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古庙与两桩历史惨案
文史事件 - 文史资料 - 一座古庙与两桩历史惨案
一座古庙与两桩历史惨案
 
作者:陈志付 文/图  加入时间:2008-6-18 15:21:04  

  淇县西岗乡包公庙村有座包公纪念馆。日前,记者在淇县进行“文化鹤壁行”采访的途中看到包公纪念馆时,对包公庙村的村名与包公纪念馆的来历产生了兴趣。

  包公庙村的包公纪念馆从前碑刻林立。据当地村民回忆,碑文记载,早在北宋时期,享有“包青天”美誉的包拯来到淇县破获了东岗村的陈年命案,人们敬仰断案神速、执法严明、清正廉洁的包拯,在东岗村修建了包公庙,又将东岗村更名为包公庙村。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包公庙事件,在包公庙里过夜的多名人民解放军官兵和革命同志惨遭杀害,尸体被大卸八块后投入卫河。在包公庙设立纪念馆,一是纪念包公,二是纪念革命英烈。

  历经沧桑的包公庙

  位于淇县西岗乡包公庙村的包公纪念馆与包公庙馆庙合一,当地村民对记者说,这叫“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在这里负责日常事务的邵同祥介绍,包公庙最早建于宋仁宗时期,纪念馆的牌子是几年前挂上去的。从前庙宇规模庞大,碑刻林立,碑文记载着当年创修包公庙及历代重修包公庙的历史。自上世纪初至“文革”期间,包公庙连同其碑刻多次遭到严重毁坏。后来群众自发集资使包公庙得到修复,遗憾的是原先众多的古碑大部分已不复存在。

  包公庙村的人世世代代祭祀包公,这里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虽然记载着这一历史渊源的碑刻已被毁坏,但是“包公智断曲家坟”的故事仍在淇县广泛流传。

  众所周知,北宋时期的包拯作为我国古代清官廉吏的代表人物,受到世人真诚爱戴。人们敬仰包拯,尊称他为包公或包青天。千百年来,包公的故事代代相传,他的形象在广泛的颂扬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包公文化的核心即国法面前一视同仁,也即现代社会所遵循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精神。

  记者在包公庙村采访时,村里的包公庙门前挂着包公纪念馆的牌子,但村民们还是习惯地称它为包公庙。这是一处近似于四合院的建筑,其大门两边有一副十分醒目的对联,上书“未知百姓冤何在,不可一日无忠心”,大门横额上题写着“包公庙”三个大字,“包公庙”三字的正上方悬挂着“执法如山”的横匾。

馆庙合一的包公庙。

  走进包公庙大门,迎面是坐北朝南的一座大殿,即包公庙的正殿。正殿内供奉着黑脸长须的包公坐像,坐像高约5米,左右站立着王朝、马汉两尊塑像。在包公坐像的两边写有“铁面无私”、“关节难通”等颂扬包公的文字。整个大殿内威严而又肃穆。

  包公庙的大院内立有几通残碑,因风雨侵蚀及人为毁坏,碑上斑驳的文字已难以辨认。陪同采访的一名村干部说,这些碑刻年代久远,最晚的出自明代。记者看到,镶嵌在包公庙西殿墙壁上的两通石碑保存尚算完好,分别记载着明朝时期两次重修包公庙的历史。

包公庙里的石碑因年代久远、字迹斑驳已难以辨认。

  包公庙村的老人介绍,从前包公庙的规模比现在大得多,庙里到处都是古碑和古柏,后来都被毁掉了,其中记载包公庙创修历史的石碑毁于“文革”期间。村里还有人记得碑上曾经记载包公庙始建于宋仁宗时期。当年包公巡访来到淇县,破获了东岗村(今包公庙村)发生的曲家坟命案,为惨死的曲家媳妇讨回了公道,曲家人为表达对包公的感激之情,出资在村里修建了包公庙。

  包公庙的历史至今已有900多年,它饱经沧桑,经历代重修传承至今。一直以来,包公庙一年一度的庙会是淇县闻名的古庙会,每逢农历九月二十五曲家媳妇被害的这一天,十里八村的群众就会来到包公庙争相向包公进香祭拜,把包公当作公正、廉明的象征,大家唱包公戏、讲包公故事,表达对包公的怀念之情。 

  包公“算命” 破解命案

  在淇县西岗乡一带,包公智断曲家坟的历史故事家喻户晓。故事说,北宋时期,淇县西岗乡的东岗村有一户姓曲的家里死了老人,曲家在村东北400米的地方为老人选定了墓址,请来了两名打墓坑的人。墓坑打好后留下个名叫朱三的在原地看守,以防止有人使坏往墓坑里扔动物的骨头(淇县人历来很忌讳这一点)。淇县还有个自古沿袭下来的习俗,就是为去世的老人“暖房”,所谓“暖房”指的是在老人下葬之前,由老人的女儿或儿媳妇来到墓地,在墓坑里烧一些纸或秸秆之类的东西。当年的曲家媳妇到墓地为老人“暖房”时,看守墓坑的朱三看到她年轻漂亮遂起歹心,欲在墓坑里对她实施强暴。哪知这曲家媳妇是个烈性女子,她拼命反抗,可是她哪能斗得过身强力壮的朱三?最终让朱三得逞了。受到污辱的曲家媳妇又喊又骂。朱三害怕事情张扬出去曲家人会饶不了他,情急之下竟将曲家媳妇掐死在了墓坑里。看到曲家媳妇人已经死了,朱三将打好的墓坑又往下挖了挖,把她埋在下面,然后仍守在墓坑旁像个没事人一样。

  曲家人见“暖房”的媳妇迟迟不归,便派人到墓地寻找。朱三对来人说,根本没有看见有人来“暖房”。而曲家人正忙于丧事,当时没有太在意,认为媳妇回了娘家。

  可是曲家将老人下葬数日后仍不见媳妇归来,便去媳妇的娘家找人。娘家人一听说自家的女儿找不到了,认为被曲家人给害死了,于是哭着闹着向曲家要人。为此,两家人闹得不可开交,将官司打到县衙。县官对朱三也产生过怀疑,曾将朱三抓到县衙审问,而朱三认为自己做事天衣无缝,拒不承认。由于抓不到朱三作案的真凭实据,县官只好放了朱三。

  三年过去了,曲家媳妇仍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她的娘家与婆家为此一直纠缠不休。县官无奈地对他们说,这是个无头案,神仙来了也断不了。这一天,包公带着王朝、马汉等人出巡来到淇县,曲家人赶过去向包公喊冤,恳请包公帮助破案。包公详细了解案情后说,不出三天这个案子就会水落石出,让曲家人回去等候消息。包公认定打墓坑的朱三嫌疑最大,可是咋样才能让朱三招供呢?包公想了想,就装扮成一个算命先生走进了东岗村。

  朱三得知曲家向断案如神的包公报了案,心里马上就慌了,他害怕自己所做的事情败露。当朱三听到村里来了算命先生后就去算了一卦,他哪里晓得这个算命先生就是包公!而包公已经知道眼前这个心神不定的人就是朱三。包公在朱三报出了生辰八字后不露声色地说:“老弟近日内将有大灾呀!”朱三马上变了脸色说:“请先生到我家好好给算算吧。”包公随朱三来到朱三家里,未等坐定朱三就迫不及待地说:“请问这灾气可有个破法?”包公故意压低声音说:“你的灾气不同于一般,有人控告你犯了人命案啦!”朱三一听立即跪下哀求道:“请先生救我一命!”包公说:“只要你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说出来,这灾便有个破法。”于是,求生心切的朱三便一五一十地向包公讲述了自己在曲家坟地强奸杀人的经过。包公于是装模作样地掐指一算说:“明天是你出去避灾的最佳时机,早一天或晚一天都不行。”

  包公离开东岗村的当天即命王朝、马汉前去将朱三捉拿归案。包公又命曲家人挖开老人的坟墓,果然发现老人的棺材下面埋着他家媳妇的尸体。就这样,一桩陈年命案终于真相大白,朱三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曲家人感激包公,于是在村里建起了包公庙。包公庙建成后香火旺盛,后来人们将包公庙所在的东岗村更名为包公庙村。

  这便是民间故事中所说的包公庙及包公庙村的来历。

  关于曲家坟一案,多年来在淇县一带的传统庙会上上演着名为《曲家媳妇喊冤》这出戏,说的是当年曲家在老人去世三周年时请了个戏班子唱大戏,唱戏这天也正是曲家媳妇失踪三周年的日子,随着台上响起一声叫板“苦啊——”,三年前失踪的曲家媳妇出现在台上。只见曲家媳妇穿着三年前失踪时的衣裳,哭得跟个泪人一样,她边哭边唱:“叫声相爷包青天,快为民女报仇冤。俺是本村曲家媳,三年前朱三把俺奸。朱三灭口把俺害,埋在墓坑最下边……”曲家媳妇唱罢,包公大怒:“王朝、马汉,把那罪该万死的朱三带上公堂。”朱三在公堂上看到曲家媳妇显灵了,吓得浑身像筛糠一样不住地发抖,他跪在包公面前供出了自己三年前强奸杀人的事实。于是,包公吩咐:“来人哪,带我前去开墓验尸。”曲家坟被挖开了,但见被埋在老人棺材下面的曲家媳妇还没有化尸。案情真相大白,包公命人抬来狗头铡,当众把朱三给铡了。曲家人感激涕零,奉包公为神明。 

  骇人听闻的包公庙事件

  包公庙门前之所以又挂着纪念馆的牌子,村民们说这里面有双重含意,一是纪念包公,二是纪念解放战争中在包公庙事件中牺牲的革命先烈。包公庙村的老人们在回忆当年由反动派还乡团制造的包公庙事件时仍记忆犹新。

  记者在这处馆庙合一的建筑里面看到,包公大殿的一面墙壁上书写着包公庙事件发生的经过。《淇县文史资料》一书对包公庙事件也有所介绍。

  1948年6月,淇县大部分地区已经解放,只有西岗乡(当时为淇县三区)一带还处于敌我“拉锯”状态。这天傍晚,人民解放军太行军分区四十九团的部分官兵和地方干部共18人在开展活动后返回淇县县城时路过包公庙村,遇到包公庙村村长赵二喜,赵二喜非常“热情”地挽留他们在村里住下。淇县三区副书记田文智由于认识赵二喜,加上同志们奔波了一天比较疲劳,于是同意住在该村的包公庙里过夜。可是,谁也想不到这个贫苦出身的赵二喜反动透顶,待田文智等18名同志住进包公庙后,赵二喜立即给伪淇县民众自卫队头目杨富写了封告密信,并对村民冯宪方说:“把这封信给还乡团送去,回来后给你5升小麦。”冯宪方连夜将告密信送到了杨富那里。杨富得到情报,于凌晨3时带领100多名伪兵袭击了包公庙。

  住在包公庙里的18名同志除了李方同志外出与四十九团联系工作外,其余17名同志全部陷入敌人的包围之中。当敌人爬到包公庙的房顶上时,值勤的哨兵才发现了敌情。田文智马上组织全体同志反击,一时间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战斗中李元初等4名同志壮烈牺牲,其他13名同志一直坚持战斗到第二天清晨,终因手榴弹、子弹全部打光落入敌人手中。

  杨富带着手下押着13名革命同志返回据点时,强迫4名群众牵着4头牲口一路上拖着李元初等4名同志的尸体。敌人在路上用手枪将田文智的头砸了3个大窟窿,其他同志也受尽折磨。田文智等13名同志被押到敌人的据点后逐个受到拷打审问,敌人逼迫他们交代是不是共产党员。敌人对田文智、韩富勤两人特别残酷,将他们的双手捆在背后,用铁丝穿过他们的锁骨将他们挂在窗棂上。面对惨无人道的敌人,田文智等革命同志坚贞不屈,表现出了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敌人反复审讯却一无所获,伪县长岳崇基和杨富气急败坏,下令将田文智、韩富勤两位同志杀死,把他们的尸体大卸八块后投入了卫河。

  包公庙事件发生后,淇县人民政府为烈士们召开了追悼大会。太行军分区四十九团、淇县的区干队和民兵与杨富的伪淇县民众自卫队展开了殊死斗争。同年9月16日,淇县人民政府在西岗乡召开公审大会,处决了包公庙事件的告密人赵二喜。1949年5月,淇县公安局在新乡市活捉了杨富。同年9月,淇县人民政府在县城召开万人大会,宣读了杨富的累累罪行,并将其镇压。

  一座古庙铭刻着两桩历史惨案,让古代的包公和后来的革命先烈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1996年重修包公庙碑记

  来源:淇滨晚报2008-6-18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持人:姚慧明  谭文忠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郑厚德        管理: 淇县之窗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