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给河大《国学之声》投稿用的。发在空间时特别在关键地方做了修改。
在中原腹地,贾鲁河流域,曾经有一座古城,它极具传奇色彩,神龙见首不见尾,虽然它早已经消失了,但后人并不因为它的离去而遗忘它,层层迷雾、声声质疑,又伴随它走过了消失后的一千多年。它的名字就叫——中牟邑。依本人拙见,中牟邑的历史并不乱,只是后来人为的添乱罢了。
古代中牟的地形地貌与如今是完全不一样的,真可谓是沧海桑田。那时,中牟以西是天下九泽之一的圃田泽,“东极官渡,西限长城;东西四十许里,南北二十许里。”据推算,应该是从官渡一直到如今的老107国道附近。官渡东边数里,大约在今官渡镇板桥村南,又有一个湖,叫萑苻泽,它的水面虽然没有圃田泽大,只是一个季节湖,但它周围是广大的沼泽,草木茂盛。在这里就曾经发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奴隶起义。两湖北面是渠水,此水上承黄河,入大梁后南转注淮河。两湖南边是一条东西大道,西接荥阳,东入齐鲁。仔细看一下就不难发现,从荥阳到开封之间,只有两个陆上南北通道:一处在郑州、荥阳之间,那里在西周初年建了一座管城扼守;另一个在官渡,尚无城池。于是在公元前650年前后,齐桓公发现此处位置特殊,极具战略价值,就在这里修筑了中牟城,“以卫华夏”(语出《管子》)。从此中原腹地又多了一处兵家必争之地,战火就伴随着中牟城一起成长,城池常常是建了毁,毁了又建,主人也是走马灯似的换。佛肸任中牟宰时,他想叛乱,希望孔子能来辅佐,孔子本来是想去的,被学生子路劝阻而止。此事载于《论语》,让中牟邑更是名声大振。后来,赵国国君献候迁都于此,进一步抬高了中牟的地位。到战国中期,魏惠王迁都大梁,用易地的方式把中牟换归魏国。他又修筑了一道北起卷县(今原阳县西)黄河边,经圃田泽西畔到密县的长城。特别说明一下,当时的黄河在荥阳北出邙山以后,向东北注入渤海。这样一来,黄河加长城就是构建了一道巨大的屏障,来保卫大梁的安全。同时也人为的阻断了管城的南北通行功能。此后,北方卫国一带的人要是想西去,只能从中牟到管城一线。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秦统一后,拆毁了这段长城才宣告结束。秦时,中牟全境归阳武县管辖,县城就设在渠水北岸,与官渡隔河相望。汉高祖六年,拆分阳武县一部设中牟县,县治就是这个中牟城。至此,中牟邑就改名叫中牟县城了。
有意思的是,春秋、战国及西汉时的史料中没有一篇指出中牟邑位置的。直到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志中才明确指出:“中牟,圃田泽在西,豫州薮。有管叔邑,赵献侯自耿徙此。”这是最早、早权威给中牟邑定位的史料,后来的 《晋书。地理志》、《通典。州郡》、《太平寰宇记》和《舆地广记)等均沿用此说。 到了东汉中期,中牟县城迁移,这座城又改称为中牟旧城,用今天的话就是老县城。东汉大文学家蔡邕有一次从开封去洛阳,途中经过中牟旧城,听到人们说起前朝往事,他百感交集,写下一篇《》,其中就有这样几句:“余有行于京洛兮,遘淫雨之经时;夕宿于大梁兮,诮无忌之称神;历*******兮,憎佛肸之不臣;考之旧闻,厥事举兮。”蔡邕是文人,但凡文人都是骨子里清高的,他们把佛肸看成是乱臣贼子,是从心里眼里鄙视他的。一代枭雄曹操却和蔡邕的观点截然不同,他十分推崇佛肸,据《中牟县地名志》记载:曹操曾经在中牟县城铸了一座佛肸像,让世人去参拜,后来毁于战火。这可能是就是所谓的枭雄惜枭雄吧。到西晋时,中牟旧城里依然有很多人居住,这在里又出一位著名的人物----潘安。他可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文学家。他在《**碑》里说自己是“中牟故县”人,这个中牟故县就是那个旧县城,因为当时中牟只有新旧两个县城。一直到南北朝时,郦道元《水经注》还这样记载:“沫水,东北流迳中牟县故城西,昔赵献侯自耿都此。”这是能找到的史料中关于中牟旧城最后的记载了。从唐代以后,圃田泽极剧萎缩、萑苻泽的消失,中牟境内的陆地多了起来,从荥阳到开封可以直线而去,不需要再绕到到圃田泽以南了;再加上县域的频繁更叠、县城的不断迁移等原因,那两个中牟县城就逐渐的荒废、消失了。
说了这么多,这个中牟邑具体在哪里呢?这还得简单说一下圃田泽南的那条大道,从荥阳方向过来,经管城、清邑(中牟西古城,在白沙镇南,今有遗址。当时在圃田泽南岸)、曲遇(中牟东古城,在韩寺镇南,今有遗址,刘邦在这里大破秦兵。)、开封县(秦统一后在大梁城南五十里设开封县),再向东到海边。在圃田泽东南角,这里一个两叉路口,有一条向东北的大路,直通大梁,中牟邑就在这个两叉口北,去大梁的路上,是通往大梁的屏障,同时也扼守着官渡这条南北通道的南端。具体来说,就是在今天姚家乡政府所在地东北不远处。
如今,中牟邑的归属还有一些争议,影响最大的就是鹤壁学说,有不少的支持者,但这一派的证据明显不足,可信度稍低。当然了,有争议也不见得是坏事,可以让我们更好更多的去了解中牟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