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3

独特的中原史诗 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
东鳞西爪 - 网友投稿 - 独特的中原史诗 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
独特的中原史诗 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
 
作者:王志强  加入时间:2008-7-25 0:02:13  

独特的中原史诗 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

——读王俊智先生诗集人生三部曲《难忘·人生·潮涌》有感

王志强

    与王俊智先生相识,是在7年前举办的“中国河南省淇河文化理论研讨会”上,因为淇河文化而坐到一起谈古论今。后来,因他对淇河文化,特别是他对罗贯中在鹤壁著《水浒》的研究而交往增多,相知加深。每次与之交谈,都能感受到他对鹤壁历史文化的炽热感情,而他独特的见解、深入的思考,也能让人耳目一新。随着交往的增加,更感到了他的博学、多才,但是最近有幸拜读了他的诗集人生三部曲《难忘》、《潮涌》、《人生》,更是发现了他的另一面人生,另一种的才情与思想。

    这部人生三部曲的作品,记录了他成长的足迹,更记录了中原淇水之畔的社会发展史。王俊智是淇水之畔鹤壁人,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他喝着淇河水,经历了解放初期(见《难忘》)、文化大革命(见《人生》)和改革开放(见《潮涌》),对人生、对社会有着自己的感悟。从开始上小学加入少先队(《难忘》第三章《入队》:一次开会,/老师带我们在烈士陵园宣誓,/戴上鲜艳的红领巾,/终于圆了这个梦。/老师说,/红领巾是红旗一角,/是先烈鲜血染成,/要我们做共产主义接班人,/时刻准备着,/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到入团(《人生》第六章《入团》:加入团组织,/是俺多年的夙愿。……那一年,/鸿叔作介绍,/俺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此后,/浑身上下都有使不完的劲,/嘴里唱不完的歌,/也总觉得天空最蓝最蓝)、入党(《潮涌》第二章《入党》:那年冬天,/俺通过海叔等人介绍,/党旗下举起拳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要为党的事业,/奉献毕生精力和力量)、参加工作,他一路走来,一路思索,一路执着。每每对生命的启智、生活的感悟、成长的情愫,都在内心深情的抚摸、细细的回味,并诉诸文字,记录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大潮。可以说,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是一个多情的人,故而成就了他的这些文字。

    文无定论,体无定例。他的这部作品,说是诗歌,但又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体例。可以说,这部作品有诗歌的意境,小说的白描,散文诗的语言,戏剧的结构,电影蒙太奇的手法,电视剧的镜头。

    一、诗歌的意境。

    作者诗歌的意境,言简悠长,清新纯朴,如《难忘》第一章中的《窗花儿》:腊月里大雪天儿,/姐姐翻箱倒柜找纸片儿,/有红纸,有绿纸,/还有粉红洒金点儿。/奶奶端出针线筐,/拿上剪刀剪窗花儿。/剪公鸡,喔喔叫,/剪鲤鱼,打不浪儿,/还有喜鹊登枝叫喳喳儿,/龙凤托着胖娃娃儿。/窗花儿寄托着,/全家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来年丰收的期盼儿。/爷爷乐得合不拢嘴,/爹景得吸起旱烟袋儿。/俺和弟弟抢着要。/娘急忙叫俺停停板儿:/不要争不要吵,/让娘贴在窗户格儿。/娘打点浆子,/姐掂炊帚古朵粘窗花儿。/好个窗花儿,/一片生机进农家儿。这首诗言简清新,把豫北淇水之畔农家剪窗花儿贴窗花儿,全家人向往美好生活和期盼来年丰收的意境,描述得淋漓尽致。诗集中很多作品皆是这样。

    二、小说的白描。

    作者运用小说白描的手法,三笔两划,便勾勒出人物的或长相,或性格,或品行,或其它。如跃然纸上的乡村汉子“群哥”:群哥和人打后手,/一群人衣帽齐整,/唯有他赤膊着脊梁,/石板之上半圪蹴,/耳朵夹着烟卷瞪着眼,/劈里啪啦甩牌,/可着嗓子吼(《群哥》)。再像如临对面的风风火火“哑巴大娘”:雪大爷是个哑巴,/娶个老伴人高马大。/哑巴大娘,/走路风风火火,/说话像高音喇叭,/村东说话,/村西能听见,/你在前街撞见,/扭脸后街就能见到她(《哑巴大娘》)。又如个性特强的牛嫂:牛嫂挺牛,/打牛哥不是嘴咬,/就是耳巴抽(《牛嫂》)。还有老革命老干部“五叔”:五叔还扛过枪,/上过山,/坚持过西山斗争,/也算上山老干部,/很不简单。/五叔说话就带笑,/和蔼可亲,/工作方法很不一般(《五叔》)。以及知识分子“老张”:老张个子高大,/后背微驼,/走起路来,/疙多疙多像迈八字步。/他平时不好吭声,/别人都以为聋,/其实并非这样,/他给俺说起物理题来,/眉色飞舞(《老张》)。特别是令人难忘的学校食堂“麻师傅”:老王是食堂二总管,/能做一手好饭,/一脸黑油麻子,/见人笑满脸。/待师生如同家人,/掌勺特别知道勤俭(《麻师傅》)。在他的这部作品里,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活、时代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单《难忘》一书涉及的人物就近二百人,还不算《乳名趣》提到乳名一百八十多个,三部曲中人物更多,且有血有肉,一人一个性格,千人千面,个个如在读者眼前。

    三、散文诗的语言。

    作者用散文诗的语言,读来朗朗上口。如文革结束了,春风吹来了,《迎春花》开了,作者描述的场景,特别具有散文诗的味道:那年,/春风早早刮起,/寒意渐退,/涌来阵阵暖意,/迎春花竞相绽放,/长条绿枝上,/朵朵黄花点缀。/俺上南岗送粪,/采来一束迎春花,/一枝让娘别在盛水的瓶子里,/放在堂屋东窗台儿,/一束编成花环,/套在娘的脖子上,/一只只蜂儿赶来闹春,/整个大院立马春色满园,/娘又成了青春少女。诗集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四、戏剧式的结构。

    这部作品,每个章节、每首诗,虽然看似互不关联,实则结构清晰,脉络分明。特别有大量的诗作,作者采用了戏剧式的结构,这里举《寡妇婶》一诗为例:七叔下井出了事故,/七婶一下成了寡妇。/很多人仿佛闻到了腥味,/寡妇婶门前,/瞬间流言蜚语嘀嘀咕咕。/自家八爷辈高却年轻,/此时,/也心旌摇荡偏离了支柱。/肥水不流外人田,/他找人牵线,/想方设法要打通这条小路。/偏偏七婶认死理,/辈份不对属乱伦,/说啥也不应承这一口。/八爷一听气昏了头,/半夜前去缠磨要把心事吐。/恰巧七婶半夜喂猪,/一桶泔水浇了八爷满肚。/也是无巧不成书,/门外,/正好来了,/刚开会回来的治安主任,/见状忙问咋回事,/七婶不想八爷出家丑,/说是八爷刚刚帮忙,/给捉回跑了的小猪。/八爷一见台阶赶忙下,/连连称是忙回家,/从此再也不走这条路。该诗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过程,有前因,有后果,有对话,有动作,演绎出了一出地方小戏曲。作者精心地导演,巧妙地安排,让“七婶不想八爷出家丑”,双方都有面子,都有台阶下,来了个巧妙的大结局。似这样的诗作,诗集中有相当一部分。

    五、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和电视剧连续剧的镜头。

    在《人生三部曲》中,从儿时记忆中的反右,五八年的大跃进、走食堂,六十年代的三年自然灾害,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到文革,七七年高考,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生产责任制土地承包,改革开放,给读者展现了一组组社会大舞台众生相镜头,如《童真》、《童趣》、《难忘》、《童伴》、《乡邻》、《头儿》、《巧人》、《古迹》,又有《熏陶》、《虔诚》、《风华》、《风情》、《磨练》、《人生》、《父老》、《惊眠》,还有《春讯》、《求索》、《潮起》、《潮涌》、《云卷》、《云舒》、《脊梁》、《村魂》,等等。一组组镜头,以第一人称“我”作牵线引子,贯穿三部曲始终,拉近了几十年的时空,再现了许多历史场景,让读者如临其境。因此,这三部作品更象是一部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生动、深刻、直观地记录了鹤壁建市50年来的社会变迁,表现了改革开放30年来的巨大成就。

    他的文字,犹如其人的外表,朴素,自然,充满了地方乡土气息。特别是他的这部诗集,还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豫北方言的词典。方言是地方的母语,是社会文化的活化石,是时代特征的符号。在他的诗集里,运用了大量的地方方言,让语言更生动,更有特色,也赋予了一种独特的灵气。可以说,即使到几百年、乃至千年后,通过这部作品,人们依然可以看到豫北原生态的语言语式、生活方式、民俗风情。

    王俊智是勤奋的。单就这篇作品而言,这部人生三部曲的诗集里共二十四章,四百一十八篇,一万五千行,四十余万字,历时三年时间才完成的。其实为了研究鹤壁的历史文化,他多年来走遍了鹤壁的山山水水,访问了众多的村落和大量的人物。他翻阅古籍,实地考察,精心论证,第一个发现了金山寺的蒙汉圣旨碑与鹤壁淇河方言的关系,进而发现并论证了与罗贯中《水浒传》的血缘,首次大胆地提出并创建了“罗贯中是鹤壁人”的学术观点及体系。新华社,中新社,全国各大新闻媒体为之张目,互联网也为之宣传。2007年,专访他的《天然太极图》、《古植物化石》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青海电视台播出。多年来,他撰写了百万字的文章、民间故事,发表了数十篇论文、上百篇民间故事,有六篇专著获省科研成果大奖,六篇文学作品获全国大奖。在这部人生三部曲作品里,许多内容都显示了他对地方文化的“烂熟”。其实他还自幼喜欢书画,多年来也勤于书画,乐于书画,虽不求成名成家,却也陶醉。

    这部作品很厚重,很充实,就是一部史诗,一部独特的中原史诗,一部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作品中,每首诗单独成篇,三部曲各自独立成书,而每首诗作为一个点,所有的点连接在一起就成为线,成为面,成为一个立体的网,记载了人生的履痕、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绘成一部独特的历史长卷,溶入了半个世纪的沧桑。这或许不像有些史诗那样气势磅礴,不像有些史诗那样情节曲折,然而细细品味,却也让人回味悠思,令人荡气回肠。

    与王俊智先生交往多年,为他的勤奋而敬重,为他的治学而关注,也期待着这部凝结他心血和思想的作品能早日面世。

(看王俊智原作请点击此处)

http://wangjunzhi2007.blog.sohu.com/entry/#entry (王俊智的博客)

      相关链接:1、喜闻黍禾泥土香(王俊智民俗叙事组诗) 2、喜见枝头柿子红(王俊智民俗叙事组诗序)3、诗苑盛开一奇葩(读王俊智叙事长诗  4、一片冰心在玉壶(王俊智民俗叙事  5、淇河乡风味无穷——读俊智先生《…  6、 鹤壁方言版“淇水年华”丛书出版… 7、李春安:《冰山一角说《难忘》——在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王俊智《难忘》、《人生》、《潮涌》研讨会上的发言8、于  侬《一部北方中原社会发展史 ——在淇滨区委宣传部王俊智淇水年华发行座谈会上的发言》9、 一部北方中原社会发展史(外五篇)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持人:姚慧明  谭文忠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淇县之窗老农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