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导读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古都朝歌(今淇县)作为殷商四代帝都、武庚续殷及随后的卫国国都近500年(也有人说近600年)。在这500年里,作为“两朝金粉地”的朝歌城经历了峥嵘岁月。在中国古都研究史上,史学界对卫国的都城朝歌向来没有异议,而对商代四帝的都城朝歌却存有争议,此种争议主要缘于商代屡次迁都以及史书中对商代国都的混乱记载。
2月26日,记者在淇县朝歌镇三海村采访后,对史学界关于“盘庚迁殷,更不徙都”、“武丁都朝歌”、“武乙迁朝歌”、“帝乙徙沬”“朝歌行都”、“朝歌别都”、“朝歌离宫别馆”等等诸多说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三海村因其境内原有前、中、后三海而得名。20多年前,该村的三海尚与周边地区东、南、西、北四潭并存,合称三海四潭。水是城市的命脉,建立都城自然要选择水源丰富的地方。再则,中国古代称帝王为真龙天子,龙离不开水,就像古都北京有内三海(北海、中海、南海)和外三海(前海、西海、后海)一样,水资源充足的朝歌过去被帝王视为风水宝地,并在此营建都城。
三海村九龙口残存的九龙碑。
纣王的龙椅在上世纪遗失传之前一直珍藏在崇庆寺。
三海四潭风光不再。图中的东潭位于朝歌镇上关村与下关 村的接合部,现基本被填平。
◆帝辛都城何处寻?
朝歌是殷商古都,这在历史上早有定论,尤其殷纣王帝辛以朝歌为都城打造了“如铁桶一般”的江山,更是家喻户晓。而近年来,毗邻的安阳市以殷墟为依托,把殷商文化活动搞得轰轰烈烈,而且活动的规模逐年扩大,以至殷商古都朝歌似乎被史学界渐渐淡忘,也有人对朝歌古都持怀疑态度,甚至有人根据史书中“盘庚迁殷,更不徙都”这句话,将商都朝歌的这段历史一笔勾销。
早在2008年初,记者在淇县进行《文化鹤壁》专题报道的采访活动时,就有多位学者对淇县的朝歌文化没有像安阳的殷墟文化那样得到充分宣传和推介而感到惋惜,他们认为殷纣王帝辛虽然是个亡国之君,但不能否定他的都城朝歌。
日前,中国古都学会理事、安阳市文史专家王革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与殷墟文化相比,朝歌文化在宣传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王革勋说,殷商晚期,淇县的朝歌城因城西有座朝歌山而得名。不算殷商的武丁和武乙在内,仅帝乙、帝辛两代国君以朝歌为都就达61年。武王克商后封武庚为禄父,禄父续殷继都朝歌6年。康叔受封卫国后,卫国作为西周当时最大的诸侯国以朝歌为都的时间长达403年。像朝歌这样有着如此漫长古都史的都城在全国也是为数不多的。
之所以会有人对朝歌古都持怀疑的态度,王革勋认为,由于朝歌离殷墟非常近,自殷墟出土甲骨文以后,《竹书纪年》中的“盘庚迁殷,更不徙都”一说即被史学界奉为圭臬,于是把安阳殷墟当成是从盘庚到帝辛这273年间的帝都。然而,大量的史书记载和地下发掘的事实都否定了“更不徙都”的说法。商王朝曾屡次迁都,人们所说的“盘庚迁殷”并非指安阳的殷墟,近年来的考古发掘证实它指的是偃师西亳,西亳乃盘庚之都。继盘庚迁都西亳后,小辛、小乙、武丁三个帝王以西亳为都。从河南整个商代的考古发掘成果来看,商代从武丁始到帝辛止先后有三个帝都,到了武丁五十年,帝都由西亳“徙河北”(黄河以北)至沫地(淇县),此后不久又迁至北蒙(安阳),后来帝辛的父亲帝乙又将都城由安阳迁至淇县。这三个帝都可以从偃师的商城遗址、淇县的武丁遗存和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中得到证实。另一方面,安阳殷墟出土的十万片甲骨中没有一片是盘庚或小乙、小辛时期的,在安阳殷墟王陵中至今也未发现盘庚或小乙、小辛、帝乙和帝辛的陵墓,从而也说明“盘庚迁殷”并非指安阳的殷墟。那种认为盘庚到帝辛273年间在安阳殷墟“更不徙都”并否认朝歌古都的观点也就不攻自破。
殷商末期的帝乙为什么要把国都由安阳迁至淇县呢?王革勋说,一是因为当时的东夷对殷商王朝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将国都迁至位于黄河与淇河之间的淇县,便于讨伐东夷时指挥用兵;二是在帝乙的父亲文丁时期安阳水灾频发,史书中说“文丁三年,洹水一日三决”,说明了洹水当年溃堤决口的严重程度,这应当是迫使帝乙由安阳迁都至淇县的一个主要原因。
《帝王世纪》中说:“帝乙复济河北,徙朝歌,其子纣仍都焉。”而且,《尚书》《史记》《括地志》《水经注》《卜辞通纂》《中国通史纲要》《淇县舆地图说》等一系列史籍对淇县朝歌古都均有明确的记载。王革勋说,武王伐纣伐的是朝歌,周公二次东征征的还是朝歌,如果朝歌像有人所说的是安阳殷都的“离宫别馆”,那么安阳当时怎能会平安无事呢?武王克商后,象征商朝国家权力的九鼎是从朝歌(而不是安阳)迁走的,说明朝歌作为当时的帝都(而不是离宫别馆)才有资格置九鼎。1995年出版的《中国地名语源词典》中对“淇县”这个条目解释很具体:“在鹤壁市南。殷为朝歌,为纣所都。秦置朝歌县。唐宋为卫县鹿台乡,明洪武元年改为淇县。因淇水而得名。”
关于有人对故都朝歌所持的怀疑态度,淇县县志办公室副主任闫玉生说,朝歌古城的遗址上早就盖满了房子,不能像安阳殷墟那样大规模地展开考古发掘工作,所以淇县的商都遗址至今仍被埋在地下,只有等待有朝一日通过地下发掘让实物来说话。
◆朝歌古都有景可证
朝歌古都的遗址尽管尚未发掘出来,但是有关殷纣王帝辛的遗迹和遗址却遍布淇县城乡。淇县学者岳武佐为研究殷商文化付出了多年心血,他在谈到殷商都城朝歌时说,与安阳不同的是,淇县境内不仅保留着与殷纣王有关的遗迹和遗址,而且流传着殷纣王的许多故事。
像纣王城(位于县城)、纣王殿(淇县黄洞乡纣王殿村)、殷故宫(淇县朝歌山)及纣王墓、摘心台、鹿台、朝歌寨等名字都印证了殷商末年的那段历史。淇县民间久传不衰的殷纣王故事也为历史提供了佐证。
朝歌古都西依太行东临淇水。传说中的纣王城有三道城垣,最外这道城垣南至淇县的常屯,北至淇县的淇水关。清顺治年间的《淇县志》中所说的“淇邑北门出,西过纣王城”指的就是纣王的二道城。纣王的内城即为宫城,这个地方至今仍称纣王宫。纣王宫左有宗庙,右有社稷坛,是殷纣王祭祖和祭天的地方,今淇县西坛村就是因村里有殷纣王的社稷坛而得名。
淇县摘心台公园内的一座高大的土台名曰摘星台,传说当年殷纣王时常登上这座高台休闲观景。
依山傍水的淇县黄洞乡纣王殿村风景秀丽,这里有殷纣王当年练兵和驯马时留下的马兵峪和步兵峪等历史遗迹,还有当年用来制造兵器的铁炉沟和铜沟等遗址。相传这里曾建有殷纣王的行宫,纣王殿村由此得名。作为殷纣王时期的军事重地,殷人马曾由这里开赴东夷,在征服夷人的同时也将中原文明传播到江淮各地。
纣王墓位于县城东的淇河大堤内,墓碑上刻有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题写的“纣王之墓”四个大字;碑阴刻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孟世凯教授撰写的《商纣传》的部分内容。
淇县城西北的朝阳山上有殷纣王的饮马池和殷故宫(行宫)遗址,朝阳山下的大洼村有殷纣王专门“观牛饮”的酒池。
淇县与卫辉市之间有牧野古战场,当年武王伐纣时在此形成了“血流漂杵”的惨烈场面。淇县城西约8公里有个破庄村,相传当年武王的人马在这里与殷军厮杀后攻破鹿台并砍下了纣王的头颅,破庄村由此得名。
由于殷纣王是殷商时代的“真龙天子”,三海村的人将他与龙联系在一起,村边有个地方古时称九龙口,后来有人在九龙口为殷纣王立有九龙碑。村里有座古庙称崇庆寺,上世纪前期寺内还珍藏着世代相传的殷纣王的一把龙椅,椅圈上雕有两条盘龙。据说这把龙椅普通人坐不得,一旦坐上即会摔倒。抗战时期这把龙椅遗失。
距淇县城东北约2公里的古烟村原为殷纣王时期的烽火台,村名由此得来。古烟村北约3公里为古城村,村名原为鹰犬城,为殷纣王戏鹰和围猎的地方。
这些地名的来历及传说故事与大量的史料一起,印证了“帝乙复济河北,徙朝歌,其子纣仍都焉”的历史记载。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杨向奎教授考察淇县后所说的那样:“纣都朝歌,有景可证。”
◆三海四潭沧桑尽显
按照中国传统的观点,皇城所在地应当有山有水。朝歌既然为殷商古都,在地理条件上必有优越之处。水是城市的命脉,建设都城离不开水源丰富的地方,而山清水秀的朝歌恰恰具备这样的条件。
“你到三海村采访,就会了解殷商在淇县建都的缘故了。”记者在岳武佐的引领下来到了当年殷商御苑──淇县朝歌镇的三海村。
“三海村是风水宝地,商朝的真龙天子也相中了这个地方。有龙就有水,有海就有潭。过去我们这里有三海四潭,能够养下一条龙。”从87岁的王俊卿老人的古朴话语中就能看出他对朝歌古都的情感。
三海村是淇县的一个城中村,因村里原有前、中、后三海而得名。三海的面积共有20亩,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这三片海中还有鱼。村民们说,自从上世纪80年代当地开发建设铁西工业区后,上游灵山的水源被工业区截断,他们村的三海也就干涸了。几年后,三海逐渐被填平,现在“海面”上也都盖成了房子。
三海旁边从前居住着人家,后来人们以海边居民的姓氏为三海起名,前海称申家海,中海称杜家海,后海称赵家海。现在三海已风光不再,但三海的故事仍在流传。
“北京城有内三海和外三海,朝歌城有三海四潭。”今年84岁的杨锡田说,三海村位于殷纣王的二道皇城内,紧靠当年的宫殿区。从前,三海村周边还有四季潭、观音潭、黑龙潭和鬼魂潭,这四潭位于朝歌城的四面,与三海合称三海四潭。三海四潭在殷纣王的经营下成为朝歌城的水上乐园。遗憾的是四潭在上世纪与三海一起相继干涸,现在均失去了原来的模样。
听村民们说东潭现在还留下一个大坑,可当记者来到东潭时这里已基本上被填平,周边新建的民房将这个原先三四亩大的潭面围得越来越小。
三海村在古代称北海子,当地人习惯上称其为海里。明代《淇县志》记载北海子为“纣王育禽之所”,清代《淇县志》说它是“纣游玩之所”。三海村的老人们则对记者说,海里是殷纣王的御花园,殷纣王在这里听歌观舞、赏花养鸟。
三海四潭都已经成为过去,昔日宫廷的奢华早已成了过眼云烟,三海村的人也只能根据传说来讲述殷纣王当年的故事。殷纣王的故事与三海四潭的变迁一样,都在彰显历史沧桑的本色。
淇河晨报 2009-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