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翻阅明、清《汤阴县志》,一位描写鹤壁山水名胜诗的古代诗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就是明万历年间任汤阴知县的魏大本。
魏大本,字叔中,公元1597年生,卒年不详,汤阴县人。明万历二十五年,曾任汤阴县知县。始初,授济南府通判,后改宝庆府通判。时四川、贵州、河南先后用兵,魏大本被总制宣中,由于指挥有方,战斗节节胜利,立下大功,升任大同知府。其间,他治理边事,建立科条,廉洁奉公,本为有功,但因违背上官意图,被诬以他事,罢去官职。
魏大本为官清廉,体察民情,学识渊厚,博古能诗,德才兼备。任汤阴知县期间,除办好公务外,还注意了解辖地的自然环境、人文民俗,游览汤阴、鹤壁的山水、名胜、古迹,今有《汤阴古迹诗》、《汤阴人文》、《北征》、《湖南》诸集留世。
鹤壁历史上曾归汤阴县管辖,最难得的是,魏大本在今鹤壁境内就作诗多首。现能从明、清《汤阴县志》查到的有17首,其中写汤阴的10首,描写鹤壁山水、名胜古迹的7首,绝大部分为五言诗。多追忆、描写鹤壁的人物、事件、山水、名胜、古迹。诗作联想深远,构思新巧,词句优美,情真意浓,充满了对山水的热爱,更可贵的是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牟山在今鹤壁市西部山区,淇水之阳,系太行山东麓余脉,海拔763.5米,《山海经》曰:“谷顶似牟,因以名焉”。《水经注》称“石尚山是也”。又名巫山、雾山、乌山,是鹤壁的标志性山峰。春秋时期,齐桓公在此建县,称中牟郡,后改中牟县。公元前425年,赵国从晋迁都于中牟(都城待考),公元前386年又迁至邯郸。《左传·鲁定公九年》载:“齐后伐晋夷仪,晋车千乘在中牟。”公元前382年齐、魏助卫攻赵,取赵之刚平、攻至中牟。公元前361年魏迁都大梁,魏以繁阳(今内黄西北)给赵,赵以中牟给魏交换。公元1511年(明正德六年)刘六率众起义,在牟山建立根据地。
由此可见,牟山不仅山势挺拔,在历史上还是军事战略要地。
有一年夏天,魏大本乘马车从汤阴县城来到牟山,登上绝顶后极目远眺,抚今思昔,诗兴大发,赋《题牟山》诗一首:“灵气钟三辅,名山曼拔群。芙蓉天半出,翠黛雨余分。邑废中牟址,天空巫峡云。西方时极目,坐卧挹清芬。”
这首诗描绘了牟山的秀色和灵气,远远望去,山脉绵长而拔萃,黛绿如出水芙蓉;天空云蒸雾霭,尽显古都之灵气。诗句清新而流畅,俊丽而透逸,意远而深长,活似一幅生动逼真的牟山形胜图。
《龙岩寺》是魏大本到鹤壁游览拜佛后写的第二首诗。
龙岩寺又名青岩洞,在淇县县城西北,位于太行山东侧半山绝壁上,下临淇水和天然太极图,山势奇险。青岩洞面阔3.4米,进深3.68米,高2.78米,穹窿顶。石壁中央有一佛像高1.1米,洞内四壁雕有630余尊小佛像,为北朝后期作品。1986年12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魏大本不畏路途之遥,爬山涉水之险,通过诗作述说了他到龙岩寺游览拜佛的所见所感,展示了明代佛教圣地隆重的法事活动。
他在《龙岩寺》诗中写道:“盘石东来路,山多石势巉。同人穿鸟道,礼佛上龙岩。法演黄金界,经藏碧玉函。下方流水静,聊为涤尘凡。”“下方流水静,聊为涤尘凡”为这首诗的“诗核”。
作为一个去拜佛的人,其目的不只是去拜佛、敬佛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心中有佛,用佛道来洗涤自己在人世间所沾染的尘垢,净化自己的心灵。魏大本作为封建社会的一县之长,能想到洗涤“尘凡”这一点,从而视百姓如父母,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秉公执法,这是难能可贵的。
魏大本还有一首名为《柏尖山》的诗:“入山转苍翠,临水更出深。浪激蚕鱼追,潭澄龙物沉。风雷移古殿,松柏响空林。自昔饶灵异,频沾旱岁霖。”
虽然题目为《柏尖山》,但诗并不怎么从正面写柏尖山的巍峨壮观、陡峭险峻,而是从侧面写山周围的自然环境,让我们欣赏到了柏尖山依水耸立、浪激潭澄的优美景色;也让我们了解到“柏尖山”这块灵异之地,在旱岁之年,却得天独厚、频沾甘霖,作者的欣喜之情,跃出纸外。
五岩山位于鹤壁市西北部十公里处,属苏门山系,也称苏门山。清《汤阴县志》云:“五岩山在县西四十里,山有五谷,东南一窟,孙登室也,即五岩洞。五谷,山之名由也。”
五岩山山势险要,风景静幽,古为道教圣地,辉县名士、西晋时期的著名学者孙登,不与专权的司马氏统治者合作,毅然北上太行,于此处掘洞隐居。唐代名医、药王孙思邈也曾隐居于此,炼丹撰书。
孙登,字公和,汲县人,晋代著名学者。他不仅在辉县苏门山兴办教育,授徒讲学,传播文化,留下无数绝唱,还为我国著名的、可与鹅湖书院、白鹿洞书院相提并论的太极书院的兴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鹤壁地域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当时在鹤壁一带很有影响力,鹤壁民间有很多关于他授教传徒、修仙成神的传说。五岩山上的明代碑刻就有关于他的记载;五岩山下的崔村沟葆光观内也曾立有他的塑像。
当年,魏大本游览了五岩山,拜谒了孙登像,激情之下赋诗两首。
他在《五岩洞》诗中曰:“税驾寻仙迹,山腰细路回。云深闻犬吠,洞僻倩僧陪。牧鹤传幽事,医龙属浪猜。苏门南望回,稽阮为谁来。”
诗里,作者除了讲他攀沿羊肠小道,上山寻找仙迹的所历外,还讲了三个典故:一是卫懿公养鹤成癖,葬送卫国的故事;二是孙登曾给龙医治背疮的传说;三是西晋时同属“竹林七贤”的嵇康、阮籍,受魏文王司马昭委派,到五岩山来看望孙登的典故。
卫懿公养鹤成癖,葬送卫国的故事史书有载;孙登给龙医治背疮的传说可能有误,此应为大唐名医孙思邈的轶事,属张冠李戴。“稽阮为谁来”也可在史料中可以查到。晋泰如十年(公元274年),孙登与司马氏不和,北上太行,于五岩山掘洞隐居。素日,除了吹长箫外,还经常抚一弦琴,与人不语不应。魏文王司马昭听说后,派阮籍来看他,见其抱腿坐在岩石的边上。阮籍与他说话,孙终不答。后来,嵇康又来看他,并与他同住了三年。孙仍不说话,嵇康每每叹息。嵇康临走前再三问他:“先生竟没有什么话要说吗?”孙终于开口:“你知道火吗?有火才会生光。如果有光不用,还要光干什么?一个人有才,而不用其才,要才干什么?你有才,但看问题的眼光不行。你对今世司马昭之流阴谋篡位、专权的面目没有看清。”嵇康无言以对。这段话在《晋语·隐逸》中有记载。
以上三件事,在魏大本的《五岩洞》诗中只是提了一下,没有过多评说。
《葆光观》是魏大本在同一时间写的另一首诗:“入道悟重玄,栖真小洞天。还丹应有候,冲举是何年?万鹤翔林麓,千人拜野田。我来明月下,恍见羽衣翩。”
葆光观位于今姬家山乡崔村沟村,元泰定年间(公元1324年)建,占地三十余亩,内有大殿、配房、古戏楼,山门南开。相人李志方慕孙登之为人,弃家修炼于五岩山,号称重玄子,尝设醮葆光观,捐款义建。当年这里的村民多半以制缸、制盆为业,商业十分发达,热闹非凡。葆光观每年都有几次庙会,有会必有戏,看戏的、烧香的、拜佛的把庙院内外挤得水泄不通,便出现了诗句里所说的“千人拜野田”的场面。
“万鹤翔林麓”则讲的是“万鹤台”之事。远古时期,这里气候温润,树木葱茏,水草繁茂,是万鹤翔绕之地,鹤壁因“双鹤栖于南山之峭壁”而得名,也就不足为怪了。万鹤台今遗址尚存。
淇河是一条古老而美丽的河,《诗经》305首,其中描写淇河及淇河流域风土人情的诗共有39篇,从不同侧面,描写、赞美了淇河的清流澄澈、烟波浩淼、绿竹猗猗、风光秀丽。魏大本在汤阴任上时曾到过淇河,笔者见到他直接描写淇河的诗有两首:一叫《淇水》,另一首叫《淇泉绿竹》。
《淇水》诗云:“隆虑山下水,冲突七盘隅。涧道东南注,滩声日夜呼。蛟龙潜洞壑,鹳鹤老江湖。绿竹千年种,临流想卫都。”
这首诗不难理解:淇水流自林县的隆虑山下,奔涌呼啸,曲曲折折,浩浩荡荡,流向东南;这里蛟龙潜伏,鹳鹤成群,竹林绿翠,每每临视,无不让人想起当年卫国都城朝歌里的那些历史烟云。作者并没有单纯地写他的所见所闻,而是在字里行间由衷地赞美了淇河的美丽和壮观,对淇河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另一首《淇泉绿竹》诗是这样写的:“时逢逐水之晚舟,遥映淇泉之绿竹。落日带烟生碧雾,断霞映水散红光。”可以想见,作者是傍晚时分赶到淇河岸边的,时逢河中的小船击水晚归。远远地望见轻舟逐水,淇泉绿竹,落日碧雾,映水红霞,这是一幅多么精美的“晚舟回归图”呀!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上乘佳作也。
魏大本写鹤壁山水诗多首,我在这里不过多地介绍其写作背景,因为我对他的生平事迹缺乏更多的了解,也不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我只是想指出他在历史上对鹤壁地方文化作出了贡献,给我们淇河儿女留下了一笔价值不菲的精神财富,就这一点而言,他还是值得我们追思和纪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