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淇河文化研究第二卷(2007)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序

作者:聂 玺 薛国文

聂  玺(中共浚县县委书记) 薛国文(浚县人民政府县长)  
 

  浚县是1994年被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浚县历史文化积厚流广。全面系统解读浚县历史文化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的出版发行,是浚县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可喜可贺。
  浚县历史悠久。远在6000年前,先民已在淇河下游繁衍生息,在浚县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上,源起或形成望族的姓氏就达20多个。商都迁殷后,浚地称黎,西汉初年,置黎阳县,其间浚地曾为郡、军、府、州治所。唐初黎州曾辖四州八县,宋金元为浚州,明初降州为县,始称浚县,至今已630多年。
  浚县人杰地灵。浚县历史文化名人层出不穷,春秋时的子贡,不仅是出色的外交活动家、政治家,还是中华儒商始祖;北魏尚书令李崇,爱民如子,断案有术,留下了“李崇断案”的成语故事;隋末唐初的著名文学家谢偃,在当时文坛赢得“李(李百药)诗谢赋”的美誉;同时代,王梵志以白话诗蜚声文坛,其开创的通俗诗风在唐代诗坛独树一帜;明代的王越戎马边关,长诗善赋,“出将入相,文武双才”;明代的文学家卢楠,创作诗文不拘旧例,超凡脱俗,其人品和文品备受后人推崇赞誉。
  浚县文化灿烂。历史文化的滋润,灵山秀水的哺育,使浚县英才辈出,群贤纷至。曹丕、骆宾王、王维、岑参、高适、贾岛、杨巨源、范成大、王阳明、王铎、王群等历代文坛艺苑高手巨擘,都曾在浚县留下了名篇大作,可谓金声玉振,黄钟大吕。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和隋唐传奇小说,也与浚县有着剪不断理还乱、千丝万缕般的联系。浚县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泥塑艺术“泥咕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浚县的民俗风情独特,一年一度的“正月庙会”闻名遐迩,庙会期间,每天都吸引着数十万游客和慕名采风的作家、艺术家及前来采访的新闻记者。
  浚县名胜古迹遍布。大伾山风景区是国家4A景区。景区文物荟萃,亭台楼阁错落,楼殿庙宇有致,摩崖题记琳琅满目,大伾山东侧,坐落着中国最早、北方最大的大石佛。浚县每一处名胜、每一处古迹,无不向世人昭示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盈的文化精神,不愧是人们文化旅游的胜地。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浚县、认识浚县,《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的编者,试图以历史的眼光审视浚县、以文化的视角观察浚县、以文学的笔法描绘浚县、以艺术的手段表现浚县,配以适当图片,形成了强烈的视觉效果,可以说是图文并茂,开卷有益。《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的出版面世,一定会使社会各界对浚县历史文化内涵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加深,对树立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的形象、进一步提高浚县的知名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们相信,历史文化名城浚县自强不息、团结包容、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文化精神,一定会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当今的浚县人民,一定会创造出无愧于先贤、无愧于子孙的辉煌业绩。
       来源:2007-4-11 鹤壁日报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目录 (请点击)

 

前一篇<---本篇--->后一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