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  第五卷 2010

 

   

 

评论探讨 - 鬼谷子的管理哲学(三)
鬼谷子的管理哲学(三)
 
作者:张行之(荐)呼 声(转 )  加入时间:2010-4-15 20:13:35

企业教练张行之郑重推荐

第六讲

领导者的素质(五)

领导者要善用权威

 

鬼谷先生在要求领导者爻效法龟,龙,蛇,熊的特点之后,这章书里又提出一个要求,要领导者效法鹰的特点,来加强领导者本身的能量。他说:“散势法鸷鸟”。鸷鸟是猛烈的飞鸟,首推老鹰,因此,我们把鸷鸟这个比较广泛的名词,更实际化,就用老鹰来代表。在犹太的旧约圣拜波经(Old testament·The Holy Bible)里,上帝时常把自己比作老鹰。美国以犹太基督教立国,用老鹰来作为国家的标志。同时,美国西部出产一种白头鹰,与众鹰不同,比较好看。因此白头鹰就自然成了美国标志。白头鹰很稀少,在八十年代只剩下十一只,后来经过特意嘉护,又恢复到二十几只。几千年来,老鹰在西方文化里,一直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先生要求领导者要向老鹰学习,把老鹰的特长化作自己的素养,这也是极具特殊意义的。

鹰之所以为鸷鸟,至少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超越。鹰比其他鸟类非得高,而且能够在高空盘旋很久,不需要着陆。其他动物,包括人类,都根生在陆地或水里,即使象青蛙一样能跳跃到比自己身高,高出六倍,还是立刻就要回归地上。比较起来,鹰是最能超越的。既然能超越,就不会被地面(水中)所局限,不必受小石小木,甚至于大山大川,所羁绊。众生熙熙攘攘,为财死,为食亡,象粪缸里的蛆,热锅上的蚁;唯有鹰,飞得高,见得远,遨游于万丈高空之上,怡然自得。

第二、高贵。老鹰不象老鼠,繁殖得快,无千无万,让人见到就烦。鹰繁殖得慢,而且少。物以稀为贵,特别是那些长得比较好看一点的。鹰可以被训练成为人的帮手,特别是猎人,鹰与犬就是他们能量的延伸。优秀的鹰不容易得到,又不容易饲养,更不容易训练成才。一旦训练成才,它随侍左右,忠心耿耿。既能为主人猎食;又能防护主人安全。主人出行,把它带在身旁,又能增添身价威严。主人也要对他另眼相看,养尊处优。

第三、明察。鹰有一对特殊优异的眼睛,虽然它腾飞在万丈高空,它对地面上的一切,都一目了然,可算是明察秋毫。即使是小禽小兽,躲在深处,它一样能够察觉他们的动静。如果它要捕捉它们,它们就很难逃脱。它能明察秋毫,就是因为它有一对禀赋特异的鹰眼。

第四、凶猛。鹰不仅有一对“千里眼”,还有一对“金钢爪”,一个“利剑嘴”。即使它在万丈高空以上,只要它瞄准了一个对象,它能以极快的速度,俯冲下来,嘴叼,爪抓,没有人能逃过受伤受死的劫难。它的准,它的狠,比螣蛇还厉害。同时,它俯冲的力量,因高度与角度的不同,可能是地面平对力量的百倍,千倍。由于是从高空而下,地面的禽兽防不胜防,在不知不觉间发生,都是突如其来,神如其来。

这四个特点,鬼谷先生建议领导者们把它们借镜过来,培养成为自己的素养。增加自己的权威。如果能够运用恰当,不啻天威!

本篇名为:散势篇。前一篇是分威篇,分威和散势正好相对称。分威的意思是把自己覆盖,隐藏起来,积攒实力;尽量让别人显露,为的是要得到别人(敌人)消耗失去威势的效果。本篇的散势,同样是要得到别人消散失却威势的效果,但自己却不是覆盖、隐藏,而是使用自己的权威,去砸毁别人的一切所有。所以,鬼谷子定义“散势"说:“散势者,神之使也”接着说:“用之.....。”这里的“散”字,除了分散,消散,散灭(对人)的意义外,从自己的立场来说,是发散,发动,使用的意思。譬如:“天女散花”这句话,天女是主体,花是客体,是天女主动的去“散”(发散,撒散)那些花,给那些特定的人。因此,散势是发动自己的神采权威,把威权使用在特定的人身上。这个权威不发动则已,一经发动,就有雷霆万钧的能量,而且是突如其来,神如其来的,就像神猛之鹰。这就是本篇散势法鸷鸟的主旨。

什么是本篇所说的“势”?笼统的讲,当然是指,领导者的威势。不过鬼谷先生与特别给“势”下了一个定义,先生说:“势者,利害之决,权变之威势。”对领导者的职责来说,有两大挑战:一是决策,二是权变。也就好比鹰的两个翅膀,缺一不可。先生说:“利害之决”,就是决策。人世间,事无大小,从早到晚,从个人家庭到机关政府,领导者就是在不断地作出决策。有的决策关系到个人祸福,有的决策可能关系人类的生死存亡。日本名流大企业家船井幸雄说过:“一个团体组织的盛衰,99%决定于领导一人的决策。”“在新形势的激变下,团体组织的生死存亡,亦惟领导一人的应变能力事赖。”船井替我们把鬼谷先生的话简单的解释明白了。先生却只用一个“势”字,统括了千言万语,历史的盛衰存亡,而重点又在怎么去“散”?先生说:“威肃,内盛,推间而行之,则势散。”

先说“内盛”,内盛就是底气十足,做事一气到底,能贯彻始终,绝不虎头蛇尾。不能因任何情势发生,感情用事而半途软化,妥协,出卖原先宗旨。

再谈“推间而行之”,在本篇书里,先生用这个“间”字一共四次。一是:“循间而动”;二是:“推间而行之”;三是:“待间而动”。四是:“故善思间者,必内精五气;外视虚实,动而不失。”“间”是什么?间是空隙,是矛盾。也是机会。循间,是因顺空隙,矛盾和机会来行使权威。推间,是寻找,制造空隙,矛盾和机会来行使权威。待间,是等待合适的空隙,矛盾和机会来行使权威。思间,是分析、认识什么才是真实的空隙,矛盾和机会。如何才能认得清,识得透。就必须领导者身体绝对健康,内部五脏运作平衡,同时掌握外部情报确实,真假虚实,分毫不差。先生还不放心,强调说:“无(间)则不(行)散。”就是说:没有掌握到合适的空隙,矛盾和机会,就宁可不动。既发动就绝对不容许有失误,否则就绝不发动。

现在来看“威肃”,先生在此用了这个“肃”字是很不简单的,先生再没有在别处用过同一个意义的“肃”字。肃是严肃。在严肃前面再加上一个威字,那就是严肃到了极点,从里到外,完全是彻底严肃的,完全神圣不可侵犯。兹举几个历史上的实例来说明:

例一、齐景公用宴婴为相国,田穰苴为司马。国泰民安,每天在宫中饮宴。一天在宫中饮宴了整天,还觉不足,忽然想起宴婴来,下令左右把筵席移送到相府,要与相国一起饮酒欢乐。前驱到相府传了旨意。宴婴朝冠朝服,执笏恭迎于大门之外。齐景公的车驾到了,他到车前行礼,问道:是不是诸侯外国有了变故?我们自己国家里是不是有了变故?景公说:没有啊。宴婴说:那您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到我家来呀?景公说:你终日为国辛劳,我有酒醴之味,金石之乐,想与相国共享。宴婴说:臣家安全性不如宫中,卜日不卜夜,臣不敢负责。如果是安国家,定诸侯是臣的责任,不敢推诿,至于为君主,布荐席、除盙簋,您左右自得其人,臣不敢与闻。景公碰了一鼻子灰。只好回车。心有不甘,又想出一个主意,命转驾司马府。那知到了司马府前,田穰苴全身披挂,操戟拱立,鞠躬问道:是不是有诸侯来攻打?臣下有叛乱?景公如前说了一遍。田穰苴说:若是有战乱,臣自当请缨,至于为您布荐席、陈盙簋,您左右有的是人,何必找我们这种甲胄之士?景公又碰了一鼻子灰,命转驾梁邱据大夫家。梁邱据闻信,手捧着琴,笑容可掬,一直迎到巷口,把景公接到家里,大家把衣服都脱掉,疯了一夜。第二天早朝,宴婴向前谏劝景公不该在臣子家过夜。景公说,我要是没有你和田司马,国家怎么治得好?要是没有梁邱据,我也闷死了。我看就这样算了吧,我不来怪你们,你也不要罗唆我。好吧!

从这个故事看,宴婴和田穰苴都严肃极了,而且不管怎么说都是公事公办,绝不妥协,即使对方是主子。人家都好心好意的来到了,怎么好意思让他失面子呢?换个人就很难坚持到底。可是这两个人一点都不马虎。因此,当时国际上听到了这件事,都相约不敢侵犯齐国。齐景公还会盟诸侯,重振齐桓公时候的威风,齐国很强盛了一阵子。如果齐景公没有放出这样的空隙来,他们两个也使不出他们的威肃来。

例二、汉景帝用郅都,他的绰号就叫:苍鹰。郅都酷到了极点,连贵妃、太子都敢碰,匡论其他的王子王孙,贪官污吏。汉景帝提到他,就叫:我的苍鹰!我的苍鹰!他也是国际有名,匈奴人听到他的名字,都不敢来犯边。

例三、宋仁宗用包拯,包拯生平难得一笑,所以人称他:笑比黄河清。黄河不会清,包拯不会笑。从来不笑的人真是酷到骨头里了。宋朝到了赵祯手里,已经腐败的十分严重了。包拯不管是谁,就算国舅驸马,照样敢铡。因此,人称包青天。其实,不能小看了赵祯,没有他的默许,就算有一千一万个包拯,也狠不起来。有人愿意做鹰,有人让鹰发挥,所以宋朝这一段时期里还不错,赵祯也得谥一个“仁”字为庙号。包拯也得到“孝肃”的谥号。一个包拯怎么也解决不了所有的腐败问题,但有了一个包青天,这就代表整个时代有了希望,整个社会都能因而获得安定。赵祯是非常聪明的皇帝。

例四、明朝戚继光统领大军征伐,搅乱蹂躏中国沿海各省多年的倭寇。下令全军肃静,不得越队驱驰,违令者斩。戚继光的儿子因有紧急情报要送达元帅,纵马疾驰。情报虽然送达,但违了军中不得驱驰的将令,依法处斩。众将求情,一概不准。于是全军肃然,士气大增,一举扫荡了倭寇。这一仗非同小可,令日寇不敢窥伺中国两百年。戚继光的独生爱子,绝对情有可原,可以不斩。可是有了这一场斩子,才能万众一心,真正解决日本人侵略的问题。牺牲一个我的爱子,造福亿万生灵。戚继光不仅是中华民族英雄,他更是中华民族精神。

以上的例子,充分说明了鬼谷子的:“威肃,内盛,推间而行之。”

在《盛神》和《养志》两篇里,鬼谷先生费了很大精神来说“五脏”“五气”与领导者的关系。在本篇中,他又简单提要的说:必内精五气,外视虚实。其目的在求领导者能“善于思间”“动而不失”。这是一番知己,知彼的重大功夫。

第一、领导者自己要心虚志溢。先生说:“夫散势者,心虚志溢。”心虚是完全客观,不主观,自以为是。不先入为主,以至不能实事求是。志溢是志向远大坚定。如果志向不远大坚定,则视角偏狭,犹豫不决,整个方向都可能迷失。

第二、领导者对人,要明察动静。先生说:“意失威衰,精神不专,其言外而多变。故观其志意,为之度数。乃以揣说图事,尽方圆,齐长短。”“动,则随其志意,知其计谋。”就是说:注意观察对方的意志,思想,精神状态,尽量收集对方的前后言论变迁与情况,来作为自己全方面的思考。由对方的意志言论,就能透露他的计算谋划。只要能确实掌握他们的计算谋划,就能一举而歼灭掉它。先生说:“败者,不以神、肃、察也。”就是说:那些失败的人,都是因为没有做好全面、明确和严谨的观察。先生的态度,对此也是非常严肃的!

领导者的素质(六)领导者要转化圆通

在本篇《转圆篇》鬼谷先生提出猛兽的概念。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里,虎为兽中之王,可以作为笼统猛兽的具体代表。虎既是兽中之王,它必定具有了不起的特点。根据《水浒传第22回·景阳冈武松打虎》里对虎运作的描写,虽然不过是小说(不是动物学家的权威之论),几百年来没有人指出他的错误来,这还是可以用做重要参考的。书中说:“....只见发起一阵狂风,那一阵风过了,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那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上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岗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翦,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翦,三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见又翦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转来。...”在这段书中,有几个“一”,譬如:一阵狂风,一扑,一掀,一吼,一翦,一兜。这就是:“虎威”。《易经》说龙从云,虎从风。虎行动起来,有狂风伴随。可见虎的行动迅速,能虎虎生风。它的技术是:一扑,一掀,和一翦。不如意时,还有一吼,好似半天霹雳,夺人魂魄。如果不能得手,就再来一兜,兜转回来,重新再来过一次。所以那些猎户说:“那孽畜,势大,难近,谁敢向前?我们为它,正不知吃了多少限棒,只捉它不得。”所谓:虎威,一方面起着自卫的作用,势大令人难近;另一方面,它以一连串的办法,连锁发动,层出不穷,令人难以招架,以攫取自己所要的猎物。鬼谷先生要求领导者向老虎学习,把虎的特长转化为自己的素养。

转圆,先生说:“转圆者,无穷之计也。”无穷之计,就是:以一连串的办法,连锁发动,层出不穷,令人难以招架。本篇的题旨是:转圆法猛兽。

这种所谓无穷之计,计中套计,层出不穷,在实际的人世间是不是真的有此可能,是不是仅是一种理论上的设想?这个答案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罄竹难书的实例。最能引人入胜,而且家喻户晓的故事,莫如:赤壁之战。曹操统领号称八十三万大军,驻扎在赤壁,虎视眈眈,要踏平江东。东吴周瑜统领精兵五万,在对江的下游,遥遥相望。曹操派周瑜的老同学蒋干去看望周瑜,说他来降。周瑜做好作歹用计让蒋干偷了一封假信回去,曹操中计杀了水军都督蔡瑁、张允。水军都督换了毛玠、于禁。周瑜听说后,拍手笑道:“在毛、于二人手里,好歹要送了曹贼水军的性命。”曹操失去了重要膀臂之后,立刻醒悟,马上派蔡瑁的两个弟弟蔡中、蔡和,到东吴诈降。周瑜假装不知,透过蔡中、蔡和让黄盖接受毒打的苦肉计,去曹营约期诈降。诸葛亮乘着长江大雾,佯作偷袭曹营,却用草船,骗取了曹操十万只狼牙箭。庞统又因着蒋干关系,去向曹操献连环计,把曹操战船统统以铁环锁在一起,让操军在船上跑马,如在陆地,好生自在。等到天转东风,黄盖装满了炸药的“粮船”,如期而至,烧得曹操只剩十八骑残军败将。以上不过是略叙大概,这一场赤壁之火,处处都是计中套计,层出不穷的。八十三万大军败在五万人的手里,全靠计谋取胜。这是“转圆”的一个重要意义。

圆,是一个圆圈。圆圈没有棱角,圆通滑润。圆圈没有始点,也没有终极。老子形容大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大道无始无终,一阴一阳,变化不测,无穷无尽。鬼谷子说:“故,兴造化者为始,动作无不包大道,以观神明之域。”古希腊哲学家们把“圆”视作精神的标志,精神包括:思想,意志,感情,诸凡不受时空局限的东西,都属精神,灵性(Spirit,Spirituality),圆圈便是它们的代表几何图形。与之相对的是:方形。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希腊数理哲学家,认为:正方形有四角,2 X 2 = 4,是人世间“正义”的标志。其真理是不证自明的。正方形有棱有角,与别人碰撞为不可避免,因为真理、正义是绝对的,无所通融。2 X 2 = 4 是绝对科学的,二乘二绝不能等于三点九,或四点一。所以,方(方形)的代表是实际又实际的世间法,而圆(圆形)的代表可能是天马行空的非世间法。

再往深一层来体会,正方形的立体,有八个角,六个面。六个面是面对六个方面的事物。从《易学》的角度来看,八个角,是八卦。六个面是六爻。神兆基于动,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一个方的立体。方的立体必有八个角,六个面。因此,易学是“方”学,是世间法。凡世间法,有始必有终。有生必有死。有凶必有吉。有祸必有福。有阴必有阳。世界从一本生出万殊,先生说:“混沌为一,以变万类,说义无穷。”而人生最关切的,不过是生死,祸福。人们只在局限的时空里,终日熙熙攘攘,想方设法,想转凶为吉,转死为生。

然而,圆圈的立体,就成为一个圆球。假设,我们选择从圆球的某一点,向一个方向出发,一直朝着这一个方向走(现代或称飞行),迟早必然回到我们的出发点上。走,其实等于没有走。就象运动者在跑步机上走了三十分钟,煞有介事的走着。三十分钟后,关了跑步机,根本就还在原处没有动,等于是在原地踏步三十分钟。这是圆球的“玄机”。再假设,我们把自己放在圆球一定距离以外的地方。譬如我们在太空站上,俯览下面转动的地球。我们正在观看,这是美国,多少分钟后,我们看到的却是中国。正当我们观看中国之时,不久却又是美国了。如果地球转得越快,那么中国和美国的畛域就越模糊。假使我们是“上帝”,坐在北极星之上的宝座上,看到亿万亿万的圆球在周围不停地转动。假使在一个遥远遥远的小球上,有些比蚂蚁还小亿万倍的人们,在那里祷告呼求,想要升官发财,福利平安。而他们之间,又在你要把我压下去,我要把你压下去,彼此势不两立。试想我们这个做上帝的应该作何感想?

从人的观点来说,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认为:天圆地方。仰观天体,周而复始,不停的转动,而脚下踏实地踩着一方平地。所以,《淮南子·本经》说:“戴圆履方”。这也说明了中国人的特点,这戴圆履方四个字,充分说明了中国人是圆、方两头兼顾的。既在头脑里,天马行空,可另一面又脚踏实地。在圆所代表的精神境界,人们的思想,意志和感情,不受时空所局限。人心象孙悟空的跟斗云,一跟斗就是十万八千里。人的思想,幻想,上穷碧落下黄泉,都可以在一刹那之间发生,而且无穷无尽。人类可以凭空写出最动人心弦的文学,作出最感人肺腑的音乐....,都是“不测之智”。特别是领导者(圣人)之心,就非连着“不测之智”不可。所以先生这样说:“转圆者,无穷之计也。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以不测之智而通心术。而神道混沌为一,以变论万类,说义无穷。”

鬼谷先生说:“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圆或方。”先生在本篇书里,提出了整个“圆”和“方”的哲学概念,本身就是不测之智的最高表现。仅就“圆”和“方”的意义和作用,就能说之不尽,议之无穷。平常我们常说,做人要:内方外圆。先生却说,该用圆,就用圆;该用方,就用方。或里面是圆,外面是方;或里面是方,外面是圆。方圆,交相为用。整个意义的长阔高深,整个能量的广大沉重,不可以言语形容。把管理者和管理学都超拔到最高境界。这是“转圆”的另一个重要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转入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为首展开著名的精神战争(Psyche war 或 Warfare)。譬如美国在阿拉斯加,设有高频率活性辐射研究设施(High frequency Active Auroral Research Program--简称:HAARP“哈普”。谐音于Harp竖洋琴,人多以竖琴称之。),以各种频率的电波、微波,辐射光、幅射线,电磁场等等,向苏联日夜不停播放。美国国防部也设有“专家”部门,专门集中思想(类似特异功能),以“脑波”(Telepathy心灵感应)向苏联领导人传播。其目的在使苏联人,特别是领导者失去自己的意志,转化思想,放弃共产主义,转倾于资本主义,认美国为宗主。及至戈巴乔尔夫,似乎当真完全生效。他是苏联总书记,一手出卖了苏联,反象乞丐一般,去拜领犹太人给他的效忠犹太的酬劳-诺贝尔赏金。苏联垮台后。他住在旧金山,继续为搅乱俄国效力。2004年里根去世,举行国葬典礼。英美两家在典礼上,大加颂扬里根功绩,指名痛贬苏联与戈巴乔尔夫愚夫。那愚夫坐在下面听得甘之如饴,还到里根棺前,手扶着棺盖,眼泪八叉的如丧考妣。那个场面,凡人见了都替他羞惭无地,唯独他却怡然自得。这个东西简直是狼心狗肺不是人!阿拉斯加在俄国东北方,根据中国风水学,它是俄国的“鬼门”“剑煞”。哈普从那里放射,要事半功倍。不过现今的普金,好象并未受其影响。想必俄国反制之力加强了,把照妖镜反照了过来,反而弄得美国领导们颠三倒四。神乎?鬼乎?真乎?假乎?

久来频传天上不明飞行物体。也可简称:飞碟(UFO),2006年底,全世界各处都有飞碟加强不时出现。由于始终无法证实它们究竟世什么东西,充满神秘感。就有些聪明人,根据这种“神秘感”来创设宗教,正如《易经》所说:“以神道设教”。迷惑了许多人,并且不止一次教徒集体自杀,希望能邀宠于外星人-“先进高超的另一种人类”,允许他们上天。世界上又充斥了一些“预言家”,说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糊涂话,也有一大群人跟从他。而科学家们同样可以成为“科学的预言家”,譬如俄国有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说:我们整个太阳系星群,正在进入一个充满能量的云团(Energe Clouds)中,要三千年才能走得出来。由于“云团”的密度目前未能测知,所以前途未卜。这个云团是个能量的云团,诸凡地球上的金属,磁场,电子电气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如果它的密度太大,则地球的气候会完全反常,地球南北极混乱(目前北极的磁极已经变迁),太阳黑洞增大,太阳风暴增强,地球可能变成为一片漆黑。2012年就成为一个考验焦点,地球不知道还能不能继续幸运存在下去。这种论说得到美国科学家的响应,于是有心人惶惶不可终日,草木皆兵,准备世界末日的来临。一般的众人只管今天饮食男女,浑浑噩噩,坐下吃喝,站起来玩耍,倒也不为这种事费神操心。先生说的:“神道混沌为一,以变论万类,说义无穷。”,都在世界每一个角落发生,这都属于“圆”的范畴。它的内容,先生说:“转圆者,或转而吉,或转而凶。”上面所举的实例,似乎都是倾向于“凶”的(西洋预言家的预言,十有九凶,这和基督教《启示录》世界大毁灭的先入为主有关。)。先生说:“圣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转圆而从方。”这是说:要根据“道学”的智识,来判断,先知道存亡的所在,如然后“转圆而从方”。就是把人们从天马行空的太虚幻境里,拉回到现实里来。就是:人必须脚踏实地,用世间法,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这是“转圆”的又一个重要意义。

“乃知转圆而从方”,先生的这句话,妙绝妙绝!五十年前,科学家发现动物脂肪对人体有害,特别是导致心脏病的首祸。于是用植物油转造成奶油模样,是谓:人造奶油(Margarine)。一时大为宣传,人们以食用人造奶油为最卫生。诸凡面包,蛋糕,各种糕饼点心,一律用人造奶油取代真正奶油。曾几何时?事实说明,人造奶油为转型脂肪(Trans fat),其堵塞血管、脏器,造成心脏病,脑充血,糖尿病,乳房块,前列腺癌等比自然奶油厉害几十倍。2006年由纽约市带头,下令所有餐馆一律禁用人造奶油,或类似性的人造油。转了一大圈,害死了许多人命,做了多少冤枉事,花了多少昧心钱,却又归真反朴,回到原先老实本等的办法。这正是:转圆而从方。最近科学家以世界人口骤增,为了养活人类,又动脑筋,天马行空地造出“人造肉”来。不久前造出各种转基因的食品,大规模生产,这都是人类异想天开,“圆”的本领。最了不起的是:鬼谷先生再两千多年前,就不鼓励现代人类的这种做法,早已预先写下:必须转圆而从方。这一百年来,人类发狂了。在资本家的贪娈下,大量投资,科技突飞猛进,是凶是吉?爱因斯坦说过:“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人类是用石头,互相丢掷的。”这是“转圆”的又一个重要意义。

鬼谷先生说:“天地无极,人事无穷,各以成其类。见其计谋必知其凶吉、成败之所终。”

“圆者,所以合语;方者,所以错事;转化者,所以观计谋;接物者,所以观进退。”

以上是先生给领导者的格言。前面一段话是:领导者,不管天下万事万类,如何变化,我要胸有成竹,自有主见。看到人家的行动,我就能判断他们最后的结局是好、是坏,是成、是败。

后面一段话是:我圆,是为了现实需要,而灵活运用,不随发表不同意见(合语,是不随便发表异议。);我方,是为了把事情做妥(错事的错,通措,是妥善安排的意思。);我转化,是为了观察发掘别人用什么计划谋略;我与人交往应酬(待人接物),是为了看清别人的进退,也为了安排自己的进退。

总之,任你兴妖作怪,我只看着你破败!

这篇书,鬼谷先生,一圆,一方;一吉,一凶;一成,一败;一进,一退;一阴,一阳,言简意骇,出神入化。圣人怀此而用之,无不包大道,以观神明之域(鬼谷子原文。不测之谓神;睿知之谓明。)),这是世界上,古今中外独一无二的管理学说,更是管理学说的最高峰。

领导者的素质(七)

领导者要知机节制

在本篇《损兑篇》鬼谷先生提出另一个特别的东西,不是动物之类,而是一棵草。神农氏尝百草,所谓百草,就是种类繁多,成千上万不同的草木。俗语说:薰莸不齐。就是草中有的香,有的臭,有的滋养,有的含毒,都是要辨别的。草中有一种医药长寿草,叫做:蓍草。蓍草出在蔡州,上蔡县。是蒿类植物,含精油芳香。《本草纲目》说:能气充肌肤,明目,聪慧,先知。久服可以令人不饥,不老,轻身,强健。《白虎通》载:“孔子云:蓍之为言,耆也。”耆是老年。人年纪越老,经验阅历越多。比如蓍草,可以活上千年。所以,蓍草又称:智慧之草。《易经·系辞上》:“探迹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古人把灵龟和灵蓍并称,用它们作为决定吉凶的工具。又特别赞说:蓍草的性质,圆而神。《高士传·老莱子》:“枝木为床,蓍艾为席。”《史记》曾说:老莱子,或即是老子。他用蓍草和艾草做席垫,所以,既聪慧又寿命极长。鬼谷子在本篇书里把蓍草称作:灵蓍,可见着重在“灵”字,也就是强调蓍草的气充、明目、聪慧和先知的特点。要求领导者要效法灵蓍,把它的特点转化成为自己的素养。本篇的题旨是:损兑法灵蓍。

论到蓍草,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草。它不可能是高千丈,几人合围的什么大椿大树,它只不过是草。一般来说,草的生命,不过一秋,因为经不起疾风,暴雨和和雪霜。常言道:疾风知劲草。蓍草虽然是草,它却能不惧疾风,暴雨和雪霜。它和所有别的草都不同,如《吕氏春秋》说:鱼鳖不食饵者不出其渊;树木胜霜雪者不听于天。蓍草就是那种不听于天的草。他的茎干又硬又直,能够存活百年,千年。鬼谷先生前面的比方,所用龙虎熊鹰等都是动物,唯一的这里用一个植物。动物,顾名思义,他们是能动的,他们可以主动的找到别人来攻击,也可以寻找安全的地方来躲避别人的攻击;而植物本身绝不能移动,只有等着风霜来侵袭。弱草一株却能胜的过严厉的风霜。不仅如此,它越老越坚实,越久越有价值。先生用它来作领导者素质的结尾,是有特别用意的。而这个特别的用意,千古一直都被人忽略了。因此解释“损兑”两个字就都非常牵强,特别显得疲软无力。先生最后要人效法蓍草,它虽然是个不能动的植物,在很被动和不得已的无奈情况里,其实,它的能量比那些龙虎熊鹰都大。可是它又仅是一株草,草本是软弱之体很容易被人轻视,也很容易被人摧残,但是,蓍草的幸存能力,特别突出。象征一个领导者在许多无奈的环境下,备受不公平的待遇和摧残。历史上有许多有能之士,由于无法幸存,除了他们本身非常凄惨外,整个社会,甚至国家,民族都遭受绝大的损失和不幸。因为一个领导者必须在自身幸存上效法灵蓍。这个智慧千万不能忽略!如果连自己的生命都无能继续,那些龙虎熊鹰的威风尚有何用!

损兑是什么意思?鬼谷先生说:“损兑者,几危之决也。”决,是决策。这是做领导者的重要挑战。领导者无时不是面临着决策的必需,而决策的正确与否,又关系到自己或很多人的盛衰存亡。先生说,几、危之诀。几等同于机。王符的《潜夫论·本政篇》里,有一句这样的话:“是故国家存亡之本,治乱之机,在于明选而已矣。”这里的这个“机”,是关键的意思。机,还有机密的意思,时机的意思,微小微妙的一种动力的意思,还有机警的意思。先生用了这样一个“几”字,就有这么多的意思。“危”,《孙子兵法·势篇》中说:“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这里这个“危”字是不安稳的意思。危还有危险的意思,危字通诡,有诡诈、诡计的意思,还有忧疑的意思。先生用了一个“危”字,就有这么多的意思。总之,用王符的话来解释“几危之诀”,庶几乎很恰当明了的了。可是就“损兑者,几危之诀也。”就这整个句子来说,“几危之诀”似乎只说明了“损兑”的目的,对“损兑”两个字的本身意义和为什么要损兑,我们还得要追寻下去。

“兑”。根据《释名·释天》:“兑,悦也。物得备足,皆喜悦也。”《易经·序卦》:“兑,说(悦)也。”就是:快乐,幸福,满足的意思。“损”是减少削去的意思。鬼谷先生叫人减少快乐。乍听起来,以为先生有了什么毛病?怎么会叫人不要快乐,不要幸福啊?当然是人都有权利去寻求快乐、幸福。可是领导者就非要当心不可。可领导者也是人,也有获得快乐、幸福的权利,先生教领导者减损,不是完全不要。既说是减损,就是要领导者去主动的选择和调节他的快乐和幸福。

什么是快乐、幸福?笼统的说,就是:酒、色、财、气。领导者因为是个决策者,“决策”关系到人家的命运。人家当然就要想办法趋吉避凶。最必须的是想要影响那个领导的决策,使得它对自己有利无害。譬如,那里有一块土地,领导有权作决策,批给谁,谁可能就发财。今张三,李四,王五都可能有资格得到那块地。三人也都在动脑筋想自己得到这块地。最起码的就是请那位领导“吃饭”,这就进入:“酒”的范畴了。当喝酒太单调时,必须要有陪酒的。什么人陪酒最能使那位领导快乐呢?这就进入:“色”的范畴了。这些当然都是要花钱的,这就进入了“财”的范畴。如果那位领导认为:虽然有了酒和色,既有风险,又不太实际。那么,那个要讨领导喜欢的人,就会想:不如干脆送钱吧。先生为官清廉,太太和少爷开后门收礼,神不知鬼不觉。等到礼收得差不多了,也到了该批的时候了。可能那个送得最多的,让领导最快乐,幸福的,得到了那块地,因为他财大气粗。这位领导起先也许还不太敢,后来自觉得手法很高明,“气”也粗了起来。就越过越胆大妄为起来。可是,事情到此还没有完全了结,问题是:假如张三得到了地,那么,李四,王五心里怎么想?看到张三发财,妒火中烧,必定骂领导不公,张三不仁。到机会成熟时,风风雨雨把收受贿赂的情节泄漏了出来。那位领导的运气也有低落的时候,于是遮盖不住,大家都抖了出来。啷铛入狱,好不容易混来的官儿,就此报销,被人笑骂。这是酒、色、财、气可能产生的正面、负面的影响。

酒、色、财、气不能不说是人生的快乐、幸福。可也可能是丧失一切的痛苦,灾殃。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越陷越深,终至不可自拔。老子要领导者:戒泰,戒奢,戒甚。和鬼谷子“损兑”是同一种仁慈居心。贪污,谁都知道是极不应当的事,但是古今中外,无时无处没有,为祸比洪水猛兽都厉害百倍。所以鬼谷先生,教领导者们,自爱自重,要心存损兑,效法蓍灵的刚劲,自芳自香,不屈不挠。自然永久成功。这篇书叫:损兑篇。

寻求快乐,幸福都是感性的东西,只有理智可以有力量排开过于驰张的感性。因此,先生再加以强调。他说:“兑者,知之也;损者,行之也。”酒、色、财、气的确是世人要营营逐逐,急急巴巴追求的快乐。笑笑生(《金瓶梅》的作者)说:酒色财气,人生在世,一件也少不得;到了那结果之时,一件也用不着。人只见得酒色财气的好处,却看不到它的害处。堆金积玉,是棺材里带不去的瓦砾泥沙;贯朽粟红,是皮囊里装不尽的臭汗粪土;高堂广厦,玉宇琼楼,是坟山上起不得的享堂;锦衣绣裙,狐服貂裘,是骷髅上穿不了的败絮。即如浊酒三杯,便是穿肠毒药;艳姬一室,无非刮骨钢刀。常言道:酒是穿肠毒药,色字头上是钢刀;升官发财就进了棺材,斗气斗狠不过是唇寒齿冷。因此,低俗的人们,把酒色财气的肤浅表象,当作人生必需。只有真知卓识的人才能把它揭破,也才能得到真实快乐。苦乐互乘,祸福相依。所以,鬼谷先生说:快乐是属于有真知卓识的人。损,便是把真知卓识行动起来。

在这里,鬼谷先生又引出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来,就是“知”与“行”的问题。中国从远古到明朝,学者们大致都强调:“知之非艰,行之维艰。”认为“知”比较容易,行起来就难了。因此,中国人落了一个毛病:说起来,头头是道,就是光说而不肯去做。到了王守仁,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学说。鼓励人们,一定要,连说带做。真知道的必能实行;实行的必能更有真知。及至孙中山,比较了中西方人的作风,更提出了“知难行易”,鼓励中国人不要只是说,必须起而付诸行动。孙先生不但是一位革命家,而且是一位革命教育家。他无论走到哪里,他说:无论得时不得时,一是办报,二是办学。他要求青年革命者,说:革命要从自己的方寸之地(心)革起,就是要革除那些不良的旧嗜好,旧观念,旧情绪,旧习惯等等。革命不能光是说,必须行。这样才能为民前锋。若非这样,中国就不能富强,无法与列强并驾齐驱。鬼谷先生提出:兑者,知之也;损者行之也。意思是:人要获得真正快乐、幸福,不仅要有真知,还得力行。损在先,而兑在后。可见行比知还要紧,特别是领导者。不知道孙先生有没有读过《鬼谷子》?

由于领导者的最大挑战是决策,而决策的对象是机和危。先生说:“事有适然,物有成败,几危之动,不可不察。”就是说:世界上的事物成败难以预料,同时,许多情形都是事出偶然,并不在意料之中。所以,领导者对于很多极微小的征兆,可能就是成败的关键所在,安危,存亡都悬于领导者的一念之间。领导者无时无刻都得处于机警明察之中。领导者无论怎样聪明能干,往往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为妥当起见,先生说:“故,圣人以无为待有德,言察辞,合于事。”就是说:所以,领导者不要只靠自己(无为),必须招徕有德、能之人的辅佐,帮助明察一切情势的发展和变化。确实掌握人们的思想和言论。也就是说,领导者要根据确实的情况,来支持自己的决策,不容许走错一步。因为一步走错就可能万劫不复!

南宋时代,有一位英雄,他的名字叫:岳飞,字鹏举。儿子象娘,他的母亲虽是农家妇,却很有机智。在他出生不久,本地发了大水,母亲抱着他坐在大缸之中,随大水漂流,得以幸存。家业失尽,全靠母亲养大成人。他生来好学,而且生得英俊雄壮,从师父周同,学得兵书箭法。二十岁时,当高宗皇帝(那时还是康王)驻扎在相州城的时候,他毛遂自荐,当上了康王的侍卫。牛头山救驾,开始立功。三十岁时,就统领大军,独当一面。他很能喝酒,表示英雄气概。有一次他陪高宗皇帝散步,皇帝的一手搭在他的肩上,说:你以后还是少喝酒的好。他从此一生滴酒不沾。又有一次,皇帝问他,何时天下可以太平?他回答说:文官不要钱,武将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这是他的名言,不谠之论。他在洞庭湖一带,表现得智勇双全。皇帝时常有手谕褒奖。他最后一次的表现,是朱仙镇大捷,打得金兵叫他:岳爷爷,金兀术差一点就要向宋朝求和。他正向汴京推进的时候,忽然朝廷发来十二道金牌,叫他回军。他遵旨退驻襄阳。其后朝廷召韩世忠,张俊,岳飞三人到京,让韩、张二人任枢密院的枢密使,岳飞为副使。明升暗调,削去了他们的兵权。在京任职不久,有岳飞的部将告密,说岳飞想利用他们回襄阳,夺回兵权,背叛朝廷。于是被捕下狱,打得死去活来,因为没有确实证据,系狱两月多,不能判决。最后被狱卒害死,年仅三十九岁。高宗对他的案子,始终不闻不问,装作不知道的模样。他死后一样还是不闻不问,也许他在背人处珠泪偷弹。直到孝宗时代,才替他平反。复官改葬,谥为武穆,这是三十八年以后的事。到了宁宗,又追封鄂王,这是七十年后的事。岳武穆之死,情况非常非常复杂,一言以蔽之,就是千古冤狱。也是: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关于岳武穆的故事,要说明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岳飞发迹特早,当时在所有将领中,他年纪最小,大家叫他:小岳。虽然他曾经嗜酒,经皇帝告诫,他就终身不饮。在他死前,经过多次抄家检索,发现他没有积蓄,没有田产,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一大叠皇帝的手书褒奖。他也没有纳过妾。他对人谦恭和平,士兵有病,他亲自为他们服侍汤药。酒、色、财、气上面,一点都找不出茬儿来。他是真的刚健正直,损兑的功夫做到家了。他有完美地人格和操守。

第二、岳飞奉母至孝。母亲死了,他丁忧回籍守孝。皇帝下诏,叫他墨绖从戎。他坚辞不出。诏命屡下,非叫他“移孝作忠”不可,于是再出来带兵。他与皇帝赵构的关系,当过赵构的贴身侍卫,救过赵构的性命,在他独当一面的时候,战无不胜,立过超人的功勋,赵构时常颁手诏嘉奖。他要回家守孝,却又被赵构一个劲逼他移孝作忠,出来带兵。这是特别倚重的表示,再明白不过的了。他墨绖从戎,加倍努力报效,一口气打到朱仙镇,立即就要打回汴京,打得金兀术都叫爷爷,快求饶了。突然十二道金牌把他召回。然后委他一个副枢密使,在京城上班。曾几何时,就有部下出来告他谋反。立刻把他父子下狱,屈打不能成招。打死了又苏醒了过来。就这样死去活来折腾了两个多月(十月被捕,当年的年三十处死。),也落不了案。最后叫狱卒把他害死。由于是秘密处死,共有三种说法:1)大家都在过年的时候,狱卒请他吃年夜饭,父子中毒而死。2)狱卒把他引到风波亭,好多人从四面八方过来,把他绑牢,用绳子勒死。3)狱卒说过年,请他洗个澡。乘他洗澡到时候。冷不防,众人齐上,把他头颈手脚骨头都拉折而死。这两个多月里,赵构到哪里去了?

当赵构初见秦桧的时候,一席谈之后,赵构马上就说:朕得秦桧,真属天赐!以后差不多每天对秦桧都有封赏。还亲笔写了“一德格天”四个字送秦桧。赏到无可赏,就把秦桧的亲戚朋友都加赏。特赐秦桧的儿子秦熺,知枢密院,等于副首相了。在江南,数秦家最为尊荣,贵盛无比。为什么赵构那么爱秦桧?因为他两个可以想到一块去,说到一块去。更有进者,秦桧有一个本事。就是把赵构心里的话,说出来。同时,能替赵构做出他心里想做的事,都用不着赵构开口。赵构有很多时候,想讲的话又不好开口,想做的事,自己又不能去做。秦桧就能替他说,替他做。这一个皇帝,一个丞相,配合的就象一个人似的。所以,赵构说秦桧是天赐给他的“德配”。

赵构很有机智,他的母亲韦妃(后来是韦太后)就很有机智,儿子象娘。赵构是徽宗的第九个庶出的儿子。当初,金兵压境紧急时,就派他去金国去当人质。他却运用机智,偷空逃了出来(这又特别显出他的机智:他没有逃回汴京,不然城破时还会又被捉了去。徽钦二帝被捉去了,皇族近亲只剩下了他在南方。)。还有一个神话跟着他回来。就是:“泥马渡康王”。金兵发现他逃跑,就来追。追到一个地方前面是大河,又没有渡船。追兵渐近。在万分紧急中,看见旁边有一座庙。庙门口有一匹泥塑的马。忽然那个泥马活了过来,他就骑上了泥马。那泥马就驮他过了河。这事并没有别人看见,大家都是听他说的。其实,所谓泥马,里面都有个木架子,外面涂了塑料,油漆,色彩。它是具有浮力的,康王用它作浮力,游过河来,是非常可能的。不过神话帮忙他创造地位和大家的信心(这更是他的机智)。在金兵把徽钦二帝掳去之后,他就成了南方人心中“权力中心”(救星)。反金救亡的力量就都逐渐团结在他的下面。

象张浚,张俊,韩世忠,岳飞这些人,都是文武双全,他们拥护他,他给他们封赏。这个压力很大,如果有一天,他的封赏不能满足他们的时候怎么办?他一面要扛着金国的压力,一面还要扛着这么多大臣将军的压力。象李钢,赵鼎等人都是好丞相,可是他们整天嘀嘀咕咕,一天一谏,一天一奏,就是在那里,要他坚强起来,负起复国的责任来,叫他这样做,那样做。这又是一重压力。成功了是大家的功劳,不成功,他要向祖宗历史负责。他想来想去,唯一的办法,就是向金邦求和。与其说是“和”,不如说是“降”。这话他说不出口来。又怎么样才能让金邦答应他的投降,而且还能保住自己的地位?谁能帮他去做这件事?可巧,有一个秦桧,既能帮他说,又能帮他做。第一步,要把这些文武双全的将领们的兵权收回,向金邦表态:他有能力控制南方的局面,而且可收可放。第二步,要金邦相信他投降的诚意。赵构以前写过一封信给大金邦元帅粘没喝,略谓:

“古之有国家而迫于危亡者,不过守与奔而已。今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所以鳃鳃然,惟冀阁下之见哀而已。故前者,连连奉书,愿削去旧号。是天地之间,皆大金之国,而尊无二上。亦何必劳师远涉而快哉!”

从这封信里就可以充分看出,赵构的心思。当“和议”达成时,是宋国和金国以淮水与商州为界。宋帝名号保留,由金帝册封。宋年贡银、绢各二十五万。金归还宋徽宗帝后梓宫及赵构母亲韦太后。宋国还有国土,母后又能回来,已经超出赵构的愿望。至于向金国称臣,北面跪受册封,原是赵构最希望得到的事。因为他只要给点钱和绢(如果他和大金邦对抗,军费不止此数。),就可以换取大金邦的“合法”册封,他的帝位稳固,不需要将领们的拥护,反而可以“狐假虎威”,用大金邦的威风来对付那些不服的人们,从此不需要看任何内部人的脸色过日子。在南宋的小朝廷里,他一人独尊。这个交易对赵构来说是最上算的,得利最多的。都是秦桧替他办成的。很多人觉得中国皇帝向外国屈膝讨封,是个极大的耻辱。固然是如此,不过,正如鬼谷先生所说:天下事很多不可预料。谁当时又能知道,一百年后,大金邦比南宋还早些亡国。

韦太后南返的时候,钦宗拿了一个金环,睡在韦太后的车前,痛哭,说:“请您回去对九弟(赵构)和丞相讲,无论如何也要办我回去。我什么都不要,只求九弟让我回去。”韦太后也相对感动流泪,答应了他。回来后,一天找着个机会,韦太后把金环拿着,对赵构说了这件事,赵构马上脸就变了颜色,太后也就不敢再提了。

凡是那些主张:振作,雪耻,迎还二帝,国家民族尊严,与金国对抗的人们,都成了赵构的对头。主张得缓和一点的,就容他和平退休,如韩世忠。主张得稍微激烈一点的就罢黜治罪,如张浚,张俊。主张得最激烈,而且付诸行动的,如岳飞,就得杀死(同时杀死了好些大臣将领,他们不如岳飞出名,大家也不注意。)。无论这些人的主张能不能兑现,都对赵构是威胁。如果真的直捣黄龙,把二帝迎回,赵构怎么办?即使岳飞是他的亲信,是他所倚重的爱将,他也非杀他不可。好在不用他自己出头,只装成不闻不问,秦桧都替他一手包办了。

当什么都办齐全了之后,秦桧到宫中赴宴,回家就疯了。弥留时皇帝驾临,来看望不省人事的他。秦熺看着父亲不行了,就问:“哪个继承丞相的位子啊?”赵构说:“这话是该你问的吗?”拂袖就走了。赵构对秦家马上就变了面孔。世界上唯一知道赵构底细的秦桧死了,赵构的江山,南宋小朝廷也坐稳了。

第三、历史评论这件事,只觉得,处处都是有点隔靴搔痒。说:高宗皇帝昏庸。其实是适得其反。从管理学的眼光来看,赵构的稳、忍、准、狠,都不比越王勾践差,更了不起的是:隐藏得还让人家看不出来。只有袁子才的评论还中肯。他有一首诗,诗云:

灵旗风卷阵云凉,万里长城一夜霜;天意小朝廷已定,岂容公作郭汾阳。

远寄金环望九哥,一朝兵到又回戈。定知五国城中泪,更比朱仙镇上多。

赵构一生,从不在酒色财气上下功夫,当时和历史都没有人能用贪污腐败这些来低贬他。这把他保护了起来,其他事上也都对他宽容了。可是他的意志非常坚定,手段非常及时。算算那个时代里,最得利的就只有他,而且好象,得来全不费功夫。他是南宋的开国主,高宗皇帝,在位三十六年。整个宋朝,除了他的重孙子赵昀--理宗皇帝在位四十年,比他多四年外,从太祖、太宗起,都远远比不上他。从某一方面说,北宋失国,二帝北狩,都并不是他的过错和责任。他被送当人质,是个牺牲,等于囚犯。他却能用智逃脱,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人们批评他不以恢复疆土为志,可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两国实情。他认为能保住南半边已经是上上大吉了,所以他从金营逃出来后,只往南边逃。)。他既然做了决策,就决不动摇,一直到完全实现为止。如果只因牺牲了一个岳鹏举而来责怪他,未免是以一概全,犯了逻辑上的严重错误了。

鬼谷先生说:“损之说之。物有不可知者,圣人不为辞也。”损,还有另外一个意义,是:说之。损之说之,就是发表言论。如果没有真正弄清楚情况,领导者就不要发表言论(不为辞也)。我们比一比,岳飞,他的“直捣黄龙,迎回二圣。”叫的震天响。他根本不知道上头的总决策是什么,他就怒发冲冠,要去踏破荷兰山阕。皇帝下诏不止一次告诫他,决不可孤军深入,一旦后继支援出了问题,就会全军覆没。历史上东晋也曾北伐,都打到了长安,以后援不继,无奈何还是退了回来,却大大丧了元气。天下大势要从全局着想,兵法也说,未想胜,先想败才行。岳飞却不管那一套。就以不知为知,大大发表言论。赵构的理论,赵构却从来不明说。在这个对比下,明显的,岳飞违反了《鬼谷子》,再怎么好心肠,“精忠报国”,也派不上实际用场。

岳飞的确打了几个胜仗,金兀术的兵叫他“岳爷爷”,想他不过三十多岁,叫什么爷爷。这可能不可能是金兀术的“骄兵之计”。做好了一个大套子,要岳飞钻进去?而岳飞当时正是“孤军深入”,要钻那个套子。十二道金牌召他回军,算不算是救了他?当然这一点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了。可是,原则还是原则,老子说:“骄兵必败”,“祸莫大于轻敌”。似乎当时岳飞并没有把这两句话放在心上。他只嚷着要“直捣黄龙”,分明是骄狂了。

先生说:“故智者,不以言失人之言。故辞不烦而心不虚,志不乱而意不邪。”就是说:聪明人不因自己有了既定的看法,而忽略别人的意见。用别人好的意见来补充,完善自己的意见。所以,不用多费言辞,辩论,而自己的心绪就不会无谓的烦扰(就不会说出不适当的言论),志向就不会被搅乱,思想也就不会有偏差。岳飞的主张,他并没有预先请示;打出了主张和言论之后,又不听上面一再的告诫。这时候,好的说法他是少年气盛,热心过头。不好的说法,他有点发狂了。他和部将们,信誓旦旦,要吃胡虏的肉,喝匈奴的血,说得太开心了。当十二道金牌来召他回去,他又不敢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继续前进,用“打到汴京”的事实来说服大家。他既不敢前进,决定遵旨退回,却又当众发了许多怨言(有如怨妇,抱怨是最坏事的表现。)。他的年纪只有三十七八岁,他急什么?稍微缓一步,以后未必没有大利?稳扎稳打,比冒进强多了。其实,照兵法说,去进攻汴梁,一定要事先有充分的后援准备,友军的协调。要有整套作战计划,要得到相关人士的认同,至少要获得东面的韩世忠同步配合,牵制敌军,这边才能行动。最要紧的是:基本上没有得到后方皇帝的总支持,是绝对不能行动的。这时的岳飞确是乱了,太沉不住气了。而赵构却一点都不乱,似乎他从来就没有乱过,一步一步,很沉得住气。他一直是一个幸存者,更懂得如何幸存。

先生说:“当其难易,而后为之谋。自然之道,以为实。圆者不行,方者不止,是谓大功。益之损之,皆为之辞。用分威、散势之权,以见其兑。威其机危,乃为之决。”就是说:把难和易分析清楚,然后定出计划(老子说:为难于易,必须从易处着手。),要实实在在,自自然然,不能丝毫勉强(勉强就是准备还没有周到)。圆、方,方、圆,交相为用,才能成大功。仔细斟酌,该加的加,该减的减,都要在逻辑上一定要能自圆其说。同时,把前两章书里说过的“分威”“散势”的策略技巧,都要用上,要对方堕入我方的计谋中而不自觉(还自以为得计),在这个时候,我方的危机才能真正解决。岳飞的孤军深入,完全违反了《鬼谷子》。要知道,大金邦四太子、昌平王、天下兵马大元帅、金兀术是个身经百战的老狐狸,是他把宋朝蹂躏得国破家亡。岳飞的“孤军深入”绝对不会有好结果的。那是“暴虎冯河,死而无怨。”式的冲动。岳飞的鼓噪,“直捣黄龙”也不象只是虚张声势的计谋。反而,赵构的计划,倒是个稳扎稳打的双赢局面。他的交易,一面让金国无法拒绝,一面先把屡败的局面稳住,再相机慢慢的磨。他的这手,不费一兵一卒,保住了半壁江山。虽然子孙们太不争气,到底还是真的把大金邦磨垮了。由于子孙太不争气,低俗地都在酒色财气的欲孽之海中翻滚,把国亡给了蒙古人。这是后话了。回头看,如果宋徽宗不是活在酒色财气之中,再能稍微用一点功,懂一点《鬼谷子》的话,怎么会被人家绑到五国城去受洋罪?遗羞万年!

先生说:“故,善损兑者,譬若决水于千仞之堤,转圆石于万仞之豀。”这是一句形容“损兑”能量的话。《孙子兵法·势篇》:“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韩非子也说,领导者造势的问题,造势要造到象从千仞高山上把石头滚下来那样的冲力,那样大的势力。石头在平地上根本没有太大的作用,可是从高山上滚落下来,力量如千军万马,形势就大不相同了。领导者能够成大功,在乎自己会为自己造势--损兑。当形势比人强的时候,成功就事半功倍了。

其实,要观察一个人有没有出息,也非常简单,只要和他在一起吃一顿饭,就可以看出十之八九。从前说酒色财气,现在还得加一个字,就是:烟。烟、酒、色、才、气。年纪轻轻的,手不离烟。吃一顿饭,干两瓶白酒,其他就可想而知。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试想一个人,连三寸长,一捏就碎的香烟都胜不过,还能胜过什么呢?还谈什么象龙,象虎,象龟,象熊,象蛇,象鹰,干什么大事业,做什么大人物,不过是望洋兴叹罢了。这是一个极其严肃的基本问题,所以先生把本篇书当繁重的大轴子,用他来殿后。在本篇中,开头一句是:损兑。最后一句是:损兑。中间,提到损、兑凡五次。可见先生仁慈和迫切的用心。青年人哪,你们必须损兑!损兑!损兑!有则痛改,无则勉励。你们是:社会的柱石,国家的栋梁!中华民族的光辉!

      这是先生对领导者素质要求的结尾的话。





 

 
     
鬼谷子的管理哲学(三)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