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  第五卷 2010

 

   

 

民俗创作 - 用面捏出“新视界”(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用面捏出“新视界”(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孙氏面供”
作者:苗苗/文 赵永强/图  加入时间:2010-12-14 11:21:24

    说起“面供”,很多人会感到陌生,但对于“面供”的俗称面花、花糕、花馍……,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它的叫法在各地也不尽相同。“面花”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一种风俗礼馍,既是观赏性极强的食用品,也是反映民间风情的艺术性极高的民间艺术品。俗语称:腊八祭灶,年下来到;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六,蒸馒头。腊月二十六这天人们除了蒸馒头外,还会蒸一些花糕和枣花。

    关于“面供”的传说

    “面供”艺术的历史渊远流长。早在宋代《东京梦华录》等书中,就详细记载了当时东京汴梁城制作、出售各种面花和民间习俗的情况。明代的《宛署杂记》中,还记录了南阳一代农村,每年的农历正月,为了祈祷来年的粮食丰收,便用面粉做成各种面食品,称为“果食”,花样奇巧百端,相互赠送,并将这些面食品挂在田间、地头,以犒劳天地之神。

    流传于我市的风俗习惯,逢年过节或遇到特殊的日子,人们会蒸上一笼花糕祭拜祖先。日子不同,蒸出来的花糕形式也不同,但表现出的主题是一致的,那就是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提起“孙氏面供”,在浚县城里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孙氏面供”历经五代人的传承,在浚县及周边区域的名声广为流传。“孙氏面供”也是这次入选市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12月6日,记者来到了浚县城关镇东关村,远远就看到了墙上挂着“孙氏全供”(全供包括除面供之外,还有其他方式的供奉)的招牌。

    走进孙景有家,他带着记者看了一些以往作品的照片,“真不凑巧,人家刚把预订的面供取走。”为了让记者亲眼看到面供,孙景有带记者来到了同样做面供的大儿子孙军星家里。孙军星向记者展示了一个刚做好的面供,这个面供大约50厘米高,花糕一层层叠起,有十层左右,像一座宝塔,“宝塔”两边附有两条彩色的龙,正前方是一条花凤凰,面供顶端是仙女下凡的造型。“根据不同情况,有时这类面供的上端为八仙祝寿的造型。”孙军星告诉记者。

    “孙氏面供”的起源

    走到制作台边,孙景有说要现场向记者展示制作面供的过程。他边制作边给记者讲起了“孙氏面供”的起源。“孙氏面供”起源于清朝末期,按照民间风俗习惯,在一些特殊的日子会用面供作为祭祀的贡品。在十九世纪末,孙景有的爷爷的父亲孙体正就是当地出名的蒸馒头师傅,一家人以卖馒头为生,在长期蒸馒头的过程中,孙体正经过反复琢磨、试验,掌握了一套技术和经验,蒸出的馒头受到了远近百姓的称赞。在此基础上,他还蒸出了许多新花样的馒头,如十二生肖的样式。久而久之,人们逢探亲、祝贺时常常会来买这些样式奇特的面供。这么多年过去了,“孙氏面供”的生意一直还算不错,制作面供的手艺也在孙家一代代传承下来。

    过了一会儿,孙景有把揉好的面团搓成长条龙形,又拽下一块面,用专用的工具压制后,龙的眼睛就显现出来了。

    从小爱绘画 为做面供打下了基础

    今年56岁的孙景有小时候就对绘画有极大的兴趣,多次专程找老师学习,当初连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些绘画技巧为他后来从事面供制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孙景有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学会了面供的一些技巧,但他不甘于传统面供单调的样式,于是他便结合平时所学的绘画技巧,在“孙氏面供”中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如:八仙祝寿、二龙戏珠、十二生肖、龙凤呈祥以及各种戏剧中的人物。

    “现在的面供一般为50厘米~200厘米高。做面供时,先把面和好,然后做成花糕的形状,上笼蒸熟后再涂上各种颜色串在一起,一般的面供需要30多斤面。”孙景有边给记者介绍边在正在做的面供上安放眼睛的一端用剪子一剪,用手捏几下,龙嘴就出来了,又用剪刀在龙嘴里剪了一下,用手一拽,龙的舌头就露了出来。记者数了一下,制作台上大大小小的工具有26件,除了一把梳子和剪刀外,其他的工具都是孙景有自己做的。

    面供的现状及传承

    随着孙景有的创新,现在的“孙氏面供”不再是单一的样式,常常配有花供和泥供成套出售。花供是用萝卜雕刻成吉祥物的形状,如龙凤呈祥、喜鹊登梅、老寿星等。

    泥供又称看供,用泥巴做成各种人物、动物、建筑物。如八仙祝寿、西游记故事、三国演义人物、杨家将、菩萨送子等。

    孙景有说,由于很多地方都有祭祀的风俗,所以常常有外地人专程赶来预订“孙氏面供”。

    安上了龙脚,为龙尾做了个造型,孙景有现场制作的龙形面供已基本完成了。作为“孙氏面供”的第五代传承人,孙军星也给记者露了两手,他拿起自制的刻刀,抱起一个白萝卜,不一会就雕刻出一只凤凰。

    孙景有说,儿子现在的技艺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二儿子孙军亮制作面供的手艺也不错。

    “原来浚县城有二三十家做面供的,现在只剩下七八家了。”孙景有说到此时显得有些担忧,现在单靠做面供挣钱已很难满足生活的需求,所以很多人都改行做了其他行业。不过孙景有和大儿子一直坚持着做面供,至于还能做多久,他说他也不知道。(淇河晨报记者 苗苗/文 赵永强/图)





 

 
     
用面捏出“新视界”(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