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3

枋城的风云变幻
文史事件 - 文史资料 - 枋城的风云变幻
枋城的风云变幻
 
作者:马 珂  加入时间:2008-12-19 15:57:29  

枋城的风云变幻

见习记者 马 珂 文/图

 

 

金堌堆和镶嵌在金堌堆中的汉砖  

淇河入卫处

                      见习记者 马 珂 文/图

  位于淇河东岸的枋城,现分为前枋城村、后枋城村、东枋城村,成“△”形分布。眼前的枋城是再平凡不过的村庄,它毫不起眼地、安安静静地生活在周围众多村庄的包围里,淡定从容犹如一个历经世事沧桑的人归于安宁后的大彻悟、大淡泊。

  走在枋城的阡陌小道上,足音叩响历史沉重的门,我仿佛听见了战马的嘶鸣,看到白沟水面上浩浩荡荡的船只,以及那刀光剑影中争斗的身影……他们自远处而来,渐渐近了,清晰了。

  

  曹操在枋城遏淇水入白沟

  

  淇河水在冬季阳光的照耀下碧绿如玉,同行的栗松岭先生说,当年曹操遏淇水入白沟处就在金堌堆附近。当地至今流传着许多关于金堌堆的传说,其中一种说法是:淇河水涨的时候金堌堆也长。金堌堆是什么样呢?我在心里打了个问号。我们沿着河堤一路寻找着,却不见金堌堆的身影,难道它消失了?迎面走来的老大爷说:“金堌堆,有啊!”他指给我们看。按照老人的指点,我们远远地看到淇河边有一个高大的土堆。

  我们下了堤,来到淇水边。栗松岭先生指着面前的淇水说,这里就是当年曹操下大枋木拦截淇水入白沟的地方。我顺着栗先生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风景如画的淇河水平如镜。栗先生说,每到干旱季节,就能看到位于河底的石堰。我极力搜寻着,想从这清澈的淇水里打捞出枋木与石堰来。栗先生说,枋木已经看不到了,想必是天长日久早已腐朽了。

  老家是新镇的栗先生回忆说,最早在河底发现石堰是在1987年春。当时天气大旱,淇河干涸,群众在河里挖沙时挖出个古建筑物,它横跨淇河河床,在平面位置上是向上呈半圆弧形。建筑材料均为50×200厘米的石板,石板与石板之间均用约5公斤重的蝴蝶结状的铁扣相连,工程牢固甚是罕见。当地群众用了很大力气才去掉两个铁扣。后来经有关专家鉴定,石料和铁扣的加工工艺与出土的汉代文物相同,其整体结构与拦河坝近似。联系到《三国志》记载的东汉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讨伐袁尚时为了运送粮草,曾在枋头用“大枋木作堰,遏淇水入白沟”的史实;又据《水经注·淇水注》载:“其堰悉铁柱木石参用。”专家一致认定这一古建筑为枋堰的基础工程。

  望着淇河水,听着栗松岭先生的话,我眼前勾勒出一幅枋堰图:淇河水面上巨大的枋木如屏障一般,将奔流而至的淇河水拦截。思绪牵引我回到建安九年。

  建安九年,曹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北伐袁尚、袁谭做准备。古时,保证粮草供应是赢得战争的关键。将士出征,必须保证有充足的粮草储备、畅通的粮道。然而白沟内水量较少,无法行舟。于是,曹操筑工程、改造河道,“在淇河口下大枋木以筑堰,遏淇水入白沟以通漕运”(《水经注·淇水注》)。遏淇水入白沟,就是将水量充足的淇河水引至近于干涸的白沟内(见枋头堰位置示意图)。《浚县志·大事记》中载:曹操于前枋城附近下大枋木以筑堰,遏淇水东入白沟,借水运兵马粮草以伐乌桓,并引白沟水灌田7000余亩。

  曹操虽出身低微,却很有野心。在浚县县志办工作的刘会喜先生说,曹操20多岁时在顿丘(今浚县屯子)当过县令,他对浚县的地形很熟悉。这就为他日后引淇河水入白沟通粮运,北伐袁尚、袁谭埋下了伏笔。

  “《中国历代帝王录》谈及曹操时,说他在浚县顿丘当县令。但在《浚县志》中并无记载呀?”我不禁疑惑。

  “浚地在明洪武年间才称县,在此之前曾为郡、军、府、州治所。浚县第一部县志成书于明嘉靖年间,元代的《浚州志》已失传。所以,明代之前的史实,地方志里很多遗漏,但在正史里则有明确记载。况且,浚县的顿丘在《诗经》中就存在。豫北地区的清丰县历史上虽也称顿丘,但那个顿丘成立在北魏,比魏武帝曹操时晚了300多年。”刘会喜认真地说。

  《中国历代帝王录》中说,曹操为统一北方,采取了许多措施:他命令军队利用荒田从事耕作以自给,称为军屯,使北方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这样就增强了经济实力。“引白沟水灌田7000余亩”,便是他壮大经济实力的有效措施。

  “快看这里!”栗先生像发现了宝贝一样喊道。

  我扭头一看,只见一块灰砖镶嵌在金堌堆中,不禁笑道:“不就是一块砖头吗?”

  栗松岭先生听了我的话,极认真地说:“这可不是一般的砖头,它可是块汉砖!”

  “怎么判断这就是汉砖呢?”我疑惑。

  “你看,这种普通的没有花纹的灰青色汉砖,用手敲起来有一种磬声,和其他时期的砖比起来较薄,但比现在的砖要长、要宽,而且十分结实,所以至今还能找到这样完整的汉砖。”随后我们又找到了几块汉砖。

  金堌堆里怎么会有砖瓦呢?栗松岭先生像是看出了我的疑惑,他说:“当时下枋木造堰为巨大工程,这些想必是施工人员在堰旁修筑房舍用的砖瓦吧。”

  

  后赵帝王石勒大战枋头

  

  两晋南北朝时期,在枋堰的东侧兴起了一座颇为著名的城镇,因其在枋堰的东头,故名枋头,这就是枋城最初的名字。曹操遏淇水入白沟的壮举,不仅使枋头成为水陆交通枢纽,也使之成为当时的经济、军事重镇。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国帝王苻洪在此建城,又名枋头城,后来简称枋城。

  东晋十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分裂时期。自西晋灭亡、东晋在南方建立,黄河以北的各个统治者先后建起大大小小许多国家。历史上将北方的15个主要国家——前赵、后赵、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秦、后秦、西秦、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文夏,连同西南地区的成汉,统称为十六国。在这16个国家里,有两个主要国家的建立与枋城有密切联系:一个是后赵,一个是前秦。

  谈起后赵帝王石勒的枋头之战,刘会喜先生引经据典地说,晋怀帝永嘉六年(公元312年),石勒率军北进,谋取霸业。战火频仍让中原百姓坚壁清野。石勒军卒饥饿难耐,以至于相互杀食。汲郡人向冰领导几千人坚壁在枋头,阻挡了石勒渡黄河北上的要道。谋臣张宾向石勒献计:“听说向冰的船只停泊在枋堰下河渎中,应遣轻兵抄小路偷袭,夺取舟船,用来渡大军过黄河。大军过河后,必能打败向冰。”

  石勒采纳了张宾的计谋,很快派遣支雄、孔苌两员大将率兵乘竹筏偷渡,夺取了向冰的船只。石勒率领大军渡过黄河,打败了向冰。向冰军营中丰富的物质储备使石勒士气大振,他们长驱直入到达邺城(今安阳北),进而攻占襄国,并于公元319年以之为都城建立了后赵国。

  

  前秦初建都在枋城

  

  前秦是东晋十六国时期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刘会喜说:浚县枋城是前秦国的初立都城。前秦自始至终都与枋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公元4世纪,前秦一度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大有统一全国之势。不料后来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割据状态。

  蒲洪,为氐族人盟主,是前秦国的开国帝王。成帝咸和八年(333年),后赵高祖石勒的侄子石虎攻占长安的时候,蒲洪率部投靠,石虎拜他为光烈将军、护氐校尉。早有一统中原野心的蒲洪,劝石虎迁关中豪强以及氐、羌部落充实到东方。石虎听从了蒲洪的建议,率秦州、雍州士民以及氐族、羌部族10余万户迁居关东,并命蒲洪为龙骧将军、流民都督,让其驻守枋头。此后,作为后赵将领的蒲洪以枋头为根据地,南征北战,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与影响。

  到了晋穆帝永和五年(349年),石虎的儿子石遵即位后,听从石虎的养孙石闵(冉闵)的谏言,罢免了蒲洪的官职。蒲洪大怒,回到驻守地枋头后便派使者投靠东晋。同年11月,石虎的第三个儿子石鉴杀石遵夺取帝位。石氏家族由此展开了争夺帝位的杀伐。秦州、雍州流民见势西归至枋头,推蒲洪为主,民众遂聚至10余万人。在赵都邺城的蒲洪长子蒲健闻讯后,斩杀邺城关守,直奔枋头。

  翌年正月,石闵占领邺城。蒲洪拥兵10万驻守枋头。同年二月,蒲洪在枋头大败前来进攻的羌族首领、后赵右丞相姚戈仲之子姚襄,斩杀敌军3万多人。随后蒲洪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大秦王,并改姓苻。

  苻洪称王改姓后不久,降将麻秋设宴,在酒中下毒杀苻洪。苻洪之子苻健见情况有异,带兵斩杀麻秋。苻洪临终时对苻健说:“中原不是你们兄弟能占据的地方,关中地势险要,我死后可鼓行西进。”

  苻洪死后,苻健遵从父亲的遗言,在枋头筑城,修建宫殿,督促百姓播种小麦,并除去大都督、大将军、三秦王的称号,向东晋称臣,以麻痹窃据长安的杜洪,让对方认为他无意西向。暗地里,苻健则统领军队、储备粮草,以备西进。不久,他便率众兵分两路进攻杜洪。公元351年,他乘后赵灭亡、关中豪强群起的机会,自称天王、大单于,国号“秦”,史称前秦,定都长安,年号“皇始”。翌年称帝。

  枋城是前秦的兴起之地,也是当时苻姓的聚集地。前秦王苻坚对枋城很有感情。晋太和五年(370年),苻坚攻下邺城回长安时,专程回到枋头城宴请枋城父老,并宣布永世免除枋城百姓的徭役赋税。

  

  苻姓源自枋城

  

  “枋城不仅是前秦的始都,还是苻姓的祖源,在前秦历史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刘会喜说。自蒲洪在枋城改姓苻,苻姓便由此而来。

  蒲洪为何改姓为苻呢?据说当时有谶语“艸付应王”,恰巧蒲洪的孙子蒲坚后背上有“艸付”二字。“艸”为篆文“草”字,“艸付”合写即为“苻”。于是,蒲洪便改姓为苻,意在应照谶言,建国称王。在《晋书·苻洪传》以及《浚县志》中均这样记载:“洪亦以谶文‘艸付应王’,又其孙坚背有‘艸付’字,遂改姓苻氏。”

  苻姓虽源自枋城,但自苻健依照父亲苻洪的遗言迁居关东以后,本就不多的中原苻姓便聚集在关中一带了。经年研究浚县文化的刘会喜先生说:“苻姓起源较晚,别无他支,所建前秦国仅历7世45年便被灭。苻姓族人很多被杀,幸存者为避难而改他姓。如今,苻姓极为少见。苻姓虽小,但在东晋十六国时影响很大。苻姓在当时出了7个帝王和苻融等许多将领。特别是苻坚以王猛为相,镇压不法贵族,兴修水利,注重农业生产,使前秦一度强盛,先后灭了前燕、前凉、代国,并夺取东晋的益州和襄阳,遣军远征西域,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帝王。”

  曹操当年遏淇水入白沟处风景如画

  在浚县新镇镇的淇河东岸,有一处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轮番上演英雄史诗的“舞台”,它就是枋城。

  在踏访枋城前,对浚县文化颇有研究的刘会喜先生讲:“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枋城可不是个村庄,而是前秦的始建都城。”古代的枋城是连通黄河、淇水、白沟、宛水、淆水的交通枢纽。枋城一带也是黄河渡口最为密集的地区。枋城因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历史上的交通、军事重镇,为兵家必争之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魏武帝曹操遏淇水入白沟、东晋十六国时后赵帝王石勒鏖战枋头、前秦初立都城在枋城……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持人:姚慧明  谭文忠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郑厚德        管理: 淇县之窗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