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3

古别墅内觅仙踪
景点掠窥 - 域内景点 - 古别墅内觅仙踪
古别墅内觅仙踪
 
作者:马 珂 文/图  加入时间:2008-9-17 10:14:34  

 
 
  
 
 
 

 

      位于浚县大伾山西侧吕祖祠北的紫泉别墅,常年“仙隐”,鲜为人知。厚厚的朱砂红墙隔绝了尘世的喧嚣。站在高处俯视院落,丛生的荒草遮掩了大半的庭院。那座巍然而立的阁楼,由于隔着段距离,让人看不真切,更增添了几分神秘。

  

  寻访仙迹忆往昔

  

  近日,笔者重游大伾山,行至吕祖祠发现紫泉别墅正在修葺。厚厚的朱砂红墙被打开了个缺口,紧闭的门、被封的窗都敞开了,笔者才得以与它近距离接触,并由此揭开了紫泉别墅的神秘面纱。

  在中国古代,别墅指在住宅外另置的园林游息处及其建筑物,亦称“别业”,是古人在人迹罕至之处,或山水间或幽谷中另建的园林式的世外桃源,是古人修身养性之所,与现代人所称的别墅有出入。《晋书·谢安传》中就有“(安)方与玄(谢玄)围棋堵别墅”的记载。可见“别墅”一词在晋代就已经出现了。大伾山紫泉别墅是中原地区最古老的别墅之一。

  关于紫泉别墅始建于何时,已无可考。据传,它始建于唐朝甚或更早的隋朝。清代康熙年间的《吕祖洞记》碑刻中记载,康熙十五年县令刘德新登临大伾山时,紫泉别墅就已经存在,不过已是“废无片甓,一望荒湮蔓草”。倘使不是战争时期人为破坏使这隐居山林的处所荒废至此,便是自然破败。如是自然破败,说它始建于唐代乃至隋代,是很有可能的。

  《大伾文化·天书地字》对紫泉别墅中的“紫泉”一词的注解是,唐代诗人李商隐《隋宫》有“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的诗句。如果“紫泉”一词果真出自此诗,那么紫泉别墅的始建年代应在《隋宫》诗后。不过,是先有紫泉地名,还是先有李商隐的“紫泉”诗,估计谁也说不清了。

  到了清代康熙十五年(1676年),县令刘德新登临大伾山,至山颠东望黄河故道、紫金仙迹,西望浮丘送爽、卫水来清、太行如屏,不觉心旷神怡。游至紫泉别墅,只见“废无片甓,一望荒湮蔓草”,于是感慨其虽抱奇负胜,不失为风水宝地,却沦落到寂寞无人问之境地,竟不如山左雄踞的梵宫大佛。

  有人对他说,大伾山东侧有佛,西侧就应有道。浮丘山上有道教的碧霞宫,与之相对的大伾山上也应有道观,才能阴阳平衡。于是,信奉道教的刘德新便在大伾山西侧建了吕祖祠、八卦楼等诸多道观,还重建了紫泉别墅,并将其作为读经会客、参神悟道的场所。

  乾隆年间,别墅得以整修。后来,道院建筑失修,加上人为破坏,大多毁废。现仅存房舍20间,其中餐霞阁、来鹤亭保存完好。

  

  具有道教风格的别墅

  

  据记载,刘德新修建的紫泉别墅内遍布亭台楼阁、苍松翠柏,宛如仙境。内有听松堂、云窝、籧籧居、吏隐厈、壶宫殿、金星殿、壶天道院、餐霞阁、来鹤亭,亭下有烂柯崖、鸣琴坳、秋涧荷池。你可鼓弦于籧籧居,焚香于云窝,谈道于餐霞阁,会客于来鹤亭;还可于烂柯崖听下棋声,于鸣琴坳处赏琴音缭绕,于吏隐厈(因在山间,故“岸”不书“山”)处驻足憩息……

  院内的壶天道院为刘德新与吕祖祠的第一任道长李青霞谈经论道、修养心性之处。何为“壶天”呢?《云笈七鉴》转引《云台治中录》中记载:鲁国人施存,研习道家变化之术,为云台吏时,常在案前悬一壶,能变化出天地日月,如世间景象。施存夜里就住在里面,自号“壶天”,人称“壶公”。后来,就用“壶天”一词指神仙出入的仙境。因此,紫泉别墅又被称为壶天道院、方壶道院,意指神仙隐居之所。

  餐霞阁是一座青砖砌就的四层楼阁,是紫泉别墅的标志性建筑。“金鼎消红日,丹田老紫芝”,门槛处这副石刻对联引人入胜。据浚县文物旅游局张富民介绍,此处是县令刘德新谈经论道、拜神求仙的地方。当年刘德新就是在阁顶设神坛铜盘,承接乾坤雨露,修炼真气的。有趣的是,餐霞阁阁顶的造型恰似一顶道士帽。

  餐霞阁的建筑风格从外观上看很像山西皇城相府的山河楼,还像乔家大院的角楼,在豫北地区很少见。张富民介绍说,刘德新的父亲刘朝普曾任山西太原平汾潞副总兵。是不是因此多多少少将山西建筑的风格移到了餐霞阁?

  出餐霞阁往东,可见一处崖壁,崖下是秋涧荷池。由此拾级而上,便是位于紫泉别墅东边崖壁顶的来鹤亭了。你也可以由吕祖祠上方的“纯阳洞天”处下来,行至尽头,便可见这一依山而建的飞檐小亭。亭台为半月状,两边有环绕而上的砖砌阶梯。亭上有刘德新的题词:“人望三天迎紫气,鹤翔一韧下青坦。”相传原有仙鹤栖于此,故曰“来鹤”。旁边崖壁上有“翠碧苍岩”的摩崖石刻,又有刘德新题于崖壁上的《来鹤亭即事》。依稀可见的字迹,仍能让人想象到当年的繁华。如今昔人已乘白鹤去,此地空余来鹤亭。踏着荒草遮掩、爬满青苔的青砖砌就的阶梯登上来鹤亭,可俯视紫泉别墅全景,清风习习,心旷神怡。想起去年这个时候来此亭,从未写过古体诗的我,竟也能诗性大发偶得一句:“荒草掩玉阶,幽道寂静林。”想必是熏染了这紫泉别墅的仙气吧。

  

  寻访前人刘德新

  

  浚县历史悠久,文脉绵长,在商代称黎,西汉初年设黎阳县,其间曾为郡、军、府、州治所。唐初设黎阳总官府,宋金元为浚州,明初降州为县,史称浚县。从明初到清宣统540多年间,浚县共有203位县令。在这200多位县令里,能让后人记起的除了明代县令蒋虹泉(主持建造了碧霞宫)、清嘉庆年间县令熊象阶(《金石录》的撰写者),恐怕就数刘德新了。

  康熙九年,刘德新出任浚县知县,9年后升任浙江知府。在浚县的9年时间里,他的政绩如何,已经无从查考,但他留下的厚重的文化遗产,成为后人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他也因此青史留名。

  刘德新性嗜山水,且好诗文,人称刘半山。作为一名小县令,他想升迁,又苦于没有门路,只好藏起冲天之志,隐居于紫泉别墅,过着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的生活。紫泉别墅中的云窝,即有“藏云纳岫,倦飞思返”之意。他在《云窝偶坐》中说:“空山寂静无人问,细读黄庭一卷书。”

  与他素未谋面、名叫连化一的人这样评价他:“身入繁华,心如冰石。”刘德新得知犹如觅得知音,不禁感叹:“化一诚知我哉。”后来,刘德新登临来鹤亭,感其言作诗:“一片冰心不受尘,松风萝月恋吾身。海天双鹤从空下,似认当年是旧人。”并叹曰:“性懒情疏与世违,原来我贵是知希。”

  刘德新还作有八隐诗,认为隐居有八种形式,即吏隐、市隐、山隐、泽隐、田隐、仙隐、禅隐、酒隐。刘德新首先是一位吏隐者,而后才是山隐、仙隐者。为官而有隐者之心,称为吏隐。吏隐厈是为官者的隐居之岸。古人云: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林。刘德新便是那个大隐之人啊!他在吏隐诗中如是说:“古署秋风吹卧鹤,虚窗夜月照弹琴。关门寄迹无人识,紫气东占候好音。”后来,他果真由此升迁到浙江金华任知府去了。

  张富民说,关于刘德新,民间还流传着一些有趣的故事。他非常崇拜既会纯阳剑法又曾中进士,后来成仙的吕洞宾,常自称为吕仙的弟子柳仙转世。传说有一天刘德新早晨起来洗脸时,照镜子见自己头上有棵小柳树,感到很惊讶,问师爷何故?师爷告诉他:“刘者柳也,老爷姓刘,吕洞宾有位弟子是柳仙,老爷莫不是柳仙转世?”如此一来,刘德新更认为自己是仙家弟子柳仙转世了。于是,建八卦楼时就把吕洞宾的塑像供在楼上。这样一来,其他神仙有意见了。太上老君说:“凭他一个八仙,怎么能占这样好的仙职?我等三清,就连玉皇大帝也恭敬三分呢。”汉钟离更是不客气:“论资历,他吕洞宾还是被我点化的弟子,哪有不敬师傅先敬弟子的道理?”其他神仙也纷纷提意见:“小小吕洞宾不是什么正神,他还有三戏白牡丹的劣迹呢。”就这样,众神仙吵开了,天天闹得刘德新睡不好觉。有人给他出主意,你干脆把三清列真供在最上层,把魁星供在第二层,最下边供吕洞宾,这样看上去是吕洞宾的位置低了,可是人们一进门先看到的还是吕洞宾,这头炉香还是给您的老师的。然后再建一座万仙阁,让其他爱提意见的神仙都去那里受香火,神有所归,自然就安生了。最后再建两座高台,一是“代天监察之台”,一是“五雷号令之台”。如还有不服气的,可用“代天监察”监察他们的行止,然后用“五雷号令”震慑众仙。刘德新果真照办了,并在八卦楼前建了五雷台和监察台,石碑上还有刘德新亲笔书写的字呢。从此众神果真相安无事。3年后,即康熙十八年,刘德新升迁到了浙江。

  

  神秘难解的摩崖石刻

  

  在紫泉别墅东边崖壁上以及来鹤亭有两处字形怪诞的摩崖石刻,令人费解,可谓天书。一处为王云翰题写的四字(此四字全为“自”字头),一处为刻于来鹤亭处的王寅宾所书的四句28字。这两处谶语题记都有署名,又都无年代,所说何意,至今无人能解。

  关于王云翰题写的四字,张富民告诉笔者,居住于紫泉别墅的最后一个老道士,是浚县的最后一个秀才,他生前曾对人说,这四个字的读音为:“京台木机(音)”。但问及这四字为何意,老道士摇了摇头说他也不知。

  这两处谶语题词究竟何意,还有待专家学者以及古文字爱好者继续研究。

  据张富民介绍,修缮后的紫泉别墅将于明年正月古庙会期间作为旅游景点免票面向广大群众开放。

  浚县紫泉别墅是中原地区迄今存在的最古老的别墅之一。人们通常以为“别墅”是个舶来词,其实,在《晋书·谢安传》里就已经出现“别墅”一词了。但在中国古代以别墅一词来命名的园林居所并不多见。
      来源:http://qbwb.hebiw.com/html/2008-09/17/content_41924.htm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持人:姚慧明  谭文忠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淇县之窗老农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