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第6卷

 

   

 

评论探讨 - 淇水汤汤
淇水汤汤
 
作者:九天银狐  加入时间:2011-10-18 23:25:59

    淇水悠悠(应为“滺滺”)
    桧楫松舟
    驾言出游
    以写我忧
    ——《诗经·卫风》

    淇河的水啊你静静流淌,我划着桧浆坐在松木小舟之上,随着清波缓缓荡漾,荡漾出我心底的忡忡忧伤。

    这是一首流传在两千多年前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的最为脍炙人口的诗句。它通过了诗人神游故土泛舟河畔,描写了她对家乡的热爱和无奈。诗中所描绘的那条蜿蜒曲折的美丽河流有着一个柔婉诗韵般的名字叫淇,淇河古时叫淇水,发源于太行山脉流经河南,汇入卫河。淇河流经的县城以河得名叫淇县。淇河是一条古老沧桑而又饱含着远古诗情的河流,在我们中华文明曙光涌现之初就曾孕育过了整整一代王朝——殷商王朝。淇畔的县城就是殷商王朝的灵魂所在,即当时商朝的国都朝歌。深邃的文化底蕴注定了这座县城将极不平凡,一部《封神榜》更是让朝歌的故事家喻户晓。在《封神榜》中让我们不仅了解了在三千年前曾有一个华丽辉煌的国都朝歌城,同时也让我们熟悉了一个很特殊的历史人物——商纣王。商纣王这个名字,通过了数千年的演绎早已成为暴君及亡国的象征,而且由他的名字还延伸出了诸如助纣为虐之类的典故。由于他的荒淫残暴,最终导致成汤六百年基业的倾覆,而为新兴的周王朝所取代。也许这也算是一种历史的宿命吧。周朝建立后实行分封制,这里被封为诸侯卫国。也许是由于这条流淌在商朝故都的淇河本身所散发的那种灼人的厚重古韵,卫国又再次继承了清幽旖旎悲歌慷慨的精髓神韵,甚至到最后自己也步袭了与商朝几乎是同样的归宿,但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如泣如诉情深悠远的诗句,让我们今天的人通过这些文字同样能跨越千年而与古人共赏一轮明月同唱一首歌谣。

    历史就象一个大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每一时代都在创造着属于那一时期的辉煌,谱写下了曾经一度拥有过的精彩。

    淇县古称沬邑,这个字读妹,不仔细看的话很容易和泡沫的沫字相混淆。到了纣王时才开始叫做朝歌,后来改名为淇县。今天的淇县位于鹤壁市,坐落于市区南部约30公里处。今天,殷商时代已经离我们相当遥远,不知能不能还找得到当年的痕迹。但是朝歌这座充满着传奇浪漫的古都一直让我向往无比,所以正好利用这次旅游的机会来到了这里,亲自去踏访一遍历史这个巨人留下的大脚印。

    由于时间高效利用的缘故,我们从新乡出发沿高速北上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太阳已经离地面很近了,颜色也开始暗淡起来了,而且目的地是天黑前要到达鹤壁市里。在进入鹤壁界内后首先经过的就是淇县。对于这座淇县由于事先没有太多的详细信息,所以真正能看到什么其实心里一点把握都没有。很可能早已和想象中的样子完全不同了,也许只是一个普通得跟其他小县城没有区别的一个县城而已,即使去看了很可能也只是失望而归。但是也许这座深邃而陈厚的古都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一种无法抗拒的诱惑,结果还是在淇县的出口下来并进入了这座神秘的县城。我们抱了宁可信其有的心态,做了两手准备,万一真没有什么看点的话,马上就回到高速继续赶往下一站。对我们的旅游行程来说除了安全之外,毕竟时间就是第二大最宝贵的资源了。

    进入县城外围时就首先看到的是一道跨公路的水泥牌坊,上面是古都朝歌这四个大字。走过这扇门顿时就感觉重新融回了历史,这里就是当年的华丽绚烂的国都了。不过,经历了三千年,也许能印证当年印记的地方已经被时光消磨殆尽。由于是朝县城内的方向行驶,公路的两侧的楼房或各种店铺建筑也逐渐越来越密集,虽然一眼看去和别的普通的县城并没有太多的区别,但是也许朝歌这两个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大到车站医院小到商店超市甚至连各种市政机关几乎也一半以上都是直接就以朝歌命名的。似乎在这里尽管时过境迁,但生活在当地的人们还是想尽可能地留住当年的传说。朝歌本身大概就是一种品牌,一种这里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吧。不过,提到朝歌两字,我一直带着一分疑惑没能得到确定的答案,那就是这两字的读音。朝,是多音字,按照通俗的习惯,我们看到朝这个字时首先想到的发潮这个音,因此朝歌两字也自然而然地读做潮歌。虽然从小就看过封神演义的小说,但书上只有写法,并没有发音,所以也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发音。以前曾有过一部旧版的电视剧《封神榜》,里面就是和我一直来想象的一样读成潮歌。可是,后来又有了一部新版的电视剧《封神榜》,在这部电视剧里却读成了昭歌。这样里一来就出现了两个不同版本,换句话说有一种是错的。但是究竟是哪种为准呢,我带着这个疑问来到这个最原始的出发点,我想从当地寻找答案应该才是最准确的。

    一路上我们注视着道路两侧,希望看到路标景点广告或是一些有古风特色的建筑来引导我们的行进方向,但是很遗憾,一直把县城的几条主干道都穿过了,还是没有特别的发现,怎么看都只是一座非常平常的小县城而已。虽然好容易在一个岔道口看到了一个很大的宣传广告,分别写了两个地方,一个是古灵山景区,另一个是云梦山景区,但那都是几十公里以外的郊区,并没有城内的相关信息。由于时间本来就跟紧凑,所以郊外的的地方原则上是不考虑了。我几乎都快要失望了,这时路过一个加油站,打算加完油就离开。于是我又抱着试试看的打算进去看看是否有地图买张大致看一下也好,但是同样很遗憾,没买到。最后下意识地问了一下加油站的工作人员,县城里是否有什么名胜古迹或景点。没想到她马上说,这里别的没什么,只有从这条一直过去往右拐后有一个庙,那里很热闹的,而且她好象怕我们没听清似的,还很热情地还特地拉着我跑到路口为我们指了路。本来如果只是个庙的话,我们反正也见得多了,看不看也都那么回事,不过既然人家这么热情,也盛情难却,就决定顺路也过去看一眼吧。我问她那里叫什么庙以便好找些。她说,那里叫摘心台。

    摘心台……一时刻,这血淋淋的三个字好象从我记忆的角落里又重新复苏起来,只要读过封神演义的,对这个摘心台的故事没有一个不留下深刻印象的。纣王时代,一代忠臣比干就是因冒死劝谏而在这里被剖心而死,成就了一腔热血赤胆忠心的悲壮,成为忠烈的代表而为后世树立了楷模。以前只是存在于遥远的书本上,没想到现在竟已经就在眼前了。或许,这也算是冥冥中的一种缘分的召唤吧,如果不是去加油的话,那么这次甚至是永远也许就这么擦肩而过了。

    既然明确了方向了,原来的疲倦和茫然顿然消失,于是就朝了目的地匆匆赶往。可能就位于县城中心吧,路上人越来越挤,道路两侧的各种小店也鳞次栉比。最后到了一个路边搭满了小摊的集市般的地方,终于看到了要找的地方。这里是个公园,黄琉璃瓦的门楼,门楣上写着摘星台公园。这里用了几乎同样的发音而用了摘星台的写法。摘星台就是纣王与妲己筑高台并建造了楼阁赏月观景的地方,由于楼台高广伟岸,几乎伸手可以摘到天上星星,所以取名为摘星楼。公园门口用摘星楼这三个字,也许更多的是为了给人以美好浪漫的印象、避免那些恐怖悲壮的联想吧。但是对于爱好历史的人来说,都知道后来比干就是在这座摘星台上被害,因此后来就将原来的摘星台改名为摘心台,其实是同一个地方只是理解的角度不同而已。

    可能是由于春节期间,这里门口挂了横幅,内容是游朝歌、拜财神。可能是商业化的时代人们普遍流行对财神的崇拜效应吧,又正好赶上民间迎接财神的时期,所以这也体现出一种君子爱财的时代潮流的特色。其实,在这里祭拜财神恰好真正找对地方了,因为我们民间通常所说的财神其实就是比干的化身。根据神话传说,比干由于被剖去了心,再加上他本来就刚正梗直,所以是最没有私心杂念的,由他来裁定生意当然是不偏不倚最为公正了,因此比干死后就被封为财神,掌管人间财事。正是有了这一层渊源,拜财神和祭比干在这里正好是殊途同归。

    这里既是个公园,同时也是文物保护单位,因为首先这里就是作为摘星台遗址而成为殷商文化的一个重点项目来保护的。这里本身就是故都文化的一块招牌,也许为了面向市民吧,平时是需要购票入内的,但是在春节期间正赶上向市民免费开放,我这个外地人也正好借了市民的光。其实,这么说只是开个玩笑,也许正是由于敞开的原因,因此才一直没有关门,使得我没有白跑一趟,这才是最大的幸运。
进了大门后里面就更热闹了,首先是一条由南到北的主干道,干道左侧是一座有围墙围起来的高台,右侧是一个独立院落。沿干道前行是被划为几大块的广场,最后是通往公园的北大门。

    也许是介于公园和名胜之间吧,这里除了亭台院落之外,还有可供市民休闲的草坪、广场,还有儿童游乐的区域,再加上这些天的特殊日子,里面也都布满了各种小吃或小工艺品的摊位,要不是特意去寻找历史踪迹的话,咋一看满目间几乎跟最开放式的露天公园或社区集会相差无几。不过这样也好,给这座本来冷清凄凉得几乎窒息的千年故地也带来了热闹的气息。

    靠近南大门西侧的那座高台是由夯土层构成,大致南北窄东西长的长方形。这里就是摘星台的遗址,岁月的冲蚀早就将昔日的楼阁磨灭得荡然无踪,剩下的只有这累累黄土,这可能就是对世间一切过眼烟云终将逃离不了归于尘土的宿命的最好的一个印证吧。为了保护这座见证历史的高台,在四周用仿城墙式的水泥墙围出一个整齐的长方形轮廓。曾养育过龙山文化及殷商文化的三千年前的泥土依然默默奉献着勃勃生机让今天树木繁茂郁郁葱葱,向人暗喻了血脉绵延生生不息的中原性格。从围墙东侧开始,沿石阶而上是一条笔直的由青石铺成的甬道,首先经过一座石制的牌坊——忠烈坊。两侧石柱上用小篆写着一副对联:刚之仁之忠之勇之;惨也酷也悲也伤也。这是对少师比干的哀悼,也是对比干一生气节的写照。在牌坊的右侧树了一块汉白玉的石碑,上面用鲜红的隶字书写了“比干摘心处”五个字。一到此处会令人登时心境肃穆,悲凉之情油然而起。

    穿过石坊继续向前在西端土坡的尽头有座纯青石结构的方亭,名为心星阁。心星阁所在地就是当年摘星楼的遗址。
摘星台是纣王所建,意思是登台可揽月摘星拾级可通达仙苑,他和宠妃妲己夜夜笙歌不理朝政,引起朝野上下民怨沸腾,当时作为纣王叔叔的亚相比干冒死强谏三日指责了纣王荒淫无度,滥施酷刑,偏信奸佞,同时也斥责了妲己干政惑君的背德之行。纣王恼羞成怒要杀比干,妲己趁势煽动纣王剖其心以观其忠奸。于是纣王听从了这个建议,并在摘星楼上将比干剖心杀害。后人为了哀悼比干忠心,改叫摘心台,所以摘星台和摘心台这两种叫法在这里都通用。我大致观察了一下,除了公园大门用摘星台外,其他地方更多的都叫摘心台,也许这也是出于对忠臣比干的怀念吧。正是由于这种沿革,所以从两种叫法中各取一字,而命名为心星阁,让人们从心和星这两个在此处带有特殊意义的字里去感受一种由强烈反差感所带来的冲击。

    在亭子的四方分别写着四副对联,概括记述了商都朝歌的历史沧桑。其中给我印象较深的是其中一副,记述了两则著名的典故。一个典故是孔子掩目过卫都。由于商朝崇尚奢靡浮华导致亡国,但后来的卫国同样沿袭了商朝的性格依追求旧声色欢娱。这在主张礼法克己的周朝人看来是属于淫浊荒诞之地,圣人孔子的立场也完全是站在周人阵营。当他周游列国而途经卫都朝歌时,认为穿过这个污秽不堪之地时,沿途看到的景象都将是对眼睛的一种污染。因此他命弟子们以手掩目,赶紧低头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可是,也许正是由于一种逆反心理作怪还是面对花花世界的诱惑本身就充满了好奇的缘故,只有宰余一人没有遵守老师的命令,偷偷从指缝里观赏两旁景色。看到如此忤逆之徒,孔大圣人义愤填膺,当即大义凛然地将这个没出息的徒弟一脚从车上给踹了下去,并留下了一句后来流传千古的名句——朽木不可雕也。

    另一个典故是箕子故国歌麦秀。由于商纣王的昏庸无道最终导致承继了六百年的殷商王朝江山易主、宗庙蒙尘。作为先朝太师的箕子,虽尽忠本分竭力劝谏但终究无力回天,纵有万般忠诚也还是免不了成为了亡国臣子。当耻作周臣的箕子踏上远赴他乡之路而途经故都朝歌时,看到江山依旧,故国不在,望着毁坏的宫室及遍地的野生麦草,一时内心涌现出了难以名状的酸楚和凄凉,于是就写下了著名的《麦秀歌》,唱出了自己的伤感和无奈:“淇河两岸麦子开始抽穗,绿油油的禾苗迎来早秋,可是那个顽皮的傻孩子啊,为什么你当初就不听我的规劝呢,落得今天这般凄凉光景?”朝歌殷民听后无不掩面动容、泣涕涟涟、随和同唱。这首诗也是中国历史上传世下来的最早的文人诗歌。

    心星阁是这里的最高处,从这里可以将整个公园尽收眼底,包括园外的景色也能一览无遗。在三千年前,从这里四眼愿望,可以想象视野肯定更为开阔。在摘心台西侧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自西向东南旖旎而去,这条小河叫折胫河。听起来也许感觉清新雅致,但其实里面却是充满了血腥的气息。相传在当年初冬的一个清晨,纣王和妲己携手来此台登楼游览,正好望见有两个樵夫涉水过河,老年的樵夫坦然涉水而过,而年轻的那个却哆嗦着不敢前行。纣王觉得好奇就问妲己是何缘故。妲己说那是因为年老者骨髓充沛所以不怕寒冷,而年少者骨髓尚亏因此不胜寒冷。纣王不信,于是妲己命卫士将两人抓来当场劈开他们的胫骨来验证观看,证实了妲己的判断。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个无辜的牺牲者,就把这条小河叫做折胫河了。

    在心星阁的南侧围墙外还有一座体积较小但与摘心台紧挨在一起的土台。由于时日久远,很多土层已被掏空,形状已经变得高低错综不规则了,在那座小土台边上竖了块石碑,上写着:林坚台。这座台对我来说是第一次听到,也由于我自身历史知识的匮乏,一开始不知道林坚是人名还是地名,或是其他什么意思。直到去看了比干祠后才知道了它的来历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沿着干道望前走,迎面是一座亭子,里面放着一座石塔,一看就知道这叫经幢。经幢是塔的简化和微缩,通常是用砖石刻成,各面刻上经文咒语用来超度亡灵镇鬼驱邪用的。大概是为了集中一起便于参观,这座经幢是从城外移过来的,呈方型七级,据介绍是唐朝石刻艺术珍品,叫做陈婆造心经浮屠。用通俗的话来解释的话就相当于姓陈的老太捐造的菠萝蜜经石塔。由于本身不太熟悉,所以我只能大致看一下。根据我主观的理解,按佛教大意也就是想表达一种劝人为善、好人好报之类的意思,放在摘心台旁也正好起到一个以佛教的方式对贤臣比干英灵的护卫作用吧。

    再往前是一座青砖砌成的四面带有券门的质朴方正的警示亭。可能和它的名字一样,笔直的攒尖檐脊和四门敞开的拱券造型形成的线条曲直对比似乎也暗喻了设计者的无规矩不成方圆及君子坦荡荡的做人道理。从繁华到亡国,看似遥远其实仅一步之隔,摘心台就是最好的往事见证者。一个人有了成绩很容易自我陶醉,追求享乐,消磨意志而听不进意见,最终必将导致走向失败,殷纣亡国的教训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为了居安思危以史为鉴,前几年由县政府在这个特殊的地方建造了警示亭,放置了震慑四方的警示钟,让今天的广大群众尤其是干部队伍要铭记历史教训,正风律己警钟常鸣。

    在警示亭的前方立着一块带有护檐的巨大石碑。由于经历风化,贔屓座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造型了,碑身也已开始班驳,但仔细看的话还是能辨认上面的字迹。上面的内容很有意思:殷朝六七贤圣君故都。一看就能知道意思是说在殷朝曾故都出现过六七位贤德圣明的君臣。但是独特的是用了虚数,本来并没几个人,要么六位,要么七位,按理应该不至于数不清吧,但是这里却故意用了含糊摸棱的表达方式,其实这正是作者用心良苦的地方。这块碑为明代检察御使孙征兰所写,上面所写的六七贤圣是指武丁,武乙,帝乙,箕子,微子,比干和帝辛。这七人都是曾在殷朝历史上创造过辉煌或留下过杰出贡献的人。但有争议的是其中的帝辛。帝辛,名受,是帝乙的三子,也是商朝最后一代帝王,即商纣王。帝辛死后,周武王给他的谥号为纣,纣就是指荒淫暴戾的意思。这就是以周武王为代表的同时代的人对帝辛的概括性评价。在传统观念中纣王是个典型的暴君,再加上一部封神演义更是把纣王演绎成一个集世间大恶之大成的代表。纣王这一称呼本身就和他的形象一样成了暴君的代称。他歌舞酒色,制炮烙,杀忠臣,大兴土木建造华丽宫殿楼台,囚禁文王,可以说几乎是坏到前去古人的程度,历朝历代都是将他作为一个典型的反面人物来贬斥的。

    但是,这只是他身上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全部。商纣王的确身上是有着不可饶恕的恶行,但是这并不能完全扼杀他伟岸的另一半形象。到了四百多年后的孔子时代,孔门弟子端木赐就对纣王的定论提出了质疑,认为是一种过度的偏见,但可惜孔子的立场非常坚定地站在周公一边,所以弟子的这一大胆质疑没能拗过老师的偏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商纣王身上的罪恶行径也被每个时代的人不断完善,直到封神演义出现时已经被演化到极致。也许历史本身就需要一个典型角色来供大家作为基准,所以三千年来商纣王背上了最沉重的桎梏来让后来的每个时代的人警戒。但是到了近代,已经开始不断有学者呼吁该为商纣王平返,只是由于积压了数千年的观念还根深蒂固一时难以完全撼动。毛泽东曾对商纣王就有过高度的评价,说他是个能文能武能统一中原,把中华文明延伸到江淮流域,成为中国史上杰出的领袖。一代伟人对历史上叱咤风云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尚且判定为输文采逊风骚,而对一个不被所有正统卫道士们所容忍得下的商纣王却能情有独衷,这不能不让我们佩服领袖那洞悉古今的敏锐和慧眼识材的公正。著名历史学者郭沫若也对商纣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把他赞誉成为“统一神州赖此人”。

    看得出来当时孙征兰十分崇拜帝辛,对其评价颇高,完全把他和其他圣贤君臣并列看待,只是碍于当时的社会舆论背景,尤其是必须服从统治者的政治风向这一大前提,所以无法真正酣畅淋漓地正笔直书,因此只好采用了隐晦而折中的文字游戏,用一个不确定的数来给自己的结论留个活口,以便日后抵挡来自传统势力口诛笔伐的凌厉攻势,意思说你觉得帝辛是个圣贤的话那么就有七位,如果你认为他不是的话那么就理解成六位。尽管措辞摸棱不定,但孙御使本人的立场早已昭然历历了。我想,这块石碑应该算是对商纣王的最恰倒好处的描述了。
相比之下也许毕竟还有更多的人还无法接受为纣王平返的结论,但其实商纣王并不是象大家形容的那样坏到极点,用我们现代的思维来客观分析的话,是人就都应该有两面性,纣王同样也不例外,他在历史上也是有着很大功劳的。纣王平定东夷,统一中原,废除野蛮而原始的殉葬制度,把文化普及到江淮流域,为中国接下来的版图构成乃至后来的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可以说纣王是个有着雄才大略的君王,至少是个有所争议的人物。尽管史书上把他形容成一个暴君,但历史毕竟是周人撰写的,作为新的统治者理所当然有着自己明确的政治立场。在对纣王的种种恶行的叙述中本身就疑点重重。商朝是个根底深厚富庶繁华的国家,因此文化繁荣,国力强悍,歌舞升平,当然同时也不免出现奢靡之风;周朝是个礼教严律的新兴国家,本身国力弱小,要统治一个大国臣民,只得处处小心翼翼,所以饮酒歌舞仅限于宫廷,民间一概严令禁止。

    周朝在指责纣王无道时,第一个就是说他沉湎酒色。听起来义正词严,但是仔细分析的话就会觉得总有种牵强的地方。首先,男欢女爱,人伦之常,窈窕淑女,君子好求,更何况在那个时代作为一国之君宠爱个把美色,只要不至于误国,根本就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同样是国君,传说周文王曾生有九十九个儿子而成为美谈,那么他老人家要是见到女色坐怀不乱,那么这些儿子们又从何而来呢?商朝本身就有重视女性的遗风,中国第一个女将军而且还身为王后的妇好就出在商朝武丁时期,至于妲己这人历史上是否真坏到媚君惑纲的地步,但从纣王对妲己以及对姜王后的重视上来看,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对女性的尊重,而周朝把女人看做祸水,明确规定了森严的男女尊卑等级制度。在这一点上,从商到周究竟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进步呢还是倒退呢?我想这同样值得深思。在今天,当政界对手间相互攻击时总是会把注意力着重放在对方的生活作风以及捕捉花边丑闻上津津乐道。这些悟性极高的弟子们大概也算是深得祖师武王密法精髓的真传吧。

    还有,歌舞酒宴也是周人攻击商朝的理由之一。初一看,纵酒过度的确跟走向误国间会有间接的联系。但是理由仍然十分牵强,酒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为饮食方面所作出的一种巨大贡献,几千年来一直是必不可少的消费品。商朝国力殷实富足,才有足够的粮食酿造美酒。在商朝人看来酒是一种美好生活的点缀或品位,不仅商王及贵族离不开酒,而且还鼓励下层有条件的民众一同饮用。饮酒之气蔚然成风,十里飘香描绘出一幅泱泱大国的盛世繁华。伴随着饮酒的普及,各种青铜酒器祭器也不断开发,成为国力的象征,也成为商朝文明的一个特色。用现代认得观点来看也是提倡促进消费,丰富生活。而周朝把纵酒亡国作为理由严厉禁止。周朝发自西歧,根基贫弱,建立的是一个相当艰苦贫困的朝代,连吃饭都成问题当然没有能力去再去享用美酒这类奢侈品。所以饮酒也就只限于宫廷内及周王个人独用。一个是上下同乐,一个是只能州官点灯不许百姓放火,心胸气度谁大谁小不言自喻。纣王好歌舞被定义成是好色荒淫而遗臭万年,而周公作礼乐却被称赞为君子大雅之艺而流芳百世。

    还有象所谓酒池肉林男女裸戏其间之说更是不合常理。单从男女裸奔就可以断定首先不可能是在隆冬腊月,不是酷暑也起码是暖意融融的时节,在这种天气下即使再新鲜的肉挂满了树林、再香浓的酒倒在地坑里不用两天自然就会蚊蝇滋生臭不可耐了,连普通人都无法忍受的地方,而且更何况是品位超常的纣王难道会嗅觉失灵而一直乐在其中吗?如果只是象征性的挂几块肉作为娱乐即兴的话,那么又有必要在惜字如金的正史典籍里面那么浓墨重彩地尽情描述吗?

    如果仔细推敲的话,总觉得似乎漏洞象三月的春雨般连绵不绝。当然,我们并不是钻研历史的的专家,也不能随便去下太过激的结论。也只能是在旅途中借怀古幽情来感慨一下而已了。

    商朝有着一种很原始而野蛮的奴隶殉葬制度。从史料记载及出土的遗址文物都能清晰地看到这一点。虽然作为历代商王本身也知道过于笃信巫术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为了维持宗法制度及统治需要就必须沿袭这一做法,否则就是违背神圣的天命。然而,到了商纣王时,他同样也知道这一点,但他是个完全有魄力有自主创新的国君,所以他没有妥协于旧制,而是一改祖训废除了并没有太大意义奴隶殉葬制。在一个完全是由森严的宗法网织的社会里,在那个思想愚昧而固执冥顽的远古时代,要革除旧法要顶起多大的压力,可能超忽我们的想象。人殉是用来祭祀祖先和上天的,不祭祀就是违背天命,就会受到最严厉的惩罚。这就是除了纣王一人之外的所有人们都坚信不已的观念。也许,历史就是这样残酷,它最终没有能偏袒厉行改革商纣王,而让商纣王从废除殉葬到违背天命,再到亡国身死之间硬是给划上了等号组成了完美的因果关系,成为咎由自取的一个最好例证。这就是周武王最振振有辞的檄文之一。

    相反,自古以来一直被称作古代圣君典型的周武王本身倒是扑朔迷离,让人无法看清庐山真面目。以诸侯身份征伐天子本身是否合法暂且不论,在牧野决战取得胜利后,纣王自焚而死,面对曾经已经向历史舞台谢幕的纣王尸体,周武王毫不犹豫地连射三箭,并砍下了曾是自己国君的头,同时又一口气杀了纣王所宠爱的妲己和有莘氏二妃。而其中的有莘氏还是自己当年为讨好纣王而献给纣王的“礼品”。古人的传统中向来是死者为大,尤其是有身份的人更是注重这点,既然人死了,那么所有恩怨也自然烟消云散。包括后来姜太公的死者封神也是建立在这一思想上的。四百多年后一届武夫的楚臣伍子胥就因将楚平王掘墓鞭尸而横遭世人非议。而作为开国之君号称树德典范的周武王却能连死者的肉身尸骸也不放过,其本性中的冷酷阴险的一面已让人不寒而栗。有一句大家都很熟悉的成语叫爱屋及乌,意思是说喜爱一个人就连他周围的人或事物一起产生好感。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典故的最原始版本。周武王建立周朝后,首先是要处置掉那些殷商移民,他问姜太公是杀是留该如何处置时,老到的太公就说:爱一间屋子就要连他周围的乌鸦一起爱护。意思就是委婉地告戒暗示武王要树立善良仁德的形象才能让人们接受你,尤其是在和以残暴为典型的商纣王形成对比的当口更不能激发众怒民怨。周武王果然冰雪聪明,并没有走将殷商遗民斩尽杀绝的极端,而是仁慈地将其流放他地,让他们离开从自己祖辈起就生长的土地,使遗民成为了真正的移民。周朝建立初始先封纣王的儿子武庚在殷地,后来因武庚谋反而将其镇压并记入史籍。当然,这也是周人所记录的历史。周朝的统治这才开始逐渐走上正常,江山也开始稳固。我想,其中有很大程度是靠着姜太公的历练老成才使成败安危一念之间的周武王终于选对了方向。

    就这样一个王朝及最后的暴君得到了应有的下场,一代圣君在天命庇佑下明星般闪亮登场。历史顺利地完成了由暴力转为和平的交接过度。这就是从那时起流传下来的千古不变的正史。

    继续往北走是公园的后门。虽然公园正门朝南,但南大门只是个普通的公园大门而已,而北大门则是由高大的城楼构成。红墙黄瓦,高大雄伟,歇山重檐,古风历然。台座门楣上的朝歌二字以及城楼匾额上的摘星台三字更显得气宇轩昂。门口担任守卫的两只石狮足有两人多高,据说是整个河南地区最大的。仰视的角度更显示出了威武的气势,似乎在告诉着大家自己所护卫着的是一个神圣的地方。

    商朝灭亡后,周武王将其弟康叔封在殷商故地朝歌,建立了卫国,卫康叔就成了卫国的第一代国君。也许是由于卫国继承了由殷商文化的养分浸润了的肥沃土地,这里不仅人才济济,而且还成为最富有诗情风韵的地方。诗经中的卫风就是描写朝歌极其周边地区的风情民俗,诗三百中就有近四十首都来自这个殷商故都朝歌。我们最熟悉的那首描写婚变的氓之蚩蚩以及在今天还常被人引用的爱情经典名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来源于这条美丽的淇水河畔。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就诞生在朝歌,她是卫国公主远嫁许国国君许穆公,因此叫做许穆夫人。她不仅才华横溢更有着一颗爱国的热心。由于卫懿公的昏庸腐败而导致国都被狄人攻陷,自己也被杀害。听到这个消息后许穆夫人在悲痛忧虑中写下了著名的《驰载》。出于这样的深厚文化根基,一代代著名的人物在这里诞生。著名的纵横家军事家鬼谷子也诞生在这里,这里也是以刺秦而闻名天下的荆柯的故乡。三国的刘禅在此留下了阿斗宫,罗贯中在这里隐居并写下了举世名著。

    在朝歌,更多留下的是寓意深刻的成语,为我国的文字典故增加了丰满的内涵。比如,通常我们常说的偷梁换柱,玩物丧志,众叛亲离,大义灭亲,杀身成仁,覆水难收,一窍不通,切磋琢磨……等等,共有一百多个。每一个成语都是一个故事,都是一则浓缩了的深刻教训。都能让我们回溯到那一个个遥远的时代。可以说中国的成语中要是少了属于淇河之畔的这些成语的话,那么我们平时所说的话语也一定会变得干涩残缺,甚至已经是无法表达了。因为殷商的文明早就融入了中国文明中最基础的部分,成为了中华文明的基础。

    在商王帝乙时代,一天帝乙君臣所在的殿宇的柱子忽然断裂,其他人都呆立着几乎是等死状态,眼看这千钧一发之际,三子受立即冲上前去,用手托住掉下来的大梁,然后稳固后让帝乙赶紧安全撤离化险为夷,而自己一直手托横梁,直到让卫士们重新换好立柱为止。面对这一突发事件时三子受的反映以及过人的胆量和神力,使得原本在王位继承人选择上举棋不定的帝乙立即心目中确定了人选。也许这就是天意,子受果然凭借力曳九牛托梁换柱的武力及博大雄辩之才登上了最高权利宝座,于是也就有这一成语。但不知是什么缘故,也许纣王被划到暴君一方,因此跟他相关的典故也应该带有贬义才行吧,所以后来被讹传为偷梁换柱,意义也与最初的大相径庭了。

    在牧野决战前夕,商纣王大军兵伐东夷,他对自己的实力绝对自信,认为东夷平定只在朝夕,于是继续歌舞娱乐,等待凯旋的消息。但没想到等到的却是西周出师伐商的消息。等事态紧急后才意识到形势的严峻,当时还正在玩着斗鸡的商纣王这才慌乱中匆忙应战。由于身边一时没有其他信物,于是情急之下随手拔下一根鸡毛交给令官让他以此代替令箭去调集部队。于是就诞生了一句我们大家都熟悉的成语。

    春秋时的卫懿公身为一国之君却迷恋于养鹤,丧失了治国进去的斗志,消耗了大量的财力,致使民怨沸腾,最后终于没能脱离国破身亡的结局。这就是玩物丧志的来历。在广场西北劈出一角,设立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成语苑。可能是节日期间都挤满了人和摊位,再加上时间有限,所以没能一一去找出来,只看到了眼前最近的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的就是玩物丧志这四个字。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在成语诞生的源头,穿过一块块刻着成语的石头,找到上面的每一句成语并去细细玩味的话,我想肯定会更有身临其境般的体会。

    走过成语苑,再望东南方向返回,路旁有一对很有特色的石狮子。如果不是细看的话,也许吸引不了游人的视线。但是这对狮子却非常特别,那就是没有耳朵。据介绍这对石狮是明代的作品,表情神态栩栩如生,但不知道是工匠的疏忽还是刻意创新,雕刻完成后人们发现狮子没有耳朵,于是就笑话工匠的失误。但是工匠并没有争辩,只是在狮子底座上刻上了“牛抵日、狗咬云”这六个字,大家于是立马闭口不言了。这是两则典故,相传四川盆地常年阴雨很少晴天,所以偶尔出现太阳时,牛以为那是怪物所以就伸长了脖子想用犄角去抵触,人称“牛抵日”;另一则是指刘备守西蜀时,由于蜀地四面环山,整天阴云蔽日,偶尔云开日出时,狗吓得对天狂吠,人称“狗咬云”。意思是说不要人云亦云,少见多怪,这两则典故的运用巧妙地为自己的独创做出了最好的解释。虽然这对明朝的石狮和殷商故都间并没有直接的关联,但是放在这么一个特定的地方,似乎也正好暗暗提醒了众人在对历史人物评论时思维不要走入了牛抵日、狗咬云这类的误区。

    碑是一种昭示功德,表彰业绩的纪念物,大多是为了万古流芳让后人景仰。但是惟独在摘心台公园里却有一个例外。那就是著名的扯淡碑。这块碑原来是树立在城外后来被移到这里,由于碑的正面上方赫然刻着两个巨大的字:扯淡。所以这样得名的。碑是歌功颂德的,所以一般都是选择高雅的文字,但惟独这里却用了最通俗甚至是粗俗的两字。除了扯淡这两个字外,另外还有:再不来了。竖写的碑文是:泰极仙翁脱骨处。对这块特殊的碑的来历众说纷纭,按最常规的说法是:在明崇祯末年,闯王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在煤山自缢。作为明朝遗臣的沐氏藏到云梦山中躲避灾祸,并等待着有朝一日能看到明朝恢复。可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始终看不到明朝复辟的那一天。后来竟然一直活了144岁才寿终正寝。后来也许是他自己也看破了世间沧桑不过过眼烟云,想想自己竟然那么执着复明反清,真是越想越可笑,于是就在临终前写下了:扯淡,再不来了。后人遵照其遗嘱将这两个粗俗的大字刻上了石碑。

    由于关于这块碑的来历存在着很多未解的迷团,所以对于碑的来历还衍生出许多不同的故事版本。比如有人说明末崇祯帝并没死,而是逃到深山以图东山再起,最后没能等到于是就写下扯淡两字。后来还有出著名的戏剧《一捧雪》,也被客串到这块碑的主人身上。当然这些说法更没历史依据,完全凭空想象,那真正是在扯淡了。碑主人自号为泰极仙翁,俗话说否极泰来,那么泰极了是否也会否来呢?或许这位仙翁起名本身就含有着什么宿命或玄机呢?不过这就该属于易经数术研究者所探讨的课题了。三百多年了,这块奇特的扯淡碑究竟为谁所立,究竟包含着什么样的秘密,引起了不少研究人员的兴趣。也有人认为这块碑宣传的消极厌世并且语言粗俗应作为糟粕而屏弃,但反过来也正是这样却反而更是让人觉得越发扑朔迷离得神龙见首不见尾,更加引起人们越来越大的研究的兴趣。那么这块特殊的碑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这恐怕还有待于学者们的继续研究。

    由于摘心台公园是纪念以比干为首的三大贤臣的地方,所以三仁祠也是这里的一个重要的地方。孔子说殷有三仁,因此三仁祠得名于此。三仁祠坐落在西南角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院落内。在院落门口外的照壁是当地著名的石刻作品,叫麒麟壁,又叫活麒麟。麒麟壁也是雕凿于明代,和普通照壁不同,是呈一个上宽下窄的扇面形状。相传当时为三仁建祠时由大家捐资建造代表祥瑞的麒麟壁,并将资金砌在壁身内。可能是由于这一举动感动上苍,麒麟变成了活的,并会在受洪水灾害时将水全部吸入腹中,干旱时又吐回田地,始终确保全城人民的免受灾害。但可惜的是,后来麒麟腹中金银遭人盗窃,麒麟在失望之下,失去活力,变回了石头,从此变成了固定的照壁提醒人们自重。

    院门口是一对体积不太大的石狮子,这对石狮同样也是一大精品。右首雄狮并没有什么特别,而左首的雌狮则的别具匠心、独辟蹊径。这是由一大三小组成的子母狮,三只狮子雕刻在一起,母狮子昂首蹲坐,把原本应该长在下腹部的双乳大胆地移到了前胸,其中两只小狮子正在尽情吃奶,而且将母乳拽得又细又长,给人以强烈的弹性和质感,母狮子则是用爪子轻抚幼狮,象是哄孩子一般,富有极其浓郁的人文气息。作者这一拟人化的创新,使符号般呆板的狮子顷刻间变得贴近了生活。这一设计恐怕也算是全国所独一无二的吧。

    三仁祠是由山门、正殿,东西厢房极其围成的院落构成。正殿是歇山式重檐三开间大殿,里面所供的自然是箕子、比干和微子这三大贤臣了。三仁作为忠君贤圣的典范而被后世广为流传,这也体现了百姓心目中对忠良之士的敬重。三位贤臣其实在纣王时代都曾一度是国家栋梁,都为有商一代的兴盛尽心尽力。箕子、比干和微子同为三仁,却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格也决定了分别有着完全不同的的归宿。

    首先比干的脾气最为耿直。比干是纣王的叔叔,还是居少师要职,可以说担负着监督国家兴衰的重担。但也许是由于本身性格的缘故,始终是勇往直前而义无返顾的类型。当看到商纣王沉湎酒色,而残暴固执,而西歧已是虎视眈眈,国都上下危机四伏时,便冒死苦苦劝谏纣王以期感化纣王能回心转意重整朝纲。比干忠心耿耿,天地可鉴,然而他面对的是一位已经刚愎自负,残暴失聪的帝王,在这样的条件下却只是一味愚忠,抱定必死心态,而不懂得语言的技巧策略。当听到别人反映说纣王昏庸无道时既没有调查也没有做任何修饰就直接质问纣王,而作为一国之君万人之上的纣王当然不可能放弃自己的面子跟你妥协。如果比干略做一点婉转,或是迂回诱导的话或许还有劝说纣王的可能性,毕竟纣王本身就是个极其聪慧明白的人,但遗憾的是比干在这种君臣特定条件下却选择了与纣王硬碰硬,非要纣王无条件接受自己的指责。苦谏三日后终于激怒纣王而惨遭杀身之祸。可怜一代忠臣最终仍未能阻止殷商帝国的灭亡,只是空留下了惨烈的英名成就了杀身成仁的千古名节。

    在东侧厢房里供的是比干,夫人和儿子一家三人。比干因劝谏使被恼羞成怒的纣王杀害后,家人也被追杀。这时惟独剩下带有身孕的夫人陈氏逃离在外,躲在山林之间。生下一子后,被追兵发现。幸好追兵并不认识陈氏,于是当追兵追问其孩子姓名时,比干夫人看到身边的茂密丛林,于是临机一动就说孩子姓林名泉,这才躲过了一劫。后来武王君临天下后,为了表彰三贤臣,找到陈氏夫人后为了鼓励比干之后能坚强地生存下去,就赐名为坚。从此比干的儿子就叫林坚。林坚为了缅怀父亲的遗志,在比干被害的地方筑台祭奠,后人就把林坚祭奠的地方叫做林坚台。林坚也就成了林氏的始祖,在寻根热越来越重视的今天,林氏后人都要来此祭奠先人,成为中国姓氏文化的一个重要活动场所。

    第二位贤臣是微子。微子是纣王的庶兄,也许是由于母亲身份的缺陷而没能继位为商王。如果第三十代商王由微子继承的话,也许没有荒淫残暴,但也不会有更大的繁华强盛,最多只能是平淡守成。微子的性格除了有强烈的忧患外还具有更为灵活的圆通。商纣王即位之后凭借其宏图大略曾一度使国力昌盛,四方臣服。但惟独东夷不服,频频发起挑衅。于是纣王率领王师讨伐东夷,并以此为下来的开拓疆域统一中原之举拉开了序幕。正是由于纣王的文才武略才使得他完全可以不受束缚地规划各种蓝图,而其他的忠臣良将的水平本身就根本无法和他同日而语。顺利和成功使纣王逐渐思想僵化,开始目空一切,也导致了王朝开始走向了下坡路,直到已经岌岌可危时仍不听劝阻还变本加厉地残害忠臣,造成众叛亲离。在这种背景下,思想灵活的微子见劝谏无望便选择了彻底与纣王决裂与殷商决裂的道路。

    尽管西周部落开始崛起,商朝已经危机四伏,但是东夷部落仍未平定。如果西征,东夷必定骚扰后方,如果先搞定东夷在回头西周的话,国都空虚洞开,要冒很大风险。考虑再三还是决定走出一部险着,全军东征意图一举摆平东夷以永绝后患,等东部平定了再回头收拾西边。虽然万事具备,但是却惟独忽略了一个最致命时刻压夸大象最后的那一根稻草——微子。微子已经把自己下来的人生目标放在了正在逐渐壮大起来的西周,就在商朝远征东夷大军倾巢而出国都空虚的这一历史时刻,把这一最具价值的情报通报了西周,自己也带着象征国家的宗庙祭器投奔了西周而去。于是一直在韬光养晦着的西周看到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时机也是押上了全部家当,同样也是倾巢而出大军直扑朝歌,作为一场豪赌成败一局定乾坤。当商纣王正在规划他在中华大地上的合并蓝图时,却冷不防原来向来表现忠臣的西周已经兵临城下,处在千里之外的大军根本来不及回防,情急之中只能临时调集奴隶组成了一支七十万的业余部队试图抵挡十万周军那咄咄逼人的攻势。然而由于纣王平时已经恶名昭著,再加上奴隶本来就没有战斗力更没坚定的思想立场,甚至也根本就没懂得在纣王手下是奴隶在周武王统治下同样还注定是奴隶的道理,于是在牧野展开决战时纷纷倒戈,最终商朝全军覆没,周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当商纣王看到大势已去,已经无力回天了,便反而镇定了下来,他退回鹿台穿上只有最隆重的场合才穿的美玉镶成的衣服后,把宫殿点燃,并选择了作为一个帝王最体面的方式在熊熊的烈炎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给这一长达六百载的王朝的打上了惨烈的句号。就这样,商纣王所统治下的邦畿千里的泱泱大国就轰然倒在了西周这个不足百里的边区诸侯的脚下。远在东夷的商朝军士得到这个消息后义无返顾地投身到茫茫大海,宁死都不愿回头降周,后来幸存下来的一部分移民飘落海外演变成印地安人的前身。

    微子在武王伐纣的运动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再加上他原为商臣时的圣贤德行,还有在关节时刻能认清形势识时务,及时弃暗投明,同样也被周朝奉为三大忠臣之一。周朝建立后,周武王将微子封在宋国,成为了宋国的第一代国君。周武王分封天下的几乎都是自己的兄弟子侄,而微子作为商朝遗臣同样能破例封国,而且是中原地区很重要的一个位置,可以看得出周武王对他的器重。我想,作为一代诸侯国君,微子所拥有的富贵程度肯定决不会逊色于两千多年后的吴三桂受封平西王时的荣耀吧?

    第三位贤臣是太师箕子。箕子也是商纣王的叔叔,也是一位难得的忠诚之士。他的性格善良通融但坚持原则,既不象比干那么耿直愚忠,也不  象微子那么狠心决绝。和另两位贤臣相比,箕子的性格更为丰满更为真实。作为太师,箕子也对纣王苦苦劝谏,同样也尽到了作为臣子的本分。但是纣王谁的话都听不进。后来当比干因劝谏纣王而惨遭剖心后,箕子没有再继续步比干的后尘,而是选择装疯来避免无谓的杀身之祸,同时也只能用这种方法来排解自己矛盾痛苦的心理。这一折中做法虽然也引起了纣王的怀疑,并将他囚禁,但最终还是拣回了一条命。

    最后纣王自焚而死,而箕子则等到的不是商天子的赦免,而是周天子的释放。周武王很敬重箕子,决定也象微子一样封为诸侯,但这时的箕子再次显示了他人性中的准则。虽然商朝覆灭,但身为商朝遗臣的箕子耻为周臣,不愿接受周朝的封赏。不知道是出于周武王发自内心的敬佩呢,还是出于统战的需要,周武王执意要树立一个忠臣的典范,但他也知道箕子的性格为人所以也并没有过于为难箕子,而是采取了一个较为折中的方案:将箕子封往地域偏远的朝鲜。对于箕子来说,在这样的背景状态下,过于倔强反为不美,所以箕知道也别无选择于是就接受了周武王的册封,前往千里之外的辽东去开辟他新的理想乐土。反正也落得个相互眼不见心不烦,两相便宜。箕子辞别周武王后经过朝歌,一番伤感之后来到了朝鲜。在朝鲜,箕子将自己以前在商纣王时期无法施展的政治抱负终于可以在这个远离故土的地方得意实现。从那时开始,建立了箕氏朝先,箕子成为了朝鲜国最早的祖先。箕子不仅将中原时期的优秀品德远播朝鲜,还将淳朴诚实的民风在举国上下发扬光大。朝鲜曾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君子风尚,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君子之国。箕氏一朝延续了900年,为朝鲜的国土开发和正统思想普及奠定了基础。作为箕子的经历,是功成名就了还是国破离乡了,对以前的商朝和对后来的周朝分别又是怎样一种心情,可能没人能真正体会。也许只有他留下的那首《麦秀歌》才是他心灵深处最为真实的写照吧。

    当他离开中原前往遥远的朝鲜,最后路过这个他曾倾注了所有的爱的朝歌时,看到宫室倒塌,蔓草青青,满目的凄凉,一时触景生情心酸难忍,真想放声痛哭一场再祭奠一番。但这时已经在事实上作为了周臣的箕子已经不允许再有这类有失体统的情感表露了,于是箕子只能强忍泪水写下了那首刻骨铭心的诗句,但吟唱完四句后歌声戛然而止。箕子硬是把后面的话给咽了回去,他已经没法再说什么了,他的身份已经无法让自己再纵情抒怀了。面对一个新兴的周王朝,箕子只能用含蓄的话来责备那个顽童为什么当初就不听自己的劝告呢?然而大家都知道他心底深处真正想说而没法说的那句接下来的话应该是:当年顽童若是能听从我的劝谏的话,成汤的锦绣江山能有你姬发的份吗!

    时代变迁,王朝更替,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规律。朝鲜也不例外,战乱纷争,兴亡分合,此后又经历了卫氏朝鲜,李氏朝鲜,甚至到了近代还有皇军“照顾”下的朝鲜以及今天南北仇视的朝鲜。到了今天,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半岛国民却频频对传统文化的归属权问题发起挑战,再也看不到当年的君子遗风了。今天把八卦当做国旗,明天把端午申请为自己的专利,一会声明风水和中医纯属自己本国的国粹,一会又把孔子认定为是有着自己民族血统的后裔。但惟独就是不承认三千年前这个开创了朝鲜国的祖宗箕子及其创建的900年基业,更不知道什么叫君子之国。半岛人把自己的祖先坚定地认定是神话传说中的仙人檀君,自己是仙人的后代。是契刻石竹的文字史籍记载更为真实呢,还是口头流传的神话传说更加可信呢?去纠结争辩这类的问题本身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而且后来在他们补写的历史中还有凭有据地赫然记录着,本国的祖先檀君是天神与熊女所生,在公元前2333年建立檀君朝鲜,本人在位1500年,最后升仙时享年1908岁……面对如此“详尽的史实”描述,我们最多也只能谦让地说句:恩,你们说的听起来也还满有道理的。

    殷商三仁可以说代表了中国先秦时代的作为忠臣的最高典范,为后世树立了光辉不朽的榜样。同时,商纣王则是作为与三仁截然对立的反面形象而为后人唾骂。人们在缅怀以比干为首的忠臣的壮烈悲惨之余都痛恨纣王的荒淫残暴。但是再重新深思一番,就会发现比干固然死得悲惨,但纣王的命运又何尝不惨呢?我记得以往曾探讨过这个问题,历史上哪类人的结局最为悲惨。壮志未酬身先死的英雄,被陷害的忠良,甚至是被车裂寸磔,诛灭十族,遭抛尸荒野,挫骨扬灰……这些固然死得凄惨,但是痛苦毕竟是有限的,随着肉体的磨灭也会自然结束。即使肉体死亡了,但是身后能得到平返而重见天日,或是被更多的人承认和纪念的话,做到了杀身成仁成就万事英名流芳的话,那么在他灵魂上所获得的慰籍将足以弥补生前的不公。但是如果一个人即使生前富贵荣耀,哪怕最后安然寿终正寝,但是如果他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而被史官在史书上重重地记下贬谴的一笔的话,那么他的灵魂将被牢牢盯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而永远受到千秋万事的唾骂,就象是坠入阿鼻地狱般万劫不复了。这种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惨,因为这种惨将伴随着成千上万的人们的评判,沉重的桎梏将穿越古今延续到永远……想想都觉得让人毛骨悚然。商纣王可能就属于这类古往今来最惨的一个吧,原来他有着宏图抱负,治国雄才,励精图治却功亏一篑,最后却功绩一盖否定恶行不断追加反而落得个最典型的暴君形象流传后世。压在他头顶上的那一顶顶沉重的帽子,包括属于他的,也包括被强加给他的,不知道商纣王地下有知将会做何感想。但历史就是这样,或者说传到我们这一代手中的历史就是这样。

    整个商朝期间曾有过多次国都迁徙,按通常历史记载共迁都五次,最后一次是商王盘庚将国都迁往洹水之畔的殷,即今天的安阳,并从那时起直到商朝灭亡的近三百年中未再迁徙,因此商朝也称为殷朝。而在最后的四代商王时期都以沬邑即朝歌为都。这其实并不矛盾,因为在这个时期两都并存。我国古代是一个建立在宗法制度上的国家,把宗庙祭祀看做国家的象征,尤其是在先秦时期就更是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所以国都殷是宗庙的所在地,是一个神圣无比的地方,因此作为正都。但是由于国土不断夸大,所以原来的殷位置变得偏于一角,既不大气也不便于居中管理,所以迁都至沬邑,把这里作为陪都。殷本身只是作为一个形式上的国都,只是一个国家的神圣象征而已,而真正富有生活气息及战略地位的是陪都沫邑。四代商王的开拓和建设把新国都建成一个当时最为繁华强大的都城,尤其是到了纣王时代的前期,更是把这座都城的辉煌推向了极致。但可惜商朝却就是在这一时刻落下了帷幕。

    在殷商的这片故土上,又建立起了一个新的诸侯国卫国。在卫国期间也曾出现过英明的国君卫康叔和卫武公,也有过因养鹤而亡国的卫懿公,在长达400年的卫国曾有过数不胜数的故事发生。然而人们却没有记住它们,甚至至今当地的居民还有根本就不知道有过卫国一事的。而商纣王在位的几十年时间里所发生过的几乎每一个故事都流传到妇孺皆知的程度,而卫国的故事却一个都没留下。卫国前后十多个国君却几乎没人记得叫谁,而一个商纣王却让百姓记住了三千年,是谁活在了人们的心中,已经一清二楚了。尽管历史已定论商纣王为暴君,而且殷商江山也早在他手中丢掉,但在淇县的民间仍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纣王的江山——铁桶般坚固。从这朴实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当年的殷地子民并没有忘记纣王所创造下的贡献,更是把他领导下的江山永固看做是一个最美好的愿望。

    居于大地中心的平原叫中原,在中原建立的邦国就叫中国。作为一个中央大国,居天下之中本来就是一个君临天下的象征。当年在西周和殷商间即将展开最后决战前夕,周文王曾代表正义化身振振有辞替天行道般地宣读了讨伐商纣的檄文,其中就说道:“告诉你们殷商,你们在中国逞凶霸道,招致天怒人怨还以为是积德!”正是在这篇檄文中,把即将攻击的对象第一次称为中国。而殷商故都也就因此首先以冠以中国这一称谓被载入了史册。

    如今,纣王已经静静地安眠在这条淇水河畔的青山绿水之间,他并没有壮观的陵墓也没有华丽的寝殿,只剩一个很不起眼的土堆守侯在这个他曾热爱过的中国的故都旁。这就是纣王这个死后被骂了三前年却留下了无数遗迹和民间故事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最有争议的人的最后归宿。在古代帝王的坟墓叫陵,诸侯的坟墓叫墓,老百姓的叫冢。而纣王的却没有叫陵,甚至还有人为了更进一步贬低纣王,将他的墓叫做纣窝。这给纣王这个本来就够倒霉的人身上又更是雪上加霜。但是,俗话说债多不愁,我想纣王既然已经担下了古今第一暴君等一大堆数都数不清的恶名及恶谥了,再多这么一个侮辱性的头衔也不会再去一一计较了。可惜由于今天时间紧张,没能有机会去淇水河畔的纣王墓前去看上一眼,这不能不说也是一大遗憾吧。

    可能是浓郁得化不开的历史古韵让我流连往返,不知不觉已经天色将暗。虽然在这里只是一个短暂的驻足,但我感觉似乎好象是跨越了千年。
在即将离开摘心台公园之际,我忽然又想到了最后那个一直悬而未解的问题,那就是朝歌两字的读音。在三仁祠西厢房中一角辟有纪念品的小卖部柜台,我最后询问了里面的工作人员:朝歌这两个字应该发什么读音?朝歌!我清清楚楚地听到了昭歌这个读音,而且这两个字几乎是异口同声地由这个服务员和旁边正在上香的一位游客共同响亮地说出来的。那个服务员继续补充了一句:我们这里就叫朝歌,从没叫过别的读音。从她坚定而自信的口气里,我感觉出了一种作为朝歌人的自豪。朝歌!我忽然间似乎一下子有了种顿悟般的感觉,终于理解了这两个字里面所深刻的内涵。对啊,朝歌!喜迎朝阳,高歌黎明。这不正是商纣王对这个邦畿千里的中国所寄予的热爱和期望吗?从先秦时代起,我们的祖先就有崇拜太阳的风俗,尤其在商朝更是登峰造极,因为太阳代表着曙光和生机,代表着光明和美好,代表着大地万物蒸蒸日上,更象征着这个王朝的强盛永恒。从清澄秀美的沬邑改名为乐观蓬勃的朝歌,体现出了也只有象商纣王这等具有着文韬武略和宏伟政治抱负的帝王才会有的王者大气。我想不管是谁哪怕只要听到这个名字都会深深被它本身所辐射出灼灼气势所震撼。这就是我所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朝歌。尽管只是一个极其短暂的邂逅,但是留给我的却是一个永恒的记忆。

    离开县城时,夜幕已经深深降临。华灯初上,更给这座古老的县城披上了一层静谧的朦胧。我们又踏上匆匆旅程。本来我们对朝歌来说也只是过客而已,只是过来轻轻扣开一道历史的门扉,然后又轻轻地掩上门悄悄地离开。朝歌象是一本厚厚的书,但是却永远读不完。朝歌城在我们身后渐渐远去,似乎又重新回到了浓雾迷离的历史中去,再去继续那场未结束的嫣舞笙歌了……

    麦秀渐渐兮,
    禾黍油油,
    彼狡童兮,
    不与我好兮。
      ——《箕子·麦秀歌》






 

 
     
淇水汤汤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