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  第五卷 2010

 

   

 

文史资料 - 大商
大商
 
作者:佚 名  加入时间:2010-9-29 9:56:11

新浪读书 > 军事小说 > 大商

殷本纪

全部的古书资料依据于殷本纪

 

1

 

汤以前,商谱的名字14个:

契~商谱的第1个名字,当作大商的第1代。大商起源于桑干河的狄人和沁水的戎人,合称戎狄。大洪水以后,戎狄融合,集中在漳河。公元前4千年漳河戎狄走进卫河,分支出来喾氏族和契氏族。

昭明,相土,昌若,曹圉~这4个名字来自沁水。

冥,振,微~这3个名字来自桑干河。

报丁,报乙,报丙~契氏族从卫河走进济水。这3个名字建设济水领地。

主壬,主癸~这2个名字跟随成汤走进洛邑,建设洛邑领地。

天乙(成汤)~是契的分支后代。汤氏族开创洛邑领地。

在朝歌的首领氏族4个:

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汤建都在朝歌。这4个名字是朝歌汤都的继任者。

在济水的首领氏族4个:

沃丁,太庚,小甲,雍己,

在洛邑的首领氏族:

太戊~太戊是主壬,主癸的继任者。在太戊时期,兴建洛邑,朝歌兴建祭祀祖庙。商邑向唐派驻巫祠机构叫作伊陟。伊陟兴建宫殿。

商谱第24以后的名字:

中丁,外壬,河亶甲,

祖乙,

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

盘庚

小辛,小乙

武丁

祖庚,祖甲(帝甲),廩lin辛,庚丁,

武乙,

太丁,帝乙,

辛(纣)

作者题外话:翘首期盼的“中国古代史”还没有产生出来。我们仍然使用3千年以前古人编制的历史。中国在等待着,世界在等待着。因为唯有中华土地保留下来充分的资料。“大商”实际上就是1部中国古代史,大商人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的起源祖先。

2

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契兴於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於百姓,百姓以平。

 

大商的起源祖先是契。契来自简狄和有娀。契是喾的后代。有1个传说,契的母亲吃了乌鸦蛋,有孕生契。大商祖先在唐,虞,大禹时代。大商因为领地在商因此得名,叫作商。

殷:史记将大商称作殷。在西汉史记时已经知道殷墟。史记:刘邦和项羽在殷墟会盟。殷墟在甲骨文中叫作商邑。史记以后称作商,如,夏商周。在今天,殷,商通用,殷纣王也叫商纣王。对于殷墟,是考古发掘方才知道是1座“都” :商邑出土宫殿,大墓,青铜器,甲骨文。史记对殷墟却没有记载。

契:商谱的第1个名字。谱的惯例,第1个名字往往是远祖,并非血统。子孙编制谱时,往往将“光耀本族的意义”冠以第1个名字,用今天的话说,叫作名誉族源。

简狄,有娀,帝喾,玄鸟:这些名字是大商起源的传说。凡是传说都是对古社会的记录,问题在于我们的认识。4个名字分别是不同的氏族流传下来,并不是1支起源氏族。简狄和有娀就是狄和戎。到了周时代,狄和戎成为北方氏族的通称,已经是贬义。在编制商谱时,加上简和有2个词头,加以区别。帝喾次妃,妃表达远古时代的婚姻关系,不是妻子。玄鸟,点明了是母系制时代,许多民族从母系制走来,也这样讲述起源。多个起源氏族汇合起来统一的大商氏族,汇合起来1部史诗。

史诗可能这样:在那个知母不知父的母系制时代,有2支氏族因为婚配发生纠纷。生育神喾出现了,1个新的分支,契诞生了。或者,生育神的使者契被狄族和戎族的母亲所爱。我古中华各个氏族的起源传说不出大商传说的范围,可知氏族起源于母系制时代。

狄,戎:都是大商的起源。从考古知道,大商有2个源头,1个源头在沁水,1个源头在桑干河。至于狄和戎的关系,史记时已经分不清了。大约,戎是沁水祖先,狄是桑干河祖先。

喾次妃:喾是1位神,那么,契是神的后代,就等于说,大商是巫祠后代。这就是妃的婚配关系。什么是巫祠后代?就是说,大商的母系是狄戎女子,父系是巫祠男子(古书叫作圣人)。古书对圣人推崇之至,不是没有原因。

佐禹治水,帝舜乃命:在史记以前,最早的历史书是尚书。尚书开篇从尧舜禹说起。尧舜禹就象今天的黄帝1样当作祖先时代。当然,什么事情也不能比祖先早。尚书以后作历史,夏商周秦的起源祖先都从尧舜禹时代写起。

封于商:大约是某1支大商人曾经的领地。这里的商应该是商丘。舜的领地在商丘。

子氏:见诗经诗,“帝立子生商” 。在商时代没有姓氏,史记想象商时代也有姓氏,为大商找到1个子氏。

唐,虞,大禹之际:是说大商起源的时间。从考古知道,氏族起源的时间在距今万年~距今8千年。史记的时间偏晚。尧舜禹的时间相当大商的济水时期。

作者题外话:商谱,史记原文,在今天读来,确实言之有据,并非编造。祖先还没有学会编造。

3

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立。曹圉卒,子冥立。冥卒,子振立。振卒,子微立。微卒,子报丁立。报丁卒,子报乙立。报乙卒,子报丙立。报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为成汤。

 

契是祖源,从昭明到成汤以前是12个名字。12个名字可以分作4组。成汤以后,进入洛阳平原。因此,成汤以前的12个名字是济水时期的氏族名。这12个名字没有事迹,史记没有记载。史记只讲述洛邑唐国的事情。

昭明,相土,昌若,曹圉

这4个名字是沁水芮城人后代。大商有桑干河(山顶洞)和沁水2个来源。从语言看,昭明4个名字分布在从沁水向东济水沿岸。其中,昭明到达了西辽河,相土在商邑,昌若和曹圉不见记载。

冥,振,微

冥振微是山顶洞人直系后代。冥振微向南,从周口店到南庄头,漳河,卫河,开发了古城和商邑。古城和济水是商邑的2块生产基地。济水1块叫作大汶口文化,古城1块叫作龙山文化。商邑是由生产的积累建设起来的都城。巫祠首领(颛顼,古书誉为古帝王)在这里发号施令。商邑大商主要成分是冥振微后代。

报丁,报乙,报丙

这3个名字是成汤进入洛阳以后,留在济水的氏族。这5个名字都是发自商邑对氏族的编号。成汤的编号是天乙。从氏族编号分明感到有一个命名编号的机构存在。这个机构就在商邑。主壬,主癸2个名字跟随成汤向西迁徙进入洛阳平原,成汤定都朝歌,中壬和主癸留在洛邑。

将14个名字系统1下:

距今万年,成千上万支氏族林立。在太行山出现著名的生育神。喾的领地中心在漳河,主要成分有狄和戎。公元前4千年以前,从喾中心分支出来契祖。契祖和帝喾分别建设起来契氏族和喾氏族。契祖在卫河建设起来契氏族。帝喾在商邑建设起来商邑氏族。从公元前4千年以后,卫河食物枯竭,喾氏族向南和向西迁徙。这是1次古汉语的大传播,为后来的的大商打下语言基础。喾的传播向南到达淮河,向西沿着洛水进入渭河。

喾氏族人口的成分,在商邑,主要有冥振微,相土。在济水边主要有昌若,曹圉。向南迁徙的分支就是后来的炎帝。在济水主要有契氏族后代。喾氏族在在洛邑留下遗址叫作亳。在渭河,喾氏族的古汉语为秦祖先接受。

(古汉语的再1次大范围传播是淮河禹氏族的传播。)

济水的契氏族在千多年里分支出来报丁,报乙,报丙,主壬,主癸5个名字。

 

【】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诰。

 

进入济水的契后代中,在谱的氏族有6个。6个氏族换届选举了8次。从契到汤1共产生8届首领氏族。汤氏族是第8任首领氏族。在契时代,不存在个人名义,以氏族为单位而不是以个人为单位,因此叫作首领氏族。汤氏族的起源领地在亳。这个亳大约是今天的商丘南,炎帝崇拜喾到过商丘,所以称作从先王居,先王指喾。公元前2500年,契氏族的分支后代汤向西迁徙。作帝诰,向帝报告迁徙的事情。

作者题外话:古汉语大约从距今万年连续到今天。古汉语是世界民族中唯一1支连续到今天的语言。大商人是古汉语的传人。世界民族的文化大多因为外族入侵而中断。大商文化也曾受到周的入侵。幸好,大商是1支大氏族。商文化终于吸收为周文化,保留到今天。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民族中唯一1支连续万年历史的民族。

4

【】汤征诸侯。葛伯不祀,汤始伐之。汤曰:“予有言: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伊尹曰:“明哉!言能听,道乃进。君国子民,为善者皆在王官。勉哉,勉哉!”汤曰:“汝不能敬命,予大罚殛之,无有攸赦。”作汤征。

 

汤氏族向西迁徙,进入洛阳平原,建设起来洛邑领地。在迁徙过程中,发生3次氏族斗争。第1次是征伐葛伯,理由是葛伯不祀。不祀:不向汤的祖先祭祀。不向汤臣服。这1段话是在征伐葛伯以前的动员。汤说:“就象从水中看影子那样,知道治民的情况。”伊尹说:“对极了。”汤说:“葛伯不敬命,我就征伐它,绝不宽恕。”伊尹主持了出征祭祀。

成汤好比是部落首领,伊尹好比是巫师。这个比方不太恰当。实际上,伊尹是商邑巫祠对外的派出机构,权力在首领以上。伊尹有上级,首领没有上级。生产的积累也受到巫祠的控制。这里史记套用春秋时王侯和助手的格式。

 

【】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或曰,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汤举任以国政。伊尹去汤適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入自北门,遇女鸠、女房,作女鸠女房。

 

伊是巫祠,或巫祠的派出机构。尹是伊机构的首领。汤时的伊尹首领叫作阿衡。阿衡在担任伊尹以前,他想见到汤,就以有莘氏媵臣的身份,借上肉食的机会向汤说王道。汤觉得阿衡是个人才,就派人请他。请了5次,阿衡才肯来。阿衡向汤说素王,九主的典故。汤任命阿衡为伊尹。阿衡代表汤出使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完成出使夏的使命。

上面1段故事取自尚书(?),是1段说书故事。

 

【】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

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

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这1段话是后人对汤的祭祀词。有1天,汤看见空地上4面张网,捕鸟人祷告:“4方鸟都进来吧。”汤去掉3面网。

【】当是时,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汤曰:“格女众庶,来,女悉听朕言。匪台小子敢行举乱,有夏多罪,予维闻女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女有众,女曰‘我君不恤我众,舍我啬事而割政’。女其曰‘有罪,其柰何’?夏王率止众力,率夺夏国。有众率怠不和,曰‘是日何时丧?予与女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尔尚及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理女。女毋不信,朕不食言。女不从誓言,予则帑僇女,无有攸赦。”以告令师,作汤誓。於是汤曰“吾甚武”,号曰武王。

 

这1段写汤征伐夏和昆吾前作誓师动员。汤建设起来洛邑领地,决定征伐夏桀和昆吾,动员领地的大小氏族。伊尹也随同出征。汤先征服昆吾,然后征伐夏桀。汤作长篇誓师演讲,自号武王。

 

【】桀败於有娀之虚,桀奔於鸣条,夏师败绩。汤遂伐三,俘厥宝玉,义伯、仲伯作典宝。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伊尹报。於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

 

夏桀在有娀之墟战败,逃亡到鸣条。有娀之墟在沁水,鸣条大约在今天的夏墟。汤对夏作多次征伐,并且打算捣毁夏的祖庙,将夏彻底驱逐,终于没有作,与夏讲和。由此,汤的领地终于巩固。

 

【】归至于泰卷陶,中()作诰。既绌夏命,还亳,作汤诰:“维三月,王

自至於东郊。告诸侯群后:‘毋不有功於民,勤力乃事。予乃大罚殛女,毋予怨。’曰:‘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后稷降播,农殖百穀。三公咸有功于民,故后有立。昔蚩尤与其大夫作乱百姓,帝乃弗予,有状。先王言不可不勉。’曰:‘不道,毋之在国,女毋我怨。’”以令诸侯。伊尹作咸有一德,咎单作明居。

 

这1段写对汤评论,在于颂扬大禹的功劳,语言是周方言,可知是周人的制作。这里塑造的成汤的形象与后来古书的成汤不太1样,古书宣传夏商周三王为仁义君王。实际上,在汤时代,氏族的斗争要残酷得多,野蛮得多。

 

【】汤乃改正朔,易服色,上白,朝会以昼。

 

汤推行济水契氏族的习俗制度。这样的细节1定有祖先歌的依据。祖先歌对生活的描绘1代1代的传递。祖先歌又叫作史诗。大商人的进程过快,文字过早,口头传唱的史诗已经无法知道了。

5

【】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於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太甲,成汤適长孙也,是为帝太甲。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作肆命,作徂后。

 

汤以后,有太丁,外丙,中壬,太甲先后继任首领氏族。太丁未立而卒不准确。这些名字都是发自商邑的编号,商邑怎么能为未立的人编号?显然是以周春秋以后的世袭制度套大商首领。

 

【】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於是伊尹放之於桐宫。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於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训三篇,襃帝太甲,称太宗。

 

这1段,是巫向信徒宣讲巫祠是多么圣明,太甲时期,伊尹曾经代政3年。我们听出来另外的意思。伊尹有对首领的任命权和处置权。大商与后来的周春秋很不1样。

 

【】太宗崩,子沃丁立。帝沃丁之时,伊尹卒。既葬伊尹於亳,咎单遂训伊尹事,作沃丁。沃丁崩,弟太庚立,是为帝太庚。帝太庚崩,子帝小甲立。帝小甲崩,弟雍己立,是为帝雍己。殷道衰,诸侯或不至。

 

太甲以后,沃丁继任。沃丁时期伊尹死。沃丁以后,太庚,小甲,雍己,3个名字没有事迹。这4个名字大约是济水的首领氏族。殷道衰,道是秩序,制度。道衰,是说背离巫祠的要求。发生了首领向巫祠的反控制斗争。与巫祠的斗争大约首领失败了。殷本纪对济水不宣讲,不能说正常。

 

【】帝雍己崩,弟太戊立,是为帝太戊。帝太戊立伊陟为相。亳有祥桑穀共生於朝,一暮大拱。帝太戊惧,问伊陟。伊陟曰:“臣闻妖不胜德,帝之政其有阙与?帝其修德。”太戊从之,而祥桑枯死而去。伊陟赞言于巫咸。巫咸治王家有成,作咸艾,作太戊。帝太戊赞伊陟于庙,言弗臣,伊陟让,作原命。殷复兴,诸侯归之,故称中宗。

 

雍己以后,太戊继任。太戊时期,伊陟为相。殷复兴。太戊是担任洛邑领地的首领氏族。殷复兴,这是伊尹说的话,显然是说恢复巫祠的秩序。不能从字面理解兴,衰。须知,古汉语与今天的汉语意思不一样。

6

【】中宗崩,子帝中丁立。帝中丁迁于隞。河亶甲居相。祖乙迁于邢。帝中丁崩,弟外壬立,是为帝外壬。仲丁书阙不具。帝外壬崩,弟河亶甲立,是为帝河亶甲。河亶甲时,殷复衰。

 

中丁,外壬,河亶甲,殷复衰,没有伊尹。中丁迁于隞,隞在洛邑和济水之间。考古在隞出土了1座古城遗址。古城是巫祠储备物质的仓库。这是商邑对济水和洛邑领地加紧控制。

 

【】河亶甲崩,祖乙立,殷复兴。巫贤任职。

 

祖乙,殷复兴。巫贤任职。巫贤也是伊尹。凡是没有伊尹就衰,有伊尹就兴。我们应当想到,这不是1般的颂辞,反映出来巫祠与氏族之间激烈的斗争。

 

【】祖乙崩,子帝祖辛立。帝祖辛崩,弟沃甲立,是为帝沃甲。帝沃甲崩,立沃甲兄祖辛之子祖丁,是为帝祖丁。帝祖丁崩,立弟沃甲之子南庚,是为帝南庚。帝南庚崩,立帝祖丁之子阳甲,是为帝阳甲。帝阳甲之时,殷衰。

自中丁以来,废適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於是诸侯莫

朝。

 

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5个名字。自中丁以来,废適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於是诸侯莫朝。没有伊,殷衰。九世乱,在9世的长时间里,首领氏族脱离巫祠的控制。

 

【】帝阳甲崩,弟盘庚立,是为帝盘庚。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乃五迁,无定处。殷民咨胥皆怨,不欲徙。盘庚乃告谕诸侯大臣曰:“昔高后成汤与尔之先祖俱定天下,法则可修。舍而弗勉,何以成德!”乃遂涉河南,治亳,行汤之政,然后百姓由宁,殷道复兴。诸侯来朝,以其遵成汤之德也。

 

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乃五迁,无定处。

殷道复兴。从盘庚以后没有巫祠。氏族从巫祠中独立出来,自主的管理国政。

 

【】帝盘庚崩,弟小辛立,是为帝小辛。帝小辛立,殷复衰。百姓思盘庚,乃作盘庚三篇。帝小辛崩,弟小乙立,是为帝小乙。

 

小辛,小乙2个名字没有事迹,没有巫祠。百姓思盘庚,可以看作是大商氏族从巫祠崇拜中摆脱出来。

 

【】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於冢宰,以观国风。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於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於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於傅险。见於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

帝武丁祭成汤,明日,有飞雉登鼎耳而呴,武丁惧。祖己曰:“王勿忧,先

修政事。”祖己乃训王曰:“唯天监下典厥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中绝其命。民有不若德,不听罪,天既附命正厥德,乃曰其奈何。呜呼!王嗣敬民,罔非天继,常祀毋礼于弃道。”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驩,殷道复兴。

 

武丁时期,启用傅说,可以看作是伊尹不再参政,唐国政权正在改变成分。值得注意,出现1位祖己,祖乙这个名字显然不是伊尹,应该是1位首领,或者首领氏族。武丁时期开始从对巫祠的依附走向氏族的联合。

 

【】帝武丁崩,子帝祖庚立。祖己嘉武丁之以祥雉为德,立其庙为高宗,遂作高宗肜日及训。帝祖庚崩,弟祖甲立,是为帝甲。帝甲*,殷复衰。

帝甲崩,子帝廪辛立。帝廪辛崩,弟庚丁立,是为帝庚丁。帝庚丁崩,子帝

武乙立。殷复去亳,徙河北。

 

祖庚,祖甲(帝甲),廩lin辛,庚丁,4个名字没有事迹,大约是济水的首领氏族。

 

【】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僇辱之。为革囊,盛血,卬而射之,命曰“射天”。武乙猎於河渭之间,暴雷,武乙震死。子帝太丁立。帝太丁崩,子帝乙立。帝乙立,殷益衰。

 

武乙反巫祠,天报应,遭雷击。这是巫祠的宣讲,巫祠痛恨武乙。武乙将伊尹彻底驱逐出政权。武乙以后,太丁,帝乙,2个名字。最后1个名字,帝辛,名纣。纣死在朝歌。从考古知道,唐国的中心都城在洛邑,那么,朝歌就是唐国的祖庙。纣是祖庙的祭祀主持人。朝歌在洛邑领地的西边,周人首先攻占朝歌。攻占朝歌,拉开反商的序幕。

 

【】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

(下略)





 

 
     
大商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