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  第五卷 2010

 

   

 

淇卫名人 - 商纣王:是非功过难定论
商纣王:是非功过难定论
 
作者:佚名  加入时间:2010-12-10 11:22:29
 
[ 录入者:杨玲 | 时间:2010-12-09 16:14:54 | 来源:和谐网历史频道 
    提起中国古代有名的暴君,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商纣王.商纣王的暴君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在正史、笔记、戏曲、小说中,随处可见殷纣王荒淫残虐的记载。他骄奢淫逸、凶残无情,搞的天怒人怨,最后落得个亡国的悲惨下场。那么,商纣王真的是这样的凶残的暴君吗,他就真的是一无是处吗?也不尽然。

    商纣王名受,也叫帝辛,他是是商朝第三十代君主,也是商朝的亡国之君。纣王除了天资聪颖、领悟力奇高之外,也是少见的大力士。在后人的印象中,他造酒池肉林,筑豪华宫殿,大肆挥霍;他宠幸狐狸精妲己,夜夜笙歌,荒废朝政;他残暴无情,擅杀大臣,用“炮烙”之刑。因而搞得天怒人怨,诸侯造反。牧野一战,全军溃败。殷纣王最后众叛亲离,落得个在摘星楼自焚的下场。

    实际上殷纣王又是怎样的呢?在我国最早的一部史书《尚书》中,有一篇周武王伐纣的誓师词叫《牧誓》,那里面列举了殷纣王的三条罪状:

    1.听信妇人之言;

    2.对祭祀这样的大事不闻不问;

    3.对自己的族人亲戚不加重用,反而对那些周边获罪逃亡过来的人予以重任,扰乱了商朝的政治。

    这第一条罪状,恐怕就是宠爱妲己了。在《封神演义》里把妲己描写成一个狐狸精,把纣王迷得神魂颠倒,不理朝政,还害死了一批大臣,最后被姜子牙斩首。今天,如果反过来看,妲己肯定是商朝的第一美人,她不但迷倒了殷纣王,而且迷倒了一批大臣。不然,那些大臣怎么尽往后宫里跑?名为进谏,实是为了饱餐秀色。就连道行高深莫测的云中子,也想看看妲己究竟有多美。

    殷纣王不但被迷住了,而且还言听计从。那些大臣心里不平衡了,我们这些朝廷栋梁还比不过你这小狐狸精啊?他们因妒生恨,就编出一些妖魔鬼怪要祸害国家的谎言,说自从妲己来了,宫廷的上空总是妖雾弥漫,非要置妲己于死地不可。他们一个个地来兴师问罪,咄咄逼人,最后连退了休的老丞相商容也被他们硬拉回来了。纣王真是没想到这股腐朽的势力有这么大,他只好用更加残酷的刑法来镇压。这些大臣就天天说他是暴君,并鼓动诸侯造反。诸侯巴不得有这么个机会,实现自己的野心。特别是那个西歧的周文王,秘密训练军队那么多年,就等这个时刻的到来。纣王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在大臣和诸侯们的围攻下,最后的结局只有失败。

    殷纣王的第二条罪状,是说他对那些纲常礼义全然不顾,也不相信那些神仙鬼怪,只相信人的力量。这就犯了大忌。古代的人们大多生活在梦里,君主靠梦来愚弄百姓,百姓靠梦来安慰自己。而在人类的童年时代这个梦就更加强烈,几乎每个人都在梦里蒙着一层面纱。殷纣王想撕开这层面纱谈何容易?君王要杀人可以,要挥霍可以,要胡作非为也可以,唯独不能撕破这层面纱。你要撕破这层面纱,上上下下的统治者就会向你扑来。他们的命都可以不要,但这层面纱却要保住。殷纣王逆大势而行,失败是必然的。偏偏那时黄河发大水,沿岸百姓的家园被毁。诸侯们更认为是纣王得罪了上天和神灵。于是,各地诸侯借着天意这个晃子来联合征讨殷纣王。

    殷纣王的第三条罪状,真是让人不可思议。夏朝以来实行“家天下”。君王一家的人,封侯的封侯,进爵的进爵,没有一个闲着的。纣王竟然不重用自己家的内亲,却重用别国逃亡来的罪犯。纣王怎么会糊涂到这个地步?其实,只要仔细想想那时的罪犯是一些怎样的罪犯,就明白纣王的意图。在奴隶社会,奴隶就等于罪犯,他们是没有人身自由的。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他们永远也没有翻身的机会。那些“胸中有丘壑”的奴隶是不甘心做一辈子奴隶的,于是想尽一切办法逃出去,而且还要逃出本国,因为在本国被抓回来就要被割鼻断腿。奴隶主日夜派人看着,想逃出来也决非易事。所以,能逃到别的国家去的奴隶,在智慧、胆略、毅力上都有些过人之处。这些人一旦被重用,便能发出十二份的光和热。殷纣王看中这些人的才能,才予以重任。而那些王室的贵族,只知道花天酒地,无所事事,根本不能做什么实事,殷纣王当然要把他们搁置在一边。这就触怒了那些王亲贵族,他们不但没有得到权力,有时还要受那些原本是奴隶的官员所掣肘。《牧誓》里说的“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指的就是这些从逃犯提拔起来的官员秉公执法,惩治贪赃枉法之徒。那时候的“百姓”指的是达官贵族,平民是连姓也没有的。

    由于商朝的文字尚未成形,甲骨文不足以记事,但从周武王给他列举的罪状来看,至少能看出殷纣王有这几点先进思想:(1)男女平等,比较尊重女性;(2)不愿务虚,注重实际,有朴素的唯物论的倾向;(3)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不论出身门第,唯才是举。一个奴隶制时代的君王,有这种思想,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令人极为痛心的是,他的这种先进思想最终被纲常的洪水所淹没;这位奴隶制时代的杰出的君王,可悲地在摘星楼的烈火中化为灰烬。

    不过,在一片骂倒声中,偶而也会听到一两声异音。两千余年前,孔子的学生子贡曾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论语·子张》)也许是受到先哲的启示,清人崔述认为纣的罪状只有五条。近人顾颉刚更撰《纣恶七十事发生的次第》,指出现在传说的纣恶是层累积叠地发展的,时代意近,纣罪愈多,也愈不可信。顾颉刚为此作了详尽的考证,人们由此了解到,妲己的形象,原来得自西汉末年刘向的《列女传》,纣王淫暴,原来出于《封神演义》等小说的艺术加工。于是,传说中的殷纣形象遭到了不小的冲击波。

    确实,要为殷纣王翻案,谈何容易,然仍有人愿作一尝试。开始,翻案者是小心翼翼的,认为纣很有才能,在历史上是个值得肯定的人物。你看,《史记·殷本纪》中纣的形象——“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俨然是奴隶主中的英杰。纣曾平定东夷,开拓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促进北方文化向南方的传播,对古代中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一定功劳。

    有人提出为纣王彻底翻案,说他对中国社会发展有过重大贡献,其地位在武丁、周武王之上。暴君的帽子是敌对派强加给他的,所谓罪恶的记载,多出于“寓言十九”的战国及以后人们的尽情夸大。有人还认为,要正确评价纣王,应当依据《尚书》,而《尚书》中所提出的六条罪状无一属实,乃周人为达到宣传目的所进行的人身攻击。所谓酗酒,无非殷人本好酒,而纣酒量或许特别大些。所谓不用贵戚旧臣,是以纣王兄微子启为首的反对派,因丧权失势而强加于纣王头上。所谓登用小人,是提拔奴隶小臣为大夫卿相,这正是进步措施。所谓听信妇言,其实是少见多怪。商朝女性活跃,纣王妇可能是与武丁时代的妇好一样的杰出人物。所谓不留心祭祀,乃弥天大谎,出土卜辞证明,帝乙(纣父)、帝辛(纣)时期的祀典最为完备。那么,商朝何以亡于纣?有人认为,殷商覆灭主要有四条原因:(1)殷王族内部爆发了大分裂。帝乙把王位传给了次子纣而不传给长子微子启,朝廷遂分二派。微子启一派不断向纣发起进攻,他们进行了种种卑劣的活动,如造谣中伤、发动内讧、阴谋行刺、卖国求荣,等等;(2)纣王力克东夷后,兵力损耗大半,未及休息训练,即遭意外袭击。(3)大阴谋家周武王乘机起兵伐商。这支军队经过长期准备,强悍而有组织,并有杰出领导;(4)牧野一战,俘虏兵临阵倒戈,动摇分子一哄而散。

    更有甚者,有人还为纣王戴上了千古英雄的桂冠。因为他平定东夷,开拓东南,用人唯才,重视俘虏,发扬光大传统文化,积极提倡音乐工艺。这些进步措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

    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商纣王并非我们印象中的昏庸残暴,十恶不赦。他对中国历史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只不过,因为史料的缺乏,他到底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还有待考证。希望终有一天,商纣王这个历史人物能得到他应有的公正评价。





 

 
     
商纣王:是非功过难定论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