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胜迹——千佛洞石窟
景点掠窥 - 唐代胜迹——千佛洞石窟
唐代胜迹——千佛洞石窟
 
作者:马 可  加入时间:2009-5-27 14:52:05 

      千佛洞石窟,位于浚县浮丘山碧霞宫后的千佛寺内,分南窟和北窟。据考古学家判定,它所凿年代不晚于唐代。2001年,他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洞石窟外壁佛像

千佛洞南窟内的僧大满造像题记

千佛洞石窟内佛像

  千余年的千佛洞石窟的开创年代至今没发现文献记载。考古学家根据洞壁上的题记与洞中佛像的雕凿风格,判定它和洛阳龙门石窟同属一类,它所凿年代不晚于唐代。

  ●1963年,千佛洞石窟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浚县千佛洞石窟被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胜词典》收录。

  ●2001年,千佛洞石窟和大伾山大石佛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倘若您登上浮丘山上碧霞宫后院的寝宫楼,站在环廊的西北角凭栏而望,千佛寺全景便尽收眼底。寺内一座拔地而起的山岩更是引人注目。这座孤岩,远看恰如湖面的一叶扁舟。这就是“山上山”的奇特景观。著名的千佛洞石窟就雕凿在这“山上山”上。

  

  ◆千佛寺九门相照

  

  “浮丘山巅最高处有座坐北朝南的佛教建筑——千佛寺,始建于唐代。宏伟的规模,轩昂的殿宇,严谨的布局,精湛的装饰。千佛寺内有山上山,自然形成,绮丽巍峨壮观。山上山的西侧有大小石窟。石窟内雕刻佛像千余尊,千佛寺就是由此而得名。进入石窟,一有震动,就发出嗡嗡的响声,长久不息,响声如同纺花,后人就把它叫做纺花洞。千佛寺内古柏参天,花草丛生,梅桐桃李兼植,石榴依墙伸列,真是一派人间仙境。”

  被浚县人称为“文化老人”的李顺波先生像背顺口溜一样,为记者勾勒出了一幅古代千佛寺的胜景。“这些都是祖辈口传下来的,在书里找不到。我记性好,父亲说两遍就背下来了。”

  李顺波先生祖辈都是建庙出身,对浚县古时庙宇的建筑布局及建筑风格烂熟于心。这位70多岁、鹤发童颜的老人,讲起浚县的文物古迹来更是头头是道。浚县古城内外,只要是有古建筑的,现存的,还是已经淹没无考的,他都能用语言描绘出来,甚至哪块匾额上题的什么字,庙门前的楹联怎么写,都记得清清楚楚。

  李顺波老人说,“千佛洞石窟前有9道门,这9道门南北方向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人称‘九门相照’,它与千佛洞石窟属于同一体系。步入千佛寺,要穿过9道门,最后抵达水陆殿。水陆殿是讲经说法的地方,原供奉3位佛,如今水陆殿内供奉了5位。没有5位佛的说法。”李顺波老人摇了摇头说,“曾经的九门相照现在只剩下7门,少了个十八罗汉堂……”

  佛教里讲九九归真。即人生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方能修成正果。千佛寺内的“九门相照”意在以建筑布局的形式,向世人传达一种佛教文化。

  

  ◆石窟的残缺美

  

  被称为“山上山”的山岩顶平壁峭,高4米,南北长15米,东西宽5米,西壁有两座洞窟。南窟较大,凿有佛像996尊,称“千佛洞”。山上原有真武阁,不知毁于何时,后于1991年7月恢复。石山西南角有座始建于清代的“及武当”小石坊。石山四壁有摩崖题记20余处,其中唐代摩崖题记竟有5处。如唐代永隆时期,刻于千佛洞南窟内的僧大满造像题记:“大唐永隆元年岁次庚辰十二月壬寅朔十五日,阐法寺僧大满年五十二,上为大一天皇天后,敬造观音像一区。普为法界众生……”;唐代开耀年间,刻于千佛洞南窟的造像题记:“大唐开耀二年二月八日,公孙神钦、石知古敬造观音菩萨一区……”;另有唐永淳年间的僧王宝明造像题记等。

  西南崖壁上,亦尽是大小佛龛、佛像。可惜的是,这些洞窟内外的石刻雕像经过千年风雨剥蚀以及人为破坏,如今多半残缺无首。

  千佛洞在古代文人的笔下又被称作“浮丘名洞”。历史上多有文人骚客在此留下瞻仰千佛洞的诗词佳作,在石窟外崖壁上就可找到多处吟咏千佛洞的诗词题记。

  千佛洞南窟门楣上刻有清代书法家程淓的《佛国》行书,上有小字为巴思巴文,系元代至元六年二月题刻,音译过来是“唵嘛呢吧咪吽”六字真言。据导游介绍,巴思巴是一位藏传佛教高僧,元世祖忽必烈请他为国师,掌管全国佛界众僧。奉忽必烈之命,巴思巴于至元六年创立一套元朝国书文字,被称为巴思巴文。

  环顾洞中,满目尽是大大小小的佛像。最大的有一人高,最小的不过寸许,就连洞口的框壁上也雕上了一个个的石像。洞壁上涂有金粉,造像均施彩绘,虽脱落大半,但仍可见红、绿、蓝、黑等色。

  洞中有主佛三尊,为四壁三铺式布局。据考古学研究,以三佛为主体的三壁三铺乃沿袭北魏以来三壁三龛式,基本组合五尊式(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也是北朝旧式。

  除了主佛、菩萨、弟子这些大的造像,其余角角落落都雕满了佛像、佛龛。有的盘膝而坐,有的闭目修炼,有的双手合十……在千佛洞北窟,还雕刻有英武健壮的力士造像。

  当年聪明智慧的工匠运用简单的锤凿,竟能雕凿出如此精工细致的群体佛像,不得不令叹为观止。

  洞中造像虽大多损坏严重,除左前壁一菩萨外,其余头像全部被毁。如今我们看到的三尊主佛首,面容光洁、慈祥,乃是后来补上的。据浚县文物旅游局张富民先生介绍,佛首多为新中国成立前外国传教士盗走,部分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欣赏到唐代雕刻艺术的精美。

  

  ◆石窟的历史变迁

  

  千佛洞南窟有方高28厘米,宽15厘米的明代成化年间补塑佛像的题记。题记上虽只记载了补塑佛像的时间(1465年)和补塑者的名单,但由此可知,早在明成化时期以前,千佛洞石窟造像就已有所损坏。当时,到底经历了何种灾难,才使得如此精美的石窟古迹饱受摧残?或许是一场战乱,或许是一场始料未及的灭佛运动……千佛洞石壁上那些方形孔穴,就是当时补塑石像留下的痕迹。据张富民先生介绍,当时补塑时,就是在石像上插入方木棍,补以泥塑的。

  然而补塑后的石像,怎耐得住岁月的消磨,若干年后,依旧“凋残殆尽”。在西侧崖壁,一方高70厘米,宽50厘米刻于明正德(1506)年间的金饰佛像的题记就说明了问题。题记上说:“此古千佛洞,原因生成石为之,不知始于何时。迹其遗址,意必有盖造之举于往时者。岁久废圮,荡无余矣!其佛像亦皆凋残殆尽。大明正德间,本县明教里善人齐泰堇捐己资督工修补,重以金饰。创建洞前瓦厦六间,护法殿一间、钟一颗,向洞茅屋及洞之南北向者,计十间居常与香火僧寓。仍施铺洞地八亩,以广洞之基、续佛之香火云。时大明正德七年孟秋十一日记。”如今我们看到的那些金饰痕迹,应该就是当时留下的吧。

  据碑刻记载,千佛寺于明嘉庆初年被改为浮丘书院。清康熙初年夏复为千佛寺。当时高僧浮图力宫自大梁(今开封)来浚,在此留居,重修寺内殿宇。清嘉庆十八年(1813)千佛寺毁于战乱。道光年间多有修葺。从光绪三十二年(1906)到上世纪90年代,千佛寺先后被作为中学堂、小学堂、教师进修学校使用。浮丘山碧霞宫内道士、和尚轮流管理的局面,是不是正是在千佛寺被学校取代后逐渐形成的呢?

  

  ◆石窟的美丽传说

  

  千佛寺石窟是在一整块巨石上雕琢的。这块巨大的孤岩,乍一看,倒真像是从别处运来单放在浮丘山巅这片平整的山头上的;又好似从天上掉下来的,让人联想到黄山的飞来石。

  是“山上山”的奇特景观,触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吧:这块飞来的巨石莫不是上天的旨意?先人们于是将它与佛的形象联系到了一起。

  民间传说这块奇石来历不凡。一种说法是,它是女娲补天留下来的。传说女娲补天炼了三百六十六块五色石,补天用了三百六十五块,把一块既不方又不圆的巨石扔到了浮丘山上。原来浮丘山很高,这一下把浮丘山压得又低又矮。顽石被抛弃后,自命不凡,立志修炼成才,等待时机造福人间,一直到了唐代……  

  另一种说法是,它是极乐世界须弥山上的镇山石。传说,如来佛途经须弥山时,衣角被此石挂住,怎么都解不开。佛就问它:“你莫不是要出须弥山?”这一问,佛的衣角被放开了。于是,如来佛就把它放到东海海底,让它在那里忍受更多的寂寞。佛说:“啥时候海枯石干,便是你出世之时。”后来,也不知过了多少万年,灵石静静地修炼,耐心地等待。终于有一天海水干涸,海底成了平地,灵石得以重见天日。等到了唐代,佛事大兴,武则天在洛阳龙门捐脂粉钱开凿了奉先寺卢舍那大佛。一时间天下效仿,浚县的善男信女终于发现了这块精修了万年的灵石,开洞造佛,普渡众生。灵石这才了却了心愿。

  “你看它的四壁,至今还保留着海水冲刷侵蚀的痕迹呢。”张富民先生讲罢这个故事,指着岩石上如书页一般的印痕对记者说。

  “凿破混沌,别幻出七宝山庄严妙相;烧残劫烬,常存留千佛洞自在法身。”千佛洞外拜殿的这副楹联为我们道出了千佛洞沧桑变化与人世间世事无常的些许真谛。

  阳光从洞口渐渐转入洞中,仿佛让人看到光阴流转中沧桑巨变的图景。手拂过斑驳残缺的石刻雕像,夕阳下人们怀古探幽的身影正如长长的慨叹,倒映在似水的光阴中。

      《淇河晨报》2009-5-27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老农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