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3

韩林涧与三朝宰相韩琦
文史事件 - 文史资料 - 韩林涧与三朝宰相韩琦
韩林涧与三朝宰相韩琦
 
作者:陈志付 文/图  加入时间:2008-9-24 14:41:17  

  “繁华事散逐世尘,羑水无情草自春。”鹤山区鹤壁集乡韩林涧村原是北宋仁宗、英宗、神宗时期三朝宰相韩琦的韩家园林和韩氏学堂所在地。韩林涧村位于羑水之滨,当年,羑水两岸树木成林、绿竹繁茂,相州(今安阳)人韩琦在环境清新幽雅的韩林涧建园林、办学堂,韩林涧村因而得名。

  韩林涧村与安阳县毗邻,韩琦和他的儿子韩忠彦、孙子韩治、曾孙韩肖胄均为朝廷命官,他们荣归故里便要在家乡人面前显示宋王朝的特别恩宠,为精心营造的韩家园林起了个雅号为“荣事堂”。民族英雄岳飞在年少时为了糊口曾在荣事堂打工,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以张超为首的数百名匪徒来到荣事堂欲行抢劫,岳飞一箭射死张超,众匪徒落荒而逃。岳飞在荣事堂的熏陶下成为文武双全之人,进而从军并成为一代名将。

韩林涧村村委会就设在这处古宅院内。

村西的万悦桥相传为宋代三朝宰相韩琦所建,碑文记载明崇祯五年进行过重修。

韩林涧后街这棵三人合抱的皂荚树生长在村民王明玉的老宅内,据称树龄已有上千年。

  到韩林涧村采访之前,有文史爱好者在提供线索时说,历史悠久的韩林涧村古宅遍地,曾经出过不少进士、举人和秀才,村里还有一块从前皇帝所赐的“三字匾”。

  有古宅,有御匾,还出过进士和举人──不免让人想到这个村子的历史一定不同寻常。9月12日记者走进韩林涧村,果然看到村里留存有一处处古宅。

  众多的古宅院我们是看到了,可是老宅院里的进士和举人早已作古,我们无缘得见。那块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三字匾”已经没了踪影,着实令我们感到遗憾。然而,就在记者决定就此结束这次采访活动的时候,有村民告诉记者,韩林涧村与宋代名相韩琦、名将岳飞有着渊源,“但是年代太久都说不清了”。正当记者为采访犯难的时候,又有村民说,我市的文史爱好者孙志文对韩林涧村的历史研究了多年,找到他就能把韩林涧村的历史弄清。

  现已退休的孙志文祖籍鹤壁集乡孙家荒村,他从学生时代起就对鹤壁的地理和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多年来,孙志文在研究鹤壁的历史典故、各个村庄地名的来历等方面投入了很大精力,目前他开始系统地研究殷商以来鹤壁的历史文化。

  孙家荒村与韩林涧村从前隶属于同一个行政村。孙志文说,提起韩林涧村的历史,不能不提到北宋时期的三朝宰相韩琦和民族英雄岳飞。

  古宅密布的韩林涧  

  韩林涧村西面原来有座古刹名曰竹林寺,历史上著名的“竹林七贤”曾经到过这里,他们陶醉在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之中,聚在一起饮酒赏月、吟诗作赋,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韩林涧村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古宅院特别多,一处处古色古香的院落点缀在拥有2000多人的村庄里。村民告诉记者,村里现有百年以上历史的老宅院二三十处,有的早已闲置,有的至今还住着人。这些老房子大体上为两层楼房,上下各为5间。整个村子现在分前后两街,古宅院都在后街。

  韩林涧村村委会就设在一处老宅院内。村民搬来梯子让记者爬上村委会的二楼,二楼的房梁上依稀可见“光绪貳年叁月初九日立”的字样。在另一座古楼的门额上刻有“中华民国二十二年重修”字样,村民说,这座古楼的历史更为久远,按照老辈人的说法它起码有300年了。

  一个村里能够保留下来这么多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建筑,实属罕见。  

  御赐牌匾做成了嫁妆 

  此次采访一开始仅是冲着村里的一块御赐“三字匾”而来。通常的匾额上有四个字,即人们常说的四字匾。韩林涧村的这块古匾上却只有三个字,而且为皇帝所赐,这里边应当有故事可挖。可是村民们说,这块匾在村里传了一代又一代,他们只是见过这块匾,对它的来历却说不出个头绪来。

  据见过的人说,这块御匾长2米,宽1.5米,厚度约7厘米。村民们只记得匾上刻有“进士第”三个大字,落款处的小字都记不清了。御匾现存何处?记者在热心村民的带领下在韩林涧村后街找到了王金廷的家。不料王金廷非常遗憾地对我们说,御匾从前一直保存在他的家里,上世纪70年代他的姐姐结婚时,家人用御匾做成桌子当成嫁妆陪送到了鹤壁集,桌子现在还在姐姐家,御匾上的字在做桌子的时候被刨光了,到底是哪个皇帝赐给哪个进士的更无从知晓。我们只好跟着王金廷一起遗憾起来。

  “从前的家谱中对御匾有介绍,上世纪‘文革’破‘四旧’时家谱被烧掉了。”王金廷说,当时谁都没有把这块御匾当成一回事,后来这些年经常有人来打听这块御匾。

  如果跟皇帝有关的东西都受到王金廷家的家谱和“三字匾”这样的待遇,那么北京的故宫还能够保存到今天吗?  

  贞节牌坊背后的故事

  韩林涧村西边的千年古镇鹤壁集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还有一座远近闻名的贞节牌坊。这座青石结构、上下三层的石牌坊气势雄伟,后来被拆除,遗址位于今天鹤壁集新华街菜市场东边。这座贞节牌坊便是当年经明朝皇帝恩准为韩林涧村王秀才的女儿所立的。

  相传王家是明朝正德年间的一个大户人家,王秀才的女儿自幼由父亲做主,与山城区石林乡寺望台村(今分为东寺望台村和西寺望台村)张举人的儿子订下婚约。张举人英年早逝撇下孤儿寡母,其家境日渐败落。王秀才念及与张家的婚约,同意张夫人的请求让未来的女婿寄住到王家读书。张举人的儿子勤奋好学,15岁这年便考中了秀才,因而深得王秀才的钟爱。随着年龄渐长,张家儿子与王家女儿两情相悦,私下来往密切,王家女儿未婚先孕。深受封建礼教熏陶的王秀才将这件事情视为奇耻大辱,他命人将张家儿子痛打一顿,撕毁婚约,并将其逐出王家大门。张家儿子身负重伤回到寺望台的家中,加之思念成疾,不久便离开了人世。王秀才的女儿得知这一消息后痛不欲生,这个刚烈女子以死相逼,要求父母同意她前往张家与自己的心上人再见最后一面。王秀才无奈,答应了女儿的要求。

  出了这种事情后让王秀才的女儿很难与人再结姻缘。王秀才只得将已有身孕的女儿许配给了家住鹤壁集的一个身患痨病的姓孙的人为妻。孙家虽为富商,但是王秀才的女儿结婚不到一周丈夫就去世了。王秀才的女儿孀居孙家,不久她的儿子出世了,孙家对这个孩子十分疼爱,后来还把他送到学堂读书。到了明朝嘉靖年间,出生在孙家的这个孩子先中秀才,后中举人,继而中得第七名进士,官授翰林学士之职,人称孙翰林。孙翰林对自己的身世不了解,他向皇上奏明自己幼年丧父,是孀居的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培养成人的。皇上着户部拨出银两让孙翰林回家乡为母亲建立贞节牌坊。孙翰林回到鹤壁集,在北门外为母亲建起一座高5米、宽8米的贞节牌坊,牌坊的四根石柱上刻有两副楹联,楹联由时任彰德知府所题、汤阴知县书丹。牌坊上面还刻着《岳母刺字》、《孟母教子》、《王小卧冰》等忠孝故事图。

  牌坊立好后,孙翰林听到风言风语议论其母并不贞节,他便向祖父追问根由,其祖父只好说明了孙翰林母子的身世。孙翰林想到自己犯的是欺君之罪,于是来到韩林涧村边的一处石崖上跳涧自杀了。

  因此后人传说,韩林涧村的地名曾由当初的韩林涧一度改称翰林涧,后来又恢复了韩林涧的原名。

  有研究人员认为,戏曲《秦雪梅吊孝》就是根据这个故事编写的,剧中主人公的原型人物就是孙翰林的母亲。  

  韩琦、岳飞与韩林涧  

  孙志文对韩林涧村的历史追根溯源,他结合安阳、汤阴和鹤壁的地方志以及相关史料把韩林涧村的历史追溯到了北宋时期的三朝宰相韩琦。

  韩琦(1008~1075),字稚圭,安阳人,曾与北宋名臣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时称“韩范”。当时有民谣曰:“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历任宋仁宗、宋英宗和宋神宗三朝宰相的韩琦出身于世代簪缨之家,其祖父韩构官至知州,其父韩国华中得进士后任谏议大夫,其子韩忠彦在宋徽宗时期任宰相,其孙韩治、曾孙韩肖胄先后担任相州知州。韩家既是皇亲又有许多贵戚,在当时的朝野权势煊赫。

  韩琦20岁时中得第二名进士。时值北宋王朝四面楚歌之际,金、辽、西夏、大理均觊觎北宋的万里疆土。能文能武的韩琦与范仲淹一起开赴边疆抵御外患,为巩固北宋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凭借在朝廷中的威望极力辅佐宋英宗和宋神宗顺利继位,时称“相三朝立二帝”。他从西夏战场回到京城后与范仲淹一起极力主张实施新政,由于新政失败,韩琦曾多次被贬为地方官,在宦海中几经沉浮,大起大落。他自己极力主张新政,却又与范仲淹一起强烈反对王安石的变法主张,表现出了宋王朝矛盾的复杂性。

  1068年,年事已高的韩琦提出回乡养老的要求,宋神宗见他执意隐退便答应了。韩琦隐退之前曾三次受命回到家乡相州任知州。按照当时的法律,一般不允许官员在家乡任职,可是宋朝的几代皇帝对三朝元老韩琦及其子孙特别恩宠,让他们先后在家乡担任知州。他们不仅回到家乡做官,还将自家的韩府起名为“昼锦堂”。同时他们在相州郊外修建韩家园林以备休闲度假、修身养性之用,又在园林中修建别墅和学堂,将园林起名为“荣事堂”,显示自己衣锦荣归。他们把韩家的子子孙孙送到这个远离闹市、环境清新安静的地方读书,以求后代也能够步入仕途。

  村民们把当年的韩氏学堂称作“后学”,他们向记者进一步解释:所谓“后学”,一是指当年是后生们读书的学堂,另一方面说这个学堂地处韩林涧村后街。韩林涧前街是从前韩家园林的雇工们日常生活起居的地方。当年,潺潺溪水从韩家园林旁边流过,韩林涧村由此得名。

  韩琦对韩家园林幽雅的环境非常赞赏,他曾在一首词中写道:“笼画陌,乔木几春秋。花前轩窗排远岫,竹间门巷带长流,风物更清幽。”又赋诗曰:“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这里不能不提到民族英雄岳飞。出身贫寒的岳飞早年间为了糊口来到荣事堂打工。韩林涧的人习惯上把来打工的人称为“觅汉”或“庄客”。岳飞到荣事堂当庄客时正是韩琦的孙子和曾孙在政治舞台上活跃的时期,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荣事堂随时有可能遭到不测。自幼习武练功的岳飞在荣事堂深受器重,他一边劳动一边承担着荣事堂的保卫任务。

  有一天,以张超为首的数百名匪徒突然包围了荣事堂,企图攻进荣事堂实施抢劫。岳飞手持弓箭爬到荣事堂房项上墙垛的后面,瞄准张超射出一箭,箭头不偏不倚正中张超的咽喉,张超当场气绝身亡。张超一死,其他匪徒看到荣事堂有高人防守,纷纷四处逃窜,韩家免遭一劫。从此岳飞更受到韩家人的赏识,他在荣事堂一边当庄客一边当学生,还能与韩家子弟在一起亲密交流,文化素养迅速得到提高,为他以后驰骋沙场、为国建功立业打下了基础。

  韩琦和岳飞的故事有史可查,而今天韩林涧村能够讲述荣事堂故事的人已经不多了。历史就是这样如过眼烟云。

  (线索提供 孙保川) 

      淇滨晚报 2008-9-24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持人:姚慧明  谭文忠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淇县之窗老农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