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淇河文化研究第二卷(2007)

 

王耕图说淇河风光( 2006-09-25 15:57)

作者:王 耕

淇河冰臼石

 

淇河杨柳

      淇河是早就知道的,但这样"近水楼台"般的看,却是2006年秋走鹤壁,才有了这个机会,而且一改我想象中的北方的河,在现代缺水年代,或用完了、或污染了的印象。 

    淇河仿佛是还没被人类过度开发,还有这过去年月那种一条大河波浪宽的印记,这是河南北部多么难得的一条河。 

    淇河源于山西省陵川县,穿过太行高山峡谷,流经鹤壁,境内流长42公里。 

    淇河历史悠久,自古负有盛名。《诗经》有十几篇描写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如"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就是对她的赞美。 

    古代淇河流域为殷商古都,淇河岸边竹木繁茂,淇河水清澈透底。春秋时期生于朝歌的中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曾垂钓于淇水。著名小说家罗贯中,晚年隐居淇河许家沟村,据说完成了《三国演义》的创作。 

    有介绍说,淇河是我国北方唯一没有被污染的河流,其水质为国家二级水质,可直接饮用。缠丝鸭蛋,淇河鲫鱼、冬凌草是著名的淇河三珍,为历代贡品。 

    我的同仁曾报道过鹤壁市在淇河河床中发现的大片岩石洞穴,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确认为冰臼,这是距今200万年至300万年前的第四纪早期冰川作用形成的冰川遗迹。专家称,这是中国首次在灰岩中发现的冰臼群。  

    冰臼是指冰川融水携带冰碎屑、岩屑物质,沿冰川裂隙自上而下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对下覆基岩进行强烈冲击和研磨所形成的石坑,因其形态很像古代舂米的石臼而得名"冰臼"。 

    淇河白龙庙段河床中发现的大片多种形状的岩石洞穴,有圆形、近圆形、椭圆形、花瓣形,大小不一,深浅有异,有的臼中连臼,造型奇特。经勘查,这些冰臼直径在1米以上的有41处,1米以下的有千余处,深度从半米到5米不等,分布面积达6400余平方米。 

    中国冰臼研究权威专家、地科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教授韩同林认为,目前发现的冰臼群,因形成过程特殊,大多发育于花岗岩不易受侵蚀的岩石中,而淇河冰臼群则发育在不耐侵蚀的灰岩基岩岩石之中,在中国是首次发现。 

    专家认为,这一发现对于研究这一地区古环境、古气候变迁和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材料,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学术价值。我还听说鹤壁市还举办"千人徒步游淇河"活动,一下子就吸引了1000多人,成了淇河的节日。 

    淇河的故事在不断丰富起来,而我更想的是淇河的水是永远的清清。 

淇河太极图

 

淇河水清

淇河人家

淇河步道

淇河冰臼石

淇河远望

淇河秋色

来源:《记者风采》

返回主页 <---本篇--->后一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