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yol.net 2008-04-17
比干庙
地处河南北部的新乡是一座色彩斑斓的文化城市。早在8000多年前,新乡已经有人类活动。新乡古称庸国,春秋属卫,战国属魏,汉为获嘉,至隋文帝六年(公元586年)始置新乡县,至今已有1400余年。新乡是著名战争牧野大战发生地。周武王会盟八百诸侯战于牧野,迫殷纣王登鹿台自焚。姜尚卫河垂钓、比干剖心忠楝、围魏救赵、张良刺秦、官渡之战、陈桥兵变都源于这片土地。
距新乡市15公里处有比干庙。比干,是历史上以死谏君的忠臣。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里,把比干和夏朝的关龙逢、战国的屈原、三国的诸葛亮和唐朝的魏征同列为敢言直谏的爱国者。现存的比干庙,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商朝末期,比干因纣王暴虐无道,谏,而被纣王挖心。小说《封神榜》中,记述比干因姜子牙的法术保护,服食神符后可以保护五脏六腑,剖出心脏后仍然不死;但剖心后若在路上遇见人卖无心菜,比干必须问他“人若是无心如何?”若卖菜人回答“人无心还活”则比干可保不死;若卖菜人回答“人无心即死”比干就会立即毙命。结果比干遇到了一老妇叫卖“没心菜”。老妇说:菜没心能活,人没心怎么能活?比干听后,长叹一声,口吐鲜血而死。霎时,天昏地暗,飞砂走石,卷土成墓,埋比干尸于其中。且,没心菜护满坟堆。周遭的古柏,一片悲咽,低头致哀,树冠皆平。至今,比干墓上的菜依然没心,周围的古柏都是没了树尖的平冠。
然是小说,却深入人心。问当地百姓,比干庙里有什么好看的?他们会告诉你,有无心菜,有柏树都是平头,纪念比干呢。
一个人静静地走在比干庙的甬道上,游人稀少,少了一般景点常有的喧闹,多了沉下心来的静观。肃穆、安静、沉积着历史。昔日纣王的暴虐、豪华、享乐,都已如浮云散去。妲己的妖媚、迷人、残忍,也早已化做了青烟。商朝,成了历史纪年中的一段罢了。朝歌的繁华何在?酒池肉林何在?而比干,却留下了众多的“天下第一”,供后人景仰、祭拜。因为他是历史上第一个以死谏君的忠臣,被称为“天下第一仁”;比干庙是中国第一座墓、庙合一的建筑,被称为“天下第一庙”;比干墓是第一座史有记载的坟丘式墓葬,被称为“天下第一墓”;比干庙里有个石碑,是孔子用剑刻的碑,上书“殷比干莫”几个字,这是孔子留在世上的惟一真迹,被称为“天下第一碑”。
从比干庙的历史沿革看,周武王封墓,魏孝文帝建庙,唐太宗下诏封谥,元仁宗为比干立碑塑像,清高宗祭文题诗,清宣宗修复比干庙正殿等。历代帝王尊崇忠烈,毕恭毕敬,把比干称为“三代孤忠”、“亘古忠臣”。现存比干庙建筑,为明代弘治七年(1494年)明寿宗皇帝重建。比干庙坐北向南,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有大殿、拜殿、影殿、山门、二门、三门、石坊、碑廊等。庙宇宏敞,建筑巍峨,古朴壮观。庙有护墙环卫,周围柏林茂密。
走近比干庙,登上山门石阶,即看到殿堂楼阁,鳞次栉比。静穆的红墙,苍翠的松柏,气势磅礴。仰观山门对面,巍然矗立的琉璃影壁,影壁正中由二十四块方砖烧制而成的绿色琉璃花卉,构图精巧,色彩绚烂。绕过影壁,两尊威严高大的石狮,立于庙前。过了头门,跨入二门,只见两旁石碑林立。细心浏览,大都出于历代帝王将相官吏和著名诗人学士的手笔。最著名的是北魏孝文帝的《吊比干文》碑,为魏碑中的佳品,素与洛阳龙门二十品齐名,世传为南北朝著名书法家崔浩所书。另一通是唐太宗的《贞观碑》,又高又大,气势轩昂,铭载唐太宗追封比干为“太师”,谥“忠烈公”的诏文及“祭比干文”。二门过庭,有一通草书“题壁诗”刻石,苍劲深厚,势若游龙。顺庙中心甬道前进,穿过三门,便是比干庙大殿,是一座古老的九脊殿,掩映在松柏交柯的浓荫丛中,红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金光灿灿,异彩夺目。殿内原有佛阁一间,内置高达4米的比干塑像,神态庄重,气势昂然。佛阁两侧是“四大金刚”的塑像。殿的顶板和四壁,画有百鸟飞翔,百花争艳,百兽追逐的彩色壁画。正殿前,有巍峨的拜殿,上额“殷太师庙正殿”,该殿内有一口重750公斤的大铁钟,系明代之物。
今天,比干不仅留下了这样一座庙宇,这里还成了“林”姓的“根”。相传,比干被害之后,纣王还要杀他的家人。比干夫人怀有身孕,连夜出逃。逃致野外的山林,孩子出生了。后来,追兵到了,问这孩子姓什么?夫人怎么敢说是比干的孩子?就指着树林说姓林。追兵放了他们母子。周武王灭商后,招回了比干的儿子,就赐他姓林。从此,此地就成了林姓之根。比干,就成了林姓的始祖。
农历四月初四是比干的祭日,每年的这一天,来自海内外的林姓子孙都要来到比干庙祭祀先祖。今年年农历四月初四(5月8日),是比干诞辰3100周年纪念日,目前新乡正在筹备比干诞辰3100周年大典,海内外比干后裔对此异常关注,新加坡、日本、韩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各国和台湾、香港、澳门、福建、四川等地的比干后裔正在积极组团参加。 中青在线->>旅游频道->>游记精选 ->>天下第一比干庙(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