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淇河文化研究第二卷(2007)

 

河南建设文化强省势在必然 ——听李学勤先生谈中原文化

作者:河南日报

 
 
 

 

河南建设文化强省势在必然

——听李学勤先生谈中原文化

     李学勤
  其人
  1933年,李学勤出生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1952年至1953年,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加编著《殷墟文字缀合》。1954年起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上世纪60年代,李学勤将研究的重点转向了金文以及青铜器。如今,他被公认为是青铜器鉴定的著名专家之一。
  1972年,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的马王堆西汉墓开始挖掘,三号墓一共出土了13万多字的大批帛书,内容涉及古代哲学、历史、医学和科学技术许多方面。李学勤受命进行帛书的拼合和研究工作。
  1996年“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这个工程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科技测年等学科,分9个课题,44个专题,直接参加的专家学者就有200人,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跨学科门类的合作研究。李学勤担任首席科学家和专家组组长。
  李学勤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文科高等研究中心主任、历史系教授、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兼任多所大学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组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中国钱币学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等。1986年被推选为美国东方学会荣誉会员,1997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①12
  
  李学勤
  其言
  ●中国考古的重大发现至少再持续二百年。
  ——2004年11月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李学勤就“辉煌的中华早期文明”作主题讲演时预测。
  ●正说历史是针对戏说才有的。如果戏说消失了,或者说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不受“戏说”影响了,正说也就不必存在了。
  ——李学勤论当前戏说历史之风。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说的是世界的文化,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它的中心会有所转移。文化同时也会不断转移。整个历史发展中,中国崛起,我认为这是一个历史的必然。
  ——李学勤答网友关于“如何理解季羡林先生谈黄河文化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历史大势”的提问。
  ●如果文明全变成了千篇一律,那我们旅行都不要旅行了,你到什么地方去都是一样的,你到什么城市,吃都是麦当劳,坐都是一个牌子的车,这个还有什么意思呢。
  ——李学勤答网友关于“中西方文明将来会不会趋向于一致”的提问。
  ●人类的知识其实是一个整体,将知识分成不同的门类实际上是为了研究的方便。
  ——李学勤答记者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过程中的最大障碍的提问。①12
  
  李学勤
  其事
  “冶”背后的故事
  1975年,李学勤借调到国家文物局,整理新出土的竹简和帛书。最初是整理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书,他和中国中医学院一位研究医学文献的专家一起整理《五十二病方》一书。
  在这本书中,每写到炮制药方时,经常出现一个“冶”字。当时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李学勤和同事遍查中国古书,但“冶”字从来没有在炮制药方时出现。写错了?不像,因为每个药方里都有这个字。
  李学勤不死心,终于在一部日本医学古书《医心方》中查到。其中,“冶”字有日文的注释,就是碎的意思。在中国字典里,“冶”没有这个意思。
  破译“遂公 ”之谜
  2002年的一天,李学勤被请到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鉴定一件从海外回归的青铜文物。这件文物外观很普通,李学勤最初也没预料到其中竟隐藏着惊人的秘密。它就是后来被李学勤称为“遂公(xu)”的西
  周青铜器珍品。
  是古代用来盛食物的礼器,西周中期开始流行,到春秋中期消失。它到底属于什么年代、由什么人铸造的呢?根据外沿上花纹的风格特点,李学勤很快断定这件珍品是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当看了内底铭文,李学勤感到非常吃惊。铭文开头说“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讲的竟然是大禹治水的故事。近百年来史学界一直在争论:大禹是历史人物还是神话传说?这直接关系到夏王朝的历史如何写?现在“遂公
  ”上的铭文一下子将有关大禹治水的古文字记录提早了几百年,为解开中华上古历史之谜提供了可靠的文献证据。它说明大禹应该确有其人,因为早在2900年前的西周时期人们就已经在广泛传颂着大禹的功绩。而更让李学勤兴奋和惊异的是,“遂公
  ”铭文中关于大禹治水的文字竟和儒家经典文献《尚书》上的记载惊人地一致。现在,“遂公
  ”是保利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学者们称它“将会改写中国古代思想史”。
  乐趣:没事就看电视剧
  李学勤工作很忙,也很勤奋,但他不废寝忘食。他很懂得劳逸结合,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
  李学勤晚上从来不熬夜工作,睡得也早,每天10点多钟就睡觉。在家有空时,他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电视剧。他看过的电视剧很多,古装的、现代的,武打的、言情的,谈起来都头头是道。①12
  
  早春的北京,还略有寒意。三月的一个上午,在清华大学荷清苑小区,我们如约拜见了“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先生。
  李学勤热情地告诉记者:“我与河南还是有缘的,4月中旬就要到新郑参加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一些活动呢。”74岁的李学勤说话声调较高,语速很快。他爱笑,说话间笑声不断,恍若邻家和善的老伯,我们一下子就被他的快乐所感染,起初的拘谨顿时烟消云散了。
  李学勤思路敏捷,说起话来令人感到有一股书卷之气氤氲蒸腾,如春风拂面。一旦谈起考古,谈起中国早期文明,他更是激情四射,就像一位优秀的导游,引着你逐渐走入历史的幽深地带,为你拨亮中华早期文明的光芒。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在学术界,李学勤是公认的“杂家”,被称为“百科全书式”学者。再冷僻深奥的问题,他只要感兴趣,就能随时随地进入研究状态,心如止水,不受外界任何流俗的影响,很像“老学究”。但上电视,搞鉴宝,他同样能侃侃而谈,天文地理,无所不通,又很像个追赶时尚的年轻人。
  李学勤做考古虽不能说是半路出家,但纯属是从业余爱好开始的。上个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十几岁的李学勤迷上了那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天书”,在惊异和好奇中闯入了甲骨文的世界。要破译和解读这些“天书”,不仅需“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功力,更需要远在星辰之外的好运气。在甲骨文界,有种说法可以印证这点:要释读甲骨文中的一个字,其难度不亚于发现一颗小行星。
  也许正是因为它的难度和深度,激发了他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斗志。上大学以后,李学勤对甲骨文的痴迷更甚,他说:“在清华大学读书时我学的是哲学,但经常到北京图书馆看甲骨文的书,我的甲骨文都是自学的。”195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要编辑《殷墟文字缀合》一书,还是学生的李学勤应邀参加了编著工作。于是,19岁的李学勤提前结束大学学习,来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两年后又到历史所,给著名史学家侯外庐当助手。“侯先生研究什么,我也研究什么。”但李学勤仍然情钟甲骨文和考古,这就使得他的研究领域显得庞杂。经过数十年的日积月累,他得以集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文献学家于一身,并在甲骨文、青铜器研究、战国文字研究、简牍帛书整理研究以及夏商周年代学方面成就斐然。他首次鉴定出西周的甲骨文;他对战国时期金文、陶文、古玺、货币文字及简帛的研究,促使古文字学领域中新的分支——战国文字研究的形成;他先后参与湖南长沙马王堆帛书、湖北云梦睡虎地竹简等出土文物的整理注释。他对战国以至汉初的学术史、文化史的研究引起学术界的广泛注意,尤其是1996年启动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作为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李学勤的建树,更令海内外学术界瞩目。
  黄帝出生在新郑,“这点是没有问题的”
  谈起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李学勤兴致勃勃地讲起了黄帝的事迹。他认为以炎黄二帝的传说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并不是现代人创造的,乃是自古有之的说法。
  一是因为黄帝的事迹传说流传非常广。李学勤说:“《史记·五帝本纪》里面讲黄帝的一些作为是有一个范围的,这个范围基本上和司马迁走的差不多。从当时的交通和文化交往范围看,圈子也就那么大,就是以中原文化为核心以及其影响所能达到的区域。这个范围是非常大的,新石器文化有很多类型,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后来的商代文化都受到影响。”
  二是因为传说实际上反映当时的历史,这段历史和河南有特殊的关系。李学勤说:“黄帝,号称有熊氏,出生在有熊之墟,就是今天的新郑,这点是没有问题的。我们说的炎黄二帝,人文始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史实依据。”
  “拜祖到新郑,祭祖到黄陵”,祭祖和拜祖有什么区别呢?李学勤饶有兴趣地指出,河南新郑是黄帝的出生地,陕西黄陵是黄帝的衣冠冢。纪念黄帝,在出生地采用拜祖的方式,在陵墓所在地采用祭祖的方式。“黄帝族的活动区域还是在中原一带,黄帝死前曾在河南的灵宝铸鼎,在那个地方发现了非常宏大的仰韶文化遗址,宫殿比安阳殷墟还大。”
  李学勤认为今天弘扬炎黄文化有重大的意义。他说:“炎黄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主体文化,一个国家的文化,只有是民族的,才会是世界的。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传承五千年,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五千年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和力、向心力、凝聚力。”
  中原地区先民的生活和智慧
  普通的中国人都知道,4000多年前的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但对于考古学家来说,夏朝曾是消失在历史迷雾中的一个朝代,类似起止时间这样的大轮廓就无人能说明白,衣食住行这样的小细节更无人能说清楚,甚至连中国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夏代,都曾经是备受争议的“问题”。1959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现让考古界兴奋不止,这一遗址向世人展示了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宫殿建筑群、最早的青铜礼器群、最早的铸铜作坊、最早的城市道路网、最早的宫城、最早的车辙痕迹……二里头遗址证明:夏朝不仅存在,而且有很高的文明程度。
  李学勤说,对考古学家来说,中原地区称得上是中国考古的圣地。尤其是对研究文明起源问题的学者来说,中原更是个充满探索和发现曙光的洞天福地。莽莽中原,处天下之枢,交通四面,辐辏八方,远古时期众多的部落、氏族曾在此生存发展,不同的民族在此融合交流。这里是我国文明起源的中心,数以千计的酋邦、方国在此生活繁衍,争城夺地,兴盛衰亡。现在,那一幕幕鼓角争鸣的历史活剧已经远去,但是远古时期的文明遗迹依然向我们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舞阳贾湖、新郑裴李岗、渑池仰韶、偃师二里头、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安阳殷墟……说起这些星罗棋布的都邑遗址,李学勤如数家珍。他说,中原地区从仰韶文化到商文化,已经排成了继承衔接的链条,没有明显的缺环。也就是说中原文明和中华文明一样都是未曾断裂的文明。这些文明的印迹,先人的履痕,镶嵌在黄河青山之间,在一个训练有素的历史学家眼中,并非死的遗存,而是一段包含着远古文明密码的文化基因,唯有破译那些密码,才能触摸到历史的灵魂,真正有所发现。
  作为一个深入历史根脉寻觅探索的学者,李学勤的记忆力非常好,尤其对考古领域内的事情,哪怕是一些细枝末梢,他都很熟悉。他说:“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磨盘,像一个大砚台一样,和现在碾米的碾子差不多,主要是给黍稷等作物脱粒用的。八九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能做出那么精致的农具,这是不可思议的成就。”当记者告诉李学勤美国人利用贾湖遗址出土的酿酒遗物仿制出了一种啤酒时,他爽朗地笑了,“他们(我们的祖先)当时的想法和我们根本不一样,思维方式跟今天完全不一样。”记者问他是不是指祖先没有那么丰富的想像力,李学勤说:“当时他们的想像力比我们强,我们今天的想像力反而不如他们,我们的祖先在某些方面比我们更有智慧。”
  中原地区的发现总是能给这位考古学家带来惊喜。殷墟的发掘,等于一下子恢复了一大段古史,曾经淹没在历史雾霭中的商代逐渐清晰起来。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吹奏出的乐曲让李学勤记忆犹新,他说:“当时还在我家里吹过,吹的是《小白菜》。”殷墟洹北商城发现时,恰好在“夏商周断代工程”实施期间,提供了很多出乎意料的证据,令人惊喜不已。
  说起“夏商周断代工程”,李学勤说这个工程“非常复杂”,“越是久远的就越模糊,就像你坐在我面前,我看你比较清楚,坐远了就看不清了。”李学勤打了个比方。
  从某种程度上说,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最终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建立一部中华文明的信史。身为“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首席科学家,李学勤深味其中的甘苦。“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完成,将夏商周年代学的研究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水平。这不但为进一步使夏商周的年代精确化奠定了良好基础,更重要的是给追溯中华文明的起源找到了可以依据的出发点。面对扑朔迷离的华夏远古历史,历数十年的艰难探索,终于取得了古史分期问题上的关键突破。古史分期号称中国历史研究“五朵金花”之一,这意味着李学勤和他的学术团队离摘取“金花”的目标已近在咫尺。
  中华文明早期阶段的核心在中原
  说起中原文化,李学勤认为,夏商周三代时期,甚至是更长一段时期,华夏文化的中心是在中原地区。所谓“三代之王,都于三河之地”,“三河之地”就在伊洛地区一带,天下之中就在登封的测影台。
  为什么把这个地方叫做天下之中呢?李学勤解释说,“当时用圭表测影,夏至是测影的时候,这个时候测出的长度正好是一尺五寸。‘日至之景(影)尺有五寸,谓之地中’。为什么要定这么一条呢?是因为登封是夏禹之都,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来说,这里也是朝会、贡赋、商业、交通的中心,所谓‘天下之大凑’,这里就是天下之中”。
  三年前李学勤曾撰文详细论述过这个问题。他认为,中原文化的核心是河洛文化,河洛文化分布的中原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历史文献和考古成果的研究分析表明,我们的先人摆脱原始野蛮的状态,真正开始进入文明时期,正是在中原地区。以黄河中游区域为中心的仰韶文化,“对实现统一中国文化做了最早的重大贡献。”
  据李学勤介绍,继“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在另一项不为人们熟知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中原地区仍然会占据非常显著的位置,这完全是由这一地区本身在历史上的重要性来决定的。
  李学勤认为,中原地区文化的重要,不限于先秦,直到汉唐盛世,中原的核心地位依然十分明显。长安、洛阳两大都邑,延续成为许多王朝先后建都的地方。正因为如此,长安与洛阳不但是全国辐辏的中心,而且成为国际意义的大都市,其文化影响更是广及欧亚大陆。
  “中原地区在中国历史上之所以重要,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在地理位置上占全国的中心,从文化内涵上能吸收和容纳周围甚至边远地区的文化因素。”
  他举例说,在巴蜀文化的古老遗存中,中原文化——如商文化的影响仍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在三星堆出土的两米高的青铜人像,面部是典型的蜀人容貌,可是细看铜像装饰的花纹,显然是中原商文化的艺术风格,这是中原商文化影响及于蜀地的例证。“在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早期阶段核心还是在中原,中原文化有特殊重要性。”李学勤表示。
  河南建设文化强省势在必然
  李学勤先生经常来河南做课题研究和讲学,他对近年来河南省提出致力于“两大跨越”,加快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做法非常赞赏。
  他认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河南作为中原的核心来讲,第一是当之无愧,势在必然。因为中原地区是文化积累最为深厚的地区;第二是河南具有这方面的优势,人口又这么众多,河南的教育也很不错。有文化资源的蕴藏,如果教育方面进一步重视和推进,在这个方面会做得更好。将来河南一定会出现一个人才辈出的局面,河南的发展对国家的崛起一定会起到重大作用。

      来源:河南日报

前一篇<---本篇--->后一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