家的意见,我理解淇河地域文化是指从古至今淇河地域的一切文化遗产,其中包括淇河地域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等。

 

 

    二、淇河地域文化的突出表现

    淇河地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应属于郑卫文化板块。由于郑卫的地理位置在中国中部,是被称为“中原”的主要地区,因此,可以说郑卫文化是中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非常悠久,早在郑卫成为周朝的分封地之前很早已经出现了灿烂的文化源头。因此,从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和中华文化的渊源来看,中原文化的基础与核心部分被称为河洛文化。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到后来的夏文化、殷商文化、郑卫文化、中原文化,可以探寻到河洛文化逐步发展与兴盛的大致轨迹。当代所谓的豫北地区,即淇河、卫河、洹河流域的广大区域,位居中原的北部,这里的地域文化,相对于郑文化来说可称为商卫文化之一的卫文化,相对于河洛文化来说即可称为淇河地域文化。

   (一)从古代遗址看淇河地域文化

    鹤壁历史悠久,山青水秀,物产丰饶,文化渊源流长,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淇河两岸渔猎稼穑,辛勤劳作,繁衍生息,有着六七千年的文明历史;历史上几个重要的朝代,如殷商、卫国、赵国都在这里建都,因而文物古迹异常丰富。尤其是淇河两岸古代遗址及墓葬颇多,通过挖掘,透露出厚重的文化底蕴,略举几例:

    花窝文化遗址:在位于鹤壁市淇县县城东北约15公里的高村镇花窝村淇河西岸发现了人类活动最早的古迹。这处古迹于1979年3月发现,仲夏开始试掘,不仅发现了古代的灰坑,而且还出土了石器和陶片。石器有铲、斧、凿、磨棒,还有少量的尖状器、刮削器等;陶器均为红陶,有小口双耳壶、夹砂罐、三足器等。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测定,花窝遗址距今已有71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迄今发现为数不多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之一,在豫北还是首次发现。它对填补仰韶文化以前的新石器时代的历史空白和探索仰韶文化的渊源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鹿台遗址:在鹤壁新区钜桥镇刘寨与申寨之间,约市区南七里许,两面濒临淇水,面积100余亩。原本是一个大的土堆遗址,年深日久,遗址被分割成六块台地,所以又称陆(六)台、六鹿台,被分割后形成的小鹿台又有各自的名称,从东向西排列有序。

  六鹿台中有4座鹿台在上世纪“农业学大寨”运动中被严重破坏。到1980年文物普查时,二、六号台地被夷为平地,三号台地仅存667平方米,四号台地幸存2668平方米,唯有一号、五号台地保存完好。剩下的两座鹿台作为古代鹿台遗址,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于2000年9月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观其四周断崖暴露遗迹,可见文化层堆积,厚约3米。上层为两汉文化,下面依次为周、商、龙山及仰韶文化。遗址中文物种类繁多,有石斧、石镞、石锛、石镰,彩陶钵残片、鼎足、鬲腿,骨锥、骨簪、骨镞,铜镜、铁钺、铁钩镶等。省、地文物工作者对该遗址曾数次考察,采集了实物标本,一致认为是一处历史价值很高的古文化遗址。

    大赉店文化遗址:大赉店遗址于1932年发现,是一个著名的“三叠层”文化遗址,为中国考古学的地层关系序列建立,为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是独立起源且是渊源有自的学说,提供了又一个重要的辅证。

大赉店遗址经过系统发掘,显示了仰韶、龙山、商代三种文化迭压关系比较清楚,又一次提供了三层文化叠压的“三叠层”实物例证,具有重要的考古学和历史学价值,曾引起中外学者的重视。范文澜、郭沫若等学者均在其著作中引述过大赉店遗址。

《尚书.武成》载:“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大赉于四海。”从此资料分析:鹿台为纣王藏财之所,钜桥为纣王藏粟之所,大赉店位于北鹿台、钜桥西北十余里的南北古官道边,应该是周武王灭纣后,为安定殷民,把北鹿台存的财宝和钜桥存的粮食,散发给百姓、以示仁政的地方。赉:即赏赐、赠送之意;大赉:应该理解为大赐、大送之意。大赉一词,多用在商周时期的典藉里。《尚书.汤誓》就有“予其大赉汝,尔无不信,朕不食言”之说。后来,来这里领财、粮的人多了,久而久之,形成村庄。村取“周有大赉”之意,命名为“大赉店村”。“店”也很好理解,后世人在古道边开设店铺,以方便路人。

大赉店还有“大仁店村”名之说,它和大赉店均来自《论语.尧曰》篇:“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仁政”指“大赉”之事。“大赉”、 “大仁”讲的同一历史事实。 

刘庄先商遗址:在鹤壁新市区西3里、淇水北岸刘庄村西南。面积约12万平方米。遗址发现有灰坑、陶片、兽骨、石器等。鹤壁在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化研究所的指导下,于2005年、2007年两次对“刘庄先商文化遗

址”进行了联合挖掘。发掘墓葬336座、出土器物近500件,填补了国内先商文化研究空白,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受到了国家、省、市领导的重视。周昆叔教授考察刘庄遗址时说:“大司空文化是仰韶文化的一种。在刘庄遗址,文化层与自然形成的古河道并存,也就是说,在大司空文化层下埋藏着淇河古河道。”

    辛村文化遗址 :辛村,现归属于鹤壁市淇滨区庞村镇。当年发掘之时尚归属于浚县。所以,当时的考古学著作、论文,都以“浚县辛村”称之。辛村文化遗址面积为5000平方米,出土文物有陶器、蚌器、兽骨、石器、青铜器等出土。 

    浚县辛村西周卫国贵族墓地,位于淇河北岸。过去人们讲究风水,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阳宅为吉,选择墓葬也是以阳为吉穴。淇河北岸为阳,这里有大量的各个时期的贵族墓葬,周卫贵族墓地是这些墓葬堆积中最为抢眼的一批墓葬群。

  1931年,由于暴雨的冲刷,辛村村民在依坡凿窑时发现了西周卫国墓地,大批西周早期青铜器随之出土,也使得盗墓者和文物贩子垂涎三尺。随即,这批文物被陆续倒卖到欧美,现在欧美各国著名的大型博物馆中,都有来自浚县辛村的盗掘铜器。

  辛村墓地的盗掘,引起了当时中央研究院的高度重视,从安阳殷墟考古发掘队中抽出一些人员,由郭宝钧主持,对河南浚县辛村墓地进行发掘,共发掘墓葬82座,出土车马坑14座,出土遗物1000余件。

  根据墓葬规模、铜器铭文,结合《史记·卫世家》等文献记载,可以确定是卫国贵族的墓地。

墓葬排列有序,且无打破及叠压关系,说明是宗族墓地。关于墓的主人,大型墓可能是侯伯或君夫人,中型墓大概是公族或官吏,小墓为陪葬的臣隶或平民。墓葬大致可分早、中、晚三期。最早的可到西周初年,最晚的约为春秋初年。60号墓保存完整,出土器物较多,其年代有人认为是成王时,有人认为属康王时期。从器物观察,属康王时期的可能性更大。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1957年建市前后,国家、省、市考古工作者在淇河地域发现了40多处古文化遗址,并对大部分古文化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和清理。半个多世纪以来,按照年代顺序,花窝、刘庄仰韶文化遗址、辛村龙山文化遗址,大赉店、赖家河商周文化遗址,鹿楼战国冶铁遗址、东头村宋代采煤遗址和鹤壁集古瓷窑遗址等古遗址的先后发掘,这对于城市文化血脉的寻觅和解密具有直接意义。古文化遗址的发掘,古墓葬的清理,古代冶铁、采煤、陶瓷的发现,炊器、盛储器、食器和酒器等先民日常使用的器物的出土,古代建筑遗存的显露,极其恢弘地展示了鹤壁古代文明的社会风情、生活长卷、起居变迁和地域文化风骨。

   (二)古代建筑文化

    人类生存发展的四大物质要素是衣、食、住、行。人类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基本上就是围绕这四大物质要素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居住在不同地区的民众对这四大物质要素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这就形成了不同特点的物质文化。总的来讲,建筑首先是为了满足人们住的需要而出现的,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和变化,也先后出现了用于其它活动的建筑。所以,我们说,建筑基本上属于住的物质文化的范畴。它的设计和建造,无不体现了一个地区民众的历史特点,审美意识和文化传统。

结合淇河地域的情况来说,远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约前5100年),先民们并没有什么尚好的人工建筑,淇河流域的人群基本上都是利用天然的岩洞、河滩坑洞、树枝草庵作为居住的处所。这种半穴居的基础就是我们先民最早的房屋建筑。据说从夏朝“禹作城郭”始,在半穴居的基础上,才逐步出现了地面上的各种各样的建筑物。如:古代城池(朝歌、浚县)、名人墓葬(纣王墓、李燧墓、王越墓)、古代园林(淇园)、亭台楼阁(摘星台、鹿台)、宗教建筑(灵山寺、朝阳寺、天宁寺、碧霞宫)、古代桥梁(云溪桥)、古代戏楼、古代牌坊、古代碑刻、古代民居(李家大院)等,这在淇河地域都可以看到,并形成了一种独立的文化。

  (三)以《诗经》为代表的淇河文化

淇河文化源远流长,名人文化影响广泛,宗教文化积淀深厚,民间文化绚丽多彩。最为代表的是《诗经》文化。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共收录西周至春秋中叶诗歌305首,其中39篇(《邶风》19篇、《鄘风》10篇、《卫风》10篇)是描写淇河及淇河流域的人物和风土人情的,直接描写淇河,清流澄澈,烟波浩淼,竹繁枝茂,风光秀丽,如玉似带,婀娜多姿的有6首,都是《诗经》中的代表作,几千年来在人民当中传颂不朽。如:“瞻彼淇奥,绿竹漪漪”、“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我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曾写下的思念家乡和淇河的美丽诗篇“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等等。之后,我国古代许多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苏轼、司马光、刘基等都作有咏颂淇河的诗词。如李白的“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杜甫的“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王维的“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苏轼的“惟有长身六君子,漪漪犹得似淇园”等等。尤其需要提出的,我国文学四大名著也都在书中描述到淇河,实为罕见。如《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一回中,贾政的门客在为大观园中一景题匾时建议用“淇水遗风”;《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夺冀州袁尚争锋,决漳河许攸献计”中,曹操因作战之需,下令“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然后进兵”;《西游记》第六十五回“荆棘岭悟能努力,木仙庵三藏谈诗”中诗曰:“淇澳园中乐圣王,渭川千亩任分扬”。因罗贯中晚年隐居淇河许家沟完成了《水浒传》名作,所以,此名著中更有多处对淇河及淇河沿岸场景的描述。

淇河还是一条积淀很深的兵家文化和物质文化河。商周“牧野之战”就发生在淇县以南,新乡牧野以北七十华里的广阔土地上。公元前425年,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曾迁都于中牟,在此建都39年。《左传·鲁定公九年》载:“齐后伐晋夷仪,晋车千乘在中牟。”东汉黑山农民起义,明末清初捻军活动,都在此留下了足迹。狮跑泉战国货币窖藏,鹿楼战国与汉代冶铁遗址、宋代采煤遗址、唐至元代古瓷窑遗址的发现,不仅表明了鹤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也为研究鹤壁古代科技发展提供了依据。

  (四)古代宗教及庙会文化

1、淇河两岸的宗教建筑

市区典型的寺庙有两座:

白龙庙:位于市上峪乡白龙庙村北的台地上,距市约10公里。它南瞰村庄,北临淇河,风景优美。

 庙院座北向南,由南而北依次为山门、拜殿、后寝宫三部分组成。山门为硬山顶建筑,脊上有兽,正面有门,山门内两侧各连接一耳房;山门有垂带式台阶,院内中轴线两侧的厢房已改造成农村通行的平房;北部台地上原有一座拜殿,今已无存。拜殿北为后寝宫,硬山顶,通面阔8.2米,通进深6.5米,正面有门,门前有两根木檐柱,其东西两侧各连一平顶耳房。院内有明成化十五年、明弘治元年、清雍正十三年、清光绪二十七年、民国二十四年重修威惠王庙碑记各一通。山门前有古戏楼一座。

    金山寺:全称为“金山嘉祐禅寺”,因传说金山寺所处的黑山有黄金而得名。因之,黑山也名金山。此金山嘉祐禅寺在历史上曾是一座有名的佛教寺院,现存明朝天顺年间(1457—1464)刊刻的《金山嘉祐禅寺建钟楼记》称:“金山嘉祐禅寺者,诚此方古迹之福地也。”1958年秋,在金山寺发现一尊元代《圣旨碑》,当时皇上下旨提出对金山寺严加保护。可见此寺的重要。

   金山寺,不仅是我国北方地区一处著名的佛教圣地、千古名刹,而且还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故事。如“连眉女恋犊子的传说”、“五彩石的传说”、“一担谷子担二米的传说”等;最著名的、而且风靡大江南北、全国各地的当属鹤壁版的《白蛇闹许仙的传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淇县有寺观庵堂、道教庙宇、非佛、道祠庙69处;建造时间最早的始于唐、元,多半在明清以后。比较著名的有灵山寺、浮山寺、朝阳寺、城隍庙、西坛火神庙、关帝庙、文庙、三仁祠、康叔祠等。此类古建筑多半建修在“峰峦秀美、涧壑清幽”的群山之间。建筑风格基本上大同小异,有山门、院门、大殿、陪房、寝殿等。由于佛寺大都建于山村,因此在建筑上往往依山就势,高低错落,把人文景观融化于自然景观,给人以丰富的美感。

浚县有佛教、道教古建筑68处,其中16处已毁而不存。今有52处,建筑总面积约5万余平方米,为豫北古建筑集中地之一。始建年代早至北魏,晚至清末,历代皆有建修,艺术风格各异,为浚县重要人文景观,其中始建于北魏的天宁寺、唐代千佛寺、宋代天齐庙、明代碧霞宫、清代吕祖祠五大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谨,风格独特,为各代建筑艺术佳作。

2、淇河两岸的庙会文化 淇河两岸的庙会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它是乡村群众极为重视的一项民间活动。这种庙会式的文化,主要集中在淇河两岸的乡村或县城庙会场所进行,它既是物资交换的集市,又是文化娱乐的场所。它在鹤壁农村的重视程度仅次于春节。每逢庙会,三乡五里,四下通知,邀亲唤友,扶老携幼,坐车骑驴,赶会聚乐。特别是青年男女,更是机会难得,身着花花绿绿的节日盛装,见面相亲,逛会购物,观看各种文艺表演。庙会上的文化活动,则成了一种不可忽视的群众文化娱乐内容。

据市、县志和文史资料记述,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就开始有了庙会活动,它主要集中在淇县的花窝、石河岸、石佛寺、东靳庄、杨庄、北河头、朱家、七里堡、西裴屯、耿庄、凉马台等19个古村庄,和浚县、鹤壁的古寺庙及部分乡村,当时主要进行祭祀活动,并无固定的时间地点,也无贸易交换。商卫以后,逐渐有了集市活动,周武王灭纣之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原始式的集市也有了迅速发展。南北朝时期,在淇县出现了三处庙会,即石佛寺会、封崇寺(花庄小寺)会和朝阳寺会。封崇寺会起会于北魏孝武帝太昌元年(公元532年),朝阳寺会起会于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公元534年)。这些庙会以祭祀为主,兼有杂货交易和一些文化娱乐活动。唐宋时期,庙会活动有新发展,活动内容也逐渐丰富,各类民间艺术的说唱、杂耍等,成为庙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到了元朝,庙会减少。明清时期,又有恢复和较大的发展。这个时期比较著名的是浚县山正月古庙会,会中心在浚县的大伾山和浮丘山,故总称为浚县山会。会的起源迄今未详。但据历史文献和碑刻记载,浚县山古庙会萌芽于明嘉靖年间碧霞宫建成后,形成于明末清初,至迟也应在清康熙年间。今存清顺治、康熙年间碑刻数通,记赶会朝山进香之事。碑文载明,当时民间已有朝山进香组织,大者会首20余名,会众640人。并有碑载明连续进香十余载。另载与会者涉及今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省数县。清中期,庙会规模渐趋扩大,鹤壁地区、浚县、淇县古庙会十分活跃,与会者人多为患,做生意的、玩杂耍的、出现场地摊位拥挤,纠纷迭起,知县不得不发布告示,规整会场。民国年间,古庙会空前发展。如鹤壁地区的鹤壁集比较著名的有三大庙会:一是农历二月十五日庙会,地址在房子山河滩(俗称南塔坡);二是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庙会,地址在西大街天齐庙;三是农历七月初一日庙会,地址在黄龙庙。淇县主要还是集中在县里几大著名的寺院、庙院。浚县的古庙会已由大伾山、浮丘山扩及至县城四街四关,方圆数里。香客游人,来至河南、山东、河北、山西、安徽等全国各地。成为河南省三大古庙会之一。 

    (五)陶瓷文化

在我国诸多的民间古代瓷窑遗址中,淇河地域的古瓷窑遗址可谓最具代表性的一处。它地处市区约25公里的鹤壁集乡西部,主要分布在一条自西北流向东南的羑河两岸,遗址面积90余万平方米。如此规模巨大的古代制瓷遗址,在我国北方是不多见的,是一处典型的具有北方民间制瓷工艺特色的民间手工业作坊。遗址的发现,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普遍重视。经过多次系统的科学发掘表明,鹤壁集古瓷窑遗址文化层堆积丰富,器物品种繁多,且烧造时间长久。已掌握的地层资料显示,遗址始烧于晚唐,中经五代北宋、金元时期,历时五百余年。从起始、兴盛、到终烧,每个时期都保留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给我们今天研究陶瓷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文物资料,也是淇河地域独特的文化现象。

除此外,还有古代教育、科技、饮食、服饰、姓氏、名物名产、风俗民情、民间传说、岁时节令、民间谚语等等地域文化,在淇河地域都有突出的表现,不再一一细说。

    三、淇河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地域文化研究之风日盛,已成炙手可热的显学。作为我市对淇河地域文化的研究也不例外,伴随着区域经济竞争如火如荼的你追我赶,鹤壁经济的发展渐渐攀行至地域文化的给力,淇河地域文化研究如火如荼并与时俱进,促进了鹤壁社会、经济的大发展。但是还有差距。

今天我们来探讨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应着眼于以下三点: 

 其一、继续加大对淇河地域文化的研究,突显淇河地域文化在“地利”因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近几年来,鹤壁市在对淇河地域文化的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如我知道的:组织专家学者召开研讨会、编撰了《淇河文化研究论文集》、《淇河古诗三百首》,成立了“淇河文化研究会”,专门设立了“淇河文化研究”网站,进行了“厚重鹤壁”文化方面的《淇河晨报》专项报道,实施了“淇河诗苑”在内的25项文化工程等等。在这方面,我认为应该向浚县学习,近几年来动作很大,县委、县政府领导重视,组织人力,陆续出版了很多地域文化方面的书。相比较来说,我认为市区这一块做的还远远不够,有很多工作没有去做,一定要组织专人、下大苦力,加大对淇河地域文化方面的研究工作。

如何研究?

我认为,淇河地域文化研究,就是要通过挖掘地域文化中具有时代意义的东西,赋予其新的内涵。建议鹤壁市各级文化机构及高校、民间学会研究团体,要以丰富的传世文献资源(如《诗经》、《尚书》、《史记》、《论语》、《论衡》、《吕氏春秋》、《商君书》等)和人才资源为依托,在加强地方文献研讨的同时,通过成立地域文化研究机构,创办学术刊物,撰写文章、出版专著等开展淇河地域文化研究,突显淇河地域文化在“地利”因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为弘扬中原文化大目标做贡献,为弘扬中华文明大目标作贡献!
   其二,要更好地把握淇河地域文化在整个21世纪的传承与发展。历史文献是淇河地域文化研究、创新、发展的基础,淇河地域文化要通过研究、宣传、利用得以传承与发展。地域文化的创新发展就是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挖掘、整理,传承、弘扬当地的优秀文化遗产,并吸收其它地域文化的优秀成果,从而实现淇河地域文化研究与和谐社会建设、公民道德建设紧密结合,同当代文明相协调,进而实现创新发展。 

   比如:对淇河文化的研究,就是要弘扬淇河文化,爱护母亲河,保护母亲河,做淇河的优秀儿女;对历史名人的研究,就是要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维护国家统一,视死如归,爱祖国,爱人民,敢于改革,勇于创新,高风亮节,严于律己,勤奋工作;对科技文化、教育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民俗文化等的研究,就是要继承优良传统,推陈出新,惠及当代,为当今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等等。

其三,要进一步探讨在当今文化经济时代,如何更好地提升地域文化的竞争力,如何在文化的高度上竞合共赢。淇河地域文化文献蕴含着大量的风土、人文信息,政府要谋求地区的科学发展,就必须结合实际,科学决策。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促进文化的繁荣,文化的发展也必将为经济振兴、社会进步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淇河地域文化既是一座凝聚历史文化积淀的巨大宝库,也是今天鹤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淇河文化资源将帮助我们从历史文化的宝库中寻找社会和谐发展的基因。

 第一、要促进鹤壁人文素质的提高。地域文化的发展最终要通过文献来传承和弘扬,人们通过地方文献了解鹤壁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通过地域文化的熏陶产生对乡土的认同和归属,并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进而营造出勤奋进取、开拓创新、诚实守信、扶危助困的地域人文精神氛围,激发人们强烈的自豪感、责任感,实现地域文化和人文素质的完美结合。

第二、通过地域文化的宣传与展示,扩大地域文化影响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地域文化只有通过宣传展示才能充分揭示其深刻内涵和魅力,扩大其影响。淇河文化研究会推出的“淇河文化讲座”,就是通过不定期举办淇河地域文化讲座,发掘淇河的文化资源,激发本土文化自豪感。丰富的地方文献、底蕴深厚的淇河地域文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创意,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必将扩大淇河地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鹤壁淇河文化产业用文化精品开拓国内外市场,他们推出的《泥古古系列》、《泥猴系列》、《黄河古陶系列》、《正月》长卷,“淇河酒”、“大湖黄酒”等等,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第三、加强对淇河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主动参与并服务鹤壁地域经济、文化建设。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的目的在于充分地挖掘其内在的地域文化内涵,更好地服务地方建设。“文以载道,经世济用”,地方文献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灿烂的人文内涵,更为我们留存了大量前人的发展与生存之道。我们要通过挖掘地方风土、人文信息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促进旅游等地方特色经济产业的发展;通过对诸多自然资源、地理气象、社会变迁等资料的整理,为地区经济决策、科学规划等提供参考;我们还要通过地方文献的开发,对一些濒危、失传的传统文化进行开发保护,为地域文化的繁荣发展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必将促进文化的繁荣,地域文化的发展也是以一定地区的政治、经济为基础,政治经济的文化性与文化的经济性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显著特点。地域文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氛围,经济的发展为文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我们的地文献开发利用,在服务学术研究的同时,更要肩负满足不同群体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社会责任,杜绝庸俗、腐朽“文化”, 服务社会先进文化建设。

                                                                                                                             (2011年10月21日 )

原文后留言

11-25 17:16
姚老师:你好!搞网站辛苦啦!又要管理,又要写文章,又要点评,精神可佳。既然参加了淇河文化研究会,就要写点东西,我就写了这篇论文,谈点体会和看法,不见得对。外地也有写河渠文化的,也用了“地域”这个词,用“流域”,感到面有点宽,山西和河北都要写进去。用“鹤壁地域文化”也不妥,我仅写了鹤壁段淇河两岸的文化,这一点,我也把握不住,一许你说的是对的,我再琢磨一下。谢谢!
回复
 
11-11 16:28
姚慧明
拜读郭主任大作,受益匪浅!
但我觉得您说的“淇河地域文化”其实应是“鹤壁地域文化”。如果以河命名文化,是否应该叫“淇河流域文化”。“地域”与“流域”应该是有很大不同的。特此请教。




 

 
     
淇河地域文化浅谈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