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4月17日 08:52 来源:保定日报
“荆轲刺秦”的故事家喻户晓。他“义无反顾”的侠义精神,缔造了以“慷慨悲歌”为主线的燕赵文化,成为千百年来激励国人的楷模、锤炼民族精神的基石。
荆轲短暂的一生因坎坷而传奇,因豪迈而悲壮,因侠义而流芳。他的人生轨迹也成为当今学界热议的话题。本文试图就荆轲一生辗转的地域草绘一张路线图,请方家正之。
一、祖齐徙卫。《史记》载:荆轲的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到卫国,卫国人称他为“庆卿”。齐国在今山东北部,开国君主是吕尚,建都营丘(今山东临淄东北)。春秋初期齐桓公任用管仲,推行改革,国力渐盛,疆域大增,至战国时成为七雄之一,是“称王”后唯一敢于和强秦长期东西对峙的强国鞘主,于公元前221年为秦所灭。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平定武庚叛乱后,把原商都周围地区以及殷民七族封给了弟弟康叔,即是最早的卫国。春秋时卫是大国,建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公元前660年被翟击败。后在齐国的帮助下,卫国迁都至楚丘(今河南滑县),从此成为小国,后又迁都帝丘(今河南濮阳),公元前254年被魏国所灭,后又在秦国的扶持下再次复国,迁到野王(今河南沁阳),成为秦国的附庸,公元前209年被秦国所灭。
据考证,荆轲生于卫庄公年间。《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轲好读书,为人博闻强记,也好击剑,是卫国的一名剑客。他遇事理智,不与人争强斗胜。《燕丹子》中也说,魏国攻打卫国时,荆轲曾解救过十余位贤士大夫脱离险境。他曾想凭自己高超的剑术,实现保家卫国的夙愿,就去卫元君处毛遂自荐,但卫元君对人才不屑一顾,没有任用他。后秦国攻打魏国,设置了东郡,命卫元君迁移到野王,自此卫国名存实亡。于是,荆轲离开了卫国。
二、游历榆、邯。他首先往西北走,游历到了榆次(属赵国,在今山西中部),在此拜会了名扬天下的剑客盖聂,想跟他探讨剑术。没想到盖聂目空一切,对他怒目而视,荆轲只得默然离去。继而他折向东南,来到赵国的都城邯郸,拜会壮士鲁句践。二人相“博”时(博是古代一种游戏,“行五道而投琼曰博”,投琼即掷骰子),“争道”(争论先后次序),鲁句践发怒而大声呵斥他,荆轲也默无声息的悄然而出,自此离开了赵国。
荆轲真的惧怕他们吗?不是。荆轲不拘小节,欲立大功。他说自己“常侍君子之侧,闻烈士之节,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者,但问用之所在耳”。能建非常之大功者,必有非常之言行。作为一代大侠,其言行举止自有超越常人之处。荆轲死后,鲁句践悲痛不已,说:“从前我还怒叱过他,他会以为我是什么人!”可见曾经看不起他的人也心生悔意,无比钦佩他的侠士精神。
三、定居燕都。从赵国出来,他行向东北,渡过易水河,来到燕国的下都。燕下都在今易县城南八华里处。燕国从周武王封召公(公元前1069年)到灭亡(公元前221年),前后共848年,历史上曾经营建过五次都城。燕下都是燕昭王即位后营建的。古人把山之南、水之北称作“阳”,因中易水又称“武水”,城池建于武水之北,因而下都又名“武阳城”。燕下都城址东西长二十里,南北宽十七里,阡陌纵横,土台兀立。今天,这些土台仍延续着当年的名字,如老姆台(外交部)、黄金台(招贤纳士处)、虚粮冢(诈敌的“粮仓”)等,还有以武阳台、军营、武阳城为名的村落。近年来对燕下都遗址进行发掘,出土了郾侯戈、矛、兵器、裤币等珍贵文物。秦灭燕时,燕下都被毁。
据郦道元记载,燕昭王之所以在燕国边界修建都城,目的是便于各国人才投奔,又防止泄漏虚实,方另建下都供他们居住的。
荆轲游历到燕国后,燕国人称他为“荆卿”。荆轲在燕下都结识了民间音乐家高渐离,二人都怀才不遇,因而常饮酒作唱,放浪于街市。燕国名士田光发现荆轲“体烈骨壮,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因而把他推荐给了急需人才的太子丹。
太子丹对他十分礼遇,请他“金瓦投龟”,品“里马肝”,并赠美人玉手,还为他修建了荆馆。荆馆建于燕下都西侧、易水河北岸,即现易县荆轲塔北侧的荆轲山村。策划刺秦大计后,太子丹知荆轲有去无回,就命人收集他的衣物,在荆馆南端建起了一座衣冠冢。衣冠冢占地2400平方米,高34米,形成了一座屯土山。辽代乾统三年(公元1103年),人们在衣冠冢上建起了圣塔和寺院。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刺使刘楷复重修荆轲塔。明朝又重建圣塔,御使熊文熙题写了“古义士荆轲里”六个大字(《汉书》称“在野为庐,在邑为里”,此处特指荆轲旧居故里),并刻石碑立于塔的东侧。
荆轲塔高26米,为砖木结构,塔基为须弥座,四面辟假板门,斜面有直棂假窗,顶部有铁塔刹,八角十三层、历代文人学者多在此地吟咏,留下过众多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现此地已辟为游览胜地。
四、死于咸阳。公元前227年,秦国兵临燕国边界。燕太子丹任命荆轲为正使,携带督、亢地图以及樊於期的头颅出燕南长城,西行咸阳(秦国都城。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因位于九山之南、渭水之北,在山水之阳,故名),谋刺秦王。图穷匕首见,荆轲被杀,死于咸阳。(李文通)
转自:今日保定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