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淇河文化研究第二卷(2007)

 

“中国第一侠客”荆轲

作者:陈志付

 

 

 

       荆轲刺秦王(汉代画像石)

      成语“图穷匕见”记者早在学生时代就曾学过,直至这次来到淇县进行“文化鹤壁行”采访之前,对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都知之甚少。12月20日,记者在淇县又补了一课:这个成语故事的主人公是淇县朝歌镇人,名叫荆轲,淇县人称他为“中国第一侠客”。

       位于淇县朝歌镇的荆轲墓被当地人称为“南大冢”,是当地的文物保护单位。寒风中记者在荆轲墓前徘徊,回想着淇县人所讲述的荆轲刺秦王时那悲壮的一幕……


“荆轲刺秦王”事件加速了秦王统一中国的步伐,其故事后来被拍成历史大片为世人熟知。故事的主人公荆轲是个失败的英雄,他死后被葬在家乡淇县南门外的朝歌镇南关村。 陈志付 摄
     

       朝歌人荆轲游历列国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勇士荆轲原来也是朝歌人啊——这是记者在淇县采访时的又一收获。荆轲是成语“图穷匕见”故事中的主人公,淇县人称他是“中国第一侠客”。这位喝着淇河水长大的朝歌人侠肝义胆,他一诺千金,舍生取义,在战国末期制造了惊天的“刺秦”大案。

       一直以来,荆轲的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几年前,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还被拍成了电影,让两千多年前的荆轲更为名扬天下。然而,历史长河中岁月更迭,关于荆轲的身世恐怕只有他家乡淇县的史学界才更有发言权。

      现任淇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的王小运多年来一直在从事淇县历史的研究工作。看到记者对淇县的历史人物荆轲特别感兴趣,王小运所长打开话匣子,将记者带回到了两千多年前的历史烟云之中。

       战国晚期,荆轲出生在卫国朝歌(今淇县朝歌镇)。荆轲自幼习文练武,长大后智勇双全,怀有一腔报国之志,人称他为荆卿或卫卿。当时正是秦王为称霸天下而四处发动战争的动乱时期,而一心寻求报国机遇的荆轲却始终未能得到卫国国君的赏识,让他英雄无用武之地,空怀报国之志。怀有侠肝义胆的荆轲看到报国无望,于是从家乡出走游历四方,足迹到达韩、魏、赵、燕诸国。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荆轲结识了一批仁人志士,与他们切磋剑法,讨论天下大事。这期间,他也曾因政见不同而与一些人分道扬镳。

       最后,荆轲流浪到了燕国,并与当地的高渐离等知名人士结成了莫逆之交。燕国的太子丹得知荆轲为贤勇之人,把他接到府中敬为上宾,拿出自己的衣服、饭食和他共同分享,并尊他为上卿。这样的知遇之恩令荆轲深为感激,使他甘愿为太子丹两肋插刀,做出了赴咸阳刺杀秦王的骇人之举。“荆轲刺秦王”是中国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场面之一,荆轲将自己置身于这个场面之中,他的名字因此载入了史册。

       查阅《淇县志》,有这样的记载:“荆轲旧居在县南,战国时常居于此。”  

       知遇之恩激励壮士

       在淇县,人们把荆轲誉为“中国第一侠客”。对于这一说法,淇县县志办公室主任闫玉生和淇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王小运进一步解释说,荆轲身为卫国朝歌的一名勇士,他在卫国受到冷遇以至于报国无门,后来流落到燕国,他对燕国太子丹一诺千金,凭借侠肝义胆进入咸阳宫只身刺秦,最终被乱剑砍死,上演了惊天动地的悲壮一幕。因此,把两千多年前的荆轲说成是“中国第一侠客”一点也不为过。

       当年,荆轲在列国中颠沛一段时间后流浪到燕国。荆轲在燕国广交朋友,燕国的一些有识之士也把他视为知己。这时期,秦国对外咄咄逼人的军事行动已经暴露出要吞并列国的雄心,令各方诸侯日夜不安。一直留在秦国作人质的燕国太子丹看到秦国恃强凌弱、燕国危在旦夕,他在忧虑之中偷偷逃回了燕国。此时韩国已被秦灭,赵国邯郸失陷,秦军一路北上直逼燕国,夺去了燕国的大片土地。太子丹对秦王恨之入骨,决意复仇。可是一心要向秦国报仇的太子丹一不操练兵马二不联络各路诸侯共同抗秦,却把复仇的希望寄托在了刺客的身上,为物色刺杀秦王的人,他甚至动用了全部家产。他找来大臣商量刺客的人选,大臣对他说,燕国有个深谋远虑且勇敢沉着的人名叫田光,可以召来商量大事。太子丹遂召见田光,田光已经年老体衰,他对太子说:“我已年迈唯恐耽误国家大事,不过我的好朋友荆轲来自卫国朝歌,是个贤勇之人,可以担当使命。”太子丹要求田光从中引见,并希望田光能够保守国家机密。

       田光见到荆轲后说:“燕秦两国如今势不两立,太子丹决意要除掉秦王,我已经把你举荐给了太子,希望你能够为燕国出力。”荆轲看到是老友田光从中相托,便爽快地答应下来。田光又说:“太子专门告诫我不能泄露机密,说明他在怀疑我是不是一个有气节的侠客。你见了太子后说我田光已死,不会泄露国家大事了。”说到这里,田光拔剑自刎而死。田光以死来激励荆轲,荆轲自然明白他的良苦用心,这不免令他感慨万千。

       荆轲见到太子丹后转达了田光的临终遗言,太子丹被感动得泪流满面。太子丹说:“田光以死表明诚心,却不是我的本意。”太子丹便把荆轲挽留下来,尊他为上卿,在一起谋划刺秦大事,并和荆轲共同享用自己的车马、衣服和食物。太子丹对荆轲说,秦王贪得无厌,他要把天下占为己有,如今他占领了韩国,又在向南攻打楚国,向北攻打赵国。赵国一旦投降,燕国接着就要大祸临头,只有杀掉秦王,天下才能太平。太子丹说,秦国势力强大,凭燕国的力量和秦国硬拼只能是鸡蛋碰石头,唯一的办法就是派一名勇士以使者的身份去接近秦王,乘机把他杀掉。“想请上卿当一回使者,上卿以为如何?”太子丹问。

       荆轲原本就有侠义心肠,对太子丹的知遇之恩甚为感激。荆轲对太子丹说,他自幼习文练武,立志报效祖国,可是国君一直没有看中他。尽管这样,他仍然惦念着自己的国家。哪曾想秦国恃强凌弱攻占了卫国,他在自己的祖国已看不到希望了,于是才离开家乡四处流浪。荆轲又说,如今寄居燕国,能够得到太子如此器重,让他终生难忘。秦国是大家共同的仇敌,更何况还有老朋友田光的以死相托,他一定助太子一臂之力除掉秦王,哪怕是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太子丹见荆轲表了决心,便将向秦国复仇的希望寄托在了荆轲的身上。 

       壮士刺秦图穷匕见

      荆轲的名字被历史铭记,“荆轲刺秦王”这段历史故事世人皆知。此次淇县之行,让记者了解到了荆轲刺秦王的背后还有“壮士一去不复返”那一幕催人泪下而又惊心动魄的场面,并由此诞生了“图穷匕见”这一成语。

      “战国时,荆轲奉燕国太子之命去刺秦王,以献燕国督亢的地图为名,预先把匕首卷在地图里,到了秦王座前,慢慢地把地图展开,最后露出匕首。”这是《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成语“图穷匕见”的解释。

      事实上,成语“图穷匕见”背后的故事远比上述解释要复杂得多和悲壮得多。当时,荆轲在老朋友田光以死相托的情况下,对有知遇之恩的燕太子丹承诺去秦国当一回刺客,他需要时间来精心筹划和准备。而太子丹害怕夜长梦多,催促荆轲抓紧时间动身。荆轲便说,既然是以使者的身份去见秦王,就应当带上信物,否则无法接近秦王。至于带去什么信物,荆轲说,秦国的将军樊于期现在逃到燕国避难,秦王正在用两千两黄金和万户封邑来悬赏捉拿樊于期,如果用樊于期的人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当信物,他就一定能接近秦王,这样才有机会行刺。太子丹听罢说道:“樊将军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来投奔燕国,我怎么忍心杀他呢?希望上卿还是另想办法吧。”

      随后,荆轲直接找到樊于期说:“秦王把将军的父母和同族亲人都杀害了,又悬赏要你的人头,请问将军打算怎么办?”樊于期仰天长叹,不知如何是好,他对荆轲说:“你有什么办法但说无妨。”于是,荆轲说:“秦王早晚有一天会杀掉你,如果我现在把你的头当成礼物献给秦王,趁着秦王接见我的机会杀掉秦王,这样,燕国以及你我的耻辱都可以洗刷了。不知将军意下如何?”樊于期听罢,仰天大笑一阵后说:“果真如此,死又何妨!”说完他便自杀了。

      得到樊于期的首级后,荆轲将太子丹早已准备好的一把匕首用燕国督亢地图包起来,就带着一名助手上路了。太子丹和荆轲的朋友高渐离等人均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将荆轲送到易水边,大家十分清楚荆轲此次行动是深入虎穴,凶多吉少。这时,高渐离敲打着乐器,荆轲放开喉咙慷慨激昂地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唱完,荆轲头也不回地直奔秦国。

      秦王得知燕国使者带着樊于期的头和燕国的地图来求见,自然非常高兴,命人将荆轲带进宫中。荆轲见到秦王,秦王立即打开燕国的地图,地图完全展开后匕首露了出来,秦王不免大吃一惊。荆轲冲上去,他一手抓住秦王的一只胳膊,一手抓起匕首向秦王刺去。机敏过人的秦王立即躲闪,荆轲只扯断了他的衣袖。秦王的武士挥剑包围上来,荆轲死于乱剑之中。秦王躲过一劫。

      这便是成语“图穷匕见”的由来。 

      诗人陶渊明为此写诗叹曰:“其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

      后来,荆轲的好友高渐离为了替友报仇,乘机接近了秦王,他用乐器击打秦王,结果没有击中,反而也被杀死。

      荆轲的行动非但没有打消秦国攻打燕国的念头,反而加速了秦国统一天下的步伐。“荆轲刺秦王”发生六年后,秦王便以“始皇帝”的身份君临天下。

      壮士英魂回归朝歌

      12月20日,记者来到荆轲的家乡淇县朝歌镇南关村采访──荆轲墓就在南关村南边的一片麦田里。

      “你说的是南大冢吧?”当记者向村民们打听荆轲墓时,大家都这样反问道。记者沿着狭窄的田埂来到一片麦地中,只见村民们所说的“南大冢”在平地上兀自凸起,寒风中大冢上的枯草随风摆动。大冢的南边立着一根约0.5米高的水泥方柱,上面写着“荆轲墓重点保护区”和“严禁取土”的文字。淇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王小运说,这个保护标志是几年前立的,以前村民在荆轲墓随意取土,再不加以保护的话,荆轲墓就将逐渐消失。

      南关村76岁的张全德等村民告诉记者,荆轲墓从前有五六层楼那样高,三四亩地那么大,村民们盖房子、为牲口垫圈时都到荆轲墓拉土,现在荆轲墓只剩下一人多高,占地面积也缩小了很多,跟原来根本没法比了。

      张全德说,在他小的时候荆轲墓被人挖开过,三尺见方的石洞门通向墓穴,里面积水很深,挖墓的人没有得到什么金银器,只找到一把铜锈斑斑的古剑。老人还记得当时墓穴塌方,砸死过几个人,后来再不见有人进到墓里了。

      在荆轲墓前,记者陷入了遐思之中:荆轲和稍早于他的淇县老乡商鞅都是喝着淇河水长大的,而商鞅后来成了秦国的臣相,以“商鞅变法”名垂青史;荆轲却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刺杀秦王的道路,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关于荆轲墓,《淇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荆轲死后,淇人敬而收其尸,葬于朝歌城南三里许。” 

      来源:淇滨晚报2007-12-26-文化鹤壁

 

前一篇<---本篇--->后一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