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  第五卷 2010

 

   

 

文艺作品 - 淇水汤汤
淇水汤汤
 
作者:拾花女人  加入时间:2010-12-22 0:02:27

 (作者单位:辉县市教育局宣传科 

 

 一滴滴泉水,在岩层的压迫下,在黑暗的潜流中挤压中从一道道峡谷里喷薄和释放出来,汩汩涌泻,汇成出一条古老的河流,然后义无反顾地向东跌宕飞跃,便成了今天人们所说——淇水。

 淇水发源于太行山南端山西陵川县境内的棋子山,注入河南,经过辉县市、林州市、浚县,淇县,在浚县淇门跌入卫河,全长161公里,据国家地质部门实测记载,形成于下澳陶统,距今已有五亿年的历史,在水文地质上多属奥陶系岩石溶裂隙水,是流经河南境内的属于海河水系的母性河。淇河河谷狭窄,两岸峰峦竞秀,千岩万壑,地形复杂,高低参差,河水丰沛,在三千年前在《诗经·卫风·氓》中对淇水有这样的描述: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由“汤汤”一词则可以推测,三千年前的淇水一定是水流湍急,流量巨大,否则车儿过河是不能湿了半截帷裳的。其中流经鹤壁境内的淇河是最秀丽的河段。河水清澈见底,纯净甘甜,是华北地区唯一一条没有被污染的河流。

 历史上,但凡有水的地方就有生活的居民。早在七千多年前新石器早期,就有人类在这里居住。殷商人爱好和崇尚美丽,源于那时朝歌自然环境的美丽和当时生产力或说是生产技艺的空前提高。而但凡居住地环境优美、生活条件较好的人们往往会创造出优美的文化环境,比如已成体系的殷商甲骨文就是在这样的优越环境中,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缔造、完善、丰富和发展的。

正是因了殷商人崇尚美的特性,不仅帝都“朝歌”的名字起得美丽,就连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的名字也赋予了一个非常美丽柔婉、音韵悠长的名字——淇,而且其内涵、音韵又每每总是与十分优美委婉,清丽流畅的古老诗词连在一起,一如那幽幽绵长的淇水,让人愈品愈绵软悠长。翻开《诗经》十五国风的邶、、卫风,其中的大部分诗歌均出自先秦周朝的卫国,而且,直接涉及淇水的也不在少数。“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这首出自《诗经》中《卫风·氓》的叹唱三绝、怨悔百转的弃妇诗来自淇水边上的一个美丽而坚贞的故事。

 从古到今的距离,不是长长的轴卷,而是一缕斑斓的丝线。今生,何人在剪贴那朵含露的窗花?今世,何人在演绎河边的恋歌?淇河孕育了两岸的生命,滋养了两岸底蕴深厚的文化,它孕育了一代商朝,也曾让大禹、周文王、鬼谷子、王梵志、花木兰、许穆夫人、黑山军首领张燕、唐代诗人王维、明末文豪罗贯中等在这里止足,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址和人文景观。西周辛村墓地、黑山农民起义军遗址、罗贯中晚年隐居处、淇河天然太极图、青岩石窟、白蛇洞、白龙潭、白龙庙、鸡冠山、隋唐双塔寺、盘石头水库等景点都具有较高的研究、观赏价值。而李白“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苏轼“惟有长身六君子,猗猗犹得似淇园”,这些隽丽悠久的动人诗篇传承数千年,使淇河成为一条充满亲和力和想象力的诗河,淇河也因此具有了中国诗河的独特魅力。

  千里太行像一条巨龙横亘在家乡的西部,无数群峰在这里汇聚了奇秀俊美的如画风景,在母性的河床之上,淇水以贲起的脉膊流动着甜蜜的血液,浩浩汤汤,丰盈着两岸村庄的甘露和乳汁,以及生命中的阳光和雨露。

 也许是河流太朴素了,有颜色调不出来的清纯,有言语无法表达的馨香。它流经我的心中,便永远湛蓝、透明,容不下半丝阴影和杂念的亵渎:温柔是它的韵律,宽容是它的品性,激越是它的情愫,和谐是它的风采。

 也许是它太古老了,所以,当人类刚刚从蛮荒时代来到了有文字的文明时期,就在各类典籍里记载了这样的文字,《诗经》说“毖波泉水,亦流于淇”,让人可以想象当年百门泉水自湖底下喷薄吐玉、碧波荡漾的景观,而至于其他像“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爱有寒泉,在浚之上”、“冽彼下泉,浸彼苞穰”等等,以及许穆夫人所著的《诗经》篇里,有关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等等河水的记载里,则都应该是百泉以及百泉河的下游为文化留下的浪漫彩页。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拓外,河明闾井间。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这山清水秀、松竹连绵的淇河在唐代大诗人王维的《淇上田园即事》诗句里天然安适地生活着,那些飞檐翘角的民居和茅草盖顶的村落,他们或依山隐现于古树青林之间;或傍水倒映于淇河清泉水面,一声狗吠、两声鸡鸣,从扎满篱笆的农家院子里飞出来,与山坡田禾、缭绕云雾相映成趣,如诗如画,是多么难得的山水田园风光啊。

大自然孕育、造化了美丽的家乡。如大山执着地寻找春天的第一片绿叶一样,淇河流过春夏秋冬,永远清澈而执着地追寻山里的每一道清泉,春天,它渗进泥土,滋润破土而出的绿色种子,展示季节的美丽;夏天,它揽着太阳,让莹莹的光波亲柔地舐着鸟巢,孵化飞翔的翅膀;秋天,它穿透土壤,让一首首歌谣在生长民歌的土壤上缀满鲜活的果实;冬天,它蛰伏于冰层之下,泥土之上,看雪花在剪纸上诠释沃土的深情。

“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盘桓于淇水之畔,环顾两岸青山幽幽,绿林猗猗,清波浩淼,锦鳞泛翼,鸥鸟翔集,水天互为一色,那是何等惬意,何等清幽?在诗画般的水韵里轻吟低唱,想象最初的岸边,男人耕种,女人桑麻,他们或在沐朝阳或披晚霞,同山水相亲,与万类为伍,唱千年古韵,话世代幽情,或凄婉幽怨,如泣如诉;或雄浑苍凉,慷慨悲歌;天地两忘,物我相融,用勤劳和智慧在淳朴的日子里生活、劳作并享受人间情感,蓄积浓厚的文化,让古老的淇河平添了美妙令人神往的色彩,

 几千年了,生活在淇水岸畔的人们以心灵为源,以刺绣为诗,将自己对一条河流的钟情谱写成一篇篇生机盎然、五谷飘香的诗章。那河边汲水的村姑,野花掩映着红润的脸庞,在蜻蜓和蝴蝶的包围下,飞针走线,把两岸甜美的生活绣成精美的锦缎。

 人类母性的圣水,怀盈着泥土的气息,带着古朴的箴言,带着稼禾的馨香,以各种方式馈赠生命,以各种状态点缀生活。唐碑《百门陂碑铭》至今还有“吐纳堤防,周流稼穑”的记载,卫源庙里每年的祭祀水神的活动,而且规模之大,千年不衰,那是在用一种虔敬的方式来表达对一条水的钟情,对一方山水的厚爱。

 如果说山是村庄的背梁,承载着希望与沧桑,那么水是村庄的情怀,读不懂大山,就无法领悟淇河的博大与豁达。

 “东临淇水观鱼跃,西依太行听鹿鸣。”这是撰写古都朝歌的一副联。那开阔的视野,优美的意境,不仅记载了朝歌的地理位置;而且反应了两岸人民闲适优雅的生活,观鱼跃、听鹿鸣,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那山水,那鹿鱼,从听觉、视觉和状态上,与美丽的方位动静结合,涌现出一幅令人向往的太平天下图。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坐于河边,极容易坐出一丝禅意。淇水汤汤,卵石腻滑,水草萌生。儿时嬉笑的清脆声,与流水潺潺的叮当声融和在一起,悦耳极了。那水面漂泊着一只只小纸船,载满了小伙伴写给春天的童话。水中跳出那条活泼可爱的小泥鳅,溅起一串串晶莹透亮的水珠,好像珍珠项链一般闪闪发光。小水鸟儿平平仄仄的足音,不时地敲响着两岸的麦穗,使天籁之声直达农人的心田。现在,那儿时的伙伴呵,你们是不是还在水边,寻找在水中沐浴的影子?寻觅在水边梳洗的秀发?打捞在水中漏网的泥鳅?那童年碎影,梦中呓语,是否还在心中汩汩流淌?

 河流是人类的家园。古老的淇水也曾有过变成大海的期许,然而我们不得不忧心,现在的淇水也裸露出了坑坑洼洼的河床。旧日的汤汤之水,已载不动小伙伴们憧憬的纸船。小泥鳅,只有在梦中遨游。我只能在小桥流水边一任那伤春悲秋的情愫浸湿我薄薄的衣衫。只能在莺飞草长的季节一任那鸟语花香美丽我小小的心愿。那曾经付于我童年的欢乐,那令我的胸怀宽广而清澈的甜润和清新哪里去了?

 当河面急剧下彻,河床逐渐裸露在外,水草聚集在河底喘气,鱼儿窒息得竞相逃脱却又不知该逃向哪里,空气里逐渐弥漫着腥藻的臭气,清冽的河水化作令人呕吐的气息一直在空气中飘动着……在母性的川流之上,我看到了阳光在枯萎,生命之水逐渐此消退,这时,我们的双手才舞蹈着期盼的语言企求河床返回最初的形状,期盼自己化成了一滴水溶进了河流,回到了原初的纯净与开阔。并在阳光下愈发闪烁……

 水,长着智慧的眼,永不泯灭生存的理性。所有草木、飞鸟、清风、花香,以知情者的姿态告诉我们:水是最初的花朵,水是母性的乳汁。因此,当我们正在开采地下原油的时候,请用我们圣洁的双手扪心自问:还有多少清澈的溪水在母性的胸怀里流失或污染?否则,佛也会发出无助的问询:是谁掠走了水的清澈?生命在哪里寄存?森林在何方栖息?灵魂将何以神游?

 一条河,一路欢唱,一路倾诉,流过祖辈的传说和故事,流过故土人情和风俗,感受了多少峰回路转的惊喜和美丽?淌过了多少荆棘丛生的苦难与历练?淇河河是一首不厌的民歌,循着它的歌声,我该去寻找一滴水,在黄昏到来之前用它拯救自己的灵魂,不要让它因水而残缺或者瘦弱;我该去种植一棵树,在干旱到来之前用它丰腴水源,不要让花儿枯萎,不要让庄稼欠收;我该去爱护一只鸟,因为我常梦见幼时被打折了翅膀的小鸟,回到了河边槐杈的旧巢。甚至,在污浊的小河岸边,我愿把我美丽的骨头,做成一条勇敢的泥鳅,跳进河里为她稀释身上的污垢,还她一个洁净透明的水域。

 “淇水千古流,一河诗赋唱九州;卫武修篁幽,六七贤圣居宸楼。”吟一阕豪迈的词句,哼一支民歌或者乡谣,一如春风惊动麦苗的梦境,亲切地拂过庄稼叶片的露珠,照亮了人们嫩绿的向往,诠释着淇河两岸人民悲苦与幸福,生活的智慧和渴望,都在河水朴素古老的歌谣中晶莹剔透,清澈如水,流淌成乡亲铭记的河流。

2010.06.09

 




 

 
     
淇水汤汤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