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3

古驿道上的淇水关
评论探讨 - 研究论述 - 古驿道上的淇水关
古驿道上的淇水关
 
作者:陈志付  加入时间:2008-12-24 22:18:56  

 

在敲击下发出铜铃般声音的石狮子

 

残存的淇水关寨墙

      殷纣王屯兵淇河边

      黄飞虎镇守淇水关

  

  位于淇河西岸的高村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在历史上曾是淇河的一个重要渡口,被称为淇水关。殷商后期,曾有4个帝王以高村南10余公里的朝歌为都城,尤其是殷纣王打造出空前规模的朝歌城。

  史料中说,纣王为都城朝歌建造了3道城垣,外围城垣东临淇水、西依太行,南北相距20余公里,今天的高村便是朝歌城北的第一道门户,纣王在这个门户筑寨设关,并派出得力大将黄飞虎带兵镇守,淇水关因而得名。朝歌的第二道城垣南北长约3100米、东西约2100米。第三道城垣内为中心城区,面积约60万平方米。这3道城垣让朝歌形成里应外合之势,“殷纣王的江山——铁桶一般”,殷商故地的淇县至今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黄飞虎是当时著名的武将,又是纣王的大舅哥。”孙华国说,纣王派黄飞虎镇守淇水关,可见淇水关这道屏障对朝歌的重要意义。

  高村北有座古庙名为北大庙,相传是当年黄飞虎驻扎营盘的地方,他带领的部队被称为“飞虎营”。如今的高村还流传着黄飞虎的许多故事,这些故事一代代传下来,有些已传得神乎其神。相传黄飞虎骑着一头五色神牛,能够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到了战场上,他的神牛厉声嘶吼,吓得敌人落荒而逃。黄飞虎有万夫不当之勇,威震四方,“飞虎营”中战将如云,个个骁勇善战、勇猛异常。有“飞虎营”坚守,淇水关牢不可破,朝歌固若金汤。黄飞虎身为武将却也爱养花,今天高村北约1公里有个花窝村,相传这里就是黄飞虎的花园,村名花窝由此而来。在纣王发动征讨蛮夷的战争中,黄飞虎和他的“飞虎营”大显身手,立下了汗马功劳。

  淇县史学界普遍认为,殷商亡国是内外勾结的结果,但后人对纣王评价多不够客观,导致纣王在死后受到了许多不公正待遇。商朝的君主本来被称为帝,但周人做了天子后,对前朝天子的称呼便降帝为王。其实,纣王名受,号帝辛,后人却给了他“纣王”这个称号,以至于天下人皆知纣王而鲜知帝辛。《史记》等典籍中记载:纣王“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他天资聪颖,“知足以拒谏”,实乃文武双全之人。相传我们吃饭用的筷子就是纣王发明的。纣王虽非长子,但他深得父亲帝乙的器重,破格继承了帝位。

  提到纣王,客观地说他虽为亡国之君,但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纣王执政后大力推进国家防御体系建设和城市发展步伐,朝歌的三道城垣堪称杰作。同时,面对东夷的屡屡侵扰,纣王下决心“征夷方”。到了帝辛八年九月,为彻底征服东夷,纣王身着戎装举行祭祀大礼,一番杀牲祭旗后他御驾亲征。浩浩荡荡的东征大军由淇水关越过南流的淇水,旋即跨过北流的黄河,在今天的浚县境内与各路诸侯会师后直抵江淮前线。经过近半年的征伐,纣王取得了“征夷方”的胜利,东夷臣服,殷军回师。

  至于多年后武王伐纣并灭了殷商,这段历史则是后话了。

  再回到朝歌的北大门──黄飞虎镇守的淇水关。今年71岁的孙华国多年来一直在研究淇水关的历史,他对记者说:“想了解淇水关的故事,你就算在这里住上两天也说不完。”孙华国写了首关于淇水关的诗:“殷商屯兵北大庙,淇水关驻飞虎营。东临淇水观鱼跃,西依太行听鹿鸣。北有鹤壁新市区,南为古都朝歌城。纣王建关历史久,文物古迹留遗存。”

  

  古关建在船形地

  四面寨墙拔地起

  

  拥有3000人的高村地处当年的淇水关之上。来到高村,依然可以看到一段段残存的高低不等的寨墙矗立在村庄四周,寨墙用夯土砌成,夯土的层次依稀可辨。孙华国说,寨墙虽已残损不堪,但它作为淇水关的历史印记,能够保存到今天实属不易。

  孙华国对淇水关的寨墙没有完整保存下来颇为惋惜。高达5米的淇水关寨墙和东西南北四个寨门在新中国成立初的一段时间内还保存较为完整,四个寨门前均立有古碑。但“文革”前期兴修水利时,寨门全部被拆除,拆下的石料连同古碑都被运到水利工地上使用了。古寨墙在数千年的沧桑岁月中,因风雨侵蚀加上人为毁坏变得面目全非。当年,四个寨门上均有石刻题额,南门题额“淇水关”,东门题额“淇澳绿竹”,西门题额“行山映翠”,北门题额“山河镇”。

  淇水关建在淇河边这块高高的台地上,从远处看,这块台地好像一艘船停泊在岸上,当地称之为船形地。当年纣王在高台上设关,又高筑寨墙,足见防御之严密。由于这块台地四周的石头呈黑色,而从台地下面挖出的土为红色,当地历来有“淇水关是铜底铁帮”一说。

  历史上淇河多次溃堤,洪水所到之处百姓流离失所伤亡严重,但淇水关在历次洪水灾害中安然无恙。当地村民说,淇水关的船形地在洪水到来时会“水涨船高”。传说在明嘉靖年间淇河发生洪灾,洪水到来之前有个道人预言这场洪水将淹死两万人。十里八乡逃命的人扶老携幼来到淇水关的高台上避难。大水过后,上面派官员来核查这场洪水到底淹死了多少人。这位官员一听只淹死两人时不肯相信,便问这两人的姓氏。地方官答曰,这两人都姓万。这一说让众人恍然大悟,原来那个道人把两个姓万的说成了两万人。还有传说,这场洪水退去后不久,淇水关出现了蜃景奇观,蜃景中有座大桥横跨于淇河之上,桥上有人有店有车马,方圆几十里的人都惊叹:“淇水关神了!”由于淇水关这处高台救了百姓的命,人们将淇水关改名为高村桥,后来演变成今天的地名──高村。事实上,高村过去之所以能够在一次次洪灾中躲过劫难,并非由于“水涨船高”的缘故,而应当归功于淇水关高高的寨墙。

  高村的北大庙门前有一对非常古老的石狮,这对石狮一雄一雌,高约两米,传说它们是黄飞虎留下来的,至今仍深受村民们的珍爱。这对石狮有一个奇异之处:敲击时它们发出的声音能够形成鲜明的反差。记者试探着敲击了双狮,雄狮无论怎样敲击,发出的总是微弱低沉的声音,而雌狮只要轻轻一敲便会发出铜铃般悦耳的声音。相传这对石狮非常有灵性,夜间会行走,巡街游巷,为百姓看宅护院。村民告诉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从外地来的几个文物贩子看中了这对石狮,想以30万元的价格收购,但村民们把这对石狮视为镇村之宝,无论文物贩子怎样说,村民们始终没有答应。随行采访的文史研究者孙志文说,从雕刻工艺和造型上来看,这对石狮应当是唐末宋初的作品。

  

  古道南北通九省

  古街东西老字号

  

  高村村内的一条名为淇水关大街的古街,孙华国曾实地测量过它的长度,“不多不少整整500米”。这条500米长的古街两端与古驿道相通,古街的北端向东拐了个弯儿,与淇河上的一座古老的大石桥相连,通向淇河东岸的浚县东高村。

  据记载,连接东高村和高村的这座古石桥名为太平桥,始建于明成化十三年,由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王越派工匠创修。太平桥长261米、宽5米,桥面上铺设的青石板长2米、宽0.5米、厚0.4米,石板与石板由铁扒锔相互固定。

  500多年过去了,现在太平桥上许多青石板都已经断掉了,桥面上有一个个的大窟窿。这座大石桥已不堪重负,但记者采访时仍看见一辆辆重型车从桥上驶过。看着大石桥的现状,记者不禁为这座古石桥的命运担忧。历史上作为国家交通枢纽上的咽喉要道,太平桥的历史价值不可小觑。

  走过太平桥来到淇水关大街,这条古街的南北两端也铺设有青石板,青石板上马蹄及车辙留下的印痕,无声地倾诉着岁月的沧桑和无情。

  作为古驿道的一部分,历史上的淇水关大街相当于今天的国道。孙华国说:“从前这条大街‘一街通九省’,朝廷下达紧急文书时,‘八百里加急’路过淇水关驿站换马不换人。”这样说来,淇水关大街又相当于今天的高速公路,淇水关驿站则好比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时光飞逝,岁月变迁,如今高村旁边有107国道、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这些交通要道贯通南北,古老的驿道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漫步在古驿道上,昔日那车辚辚马萧萧的场景浮现在眼前。记者沿着淇水关大街走来,希望觅到淇水关驿站的遗迹,看看过去传递公文和军事情报的人及来往官员在这里食宿、换马的地方是个什么样子。可是,驿站遗址上已经盖起了民房。孙华国说,驿站早就不存在了,他从长辈们那里听说淇水关驿站有专门养马的地方,称为马号。马号里的马很有灵性,一听到远处的驿道上传来马蹄声,就会发出嘶鸣,养马的人听到马的叫声就晓得又要有人来换马了。

  明代大学士、官至吏部尚书的许赞曾经留宿淇水关驿站,他写下了《高村有感》(诗三首),诗曰:“坐听雁号空月,卧闻马嘶苦荄。已惯征途滋味,碧山今管开怀……”诗中表达了许赞在淇水关驿站留宿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从前因为有驿道和驿站,历史上的高村自然成了商贾云集之地,商业、服务业和金融业异常繁荣,有许多商铺和钱庄都是经营了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老字号。这些老字号分布在淇水关大街的东西两侧,东边多为布店、杂货店、酒肆、酒坊、饭店和旅店,西边排列着钱庄。村里的北大庙现保存着一通清代碑刻,从碑文中可知当年淇水关大街的商户中老字号众多,如庆成号、万镒泰、方兴恒、广义复、德裕号、德成和、恒泰昌等等。暂不说这里众多的商铺,仅从十余家专营银票汇兑的钱庄,足可想象当年的经济繁荣的景象。

  历史如过眼烟云,高村的古驿道承载着说不尽的历史,淇水关记载着历史进程中的兴衰和悲欢。

  距鹤壁新区南5公里的淇县高村镇高村村原为殷纣都城朝歌北面的门户,即历史上著名的淇水关。当年,纣王亲率大军“征夷方”,部队就是由淇水关跨过汤汤淇水直奔东夷前线的。淇水关从前既是淇河的渡口,也是重要的军事关隘。

  相传在殷纣时期,镇守淇水关的是号称“镇国武成王”的黄飞虎。淇水关又是历史上著名的驿站。如今的高村还保留着当年的驿道,这条贯通南北的古道从村中穿过,名为淇水关大街,至今当地还有人称其为官道或御道。12月18日,记者在淇水关大街参观采访时,随行的当地文史爱好者孙华国说,这条古道“一街通九省”,它在历史上就相当于今天的高速公路,淇水关驿站就好比是高速公路的服务区。

  □淇河晨报 008-12-24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持人:姚慧明  谭文忠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郑厚德        管理: 淇县之窗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