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过去的五年是全市改革发展不平凡的五年,也正是这样一个不寻常的时期,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紧紧围绕工作大局,为我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五年来,我市宣传文化工作硕果累累,文明之花在鹤壁大地璀璨绽放。
奏响鹤壁发展的强音
座无虚席的会议室里,台上老师讲得认真,台下干部职工听得津津有味。这是2009年7月28日在淇滨区第六会议室内举行的鹤壁市首场六个“为什么”集中宣讲报告会的场面。省宣讲团成员、郑州轻工学院郭晓先副教授围绕如何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科学发展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宣讲。为搞好此次宣讲活动,我市从市委党校抽调三名骨干教师分赴全市乡镇、街道、企业、学校面对面为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宣讲,集中宣讲32场次,听众万余人。
这是我市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工作的一项具体工作。我市通过组织集中学习、辅导讲座、巡回宣讲、专题调研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宣传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大力宣传我市在新型产业基础构建、新型城市骨架构建、文化强市建设、生态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思路、措施、成就,帮助和引导全市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
坚定信心、凝聚人心,这是新闻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我市新闻宣传部门按照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要求,精心组织策划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打好六大攻坚战等一系列重大宣传活动,各新闻媒体发挥各自特色,互相呼应,相辅相成,新闻宣传高潮迭起,亮点频闪。各新闻媒体开办了《高举旗帜科学发展》、《大招商大发展大跨越》、《打好六大攻坚战加快两个构建》等专栏,推出了一系列重要报道,全方位、多视角、大容量宣传我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两个构建的新举措、新成就和新经验,有力增强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战胜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信心和勇气。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为挖掘鹤壁的核心文化标识,我市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为挖掘塑造鹤壁核心文化标识提出意见和建议,使文化标识成为城市的名片,彰显鹤壁独具特色的城市品位和魅力。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一个地区的影响力取决于经济硬实力,也取决于文化软实力。
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我市规划了25个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全面启动城市文化建设工程。这些项目包括艺术中心、淇水诗苑、淇水乐园等建设工程,涉及全市文化、旅游、城建等众多领域和全市不同区域。这些项目的建成,填补了我市没有专门大型艺术场馆、大型综合体育场馆等多项空白。
五年来,我市涌现了一批广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精品。新编近代喜剧《伙夫县长》、新编古装喜剧《草根秀才》和现代戏《哈哈乡长》荣获河南省戏剧大赛各类奖项20多个。《伙夫县长》、《石武举别传》和歌曲《捏泥娃》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小戏《调查》入选全国2008~2009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新编古装戏《徐九经还乡记》荣获第四届“黄河戏剧奖”金奖。“刘庄先商文化遗址”填补了先商文化研究的空白,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弘扬牛派艺术,中央电视台来鹤录制牛派经典剧目20余个,“七品芝麻官”正成为鹤壁一张响当当的文化名片。
五年来,我市广场文化活动异彩纷呈,“欢乐鹤壁”广场文化艺术节使广场文化跃上新台阶,成为鹤壁的又一个文化品牌。五年来,市文化中心每年接待观众和读者20万人次以上,全面完成了乡镇综合文化站扩建改造工程,建成了166个农村示范性文化大院。
文化产业发展迈出新的步伐。重点谋划和扶持了浚县石雕石刻产业集聚区、浚县民间泥塑生态文化村建设等12个文化产业项目。按照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抓好广播电视电影、新闻服务业等八大文化产业发展。举办的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吸引周边6省近100个市县的500多万游客、4000多家商户,综合收入达3亿多元。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咕咕”从业人员2000多名,年产泥塑作品100万件,产值达1300万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增加,成为拉动鹤壁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文明创建活动亮点纷呈
五年来,一项项文明创建活动新风扑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
我市坚持不懈地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把倡树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主线,贯穿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使之成为引领风尚、提升文明的一面旗帜。通过大力开展向道德模范和英雄模范人物学习、公民道德宣传教育、道德楷模评选等活动,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逐步成为全市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鼓励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道德实践体现到日常生活、社会交往中。“季评十件好事”评选活动已经成为我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从当初的评选好人好事延伸到如今的帮扶下岗职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5年来,200多件好人好事弘扬了社会正气,倡树了时代新风,提高了市民整体素质。
今年4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文明家庭”、“好公婆”、“好媳妇”评选表彰活动。白爱军等5人登上了“中国好人榜”的榜单。今年以来,王利云等10人被评为鹤壁市文明市民,3000多名志愿者参加了“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活动,率先在全市省级以上文明单位组建了7000余人的文明志愿者服务团队,在各社区组建了2000多人的文明志愿者队伍。
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宣传,到开展“十大孝亲敬老之星”、“季评十件好事”、“增辉鹤壁年度人物”、“十大道德楷模”评选表彰,道德建设犹如浩荡的春风,吹遍了我市的每个角落,越来越多的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模范人物不断涌现出来。
文明的生活方式离不开文明的生活环境。2008年以来,我市在全市农村开展了“清洁家园行动”,启动了“精神文明建设百村行”工程,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培育了文明乡风,被评为全省“清洁家园行动”先进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