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  第五卷 2010

 

   

 

文史资料 - 形盆村里说“打锅”
形盆村里说“打锅”
 
作者:陈志付 文∕图  加入时间:2010-3-24 17:56:24

  淇县形盆村有座古墓的墓室内并排摆放着一个男人和他4个妻子的5口棺椁,其墓地虽经多次盗掘,但墓前雕工精美的高大古碑依然在默默倾诉着墓主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这座古墓虽然与时下轰动世界的安阳汉魏高陵不可同日而语,但是透过它同样可以感知一段历史。

雕工精美的牛半窑墓碑。

墓碑上刻着“永言孝思”。

  长眠在这座古墓里的男人便是生于淇河边、葬于淇河边、人称“牛半窑”的牛天培。

        元末明初时,牛半窑的祖上被迫分家各奔东西。到了清朝初期,生于“打锅牛家”的牛半窑穷得连房子都盖不起,后来却在一夜之间成了富甲一方的大财主,并在村里建起了两处九门相照的深宅大院,其经历颇富传奇色彩。

  

  牛家遗训

  永言孝思

  

  庙口乡淇河南岸有个地方形如巨盆,位于盆底的形盆村因而得名。形盆村姓牛的占多数,3月18日,记者来到村里一问到牛半窑,马上便有人走过来说:“他是俺的老先人,这一带的人都晓得他,他的墓就在村北边。”一位牛姓村民陪同记者一行前往牛家祖坟参观。

  牛半窑的墓地位于一处高冈之上。来到墓前,可见偌大的墓地及坟冢黢黑一片,随行的村民告诉记者,这里刚刚被烧荒的人放火烧过。墓碑上刻有“乾隆三十八年立”,其碑头上有“永言孝思”4个大字,碑刻正文为竖行阴刻文字:“皇清处士显考牛公讳天培字秀山显妣杨、窦、王、张太君之墓”。

  据村民介绍,这块碑高九尺九,寓意“长长久久”,有“千古流芳”之意。碑刻上的“永言孝思”四字为牛氏祖传家训,教育后人要思念祖宗、尊重先辈、永守孝道。

  随行采访的淇县文史爱好者张乃忠对该墓碑的规格、形制及雕刻工艺赞叹不已。他说,古代墓碑一般是由两件或两件以上的碑刻组合而成的,牛半窑(牛天培)的墓碑不仅特别高大,而且其碑头、碑身、碑座及供案用一块完整的石头制作而成。碑身周围雕刻的山、水、兰草、梅花、喜鹊、仙鹤、松柏、杨柳及麒麟等造型逼真、活灵活现,就连墓碑前长长的供案上也雕刻着多种多样精美的花纹和图案,堪称古代石雕艺术中的精品。

  牛半窑的第11代孙牛凤贵向记者介绍,这座古墓是牛半窑和他的4个妻子杨氏、窦氏、王氏、张氏的合葬墓,多年来屡次被盗掘。上世纪九十年代,村民们在牛半窑墓地的东北角发现一个新开挖的盗洞后,牛清富等多位村民顺着盗洞结伴进入了墓道,走过约10米长的墓道后便进入了距地面约1丈多深的墓室。墓室面积与一间房子的面积差不多,其四壁全部为石灰抹面,上面还有多姿多彩的壁画。他们看到有5口棺椁并排摆放在墓室内,棺盖全部被盗墓贼撬开放在一边,陪葬品早先已让盗墓贼一扫而空,村民们啥也没找到。

  

  明初迁民

  打锅分家

  

  “打锅牛家”的人有这样一个习惯,他们遇见姓牛的人后,总要先说“老本家好”,再问对方“打锅不打锅?”,如果  对方说“打锅”,那就是一家人,感到特别亲。“我们村姓牛的都是打锅牛,也叫‘打锅牛家’。”形盆村姓牛的村民们异口同声地对记者说。

  何谓“打锅牛”?村民们看到记者对这个问题十分感兴趣,便找出了《牛氏家谱》。“我们的始祖牛川有3个儿子、18个孙子,这18个兄弟是最早的‘打锅牛’。”在村民牛清富家中,几位村民对照着《牛氏家谱》向记者介绍,他们的始祖牛川是河南尉氏县人,牛川在元朝泰定元年考中进士后担任河南府教谕一职,不久调任山西洪洞县知县,举家迁居洪洞。牛川有3个儿子,分别名为牛洪、牛裨、牛超,这仨兄弟都是元朝至正年间的进士,老大和老二曾任翰林院编修,老三牛超是个武进士,战功卓著,被封为征南大将军,后又被封为满汉大将军。他们兄弟三人每人都生育了6个儿子,堂兄弟一共18人。这18个堂兄弟打锅分家后各奔东西,后人称他们为“十八打锅牛”。

  牛凤贵曾代表淇县的打锅牛参加了全国打锅牛历史文化研讨会,对“打锅牛”的繁衍和发展史有着深入研究,他告诉记者,关于“十八打锅牛”当年打锅的原因有不同的说法,有“元末避难说”、“明初避难说”和“明初迁民说”。

  “元末避难说”来源于“猛牛扑帝王”的传说。元朝末年,朱元璋的反元力量日益壮大,成为元顺帝的心头大患。据传,有天夜里元顺帝梦见一头猛牛两肋插刀向他扑来,顺帝一惊而醒,召集大臣们圆梦。有位大臣说,“牛”两肋插刀代表“朱”,说明现在有姓牛的大臣暗通朱元璋与元朝作对。顺帝听信此言,对在朝为官的牛家三兄弟起了疑心。牛家为防迫害,决定立即分家各自逃离。

  与“猛牛扑帝王”传说较为接近的是元顺帝梦见“牛生双尾”的传说,牛生双尾乃为“朱”,顺帝因而怀疑牛家是朱元璋的同党。于是,牛家兄弟在打锅后逃往各地避难。

  “明初避难说”则说的是,元顺帝时期的征南大将军牛超勇猛善战,他曾在战场上与朱元璋对阵,将朱元璋打落马下。死里逃生的朱元璋对牛超的武艺非常敬佩,他当上皇帝后欲启用牛超。而牛家人害怕遭到朱元璋的打击报复,遂打锅分家,逃离家园。

  上述说法毕竟只是传说,通过对元末明初的历史背景进行综合分析后,全国打锅牛历史文化研讨会认为,“明初迁民说”比较可信。全国“十八打锅牛”后裔各支派传承的家谱中,多数家谱都有类似这样的记载:明初洪武大迁民,十八支祖奉旨迁民,于洪武二年六月二十七日东迁。他们同路而行,同锅食、同店宿,在河南汜水县十里长亭处依依惜别,将随行携带的铁锅打烂,每支各执一片,日后好以此相认。

  在打锅牛家族中口耳相传的说法比起家谱记载则要翔实一些。传说明初荥阳一带盗匪猖獗,牛家作为家境殷实的大户人家在明初大移民运动中遭到打劫,18个兄弟与贼人打了三天三夜,他们眼看势不能敌,遂将一口铁锅打碎后各自带着锅片远走他乡。后来,天下太平,打锅牛的后人互通音信后携锅片对锅相认。

  “打烂的是铁锅,打不断的是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形盆村姓牛的村民欣慰地说,对锅认亲让打烂的铁锅终于又对上了。

  

  半窑银子

  发了家

  

  牛半窑的爷爷是形盆村最早的“打锅牛”。清初,牛半窑的爷爷从河南林县(今林州市)逃荒来到形盆村,并在此扎下了根。

  形盆村在前些年保存着两处九门相照的大宅院,这两处宅院建于清乾隆初期,人们称其为“牛家大院”。门前有九级青石台阶,上马石和上轿台分列台阶两旁。如今,整个牛家大院的房子所剩无几,其西边的院子尚保留着一些残垣断壁,院内杂草遍地,到处散落着当年的砖雕、石雕和木雕;东边大院的大部分房子在前些年或拆除或倒塌,仅剩几座平房、楼房在默默地述说着历史的沧桑。

  村民们介绍,牛家大院这两处九门相照的院落当年都有南北5进院子,是牛半窑在乾隆年间花巨资建造的。记者走进大院后看到,一栋房子门头上的石刻刻着“式谷永传”及“大清乾隆五年七月初六立”,另一栋房子上刻有“燕贻翼谋”及“建主牛天培立”。

  今年66岁的牛凤贵是在牛家大院里出生、长大的,他说,那些年他家住在东边大院的第4个院子里,“我在大院里住了大半辈子,十几年前才搬出来。”

  牛凤贵介绍,他住的这处大院临街第一个院子在新中国成立后曾经作为形盆小学,形盆村及周边村庄像他这样年纪的许多人都在此上过学。学校北边第二和第三个院子内的主房都是长3丈、宽3丈的房子,人称“方三丈”。“方三丈”没有墙,其四角有4根粗大的柱子撑起房顶,四周均以雕工精美的木制隔扇为墙。南边这座“方三丈”是当年牛家的会客厅,北边的“方三丈”平时为餐厅,逢年过节时还用于祭祖。

  牛凤贵所住的第四个院子是牛家大院中唯一保存到现在的院落,走进这个院子迎面为一栋三层楼房,东侧有高高的哨楼,西侧为绣楼,楼房的窗户都用整块石头雕凿而成。向北的第五个院子是当年牛家的库房,财物和粮食都存放在这里。

牛家大院的绣楼。

牛家大院里用石头雕刻成的窗户。

  紧靠牛家大院的北面是当年牛家的花园,至今人称后花园。后花园面积4亩,从前有凉亭,养着花鸟虫鱼,供人休憩和游玩。

  “能够建起这样的大院,牛半窑是个什么人物?”记者问。

  村民们回答得很干脆:“他就是个种地的,后来靠半窑银子发了家。”

  原来,靠种地为生的牛半窑到了该成家时穷得盖不起房子,那时村边有个10余米高的大土丘,他在大土丘上挖窑洞当房子住。他在挖土窑时无意中将一个封闭的窑洞给挖开了,窑洞有半窑银子,他用意外得到的银子为自己和弟弟牛天佑每人建起了一处九门相照的深宅大院。后来,人们据此送他一个外号叫“牛半窑”,在当地无人不晓,其本名牛天培反倒无人提及。

  按照当地的传说,这半窑银子是从前国库里拨出来的军饷,官军在运送这笔军饷前往山西途经形盆村时遇到战乱,为确保军饷安全,官军就地挖土窑将银子藏了起来。后来战局越演越烈,这笔军饷再无人过问,时间一长谁也不知银子具体藏在了什么位置。最终让牛半窑拣到了。

  不过也有人说,牛半窑挖银子的故事只是个传说,他能够建起规模如此庞大的家宅,也可能是继承了祖上遗产。他的祖上曾有多人是朝廷命官,他用祖上积攒的钱来盖房子也未尝可知。

         淇河晨报 2010-3-24





 

 
     
形盆村里说“打锅”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