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24 9:00:43 来源:鹤壁日报
田中禾 河南唐河人。早年就读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历任河南省作协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第五、六届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现为省作协名誉主席。出版有长诗《仙丹花》,长篇小说《匪首》,中短篇小说集《月亮走,我也走》、《印象》等。曾获上海文学奖、《莽原》文学奖、《奔流》文学奖及一、二、三届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部分作品以英、日、阿拉伯语译介国外。
到浚县跑了一趟才知道自己的孤陋寡闻,原来近在身边的这个豫北小县竟是全国百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听说时心存疑问,看了一天,不由得喜欢上它了,看来这头衔名不虚传,当之无愧。私下里一边庆幸,一边后怕,省内外的县城跑过很多,为什么没到这儿来过?要不是这趟小游,说不定真会把这个好地方错过,铸成终生憾事。
像每一个现代人一样,我对旅游地的选择不但想要丰富、新鲜、野朴,还要舒适、文明、不累。浚县使我惊喜,也许它在所有这些方面都满足了我的口味。这座尚未被滥开发的古城虽如深闺佳丽一样有几分神秘,却并不偏远、荒僻,从郑州到大伾山山门前还不到两小时,一路高速,坦途、平野,用不着翻山越岭、长途奔波。县城就在景区,景区就是县城,住在县城就住在景区。
说真的,我从未见过这样的县城,它让我感到既新鲜又古老。新鲜是因它的城势,大伾、浮丘两山对峙,卫河环穿,黄河故道走过城东,虽然如今已是沃野平畴,但仍使人依稀望见大河的影子滚滚北去,唤起心中无限沧桑。它这种与大自然相依与历史相融的层次和古朴面目,一下子便拉远了我与现代都市的距离,使心中的灵性油然苏醒。
它有山城的韵致,却略去了崎岖;有平原的安逸,又多出些嵯峨。一处摩崖镌刻“云林画法”四字横幅精辟地道出了大伾山的神韵。游大伾山,确如观瞻元代画家倪瓒(云林子是他的号,他用侧锋画山,创“折带又皴”,风格遒逸,作品被称为画中逸品)的画,石壁峭立,林木挺拔,斧劈、披麻融为一体,可以从中领略倪瓒的笔触。然而山并不高,盘桓于幽林、山道、佛寺之间,兴味正浓,人已登临山顶。放眼望去,黎阳古城、黄河故道尽收眼底,虽然倪瓒的山水几乎不点缀人物,但眺望河山,自己已是画中人。
山下弯道飘如练带,连着对岸的浮丘山。走过谷底,拾级而上,望着一面牌坊走去,荒林古道间进入一片道教胜地。宫殿、楼阁依山傍崖,清代古堡、明代建筑、唐代石窟,仿佛置身于壁画、神话之中。
两山会聚了中国宗教文化的经典,儒有阳明书院,道有碧霞宫,佛有举世闻名的天宁寺大佛。
大佛脚下,随处是文化名胜。北魏石兽,北齐、后周碑石,唐代石窟、浮屠、经幢、题记,宋代龙洞,庞大的明清建筑群、一座座雕饰精美的牌坊……一座小城,三种微缩:既是北方大自然的微缩,也是中原历史的微缩,还是中国儒、道、释三种文化的微缩,不能不令人赞叹。
这里至今保留着黎阳正月庙会的古老传统,从大年初一直到二月二,晋、冀、鲁、豫四省商贾、香客云集,大佛脚下人山人海,各个寺庙香烟缭绕。朋友们相约春节来赶庙会,拥挤于芸芸众生之中,买几个泥猴、石刻,感受着千年古风,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摘自田中禾《深闺识秀》一文,有删节,题目为编者所加)
大河鹤壁网 > 新闻中心 > 综合·社会 > 走浚县 登大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