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3

王升屯之上下五千年
文史事件 - 文史资料 - 王升屯之上下五千年
王升屯之上下五千年
 
作者:陈志付 孙志文 文/图  加入时间:2008-11-5 18:04:23  

      淇水之滨现有两处很古老的坟墓遗址,一处是本报《文化鹤壁》栏目曾经报道过的位于淇县的轩辕坟,另一处便是位于淇滨区九州路街道办事处原王升屯村的禹王陵。两处遗址隔河相望,南北呼应。上世纪60年代中期,王升屯村村民在禹王陵开荒,高大的禹王陵被夷为平地,墓中出土的物品被当成不祥之物遗弃。

王升屯之上下五千年 

高大的唐碑上记载着“卫多君子,淇有绿竹”。

兰苑社区王升屯新村居民家中的青铜器和陶器。


      走进都市村庄,领略炎黄文化  

  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和他的后裔夏王大禹是人人皆知的古代中华民族两位杰出领袖。“王升屯村与黄帝和大禹有历史渊源,古时王升屯叫有熊村,在后来的2000多年中一直称熊镇集,最早是有熊氏黄帝后裔居住的地方。”熊镇集历史民俗文化馆负责人董连会对记者说,王升屯悠久的历史文化值得挖掘、整理并传承下去。

  淇滨区九州路街道办事处兰苑社区的前身即王升屯村。2005年11月,王升屯村实现整体搬迁,全体村民入住新村。2006年8月,撤王升屯村委会设居委会,成立兰苑社区。日前,记者来到兰苑社区王升屯新村和王升屯村原址采访,正如董连会所说的那样,这里有大量的历史遗迹和遗址,他虽然搬进新村住上了高楼,但是对原来村里的禹王陵、女娲宫、殷神庙依然难以割舍。

  王升屯村的原址上还保留着一处名为玉皇殿的古老建筑,其正殿走廊立着的两根石柱上分别刻有“明嘉靖十一年重修”和“清雍正四年重修”字样。石柱上还刻着两副楹联:“帝德广运慈云普覆三千界,神功浩荡法雨周流万国中”;“敬天地风调雨顺,孝父母岁岁平安”。玉皇殿的东南面原有座高大的钟楼,正南面原有座古戏楼,钟楼和古戏楼毁于上世纪中期。由于王升屯已整体搬迁至新村,古老的玉皇殿孤零零地矗立在一片空地上。采访时,一位退休教师对记者说,希望能将玉皇殿长期保留下去。

  熊镇集历史民俗文化馆设在玉皇殿内。董连会说,当地群众家中有许多古代石器、青铜器、铁器、陶器和农具,他们创办这个文化馆,就是要把散落在民间的古代器物尽可能地收集起来,展示王升屯的历史文化,让后人更多地了解王升屯的悠久历史。采访过程中,记者在王升屯新村的几户居民家中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古董,其中大部分古董的年代和来历主人自己都说不清楚。

  除了创办熊镇集历史民俗文化馆之外,董连会还牵头组织成立了王升屯民间文化研究会,吸收了一批当地的文史爱好者,为研究和传承王升屯的历史文化做了大量工作。

  毫不夸张地说,王升屯的历史犹如一部浓缩了的中华文明史,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大禹乃至黄帝时期。有学者这样说:“大禹治水,至于大伾;华夏开国,始于淇河。”王升屯地处淇水之滨,又是殷商畿辅之地,据《浚县地名志》和有关史料记载,王升屯原名熊镇集,最早称有熊村。说到熊镇集和有熊村,就要说说炎黄二帝和夏王大禹了。当时,黄河流域的氏族部落中最有影响的是黄帝和炎帝两大部落,炎帝部落经常受到来自南方的蚩尤部落侵扰,炎帝屡战屡败,无奈之下向黄帝求助。于是炎黄二帝联合起来向蚩尤开战,蚩尤最终败逃南方。后来,炎黄两大部落发生冲突,炎帝被打败,其族人融入了黄帝部落。炎帝和黄帝因而成为华夏儿女公认的祖先。

  炎帝被打败后,黄帝成为中原地区部落联盟的首领。黄帝,姓公孙(也有人说姓姬),名轩辕,号有熊。传说黄帝部落驯养了熊、罴、貔、貅、貙、虎六种猛兽,到打仗时将这些猛兽放出来助战。黄帝部落长期活动在中原地区,经过征战不断扩大势力范围,其部落中的一部分人来到淇河边(今天的淇滨区兰苑社区王升屯村原址一带)定居,随着人口繁衍,人们将这里取名为有熊村。后来,黄帝的第十一代孙夏王大禹为治理水患曾到过有熊村。黄帝和大禹都像熊一样威猛且力大无比,威震四方。有熊村是黄帝后裔居住的地方,形成集镇以后,人们特意将其命名为熊镇集,一则表达他们念念不忘自己是有熊氏的后裔,二则表达对黄帝和大禹的崇敬之意,另外还要借黄帝和大禹的声威来镇魔祛邪。

  “禹王爷来过王升屯,村里大人小孩都晓得禹王爷的故事。”今天的京立医院东侧便是禹王陵遗址。在市检察院的东围墙边,上世纪50年代后期尚有规模宏大的禹王庙。禹王庙当初只供大禹的塑像,后来尧、舜也位列其中,因而又称三官庙。1965年,村民董秀山等人在开荒时挖开了禹王陵。

  今年63岁的董秀山告诉记者,当年禹王陵的南边立着一块状如石碑的大石头,石头表面风化,看不到任何文字。他们开荒时禹王陵占地约100平方米,高约4米。墓穴用石头砌成,深约2.5米,当时从里面挖出了一把铁铲和一个铁头盔,铁铲和铁头盔出土时锈蚀严重。“那时的人都认为把墓里的东西带回家不吉利,随手就把它们扔掉了。”董秀山说。

  王升屯的人为缅怀大禹治水的功绩,在禹王陵遗址立起一通石碑,上书“禹王陵”三个大字。董连会认为,禹王陵出土的铁铲与书中介绍大禹治水时使用的铁铲相似,这个坟墓起码也是后人为大禹建造的衣冠冢。因为其功德感动了天地,当地传说禹王去世时,有一大一小两块陨石落到王升屯村。至今被当地人称为陨星沟的这个地方落下的是块大陨石,大陨石落地时温度很高,把周围的土都烤焦了,这片土自古以来就是焦红色,从前还有人吃这里的红土治病;小一点的陨石落在禹王陵旁边,即董秀山所说的状如石碑的那块陨石。  

  熊镇集之兴衰 

  王升屯村原址位于鹤壁新区新世纪广场东约200米处。据明朝初期的《王升屯复开古集记》碑刻记载,早在殷商时期王升屯就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集市,时称熊镇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熊镇集的规模逐渐扩大,至元朝时已发展成为面积达数平方公里、拥有3000口人的集镇。集镇的城墙高10米,东至臣自投(当年熊镇集的牲口市场,今分为东臣投村和西臣投村),西至石碑洼(现市第一人民医院),南达柏树坟,北到三里长沟。集镇的四面建有4个城门,城外修有护城河,且有驿道穿集而过。集市上有粮行、钱庄、药铺、当铺、茶肆、车马店、牲口市场等等,百业兴旺,生意兴隆,“乐弦歌鼎沸觥”,“老幼不绝者市”。同时,有禹王庙、殷神庙、法华寺、玄武神祠、玉皇殿等多座寺庙。可谓“集盛多寺庙,神佑客商到;水井两条线,盈利逐浪高”。

  兴旺发达的熊镇集自然少不了休闲娱乐场所,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时常光顾。殷商时期,各路诸侯在前往都城朝歌晋见武丁、武乙、帝乙和帝辛4位帝王之前,都在淇水关外的熊镇集停留歇息,恭候召见。居住在朝歌的帝王也经常携亲眷跨淇河到熊镇集游玩,传说在纣王帝辛时期熊镇集的娱乐场所多达18家,纣王每次到熊镇集南边的女娲宫降香后都要到集上享乐一番,把熊镇集当成后宫。

  新区市第一人民医院所在地即原熊镇集的西门,历来称石碑洼。董连会带领记者来到医院内草地上一通高大的唐代石碑前。该碑名为“大唐故偃师今雍州长史平公之碑”,高约4.5米,宽1.5米,厚0.3米,碑体的下半部分连同石龟基座在前些年施工时被埋入地下。碑正面刻有洋洋洒洒的碑文,背面刻一尊大大的佛像,两侧分别刻有3条龙和1尊小佛像。从碑文“卫多君子,淇有绿竹”的记载中可以看出,淇水之滨的熊镇集一带在古时候便是人杰地灵、富饶美丽的地方。

  然而,世事变迁,战火无情。元末明初社会动荡,中原大地战火四起,刀光剑影之中尸横遍野。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的熊镇集在战火中变成一片废墟,“人口十不存一”,少数幸存者被迫逃往他乡,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繁华集镇一度成为没有人烟的荒野。

  原熊镇集的东门(今淇滨区九州路街道办事处西臣投村)外早在宋朝时就有座名为龙宫大殿的庙宇,庙宇内如今尚有一通立于明万历二十七年七月的《龙宫大殿重修碑记》的碑刻,其中记载:“元末明初,明太祖朱元璋起兵逐灭外鞑,统兵追鞑到龙宫庙院,龙神显灵,鞑臣自投。明太祖感于神恩,拨资扩建龙宫,塑造金身,受民香火,村名为臣自投村。”臣自投村后来分为东臣投村和西臣投村,西臣投村的这通碑刻也说明了当年中原大地的战乱情况。  

  王升故里说好汉 

  “王升屯地名碑”的碑文中说:“该村原名熊镇集,元末毁于战火。明初由山西移民于此,以土著人家王升之名取村名。”

  王升何许人?立于王升屯村原址的“王升故里碑”介绍:王升,元朝末年人,祖籍河北大名府浚县熊镇集(即后来的王升屯),生于名门望族,家道殷实,自幼读书习武,勤学上进,乡试中秀才,府试中武举。因其文武兼备、身材魁梧,曾任京师督军教头。他生性耿直,行侠仗义,敢作敢为,又痛恨腐败,因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迫辞官回乡。回乡后的王升为民除暴,广结善缘,灾荒年间向饥民舍饭,在百姓中威望很高,被人称为好汉。后来,王升屯的人把刻有“王升敢挡”的四字石碑立在村口,家家户户在建房时也要将这4个字刻在砖石上,借好汉王升之名表达扶正祛邪的愿望。

  从前人们常说:老子英雄儿好汉。王升的儿子王进也不例外。王进与其父王升所走的人生道路如出一辙,他也是先中秀才后中武举,后来官居八十万禁军教头,再后来同样因为为人仗义、不畏权贵受到迫害。王家于是又多了一条好汉。

  王升和王进父子后来成了历史名著《水浒全传》中的人物原型。《水浒全传》在开头便以王升、王进为引子,引出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农民起义英雄。该书在第二回中写道:“且说高俅得做了殿帅府太尉……于内只欠一名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随即差人到王进家捉拿王进”;“王进参见太尉,高俅道:‘你那厮便是都军教头王升的儿子?’王进禀道:‘小人便是。’”高俅“喝令左右:‘拿下!加力与我打这厮!’”

  该书第九十回写燕青向宋江引荐许贯中,其中写道:“小子姓许,名贯中,祖贯大名府人氏,今移居山野”;“这座山叫大伾山,上古大禹圣人导河,曾到此处。”

  有学者研究认为,《水浒全传》的作者施耐庵和罗贯中实为一人,书中写到的许贯中是该书作者罗贯中的化名。许贯中是鹤壁许家沟人(当年许家沟归大名府管辖),他熟知王升、王进父子的故事,便从他们的故事写起,引出了108位英雄好汉。由于书中揭露了封建官府的黑暗和腐败,许贯中为了出书方便,便改姓署名罗贯中。同时,他又借书中人物“许贯中”之口自报家门。

  《水浒全传》作者罗贯中与其作品中的人物许贯中究竟是什么关系尚待进一步考证,王升、王进的英雄形象在他们的家乡王升屯深深地扎了根,这对父子一直让王升屯的人引以为豪。

  如今,欣逢盛世,原王升屯村的村民在城中村改造后全部住进了水、电、气、暖、宽带齐全的淇滨区兰苑社区王升屯新村,并且实现了户口非农化、居住公寓化、保障社会化、管理社区化,“都市新村”的居民过上了幸福生活。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持人:姚慧明  谭文忠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淇县之窗老农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