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  第五卷 2010

 

   

 

文艺作品 - 刻铜艺术:竹高淇澳风
刻铜艺术:竹高淇澳风
——陈师曾亲笔梅竹双清墨盒题诗
作者:民国·陈师曾  加入时间:2010-2-11 10:41:31

 2010年1号2号藏品---两方北京同古堂底铭陈师曾亲笔梅竹双清墨盒

墨盒2 ("铁笔铜墨"第176页)
尺寸---11厘米见方,高3.8厘米   
底铭---北京同古堂
墨盒使用人(边款)
--齐国樑(字壁亭),师范教育奠基人,直隶(河北省)第一女子师

范学校校长、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院长。
特别感谢独孤求败兄成人之美!

(墨盒2)

竹高淇澳风,梅醒罗浮梦。
共有岁寒心,不受霜雪冻。


 

【注解】

        1.淇澳:亦作淇奥,读音,取自《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之典,
淇,指淇水,黄河的支流,在今河南北部,从河南汲县淇门镇流入黄河。澳(奥)() 指河岸水边。当地以盛产竹子而著称于世。后人常以淇澳代指竹。


        2.罗浮梦梅典出:柳宗元《龙城录》载:隋人赵师雄醉憩梅花下:隋开皇中,赵师雄迁罗浮,一日天寒日暮,在醉醒间,因憩,仆车于松林间酒肆傍舍,见一女子淡妆素服出迓师雄,时已昏黑,残雪对月色微明,师雄喜之,与之语,但觉芳香袭人,语言极清丽,因与之扣酒家门,得数杯相与饮,少顷有一绿衣童来,笑歌戏舞亦自可观,顷醉寝,师雄亦懵然,但觉风寒相袭久之,时东方已白,师雄起视,乃在大梅花树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顾,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尔。“罗浮梦”比喻好景不常,人生如梦。后也用“罗浮”、“罗浮美人”、“罗浮梦”等代指梅花。 


        在中国传统绘画形式中,把梅、竹合画一幅之上称为“梅竹双清”。早先,无论诗歌还是绘画,都是将分而吟咏图绘的。咏物诗作为一种文学品类出现很早,《诗经》中已有大量以花喻人的诗句,屈原更是遍咏香萆,以比德君子。而咏梅诗最早应是南朝鲍照的《梅花落》、何逊的《咏早梅》,咏竹应是南朝沈约的《檐前竹》、谢眺的《咏竹》。直到元代才有以梅竹为题合吟于一首的诗作,有贡性之的《题翠竹红梅》,有泰不华的《题梅竹双清图》,这是见到最早以双清称谓梅竹的文字记载。从题目看,这是题于画作上的,这说明“梅竹双清”在元代已开始有画家在画。从留下的画迹看,其实从宋代已开始,只是不叫“梅竹双清”,如马麟有《梅花图》,画面上有梅花有竹子,另有宋元(佚名)《梅竹合卷》,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将梅竹合画在一起的作品。

       较之山水、人物,花鸟作为一门独立的画科出现得最晚,在中唐时方有正式的花鸟画。五代、两宋,花鸟极为兴盛,然其时的花鸟画皆为工笔,崇尚色彩,号曰写生。至元代,水墨写意花鸟渐趋抬头。到明徐渭,清石涛、八大,写意花鸟盛极一时,以后名家辈出。清末民初,吴昌硕对花鸟画的影响是无与论比的,可谓人人学昌硕,家家谈缶老,犹如李唐之于南宋山水画,几乎达到系无旁出的地步。陈师曾在南通时即投在吴昌硕门下,常到泸上有所请益。在他学习吴昌硕的许多作品中,从用笔、构图到通天落地的长款,都达到形神兼似的程度。但他和吴昌硕相比又有几个不同。其一,吴昌硕无论作书作画都用羊毫软笔,以篆籀之法为之,古拙雄雄强;而陈师曾多用狼毫秃颖,俊逸活泼。其二,中国文人画向来作画不求形似,吴昌硕作画对形的要求就不是那么严格。陈师曾在日本习博物学八年,对各种植物花卉的形状、色彩、结构,都有研究,所以他笔下的花卉,尽管以大写意之法出之,仍然造型准确,结构分明,无画虎类犬之病。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对形的严格要求并没有以牺牲笔墨的生动性作为代价。其三,构图的程式化是传统文人画家的通病,吴昌硕在其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也渐渐形成了自己一定的构图程式。陈师曾却摆脱了这一点。也许是由于接触过西洋画,加上重视写生,他的构图变化多端,无定迹可寻。正是因为上述这些因素,陈师曾方能在人人学吴的情况下卓尔不群,自成一家。
           
        
            
转益多师是陈师曾在艺术上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陈师曾的花鸟画,在学习吴昌硕的同时,也是上追古人,溯本求源,对沈石田、陈白阳、徐文长、李复堂等大家都学有所得。石涛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他晚期的一些作品,大笔纷披、水墨淋漓,尽得石涛神韵。曾在一幅《竹石鸡冠》上题云:“于梦中见大涤子画如此,越二日追忆摹之。 ”不过,陈师曾和石涛虽都用含水较少的硬毫作画,但他的硬毫纷披却与石涛有别。需要指出的是,陈师曾并不因其惯用硬毫而显露枯槁霸悍之气,而是化浑厚为潇洒,变刚劲为柔和,在其作品中,依然不失文人画的蕴藉隽永,这一点很似“其皴法虽似北宗,实得南宗之神髓”的唐寅。
      陈师曾画竹堪称一绝,从吴镇到石涛、郑板桥博采众长吸取诸家精髓。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之说,他将自己深厚的书法功底,以篆籀草隶的用笔,运用到画作里去,尤其是竹子的画法。用写生技法,兼工带写,变化多端。陈师曾所画竹在当时评价甚高,挚友姚茫父作诗曰:“垂垂雨叶仍荒索,屈铁为干墨尚寒。画史几人同写竹,槐堂去后不堪看。”

       陈师曾在花卉画中,喜画梅,且精品甚多。所画梅花,枝干挺拔,暗香疏影,常流溢出一种冷寂而孤高的情态。陈师曾曾作有《画梅歌》:“千岁不见华光面,但闻华光画梅好。碎撒琼瑶烂作花,神游雪地冰天皎。入室弟子扬补之,枝枝瘦铁细如丝。元明诸家有述作,涂脂点墨师其师。我今画梅无所本,意未经营手先冷。攒空野林两三条,又似枯藤挂寒岭。乃园繁株不可摹,晨光阁上春模糊。溪桥驿路偶然见,飘泊东西风景殊。邓尉孤山未经眼,冲烟欲棹沧波远。层玉峨峨写不工,转怜绝色埋苍藓。画梅一幅墨如金,种梅十亩望成林。何当醉卧梅花下,梦醒空山飞翠禽。”正如歌中所云,陈师曾笔下的梅花,其本自金冬心、李晴江,但他并非专学一家,而是在师法造化的基础上再师法古人,不为古人所囿。故而他所作的梅花别具一番孤高冷峻之风,所画腊梅尤为突出。师曾在七《梅花图》轴有题记:“画梅贵有风格,宜瘦不在肥,金冬心之说也。其法本于扬补之,补之学于华光僧。相传圈花画梅自华光始。花外以淡墨染晕,谓之倒晕素质。其甥汤正仲传其法。大抵宋以前皆钩勒设色,华光墨笔,盖创作也。华光画圈,十年始圆,可见骨法用笔未可轻易。曾于长沙见扬补之卷子,枝干秀挺,花外着淡墨,即其师法。虽未睹华光真迹,观此亦足探索渊源,信人间希物也。元时王冕红梅颇著于艺林,此又开点花之端。此后或圈或点,变态甚多,人出一格,不胜数矣。华光有画梅诀,见《佩文斋书画谱》,不祧之祖,后世无不宗之。然文人弄笔,不拘成法,任意为之,自饶清逸。努掠太甚,或流粗犷,软媚取姿,则病纤弱,梅之风格,失之远矣。总宜奇不伤正,怪不伤雅,乃称佳作。雪杨有意于此,问道于盲,聊述所知,不知有当否耶?壬戌春仲灯下,朽者陈衡恪。”

       陈师曾的人品、学问及诗、书、画、印“四全”,因此被公认为民国初年北京画坛最有名望的画家。接下来我就从诗书画印不同角度来赏析此两方墨盒。

           盛世收藏 » 论坛首页 » 刻铜艺术--墨盒镇尺等 » 2010年1号2号藏品---两方北京同古堂底铭陈师曾亲笔梅竹双清墨盒

【作者简介】

      陈师曾(1876—1923年),又名衡恪,号朽道人、槐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孙,著名诗人陈三立(陈散原)长子,历史学家陈寅恪之兄。曾留学日本,攻读博物学。归国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1913年到北京,次年任教育部编审,之后历任北京各大学教授,是吴昌硕之后革新文人画的重要代表。在文人画遭到“美术革命”冲击之时,他高度肯定文人画之价值,善诗文、书法,尤长于绘画篆刻。其山水画在承袭明代沈周、清代石涛技法的基础之上,注重师法造化,从自然景观中汲取创作灵感;写意花鸟画近学吴昌硕,远宗明人徐渭陈淳等大写意笔法,画风雄厚爽健,富有情趣;人物画以意笔勾描,注重神韵,带有速写和漫画的纪实性;风俗画多描绘底层人物。著有《中国绘画史》、《中国文人画之研究》、《染苍室印存》等。





 

 
     
刻铜艺术:竹高淇澳风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