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  第五卷 2010

 

   

 

评论探讨 - 先秦礼乐制度与淇河文化
先秦礼乐制度与淇河文化
 
作者:姚小鸥(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加入时间:2010-10-26 23:40:41

先秦礼乐制度与淇河文化

 

大家都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深刻文化传承的古老民族。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其中古印度、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的文明都曾有过中断,唯一不间断传承下来的只有中华民族的文明。淇河文化就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一、五千年文明考证

人们常说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五千年从什么时候算起的呢?要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算起。但“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一段时间里,在历史学界曾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代历史在东周以上都是不可靠的,即所谓“东周以上无史”论。这种观点的代表就是“古史辨”派。以顾颉刚先生为旗手的“古史辨”派,在建立中国现代史学的过程中有其自身贡献。但是他们的许多观点显然是不正确的。这股“疑古”思潮的基础,是宋代以来对于中国历史文献的怀疑,首先他们怀疑的是《史记·殷本纪》。

《殷本纪》中所记载的殷王世系的称谓,在后世看来是比较奇怪的。中国人所习见的帝王称号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比如汉代的汉高祖、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等;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等。但是在《殷本纪》里所记载的却是“报丙”、“太甲”、“小乙”、“武丁”等,殷纣王的庙号是“帝辛”。怎么这么奇怪呢,是谁编出来的吧。可是随着1899年安阳出土的大批甲骨文被学者认识和研究,《史记·殷本纪》的可信性得到了证明。近代著名的学者王国维先生,通过对甲骨卜辞的研究,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记载的商王世系是基本可信的。为什么说“基本”可信呢?商代的王有31位,殷墟甲骨卜辞中只有两位的次序与《殷本纪》的记载不同,其余的商王世系,甲骨文的记载与《殷本纪》完全相同。这就证实了《史记·殷本纪》的可信性,这样就把中国可信的历史从2000多年推到了商代3000多年。王国维又进一步论证《夏本纪》,认为其中记载的夏代诸王的庙号和殷代相似,殷代既已证明可信,那么夏代也应该是没问题的。这样有文字记载的中国历史又向前推了600年,共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4000年到5000年还有一段距离,怎么认识这个问题呢?

《史记》中有《五帝本纪》一篇。《五帝本纪》虽然有些叙述不够严谨,但基本可信。它是自孔子传递下来的中国历史记载。在孔子的时代,人们就认为它是可信的。这在《大戴礼记》的《五帝德》和《帝系》中有记载,是孔子通过他的学生宰予传下来的。通过对《史记·殷本纪》、《夏本纪》的肯定,通过综合考虑《大戴礼记》和《史记·五帝本纪》的可信性,我们可以知道,中国的历史确实是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事实上,考古材料发现,在八千年前,我们已经有了与今天内容相紧密联系的文化。比如在舞阳发现的骨笛以及一些占卜的资料,表现出它和后世的音乐、和殷商占卜文化有密切关系。尽管有这些考古材料,但我们在叙述历史时,主要还要与文献相结合进行详细阐述。文献记载比较具体而理论化,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大家所承认。以上是我们把礼乐文化与淇河文化放在一起讲的大的历史背景。

 

   二、淇河文化与先秦礼乐文化的关系

淇河文化,从商代以来,就是高度发达的先秦礼乐文化的代表。我来到鹤壁之后,听说当地有关领导、文化部门和一些研究淇河文化的各位同仁,正在编写有关淇河的诗歌。谈到有关淇河的诗歌,就不能不提到《诗经》。中国的诗歌成系统保留下来的最早的是《诗经》。《诗经》是先秦时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讲到先秦礼乐制度,要先给他下一个定义,李学勤先生指出:“礼”是包括一系列的制度、规定和贯穿其间的思想观念。这些制度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内容。

古代的文化,从淇河文化这一个案来说,它是一个完善的文化体系。它不是固步自封的,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发展的;它不是封闭的、保守的,是一个和整个古代华夏文化圈相联系,辐射、互动的文化。

我们讲先秦礼乐制度,一般以周代为代表,与淇河文化有什么样的内在关联呢?第一,周代礼乐文化,继承了夏商两代文化。《论语》里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二代就是夏、商二代。夏代留下的东西是比较少的,所以周代礼乐文化更多地继承了商文化。从文化的发展阶段来说,夏代和商代也是无法相比的。商代青铜器的精美程度可以说是达到了先秦青铜文化灿烂的顶峰。以青铜器为代表的艺术,证明了商代文化是高度发达的文化。可以说商文化是周代礼乐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商代晚期的中心统治区域就在鹤壁市所在的淇河流域。在商纣王统治的绝大多数时间,他并不住在殷墟,而是在鹤壁所在的朝歌。当年武王克商之役也发生也在这一带。因此可以说这里实际上就是殷商的王都。安阳出土了大量甲骨文,有宫殿群的遗址,有人就以为这是殷商的王都。事实上古人的王都往往不止一个地方。比如周朝,其旧都是在今天长安附近的丰镐,实际上它的中心统治区域在洛阳。殷商在晚期,它的实际的王都是在朝歌这一带。

刚才讲的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在周代礼乐文化的经典文献《诗经》中,记载了当时的淇河文化。第二是商代淇河文化中的一部分是周代礼乐文化的前身。我们在讲先秦礼乐制度时,虽然使用的材料基本上是周代的,但事实上隐含了从商代以来的淇河文化的内涵。

淇河文化在先秦时期,主要是周代,是整个华夏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2002年时,我到过鹤壁一次。当时鹤壁日报姚社长向我们介绍了淇河文化在历史传承方面的许多具体表现。比如:淇河边一个村子叫桑园村。“桑园”这个名字就是先秦礼乐制度的一个活化石。大家来看投影仪上的图片,这幅图是先秦礼乐制度的一个缩影。

 

 

 

    这是一个青铜器外壁花纹的拓片,因为这个鼎是圆形的,所以花纹有连续重复性。这幅图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射礼。有两个人在比赛射箭。另一部分是一些人在采桑。周围的一些人腰间插有短剑,说明这些人都是有身份的人,是贵族社会的成员。比赛射箭是古代贵族展示其气质和能力的重要的礼乐活动方式。采桑呢,这种穿着华丽礼服,腰佩短剑的采桑,肯定不是单纯的生产活动,肯定是一种礼仪性的活动。讲到先秦礼乐制度时,不能把它简单地归结为某种音乐或文化制度的个别方面,它实际上渗透在当时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在审美取向中,处处贯穿着、浸透着礼乐文化。

刚才说,淇河文化不是一个封闭的文化,它本身是一个有代表性的文化,与华夏文化的其他方面有互补性、交融性。那么现在我们的目光越过太行山到山西去看一看,可以找到一些证据。

山西在《诗经》时代有一个小诸侯国,魏国。《诗经》的《魏风》中有一篇诗《十亩之间》: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yì)兮,行与子逝兮。

 

    十亩之间说的是桑田的十亩。桑园中,“桑者闲闲”,“桑者泄泄”,这是说采桑的人悠闲自在,熙熙攘攘。过去有人曾经认为这都是进行生产劳动的人。可是谁家的桑园会让别人随便采呢?实际上这个桑园是进行礼仪性文化活动的场所。在这个场所中,男女青年可以自由恋爱。这在《鄘风·桑中》篇中也有所反映。

我们知道,《诗经》中有《邶风》、《鄘风》、《卫风》。这些诗产生的地域大致相当于今天鹤壁到濮阳一带。《桑中》篇如下:

 

爰采唐矣?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麦矣?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在哪儿采“唐”(“唐”,又名“女萝”,是一种香草)呢?在“之乡”。“沬”,古地名,在牧野附近。喜欢谁呢?想念谁呢?“美孟姜”。“孟姜”在先秦时期是美人的代称。先秦时,称呼女子是娘家的姓加上她的排行。“孟姜” 就是姜家的大女儿。诗人想要干什么呢?“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上宫,是礼仪活动的场所,是人们重要的社交场所。一直到近代,大姑娘小媳妇儿平时不出门,只能在庙会的时候可以出去解放一下。“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在桑中和上宫相聚后,送恋人回家。送到哪儿呢?送到“淇之上”。

这个风俗可以说是古代淇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的制度当然也包括婚姻制度在内。过去虽说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能完成“婚姻”这样一个人生隆重的礼典,但是恋爱还是很自由的。恋爱的地点一般来说在河边。所以《诗经》中的很多诗篇,凡是讲到恋爱的,大多在水边。

我们再来看看《郑风·溱洧》篇。《郑风》产生的地方是郑国,相当于现在的新郑。《溱洧》篇如下: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青年男女手持兰草,互相邀请,最后“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到水边游玩。

    从这几个例子可以发现,郑、卫两地在文化上(比如婚恋的、习俗的)是接近的。春秋时期,郑、卫之间距离遥远,交通不像现在这么便利。为什么两地会有相似的风俗呢?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是怎么具体表现呢?

淇河流域在商代是当时天下(即华夏文化圈)文化高度发达的区域之一。周人克商后成为天下共主。可是当时它是“小邦周”,兵力只有几万人,它虽然联合其他诸侯颠覆了商王政权,可是文化的建立决不是一个早晨的事。政治上,周人是暴发户,文化上怎么办呢?

文化上,他们采取了“拿来主义”,把大批的殷商文化官员和技术专家请到了周人的中心统治区域。当然这个“请”可以有两种形式。一个就是武力,一个是用经济手段吸引他们去。还有一些人是自愿去的。据《史记》说,商纣王的音乐专家——太师、少师跑到了周人那里。周人把大批殷顽民迁移到洛阳。这在《尚书》、《逸周书》中都有记载。这些人有很高文化素养,他们带去了淇河流域商代高度发达的礼乐文化。这和《郑风》有什么关系呢?和淇河文化有什么关系呢?

《郑风》有很多淇河文化的要素,这些文化要素是从淇河流域迁到洛邑的所谓“殷顽民”那里间接传递去的。西周早期,大批殷顽民先到洛邑。后来东、西周之交,郑桓公从现在的西安附近,迁到了今天新郑这个地方,同时和他一起去的还有很多洛邑附近的商人。商人是做买卖的,“商人”这个名称来源于殷商人。《左传》里说“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有人以为这个周是岐周或宗周,其实不然。这个“周”指成周即洛阳,不然的话,商人怎么会出自周呢?

古人迁一个地方就把自己的地名也带去了。比如我们知道有上蔡,那就要有下蔡。(在《登徒子好色赋》中说一个人有倾城倾国的美貌,“迷阳城,惑下蔡”。)蔡国后来又搬个地方,就叫“新蔡”。“上蔡”、“新蔡”、“下蔡”都是蔡国迁徙地方。周人也是这样,原来扶风一带叫做“岐周”。最初它叫“周”,因为后来有了宗周,为了区别,所以称为“岐周”。周人迁到洛邑后,有了新的王都,也是周,是“成周”。郑国的商人就是从成周迁去的,他们先从淇河流域迁到洛邑附近的王城,然后又跟着郑桓公迁到了郑地。

商人这个名字从哪儿来的?就是从殷商人这儿来的。他们的文化发达,头脑灵活,当年淇河流域的人具有高超的商业技巧和开放的心态。政权没有了,可以做生意。《尚书·酒诰》是周公发表的一个诰命,诰命中说不让周王朝中的人喝酒。因为喝酒误事,容易沉湎其中,对商人喝酒限制却不怎么严格。周公对商人说,要他们“肇牵车牛,远服贾(gǔ),用孝养厥父母”,意思是说赶着牛车做买卖,以此来养家。古代的车有两种,一种乘舆,即人乘坐的车,是用马拉的。另一种是运货的牛车,也叫大车。周人虽把商王朝灭了,但商部族及其联盟人数很多。周人不能把他们都杀掉,而是要给他们出路。前面讲到,商人中一部分人作了礼乐文化的官员。《诗》、《书》中都有记载。另一部分商人就是做生意的。所以后来说的“商人”就由殷商人演变为“做生意的人”,这个名称来源于殷商文化。商人到洛阳又到郑国,带去了殷商的文化。这在《郑风》的其他诗篇中也能看的出来。

 

    三、先秦时代的审美风尚

现在我们说一下礼乐制度中的婚姻制度和人们的审美观念,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淇河文化和当时的华夏其他地域的文化是如何密合无间的。

我们以《关雎》篇为例,《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这篇诗是在什么地域产生呢?是“周南”。周南就是从现在洛阳向南,主要是南阳一带一直到汉水流域。这篇诗是在周南的北部。因为诗中提到“河”,古代“河”是黄河的专称。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是男子追求女子的诗。他所追求的女子是什么样的呢?是一个“窈窕淑女”。“窈窕淑女”四个字体现了古人在婚恋方面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什么叫窈窕淑女?淑,训为“善”,是形容该女子的品行。那么“窈窕”是什么意思呢?古代曾有人认为窈、窕都是“深”的意思。窈窕淑女是一个住在深宫大院里的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其实不是这样的。窈窕是形容一个人的身材。什么样的身材?窈窕类似于于今天的苗条,但和我们今天说的苗条有区别。二者之间有历史渊源。苗条是由窈窕演变来的。有什么证据呢?我们来看《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兮。舒受兮。劳心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大家注意,“窈纠”、“懮受”、“夭绍”都是双声叠韵的,与“窈窕”读音相似。实际上它们是同一个词,因为音乐不同,读音稍有变化。这个词变化到今天成为“苗条”。一个词语在长期的变化过程中,内涵也会有变化。比如我们今天说苗条,意味着这个人身材较削瘦。而古人的窈窕主要讲个子高大健壮。同样胖瘦的人,个子高了,就显得苗条。这就是苗条在今天能形容一个偏瘦的高个子人的原因。为什么讲这个呢?主要是通过“窈窕”来看古人的审美观念。

《红楼梦》大家都很熟悉,其中宝玉的两个恋人,宝钗和黛玉,一个丰满,一个削瘦。我们暂且不说《红楼梦》的文化内涵,只从婚姻制度的要求来说,宝钗一定是打胜仗的。为什么呢?林黛玉身体太差,不能给贾家传宗接代。古代人的观念在婚姻方面,第一个要求就是要能传宗接代。《关雎》中“窈窕淑女”,是外在的美“健壮高大”与内在的美“善良”结合起来。

那么怎么证明古人以个子高大、健壮为美呢?《诗经》里有一篇叫《硕人》,是产生在淇河流域的一篇诗。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描写美人的诗。

 

硕人其颀,衣锦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镳镳。翟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鲔发发。葭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

 

    “硕人其颀”,硕人就是大块头。“其颀”是个子高。“硕”从“石”得声,说明这是身材高大、健壮的人。然后才讲到皮肤、眼睛、眉目什么样子。如果这个人很瘦弱,即便长得很灵巧,也不是理想的美人,不是理想的婚姻对象。这篇诗最后一句讲到“河水洋洋”,又与河水联系。因为河水中有鱼,鱼象征着生育,这是祈祝家中人丁兴旺。女子身体健壮,就能带来家族的繁荣。

《诗经》里还有一篇《桃夭》也反映了类似的观念: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夭”是说桃树长得很丰茂。为什么桃树比喻女子“宜其室家”?因为她身体健壮能多生儿子。《诗经》的《大雅·思齐》篇中说“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说她子孙众多。

《唐风·椒聊》篇也讲到这个问题:

 

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聊且(jū),远条且。

椒聊之实,蕃衍盈。彼其之子,硕大且笃。椒聊且,远条且。

 

    花椒是一种灌木,枝条很长,结的籽很多。诗中的这个女子就特别像《桃夭》中说的“宜其室家”。为什么呢?“椒聊之实,蕃衍盈升”是说结的籽多,也就是暗指这个女子生孩子多。什么样的女子呢?“硕大无朋”,又高大又健壮,像那长长的花椒枝条。

    这些例子都与河水有关,都有恋爱婚姻有关。不仅淇河流域,向西到山西,向南越过黄河。在这个很广大的文化圈中体现了古人的观念思想。这种观念是有文化传承的。淇河文化在商代是主流文化的核心区域。我们有理由为祖先自豪,为这片土地自豪。

 

    四、淇河文化的历史追溯

殷商文化不是凭空来的,是有历史文化传承的。大家来看这幅图。

 

 

 

【鹳鱼石斧图】

 

这幅图是画在一个陶罐上的,它出土于河南临汝,属于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产,相当于文献中记载的五帝时期。它体现了中国古代礼乐制度的较早的来源。这幅图主要由两块组成。一部分是一只鹳鸟,鸟嘴中衔了一条鱼。右边是一柄斧头。斧头直的部分叫“柯”,就是斧柄。另一部分由绳子系在斧柄上。这是个石斧。这幅图与《诗经》与先秦礼乐制度有密切关系。鸟是水禽,是捕鱼的,象征着求偶和婚姻。斧头既象征男性的力量,同时象征古代婚姻制度中的某些环节。下面我们结合《诗经》中的篇目来讲。

《豳风·东山》。这篇诗的背景是周公东征去平定叛乱。诗的第三章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要破解这个图,首先要熟悉《诗经》,其次要对礼乐文化有较深体会。我们来看,“鹳鸣于垤”,鹳鸟就是刚才我们在图上看到的那只鸟。垤是什么呢?是蚁冢。蚂蚁有两种,一种是在地上打洞,另一种是把土堆得很高,成塔状,就是蚁冢。鹳鸟站在蚁冢上鸣叫。“妇叹于室”,是说家中的妻子在叹气。因为鹳鸟鸣叫是求偶的象征,使她联想起当年丈夫向自己求爱的情景,而如今已经三年不见了。古代通讯不便,出去作战,生死未卜,所以“妇叹于室”。

鸟和鱼关系密切,也其他诗篇中也有体现。比如《曹风·候人》中说“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维鹈在梁,不濡其咮。彼其之子,不遂其媾”。鸟应该捕鱼吃,男子应该向姑娘求爱。这就是将水鸟与恋爱联系在一起。

图中的斧头是干嘛的呢?“烝在栗薪”。斧头可以用来砍柴。《伐柯》说“伐柯如何?匪斧不克”。这样斧头就和柴联系在了一起。柴有两个作用。一个是结婚的时候当火把。为什么结婚的时候要用火把呢?古人结婚在傍晚。“结婚”这个婚,最初就是“昏”。“昏”的时候“姻”就叫“婚姻”。晚上看不清楚,需要火把。所以《仪礼·士昏礼》和《礼记·昏义》都讲到了结婚时新郎官要亲自迎娶,去的时候要打火把。之后进行的婚礼,需要照明,就燃起柴火捆来,也就是今天的篝火,所以结婚必须要砍柴。

把柴砍好,先备着。像今天农村娶媳妇儿,先把房子盖好。古代也是这样,先把柴火捆放着。上面长了什么?“有敦瓜苦”,瓜苦,就是“瓜瓠”,也就是葫芦一类东西。结婚的时候有个仪式叫“合卺之礼”,相当于现在的交杯酒。所以《东山》篇的审美意蕴深厚。苦中有甜,苦苦思念,回忆起初恋时与准备结婚时的甜蜜和忐忑。两相对比,感情表达得很强烈。

刚才讲了,淇河文化有源头。从这个例子来看,鹳鱼石斧图是出土文物,《诗经》属于传世文献,两者之间文化内涵高度一致,也就是说,淇河文化从婚姻制度和人们审美观念来说可以追溯到至少四千年以前。

今天所讲的“先秦礼乐制度与淇河文化”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但实际上我只是集中在婚姻制度与人们的审美观念上,这是从横的方面来说。从纵的方面来说,淇河文化向上可以追述到五帝的时期,而对后代又有深远影响。淇河文化不是封闭保守的,是开放的包容的,和整个古代中国的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先秦礼乐制度与淇河文化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