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爱情咏叹调
评论探讨 - 桑树,爱情咏叹调
桑树,爱情咏叹调
 
作者:广东省中山市火炬一中 胡汉超  加入时间:2009-9-14 15:53:07 

桑葚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农耕文明,男耕女织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生产方式。“女织”,已不单单指织布,也包括采桑养蚕。于是作为“女织”行为的源头——桑树,一直矗立在中国古代沃野上,它饱受千年文化雨露的滋养,始终枝繁叶茂冠盖如云,成为乡愁和爱情的隐喻。

  古人房前屋后常栽种桑和梓,《诗经·小雅·小弁》中说“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意为祖辈栽下并遗留给子孙的树,子孙必定恭敬地对待。后来“桑梓”就成了“故乡”的代称。桑树自然成了游子滋生乡愁的引子,成为他们牵挂故园、造福故乡的文化载体。“桑梓”作为家园的图腾,没有哪个文化像中国传统文化这样如此青睐它们了。

  对桑树情有独钟的那群西周无名诗人,在他们笔下,桑林成了东方的伊甸园。在男女之大防不算严厉的时代,先民的活动比较自由,桑林是极好的幽会场所。在这里,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浪漫的故事。《汾沮洳》是写一个女子在采桑时爱上了一个男子:“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闻一多先生在《风诗类钞》中指出“这是女子思慕男子的诗”。不论这位痴情女子干什么活儿,她总是思念着自己的心上人,足见她是怎样的一往情深。《诗经·鄘风·桑中》描写男女的幽会:“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官,送我乎淇之上矣。”描写男子邀约女子相会的情歌,末尾三句的复唱,抒发了男子对相会情节美好的遐想,其中就想到桑间等待这个场景。

  有时,桑林又成了痴女怨妇黯然神伤之地。《卫风·氓》是《诗经》里弃妇诗的代表。诗中传神地表达了弃妇回忆起往昔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读之感人心弦,催人泪下。全诗皆以桑树起兴,从弃妇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交织了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过程。“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泛光,比喻女子的容颜光彩照人。“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零,比喻女子的形容憔悴和被弃的命运。“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则以“戒鸠无食桑葚”,以兴下句,“戒女无与士耽也”。

  不知是《诗经》造就了桑林,还是桑林成就了《诗经》。可以说,在《诗经》时代,桑林已经有了特殊的象征意味,它总是和爱情如影随形。
  唐朝诗人秉承诗经传统,将桑树放到曼妙的爱情氛围中。李嘉祐《春日淇上作》云:“淇上春风涨,鸳鸯逐浪飞。清明桑叶小,度雨杏花稀。卫女红妆薄,王孙白马肥。相将踏青去,不解惜罗衣。”阳春三月,才子佳人在淇水岸边踏青寻春。春水初涨,春风掠过淇河,作为爱情象征的鸳鸯在浪花中追逐嬉戏。清明时节,桑叶初长、杏花已稀,卫地佳人身着薄衫,公子王孙骑着肥壮的白马,相伴踏青而来,他们丝毫不在乎弄脏身上绫罗衣饰。淇河美景简直如诗如画,何等美妙诱人。崔国辅《卫艳词》曰:“淇上桑叶青,青楼含白日。比时遥望君,车马城中出。”在风景优美的淇河岸边,青楼女子等候预约的客人。淇河之滨,桑林青葱,暖阳高照,青楼临岸。唐朝时淇河优美的自然风光,繁荣的文化和发达的商业由此可见一斑。
  有时桑树也会成为妇人遭弃的见证。乔知之《弃妾篇》云:“妾本丛台右,君在雁门陲。悠悠淇水曲,彩燕入桑枝。不因媒结好,本以容相知。容谢君应去,情移会有离”。“悠悠淇水曲,彩燕入桑枝”,淇水风光如旧,丈夫的情爱已成为明日黄花,这位年老色衰的女子被丈夫抛弃后,那种无奈和对过去美好感情的留恋跃然纸上。
  清人商景徽《美女篇》“ 本非淇上姝,宁践桑中约。家无薄幸儿,白头负前诺。”诗中的“桑中”成了爱情的隐语,这位容貌美丽的女子,正在采桑摘花,自言虽不是淇河女子,也情愿履行桑中之约。
  年复一年,寒来暑往,桑叶落了又生,桑葚熟了又长。桑树,就像是那“在水之湄”的佳人,风姿绰约地守候在中国文化的沃野上,任凭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经久不衰地传唱,歌颂着爱情,展现着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抒发着漂泊在外的游子眷念故土的情怀。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老农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