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周游列国14年,其中有12年左右的时间在卫国各地开课讲学。今天淇县的马湾、七里堡和浚县的淇门、善堂等地当年曾是孔子讲学的地方。
桃李满天下的孔子在卫国开展讲学活动的时间最长,后人尊崇这位至圣先师,便在他讲学的地方开办书院,这些书院为封建时代的文士们提供了讲习的场所。
始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淇县作新书院也称圣人祠,后经历代不断重修保留至今,系当地众多古代书院中仅存的一所。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一位移居台湾的老人年年回到母校作新书院祭奠孔子。目前,这位老人正在为修缮作新书院四处募捐。
两千多年前桃李满天下的孔子至今仍是世人崇敬和研究的对象。前一段时间记者在“文化鹤壁行”系列报道的采访过程中,淇县和浚县有多位热心读者提出:孔子周游列国时在卫国的时间最长,那段历史值得挖掘。他们说,孔子5次率众弟子来到卫国,前后在卫国游历了大约12年,足迹踏遍了今天的淇县和浚县,与当时的卫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淇县和浚县至今还有与孔子讲学有关的遗迹和故事。
时光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还能有什么遗迹和故事?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来到当年孔子在淇县和浚县的讲学处探访。
圣言传沬(mèi)土 道貌留淇泉
古时的淇县有众多书院,其中比较著名的书院不下7所,这些书院在明清时期又是科举考试的考场。据碑文记载,淇县的作新书院、学修书院和菉筠书院都是在原先孔子讲学的地方兴建的。
众所周知,淇县在周朝时期的数百年间曾为卫国的国都。当时,满腹经纶、多才多艺的孔子在鲁国得不到重用,虽然他非常关心天下大事,对治理国家的许多问题都有深刻的思考与见解,但因受到鲁国大夫的排挤不得不于晚年离开了家乡鲁国,带着弟子开始了周游列国、传经授业的旅程。
“淇县当时是卫国的国都,孔子周游列国的第一站便是卫国。”从事淇县文史研究的关永江、岳武佐等人在随行采访时向记者介绍,孔子在55岁时离开鲁国走上周游列国的旅程,他最先来到了卫国。卫灵公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大夫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禄6万石。孔子名声在外,都晓得他是个有本事的人,他在卫国住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有人怕他夺取权力,开始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也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监视孔子的行动。孔子在卫国虽然受到了尊重,却未得到重用,卫灵公始终没有让他参与政务。孔子发觉卫国对他有疑心,于是带着弟子离开卫国前往陈国。由于时值纷乱年代,孔子在途中两次受到围困,脱身后不得已又返回卫国。卫灵公得知孔子返回的消息后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番回到卫国。这期间,孔子在陈、曹、宋、郑、蔡等国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挫折。有一次,孔子与弟子们准备去楚国,陈国和蔡国的大夫们害怕孔子到了楚国后对陈国和蔡国不利,于是派人将孔子与弟子围困在陈国和蔡国的交界处。孔子被围困一个星期后,所带的粮食已经吃光,幸有其弟子、卫国人子贡出面从楚国搬来救兵,孔子与弟子们才免于一死。孔子在上述各诸侯国停留的时间都很短,他在64岁时又回到卫国,直到68岁才回到家乡鲁国。孔子死后,弟子们像对待父亲一样为孔子服丧3年,唯有卫国人子贡在老师坟前盖了一间小屋,为老师守墓6年。
孔子游历卫国期间虽然在仕途上没有进步,但是他在卫国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成为一名传播文化的使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孔子在卫国游历期间曾在多个地方开课讲学,今天淇县的桥盟乡七里堡村就是当年孔子的讲学处。后人为传承孔子的思想和文化,在七里堡村建起了书院,名为学修书院。时过境迁,今天的七里堡小学便是在学修书院的遗址上建起来的。当年的学修书院已不复存在,而书院当年的一对楹柱仍保存在七里堡小学内。其上的楹联写道:“富教两加皇矣圣言传沬土,车徒三至岸然道貌留淇泉。”其中,“富教”即儒教(误!富教,《论语•子路》:“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是记述孔子和弟子冉有游卫国时情况的一段话,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孔子到卫国去,冉有替孔子驾车。孔子说:‘卫国百姓很众多咧!’冉有说:‘百姓既已这样众多,还需要加些什么法子去治理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足。’冉有又说:‘假如已经富足了,还需要加些什么法子去治理呢?’孔子说:‘立学校使他们受教育。’”后以“富教”指富民和教民,谓使人民富裕,并加以教育。皇,大。沬土,历史上淇县曾叫“沬之乡”。沬,音mèi,曾为殷都,后更名朝歌,即今之淇县;春秋时卫国继以之为都400年左右。车徒,车马和仆从。三至,多次来到。岸然道貌,指严肃的神态。淇泉,“淇水”与“泉源”的合称,中国古代著名产竹基地。所指地域应同“淇奥”、“淇园”。典出《诗经·卫风·竹竿》:“泉源在左,淇水在右……淇水在右,泉源在左。”据考证,《诗经·卫风·泉水》中的“泉水”、“肥泉”和“泉源”指的是同一条河,今称“折胫河”。因淇河流经沬乡,这里“淇泉”也代指“沬之乡”。这副对联意谓孔夫子富民和教民的赫赫圣人言论世代盛传于沬之乡,他老人家带着车马弟子游卫国时的言谈举止和岸然神态给沬乡人留下深深的印象。对联言外之意是赞颂学修书院,因位于 “至圣先师”孔圣人足迹多次所至的沬乡而不凡;孔圣人的言谈举止岸然神态应该永远激励沬乡人遵循他老人家的教诲,把富民教民的传统发扬下去。——主持人);“圣言”指圣人孔子之言;“沬”为淇县古称。上联是说孔子的思想和教诲在卫国(淇县)这片土地上传播,下联说孔子和弟子曾多次到卫国传道授业,在淇河两岸人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孔子留牛 村庄改名
孔子游历卫国期间到底开过多少学堂?这个问题恐怕无人能说清楚。
浚县曾是卫国所辖之地,在浚县南部的新镇镇和北部的善堂镇至今流传着与孔子讲学有关的民间故事,而且新镇镇境内的淇门还有当年孔子讲学的学堂遗址。
浚县善堂镇有4个相邻的村庄从前一直叫着前留牛村、后留牛村、柴留牛村和赵留牛村,自上世纪初以来人们为了叫起来顺口,把4个村名简化成了现在的前村、后村、柴村和赵庄村。时至今日,当地的老年村民仍习惯上把这4个村庄称为“留牛村”。据说,“留牛”这个村名是从孔子到当地讲学时流传下来的。
相传孔子当年带领弟子们来到卫国后四处讲学,他们驾着牛车到了浚县善堂镇北部的一个村庄时,一头拉车的母牛即将分娩,孔子和弟子们不知如何处置是好。当地村民都知道孔子是个有学问的人,对孔子特别崇拜,就像现在的歌迷崇拜歌星一样。村民们得知孔子到来的消息,便把孔子一行人接到家中热情招待,管吃管住,还悉心照料母牛分娩。小牛犊生下来后得到村民的精心护理,长得膘肥体健。孔子在村里住下来后当然不会闲着,他为村民们讲解《诗经》,为大家释疑解惑,传道授业。过了一段时间,母牛产后体力恢复,小牛犊也一天天长大了,孔子该走了。孔子临别时为表达对村民的感谢之意便将小牛犊留了下来。村民把这头小牛犊视为圣人的恩赐,感到非常荣幸。孔子离开以后村民们为纪念他,遂把村名改为留牛村。留牛村的人口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后来的前留牛村、后留牛村、柴留牛村和赵留牛村。这便是今天浚县善堂镇的前村、后村、柴村和赵庄村村名演变的过程。
时光已过去两千多年,孔子讲学的故事及其有关的遗迹或遗址能够流传和保存下来,算得上是凤毛麟角了。
作新书院彰显孔子遗风
孔子来到卫国后受到卫国国君的尊重和国民的爱戴,因此他在卫国游历的时间最长。淇县当时是卫国国都,孔子在淇县开展的讲学活动自然最多。淇县人敬仰孔子,在他讲学的地方建起了书院。据介绍,位于淇县西岗乡马湾村的作新书院便是从前众多书院中的一所,也是目前淇县保存下来的唯一的古代书院。
作新书院门前的古碑诉说着对孔子的敬仰之情
古老的作新书院彰显孔子遗风
据史料记载,孔子曾在淇县西岗乡马湾村开课讲学,并由马湾村起程前往陈国。孔子去世后,淇县人为纪念他,于汉武帝时期在马湾村孔子讲学处修建了圣人祠。后来,受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影响,淇县大兴办学之风,在当年孔子讲学处及其他地方开办书院。圣人祠内的这处书院取名作新书院,“作新”之名取自孔子之语——“作新民”,意为通过办学来培养人才。
作新书院紧靠淇河岸边,位于淇河大堤西约50米处。据马湾村村干部介绍,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当地政府曾在这所书院里成立了一所乡办学校,后来,学校由这里迁出,这所古老的书院从而结束了教书育人的使命,成为大家纪念孔子的场所,因此当地人现在又称作新书院为圣人祠。
在作新书院的门前西侧立有一通高大的古碑,热心的马湾村村民帮助记者测量了古碑:碑高4.8米,宽0.95米,厚0.35米。碑文后边的落款表明,此碑立于“大明隆庆六年岁次壬申秋九月”。进入作新书院大门,迎面是一排坐北朝南的九间瓦房,随行采访的人员说,作新书院又被称为圣人祠,是为纪念孔子讲学而建,“九”这个数字在古代代表至高无上的意思,孔子是圣人,身份可与皇帝相提并论,所以当时建了九间房子。
作新书院中间的正殿内有一尊高大的孔子塑像,塑像呈坐姿,显示出圣人的儒雅风范。望着孔子塑像,记者不由得对这位在晚年仍诲人不倦、辗转于列国讲学的先师产生敬仰之情。
正殿东西两面墙壁的下方共镶嵌着4通碑刻,碑文分别记载着明代和清代重修作新书院的情况。其中,刻于“大清同治四年四月”的碑文中说:“盖闻不有圣教无以作人才,不有广生无以绵世泽。书曰:往哉生生;诗曰:诲尔谆谆。二者实相维持者也。今马湾村旧有作新书院一座,奈年日深久,风雨损坏,则人见之莫不目睹而伤矣。于是有好善君子约会首而商之曰:前人之创必俟后人之继,后人之修必因前人之作。继先立后,子孙绳绳,二美既备,岂可终听倾坏乎?因而各捐资财,不数月间而告厥成功。余不揣鄙见,为之歌曰:作新书院一辉煌,广生神殿好进香。七十贤士东鲁盛,则百斯男西土光……”
透过作新书院这些碑刻,可以看出淇县人对孔子的深厚感情。
孔子开创了淇县私人讲学之先河,而作新书院为马湾村造就了“文化之乡”的美名。马湾村党支部书记赵合林及众村民告诉记者,马湾村在淇县多年来一直被称为文化之乡。从前淇县和周边各县的读书人都来到作新书院求学,许多人经作新书院培养后成了文化名人。远的不说,仅从辛亥革命时算起,光是马湾村的人在作新书院完成学业后走出家门,后来在大学当教授、在政府任要职等就有一二十位。新中国成立之初,只有500余人的马湾村当年就有6个大学毕业生,有60多人在外当教师,而且当年淇县全县的干部中有70%的干部来自作新书院所在的西岗乡。
作新书院曾经培养出这么多人才,不能不说是受到了孔子遗风的深刻影响。
马湾村67岁的村民赵有祯说,孔子历来受到马湾村及周边村庄百姓的敬仰,人们称孔子为至圣先师,到今天还有人在家里供奉着孔子的画像,逢年过节或孔子的祭日时有人设供位、摆供品祭祀孔子,平时也不断有人来到作新书院在孔子塑像前跪拜。
一位老人的孔子情结
自1980年以来,一位名叫赵家骥的老人年年从台湾来到淇县,到作新书院祭拜孔子。赵家骥早年间毕业于黄埔军校,后由中校军阶退伍。虽为军人出身,但他从小在作新书院接受启蒙教育,传统的儒家文化早就在他心里扎下了根。
记者于5月下旬来到淇县作新书院时,正巧遇到了赵家骥老人,老人欣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今年78岁的赵家骥出生于淇县西岗乡马湾村,他20岁时随国民党部队到了台湾,后来成为一名中校军官,现居住在台湾省台中市。他小时候在作新书院上过3年学,那时的作新书院被称为书塾,有校田30亩,收入用于补贴办学之需。书塾当时有两名老师、70多名学生,教学内容有综合识字课本、诗文教学课本和儒家经典等。赵家骥告诉记者,作新书院是他的母校,他在作新书院受到的教育让他受益大半辈子,他对故乡的作新书院有着特殊的感情。作新书院是先人为纪念孔子而建,赵家骥从1980年开始每年都要来到作新书院祭拜孔子。
这些年来,赵家骥看到作新书院受风雨侵蚀日益破败,先后为修缮作新书院捐资共2万美元,同时他还在黄埔军校的同学中为修缮作新书院募捐。这次回到淇县,他还要动员当年一起在作新书院读书的同学参加募捐活动。
淇县原先众多的古代书院目前仅剩下这一所作新书院,保护好作新书院在赵家骥看来尤为重要。赵家骥说,他从小就很崇敬孔子,他在作新书院学到了“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等孔子的思想和主张,让他受益匪浅。
孔子祖籍河南,后来孔子本人又长期在河南各地讲学,因此有人说,孔子名为鲁人,实为豫籍。可是,有消息说近两百年来韩国人在祭孔活动上一直走在国际前列。又有消息说,韩国人已经准备拿祭孔大典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这样的消息对赵家骥触动很大,他说,孔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作新书院彰显着孔子遗风,保护好作新书院也是在为弘扬中华文明作贡献。
来源:淇滨晚报2008-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