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9-2 8:26:59 来源:鹤壁日报
“昔日无梁望坎坷,今日灯火赛银河。改革开放论当今,鹤城无处不欢欣。人心开拓齐奋进,遥看新区起波澜。高楼起伏民先乐,大道纵横转快轮。”8月24日,说起鹤壁几十年来城市建设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84岁高龄、1952年就来到鹤壁工作的杨承立老人激动不已,赋诗达意。
“荒山坡、老狼窝”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流行的顺口溜,反映了当时鹤壁刚建市时的情形。但就是这样一座不起眼的城市,如今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鹤壁新区,街道笔直宽阔,四通八达;园林绿化各具特色,绿草如茵,花团锦簇;建筑布局合理,风格迥异,一街一景、一巷一景、一楼一景,成为独具特色的园林式、宜居型城区。
几十年沧桑巨变,几十年风雨激荡,城市的变化如同一条历史的河流,在鹤城人心中流淌。
市中心的三次迁徙
杨承立老人说,每当他看着这座天蓝、地绿、水清、街净、路畅、楼美的城市时,总是感慨万千。“我做梦也没想到,鹤壁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建市那会儿,仅鹤壁集有一个集镇,镇内仅有一条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大胡村周围也是杂草丛生,民坟乱筑。由于村民常看到狼和野兔,便编了一句顺口溜形容它是‘荒山坡、老狼窝’。”
1957年3月26日,国务院批准建立鹤壁市。由于鹤壁建市源于煤炭,贮存集中的鹤壁集就成了当时的市中心。同年12月,市中心迁入中山。1959年1月,市中心迁至大胡。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昔日的城市中心对于今天的鹤壁人来说,已有点遥远而陌生了。如今,走在山城区长风路上,再也找不到当年作为我市第一条柏油路建成通车后的影子了。建于1958年的长风中路,南起小庄桥,北至汤河桥,全长2800余米,首次安装的46盏路灯,更为这条柏油路增添了无尽的风采,它骄傲地占有了两个第一:我市第一条柏油路,第一条安装路灯的道路。如今,它早已被快速发展起来的其他道路分担了功能。
改革开放之初,我市就抓住机遇,以大胡地区为中心开展城市建设,实现新的发展。市委、市政府对1961年修改过的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较大规模的修订。我市城市性质定为以煤炭为主,电子、轻工和建材工业相应发展的中等工业城市。此后,鹤壁基本上是按照此规划建设的,市中心地区道路两侧楼房林立,各种店铺鳞次栉比,平稳地托起了一方工业文明。根据城市压煤情况及煤田开采的时间、方式和其他用地条件,规划城市用地方向主要向西窑头、鹿楼和原庞村镇发展。
1985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近11.6平方公里,城市非农业人口近16万人。城市各项公共设施逐步完善,市内道路28条,自来水厂1座,建有城市煤气供应站4个,一个以大胡市区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中等城市已初具规模。
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市区南移的历史性决定。鹤壁开始建设淇滨经济开发区,并逐步发展成为我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在新区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老城区市政设施也得到了完善和发展,1986年至2000年底,全市新建、改造街道31条(段),安装、更换了主要街道的路灯,1997年还投资29.4万元修建了红旗街人行天桥。“荒山坡、老狼窝”的顺口溜,留给了过去,甩进了历史。
中原明珠熠熠生辉
新区建设是我市城市发展中最浓墨重彩的一个大手笔。从1992年11月铺下第一条路基开始,犹如神话般诞生的新区便承载着鹤壁几代人的梦想,用惊人的建设速度将壮美的城市画卷打开。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新区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全市的龙头和形象来抓,提出了要把新区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生态宜居城市的目标。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开发区工委、管委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以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为手段,不断加快新区城市建设。如今的新区,城市特色鲜明,呈现出“绿”、“亮”、“净”、“美”的特点,实施了灯光工程,城区内安装各类夜景灯5万多盏,每到夜晚,整个城市流光溢彩,成为了五彩的世界。街道绿化坚持“一街一景,一路一貌”的绿化风格,主干道基本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多彩绿化长廊。新区单位和居民小区全部实现了无围墙或透空围墙,真正成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城市。新世纪广场绿树成荫,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绿地率达61%。全市生活小区、单位庭院绿化达标率达85%,形成了“隔窗能观景,出门可游园”的特色景观。目前,全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5%、绿地率达32.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10平方米,形成了“点成景,线成荫,面成林”的绿化格局和“人在花中,城在绿中”的优美景观。
从概念变为现实,变为高楼林立,这个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社会事业粗具规模、群众安定和谐、人气逐步汇集的现代化新区傲然屹立。巍峨的高楼、齐整的道路、参天的大树、璀璨的灯光,见证着新区的成长步伐,映衬出这一魅力新城区的飒爽英姿。
“我们现在的城市道路宽阔、小区漂亮、灯光闪耀,绿化越来越好,空气越来越清新,老百姓的心情舒畅了,也从一项项城市建设工程中感受到了变化,感受到了生活品质的提升。”在采访中,众多市民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历经数年的艰苦努力,新区建设健康快速发展,成为我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我市发展史上的一大亮点。目前,鹤壁市已形成了组团式城市发展架构,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5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45万,城镇化率达47.8%,居全省前列。鹤壁先后被确定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国家建筑节能改造示范城市,新区还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鹤壁已发展成为一座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环境优美的园林式、宜居型城市,成为豫北大地一颗璀璨的明珠。
百姓感受鹤城巨变
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鹤城几十年的建设发展,究其实质,既是一项物质工程,更是一项巨大的民生工程,给老百姓带来了甘霖般的实惠。当我们用心去观察和感受身边日新月异的变化时,会发现几十年来特别是近一个时期以来,鹤壁城市建设的发展就扎扎实实地印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鹤城的变化已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城市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满足了普通市民最质朴的愿望——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供暖:从烧煤球到集中供热
一到冬天,家家户户都打煤球、烧煤炉子,各个单位都烧锅炉,单独供热,这是上世纪的鹤壁;看不到冒着滚滚黑烟的烟囱,集中供热面积却迅速扩大,这是进入新世纪的鹤壁……
“过去,一入冬,家家户户就急着买煤打煤球、做煤饼,好取暖用。天好的时候,街坊邻居为了晒煤球占地方没少发生口角。冬天刚到,狭窄的楼道就已被顶到天花板的煤球占得只容人侧身通过,有些人迫不得已,还把煤球放在屋里呢!”提起过去冬季生炉子取暖的往事,今年60岁的张月兰还记忆犹新。虽然后来她家装上了土暖气,但依然不是很方便,煤渣、粉尘弄得屋里很脏,不仅如此,煤气中毒的事儿还时有发生。“有一次,为了让屋里暖和些,我把烟囱的出气口堵了一半,谁知道,差点煤气中毒”。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治理环境污染、综合利用煤炭资源成为市委、市政府关注的问题。从1995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加快发展城市集中供暖,消灭中小采暖锅炉和数以万计的家庭取暖小炉灶这一重点污染源,先后建成了淇滨热力公司供热一站、二站和热电联供项目,目前,供热管网达到161公里,市区供热能力达500万平方米。同时,浅层地热等节能环保型供热方式正推广应用,供热范围逐步扩大,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集中供暖既节约资源,又减少大气污染、改善老百姓的居住环境。现在,我们不用生炉子,就能享受到清洁干净的暖气了。”
吃水:从挑水到自来水
“以前无论春夏秋冬,每天天不亮必做的一件事就是挑水。一个工人村也就有几个水龙头,而且还是定时供水,错过时间就没水了。那队呀,排得老长。”在新区鹤翔西区居住的刘小枝回忆说,那时吃水是居民的一大问题,由于人多水少,很多时候家里的水根本不够用,有的居民只好在自家院里打井抽水,由于打井的人家多,有时候井里也抽不上来水。
对于刘小枝来说,几十年来,生活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吃水的变化。据了解,建市前,鹤壁矿区用水主要靠河水或井水,部分依靠打水井建水塔供水。1960年,我市成立自来水厂,部分居民开始用上自来水。随着城市公用事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市已建成自来水厂5座,日供水能力近20万立方米,保障了全市人民用水需求。
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还注重循环利用,相继建成污水处理厂4座,设计处理能力17万吨/日,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5%以上。
垃圾:从露天堆放到无害化处理
“如果不是看见环卫工人运垃圾,我根本不知道这是个地坑式垃圾中转站,还以为是小区的一个设施呢。”8月26日,鹤翔东区一位姓王的大娘对记者说。原来,在王大娘的印象中,垃圾不是露天堆放,就是堆放在垃圾箱中,而不是放在这种看不到垃圾的中转站里。
据了解,改革开放之初,城市里的垃圾堆放处基本上是露天的大水泥池,夏天极易滋生蚊蝇,且臭气熏人,环卫部门每到这个季节还要打药处理蚊蝇和异味。后来,铁制的垃圾箱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铲车可以顺当地将整箱垃圾倾倒在转运车上,但由于箱底是活动的,同样造成污水横流。城市每天产生的垃圾不但占用土地,还产生许多有毒有害气体,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农作物,影响城市环境。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也从无到有,生活垃圾收运系统逐步完善,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系统基本形成,生活垃圾处理能力不断提高。目前,全市共建成生活垃圾中转站30座,其中市区24座、两县6座,全市已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3座,全市垃圾处理场日处理垃圾440余吨,垃圾处理率达到80%以上。
做饭:从烧煤到天然气
轻轻地按下旋钮一转,蓝色火苗立刻欢快地跳跃起来,舔着锅底。8月26日,在新区居住的宋坤告诉记者:“天然气真是个好东西,打开就可以用,还没烟。这在几十年前,可是不敢想的事情呀!”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位于这七件事之首。几十年来,鹤城人做饭从烧煤,到用瓦斯气、瓶装液化气,再到今天“一开即来”的管道天然气,市民生活中的“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燃烧的岁月,炊烟不再,环境更美。
说起市民用气,宋坤说这些年的变化太大了,“上世纪70年代,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小烟囱’,一到做饭的时候,全都冒着烟,煤不好的还呛人。”1974年12月,我市建成了第一期煤气工程,利用矿井抽排的瓦斯气实现供气,首先通气1200户,覆盖面很小。后来,液化气市场开放,出现了一些个体的液化气供应站,瓶装液化气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那时候,还有人把液化气炉盘和液化气罐当嫁妆送给女儿呢!”
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我市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吸引社会资金,建设了淇滨新区和山城区供气工程,将天然气引入我市,较好解决了人民群众用气问题,城市气化率达到70%。
展望未来,鹤壁美景如画
几十年发展,几十年辉煌。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提出了新的目标,明确提出,要坚持城乡统筹、全域规划,加快建设以新区为中心,老区、浚县和淇县为组成单元,城市人口超百万的单元组合型大城市,加快建设工业鹤壁、文化鹤壁、生态鹤壁,建设开放型、创新型、宜居型新城市,并规划确定了总投入565亿元的十大工业支撑项目、十大服务业项目及十大建设工程项目,拉开了鹤壁新一轮大投入、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帷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鹤壁人民正在城市建设新的征途上扬帆远航,向着发展大工业、建设大城市的宏伟目标奋进。
大河鹤壁网 > 新闻中心 > 综合·社会 > 三次迁徙 三次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