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3

淇水汤汤意蕴悠长(《诗经·氓》“淇水”意象解读)
评论探讨 - 研究论述 - 淇水汤汤意蕴悠长(《诗经·氓》“淇水”意象解读)
淇水汤汤意蕴悠长(《诗经·氓》“淇水”意象解读)
 
作者:彭海洋  加入时间:2008-9-25 13:10:53  
      一、彰显情节的发展和推进

《诗经》里的爱情多半发生在水边,甚至可以说水边的爱情几乎成了《诗经》爱情的一种模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泛彼柏舟,在彼中河”;“有狐绥绥,在彼淇梁”;“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四季奔腾的水流,也就成了爱情的见证、爱情的象征。《氓》诗中三次提到淇水,显示了弃妇生活经历发展的三个阶段。

首章言“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侧面透露了信息:氓可能就是在淇水旁“信誓旦旦”地向姑娘表白爱心和忠诚的,姑娘也是在此情况下决定答应氓的求爱而约定“秋以为期”的,亦即所谓情意结处。

上古人发誓又常指河水为证,如公子重耳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传·重耳之亡》)。故四章言“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六章言“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都取淇水设喻,含有请淇水作证的意思。 

婚后氓家的生活很苦:“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姑娘“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竭尽全力操持家务,却无怨言,就像赶车过淇水,不管河水怎样浩荡,也不回头;不管水浸车幔怎样危险也不动摇,还一个劲地向前赶,可谓风雨无阻。但是“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言既遂矣,至于暴矣”。过河拆桥,转身变脸,姑娘心中的怨恨可想而知。然而无人理解,甚至亲人还要耻笑她自作自受。社会那样冷酷,家庭那样冷酷,向谁哭诉,谁能理解?只有淇水明白,所以又以淇水作比:“淇则有岸——恨无岸,隰则有泮——怨无泮!”这一腔怨恨,只有淇水可以作证

    二、暗示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三写淇水也为我们提示了主人公思绪的轨迹。淇水,是她那段以欢乐始,以悲伤终的生活的见证人。因而诗人很自然地从涉淇订约为中心开始初恋的回顾:想当初,女主人公送氓涉水过河,淇水和缓,暗示了两人情意绵绵、依依惜别之情。而婚变时的“淇水汤汤”,暗示着女主人公心中无尽的悔恨甚至愤怒;“渐车帷裳”则暗示了女主人公暗自落泪,伤心断肠 。由此可见,“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并不单单是出于叙述回家的需要,它更是暗示了人物的感情。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当所有的誓言成空,还有什么可留恋的?唯有不再相信誓言,背负起责备与嘲笑,与爱情一刀两断!淇水,见证了女主人公的痴情也见证了她的悲哀,更以无声的浸润让她在撕裂的痛楚中走向决绝。

    三、显示构思的严密与巧妙

这首诗以淇水为背景,中间、开头和结尾三次提到淇水,每一次提到都代表着女主人公爱情婚恋生活的某个阶段,正好对应了全文的“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以此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结构链。这样就在结构上做到了前后关联照应,使诗歌显得更加紧凑。将一条淇水作为背景贯穿全诗,体现了《氓》在结构上的成熟,显示了构思的严密与巧妙。

来源:中华语文论坛报社专区语文报·高中版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持人:姚慧明  谭文忠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淇县之窗老农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