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淇河文化研究》2009

探秘传奇诗僧王梵志
淇河名人 - 探秘传奇诗僧王梵志
探秘传奇诗僧王梵志
 
作者:晨报记者  加入时间:2009-9-25 22:22:53 

           开中国通俗诗之先河的诗僧王梵志是隋末唐初黎阳(今浚县)人。 王梵志的出生,有着类似孙悟空出世般的神奇色彩。他的生活阅历和诗歌创作里程,是中国文化史和文学史上至今尚未完全解开的一个谜。 如今,在国内外对王梵志的诗歌研究又掀热潮的情势下,记者近日奔走浚县,对诗僧王梵志进行了探秘踏访。                                                                        

 

     ■神奇的出生 

  浚县民俗学家张富民先生近年对王梵志深有研究,他对笔者说,王梵志生活在隋末唐初,他的出生十分具有传奇色彩。其实,他在出生不久就被贫穷的父母抛弃了,被王家庄(善堂镇王楼村)王德祖收养。养父王德祖是位员外郎,家中富裕,地多房多。 

  在浚县,至今流传着王梵志传奇的出生故事:王德祖家有一大片果园,花红(学名:林檎树)李子,应有尽有。其中一棵花红树,两人合抱粗,树荫遮盖三间房那么大,树上生一个大树廮,明光发亮,树长瘿长,已经有三四年了。这天夜里,王德祖做了一个梦,梦见菩萨来到他家院子,告诉他:“你家天亮将有大喜,要好生待之。”说完不见了。王德祖清早醒来,习惯地走到他家果园。说来也怪,只见一道红光,直射进大花红树。接着,那树上的树瘿裂开,忽一声响,从中跳出一个婴孩。王德祖先是一惊,又是一喜,赶忙上前将婴孩抱在怀中。到家与夫人说了事情过程,夫人也觉得这孩子来历不凡,就好生收养。可是到了会说话的年龄,这孩子,只会比划,不会发声,王德祖两口子就心生疑虑,如果一辈子是哑巴,可怎么办啊?这孩子6岁的时候,有一天,他来到王德祖面前,突然开口说话:“我是菩萨示化而生,被您收养,您就是我的父亲,请您给赐个名字吧。”王德祖就说:“你终归是梵家弟子,就取名梵志吧。”

  当地关于王梵志神奇的出生传说,晚唐时期的冯翊子编著的《桂苑丛谈》、宋代的《太平广记》都有类似的说法。

  对王梵志出生的传奇,有人分析说,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王德祖为掩盖王梵志的弃儿身份,为融洽父子、母子关系考虑的。二是古代对生育知识的忌讳。即使现在,仍有不少父母,当孩子问起自己从哪里来时,父母会说你是从山旮旯里蹦出来的一样。三是随着王梵志声名日隆,便编造了他传奇的出生,以增强神秘性,表达对其崇敬的心情。

  

  ■敢为人先,开一代通俗诗风

  

  张富民先生对笔者说,王梵志曾在大伾山天宁寺为僧。

  王梵志成长在殷实人家,幼年时家有奴婢,生活优裕闲适,读过儒家经典和诗书。隋末战乱时,家道开始衰落,后来仅剩薄田10亩,为了生活,他农忙种田,农闲外出经商。唐初,繁重赋税和天灾,迫使王梵志家产破败,以致穷困潦倒,被迫做雇工、帮工。王梵志虽然也做过几年负责造钱的监铸官,但因正直奉公,又爱接济穷人,任期未满就被革职。王梵志虽有五男二女,但子女不孝,使他晚年生活凄凉,成了“身无一物”的“硬穷汉”,他50多岁时绝了尘缘皈依佛门,出家当了和尚。先到酸枣庙村外的佛时寺,后又到大伾山天宁寺。但他并非严守佛门戒律修行之僧徒,而是四处募化求斋,过着漂泊不定的流浪生活。他善于写诗,把自己的经历和耳闻目睹都写进了诗里。直到80岁左右,他还写下不少回忆自己坎坷一生的诗篇。王梵志一生历尽沧桑,饱经忧患,这为他的诗歌创作奠定了深厚的生活基础。

  王梵志的诗几乎全系五言,翻腾转折,多出人意表,浓郁的民间气息,厚重的言外韵味,使读者跟着他的诗歌哭笑怒骂,不能自持。他的诗平易畅达,浅显而时带谐趣,往往寓生活哲理于嘲戏谐谑之中,寄嬉笑怒骂于琐事常谈之内,俚俗如话,在唐诗中可谓别具一格。其诗虽然没有其他唐朝诗人的华贵、典雅、工整、清丽,但他的诗深刻、通俗、辛辣、幽默,在唐诗中独树一帜,开创了一代通俗诗派。

  王梵志的诗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尽管它和传统的文人诗歌是那样的不同。中国是诗的国度。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文人诗歌,百花争艳,精彩纷呈。然而在不同层次上的千差万别,并没有泯灭它们作为整体的基本特色。以盛唐诗歌为代表的中国文人诗歌,形成了举世无双的高雅的艺术形式。它弥漫着浓郁感人的抒情气氛,充满了优美如画的景色描写,并且善于将这二者融合渗透,形成蕴藉含蓄、余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意境。它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审美趣味。然而,王梵志诗呈现的完全是另一种面貌。不以抒情见长,也不流连风景,压根儿也没有打算去创造什么“意境”,主要是用白描、叙述和议论的方法去再现生活、评价生活,这就形成了王梵志的诗质朴和明快的特点。

  文人诗歌的长处,突出了王梵志诗的弱点;文人诗歌的弱点,又突出了王梵志诗的长处。它们之间的强烈反差,造成了一种对比和互补的关系。王梵志正好是在文人诗歌最薄弱的环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它好像是出色的肖像画家,非常善于描摹生活中各类人物的形象,并且常常用对比或对照的方法构成组诗,以突现主题。他笔下的道士和道姑,和尚和尼姑,懒汉和懒妇,商人和工匠……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少还具有典型的意义。

  

  ■当今,研究王梵志再掀热潮

  

  浚县作协主席朱中月先生拿着新出版的选有王梵志诗的《浚县历代诗词选》对笔者介绍:王梵志在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由于王梵志经历了难以想象的悲苦和辛酸,生活把他压到社会最底层,使他更理解下层人民的生活悲苦。他以通俗的民间语言倾诉人民的苦难和不幸遭遇,深刻揭露了初唐社会的一些矛盾。因此,他的诗具有较强的现实性。所以,王梵志诗深受世人欢迎。唐宋时,王梵志诗风靡一时,远及西北边陲,并传到日本。王梵志诗在初唐时已广为流传,人谓“白纸书屏风,客来即与读”,“家有梵志诗,生死免入狱”。根据日本来安朝编纂的《日本国见在书目录》,王梵志的诗在八世纪时流传到了日本,引起强烈反响。

  唐时,王梵志诗不仅在民间盛传,连大诗人也都受其影响。王维、皎然、顾况、元稹、白居易、杜荀鹤、罗隐等著名诗人或多或少都受到王梵志的通俗诗的影响。王维《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注云“梵志体”。皎然盛誉梵志诗“外示惊俗之貌,内藏达人之度”(《诗式》)。中唐诗人顾况创作过多首梵志体五言诗。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同梵志诗意旨共通。因此有人认为,唐代白话诗由初唐王梵志,经顾况,到元(稹)、白(居易)得到了发展,逐渐形成通俗诗派。晚唐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罗隐等进一步发挥了通俗诗的批判作用。佛诗禅门也往往用王梵志诗“教诫诸学首者”或“开悟愚士昧学之流”。佛寺禅门诗人更直接受梵志诗的影响。著名诗僧寒山、拾得等写下许多梵志体诗歌。

  元代仍有许多人模仿梵志体写诗。《说郛》卷七有一诗,不仅模仿王梵志手法,甚至直袭王梵志原句。江西诗派陈师道、曹祖等也曾引用王梵志诗句。黄庭坚恭维王梵志:“是大修行人也。”范成大巧妙地借用王梵志“千年调”、“铁门限”和“土馒头”的诗句,写下“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的名句,此句后被《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引用。

  王梵志以自己通俗诗歌的创作实践,在中国三代诗文中独树一帜。作为最早的白话诗人,唐宋以来,他一直受到民间和僧俗人士的欢迎。王梵志一生创作了多少诗歌至今不详。唐大历六年(771年)有110首诗手抄本传世,《宋史·艺文志》著录王梵志诗一卷,明代后王梵志诗集开始失传,幸而于20世纪初期于敦煌佛窟出土了20多种唐宋时期的王梵志手抄写本残卷,经过整理、校辑,共得诗336首。与同时出土的其他诗人的诗作相比,王梵志诗的数量竟居首位。

  王梵志的出生、经历及创作,一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谜。为破解这个谜,上世纪30年代刘半农辑录《敦煌摄琐》,首次将收藏于法国巴黎的王梵志诗公之于世,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中首论王梵志之后,王重民、郑振铎、任半塘、张锡厚、项楚、陈允吉诸先生均有论述。台湾学者潘重规、朱凤玉先生亦著述解谜。在日本、法国、俄罗斯也引起学者们的探讨,形成了研究王梵志出生经历及诗歌创作道路的热潮。

  

  ■惊世骇俗,首倡优生优育和死后火化

  

  王梵志信仰佛教以后并未真正与世隔绝,反而更清醒地关注社会、关注民生,追求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社会理想,表现出了一个政治诗人特有的气魄和胆识。他指出“赋役既不均,曹司即撩乱”,强烈要求“差科取高户……处分须平等”,并大声疾呼“但行平等心,天亦念孤独。”

  王梵志还超越当时的历史局限,在人类繁衍方面,惊世骇俗地提出了优生优育的思想,可以说王梵志是我国宣传节育的先驱。他有诗云:

  大皮裹大树, 小皮裹小木。

  生儿不用多, 了事一个足。

  省得分田宅,无人横煎蹙。

  但行平等心,天亦念孤独。

  (王梵志诗《大皮裹大树》)

  诗人“托事于物”,强调生儿一个就够,免得日后分家产时发生矛盾而互相煎熬,增添愁苦。并强调,只要乐于行善,老天亦会怜悯孤单,就算无子也不要紧。王梵志这种思想在当时堪称“惊世骇俗”。

  与此相对应的是,他还创作了一首描绘因子女多而导致受罪的诗:

  夫妇生五男,并有一双女。

  儿大须娶妻,女人须嫁处。

  户役差科来,牵挽我夫妇。

  妻即无褐裙,夫体无裈袴。

  父母俱八十,儿年五十五。

  当头忧妻儿,不勤养父母。

  浑家少粮食,寻常空饿肚。

  男女一处坐,恰似饿狼虎。

  粗饭众厨飡,美味当房去。

  努眼看尊亲,只觅乳食处。

  少年生夜乐,老头自受苦。 (王梵志诗《夫妇生五男》)

  诗中真实再现了这对多子老夫妻的可怜处境:无钱交租税而被官府差人拉扯时,他们都衣不裹体;儿子只顾养育自己妻儿,不供养他们;因缺乏粮食,全家经常忍饥挨饿;儿子拿出来让他们吃的,是粗劣的东西,美味的食物则各自在房里享受;儿女们对长辈的态度十分恶劣,只顾喂养自己的小孩;年轻的儿孙整夜玩乐,老夫老妻却在受苦。

  诗所描述的景况在当代屡见不鲜,读罢令人唏嘘不已。这位和尚虽然身处“方外”,但非常关心尘世疾苦,而且很有见地。

  王梵志不仅最早倡导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根据人口的不断繁衍,土地人均占有会越来越少,倡导死后火化,不要与活着的人争土地。

  生死如流星,涓涓向前去。

  前死万年馀,寻入微尘数。

  中死千年外,骨石化为土。

  后死百年强,形骸在坟墓。

  续续死将埋,地窄无安处。

  已后烧作灰,飏却随风去。(王梵志诗《生死如流星》)

  王梵志在这一首诗中居然预测到未来人普遍实行死后火化的情景。这里说由生到死,像流星和河水一样是挡不住的,死了万年的人化成了微尘,死了千年的则成了化石泥土,死了百年的,骸骨倒还在坟墓里。以后陆续死的人多了,就没有这么多土地好埋,于是就烧成灰,随风散去。而在唐代,普遍是实行土葬的,王梵志能想到这些,实在令人叹服,难怪有人称王梵志是唐代的“现代诗人”。

        淇河晨报 2009-9-23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老农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