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淇河文化研究第二卷(2007)

 

流入《诗经》的泉水不是百泉

作者:韩峰

   《大河报》10月25日刊登的尚新娇《流入《诗经》的泉水》一文中称:“最初对百泉咏叹,而被历代传颂的,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的诗作。”她(他)把《诗经》中的《泉水》、《竹竿》、《奔(应为载)驰》皆作为了对辉县百泉的咏叹。又云“‘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诗经·泉水》),思乡情重的许穆夫人,首先想起的是绵绵涌流的百泉水。”还云:据历史考证,“泉水”、“中河”、“泉源”皆指百泉。这真是张冠李戴,驴头不对马嘴!
  许穆夫人何许人也?她的身世可谓一言难尽。《烈女传·卷之三·仁智传》云:“许穆夫人者,卫懿公之女,许穆公之夫人也。”但更多的说法是,许穆夫人乃卫懿公之妹。这是从许穆夫人的父亲来论。如从其母来论,其母是卫懿公的亲奶奶,卫懿公比许穆夫人低一辈儿,应叫许穆夫人姑姑。但不管怎么说,许穆夫人是皇亲国戚,是自幼生长在都城朝歌(今河南淇县)的,她不会跑到辉县。这有许穆夫人载入《诗经》中的《竹竿》和《泉水》为证:“籊籊竹竿,以钓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我思肥泉,兹之永叹。”可见许穆夫人从小就在朝歌的淇水边垂钓荡舟,直至远嫁许国。她怎能想起咏叹辉县的百泉呢?《竹竿》和《泉水》两首诗,都是许穆夫人远嫁许国后对故国朝歌的思念,对少女美好时光的怀恋,两诗中的“泉水”、“泉源”和“肥泉”,只能在朝歌。据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淇水又东,右合泉源水。水有二源,一水出朝歌城西北,东南流。……又东与左水合,谓之马沟水。……又东流与美沟水合。水出朝歌西北大岭下,……东经朝歌城北,为肥泉也。故《卫诗》曰:我思肥泉,兹之永叹。《博物志》谓之与澳水。《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然斯水即《诗》所谓源泉之水也。故《卫诗》云,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卫女思归,指以为喻,淇水左右,盖举水所入为左右也。”另据《淇县志》记载:明嘉靖四年(1525年),肥泉有三泉,中曰太和泉,在东泉头村南,泉自地中出,积为方沼,横45步(约74米),纵22步(约37米),足见泉水之大。县丞王山浚成大河,以便民利。因殷纣王“折朝涉之胫”而闻名的折胫河的源头,便是肥泉。
        由此可见,流入《诗经》的泉水非百泉之泉;许穆夫人咏叹之泉,也非百泉之泉,实乃朝歌之泉也!

附:                                    流入《诗经》的泉水(二)

尚新娇

      2007-07-04 17:01:36    
      从小到大,无数次地来到百泉游玩,只知道它是古代遗留的建筑园林,却对它的整个面貌知之甚少,后来才慢慢加深了对它的了解。它的山和水,柏与柳,花与竹不仅宜人柔媚,而且每一处皆是历史,皆是文化,皆曾沐浴着名人骚客的目光,引起他们心灵的悸动与长啸。百泉不仅记载着他们的行迹,更记载着它们思想的光辉,精神的轨迹。正由于他们这不经意的一瞥,身临其境的体验和游历,才诞生了如此之多的歌咏百泉的光辉诗篇。我手边有两本我喜欢的书,一本是辉县文联编撰的《百泉诗集》,一本是辉县政协编撰的《历代名人咏百泉》。翻开它们,百泉文化的涵蕴之丰之盛令我惊讶。
      百泉之名,始于商前,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荀子·儒效》篇中记载:“武王之诛纣也……朝食于戚,暮宿于百泉。”因为泉眼之繁之盛,才有如此称谓。百泉,乃古老的泉啊。自魏晋之后,名流学者,仁人志士,文人骚客,到此游历、隐居并讲学,为此留下许多佳作。前人的遗址遗墨也成了后人瞻仰凭吊的所在。
      最初对百泉咏叹,而被历代传颂的,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的诗作。许穆夫人,春秋时代卫国人,长大后嫁给许国许穆公,《诗经》中的《泉水》、《竹竿》、《奔驰》(应为《载驰》——主持人)皆为其作。“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诗经·泉水》)思乡情重的许穆夫人,首先想起的是绵绵涌流的百泉水。
      《诗经·竹竿》曰:“ 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许穆夫人的诗作每一句的“兴”起,皆离不开家乡如珠如玉的泉水。《诗经·淇奥》曰:“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泉水之侧,生长着丛丛秀颀的碧竹,就在它的旁边,有一位貌如美玉的高雅君子,见之令人难忘。“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诗经·柏舟》)。诗中的女主人公即共城(辉县)共姜女,她对爱人坚贞的爱情令人动容。
      据历史考证,“泉水”、“中河”、“淇奥”、“泉源”皆指百泉(太令人吃惊的“历史考证”!——主持人)。
      “泛泛柏舟,载浮载滞;微啸清风,鼓楫容裔。”晋代隐居百泉的竹林七贤之一嵇康散发弄舟,且行且止,风中啸歌,去留随意。孙登更是一位苏门居士,其别号苏门先生,筑啸台于苏门山上,俯瞰一方碧波,如镜拭心,日日鸾风和鸣,清音不绝。诗人阮籍、张籍、贾岛、周敦颐各有题词吟咏,宋代大诗人苏轼诗咏《啸台》:“高士隐苏岭,平台留至今。峰峦相掩映,松柏共阴森。自是甘潜迹,谁言竟陆沉?……我来重游览,清气逼尘襟。”宋代理学家邵雍则于此筑“安乐窝”,隐居读书,做学问。金人元好问笔下的百泉是“平湖油油碧于酒,云锦十里翻风荷”。那时的百泉湖水量丰沛,灌溉滋养着百泉下游数十里的稻谷。听当地人说,居住在百泉附近的男女皆会凫水。一到夏季,青年男女相约百泉湖中,轻移柏舟,洗濯赏荷,人语喧嚷,是另一番水乡形胜景象。
      泉水之灵,风景之幽,诗文气息之浓,商贸活动之频繁,使得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太极书院、百泉书院、苏门画院,以及从明代发起的全国性药材贸易顺时而生,百泉成了名副其实遐迩闻名的文化、药贸、名胜之地。这些民间的文化机构与商业活动,深刻影响了一个地方的文化经济,并打开胸怀,将影响传播到更远的地方,传播到全国,甚至海外。
      百泉的文化底蕴之所以这么深远,盖因一个“泉”字,正是有了生生不息、涌喷不止的“灵泉”,才有“小西湖”百泉湖的存在,才有了如此规模的园林建筑,使得无数游客慕名而来,百泉之名才盛传历代,引来诸多名士屐履,留下繁星般的优美诗篇,也许这就是生态与文人、生态与文化两者关系最好的阐述吧。百泉园内及百泉附近,有一些记述当时地理风貌的地理名词:梅溪,白露园,安乐窝……这些诗情画意的地名与园子,一旦闪现在脑海,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美好的画卷:淙淙流水,桃红柳绿,寒梅点点,白露苍苍……在这诗意居住空间的衬映下,是隐居士大夫那手执经卷、孤高独傲,留与世人的长长的难以消隐的身影。
      父亲是最初领我游览百泉的人。父亲上的中学是百泉苏门中学。后来父亲在苏门山下建屋养病,晨间与傍晚在湖畔山间漫步。在生命的最后时期,父亲住在湖畔的一个医院。在那个房间,父亲已觉最后的治疗对于他的生命是无望的。晚秋,那个病房显得有点冷,那天,病房里只有我和父亲。父亲说,屋里冷,你到外边晒晒太阳吧。透过玻璃窗,我望着落日下的百泉湖,粼粼光波被染成一片金色。岸边垂柳仍就那么婀娜多姿,一派湖光美得让人心醉心痛。而父亲早已无力观赏这人世间熟悉的风光。算起来,已经有两三年没去百泉了,自父亲去后,我很少走进百泉风景区的大门。前些日子回老家,母亲说,已将百泉的房子卖了。“毖彼泉水,亦流于棋”——不停冒出的涓涓泉水啊,向东流入了淇水。它的生命从几千年前开始,潺潺甘流润泽了无数个时代,打湿了无数诗人敏感柔软的情感,开启了诗人艺术的心扉,裹着绝代的清音绝唱,流进了古老又年轻的《诗经》,流入了后人的想象世界。虽然它在生活中消失了袅娜倩影,但它在人们的记忆中重现了它永远的禀赋与活力。“苏门山下卫河喷,亭阁清幽断俗氛。龙吐骊珠从地出,鱼翻碧藻动波分”。现实中消失的事物,或许只是暂时,或者必定是暂时,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和空间,它生命的灵光一定会重新出现,重新再生和轮回!

      来源:大河新乡网>网说新乡      
      附:流入《诗经》的泉水(一)

 

前一篇<---本篇--->后一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